中国海洋大学 程 通
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持续上涨,2011年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由2010年12月的5.9%上升到6.6%。受通货膨胀影响,我国企业将面临着成本增大、存货增加、应收账款增加、坏账增加、资金周转困难等压力。目前,我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并非单方面因素造成的,而是由货币因素、结构性通胀和输入型通胀共同导致的,这与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是世界经济不平衡这一矛盾逐渐释放的集中表现,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特质。正是由于此轮通膨并非完全由货币因素所决定,因此政府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对通胀治理会缺乏足够的有效性,且由于过度的紧缩政策,影响到企业的信贷需求,进而导致投资下降,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影响到企业的持续性经营。
(一)通胀对企业筹资决策的影响 企业要持续经营和不断发展壮大,必须依靠足够的资金支持。而企业资金的来源不外乎自身积累和对外筹资两个途径。对企业而言,筹资决策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筹资规模,即所要筹措资金的数额,一是采用何种筹资方式。在通胀情况下,企业筹资规模、成本和筹资途径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1)通胀对企业筹资规模与成本的影响。一方面,通胀条件下,企业筹资规模会显著增大。这是由于通货膨胀下物价的持续上涨使企业的采购成本、人工成本随之上涨,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才能维持其稳定生产和持续经营。而与此同时,政府为抑制通胀会采取减少货币发行量等紧缩银根的宏观政策,这会使企业资金来源受限,进而加剧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另一方面,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筹资成本有所增加。由于企业资金需求量的增加伴随着金融市场上资金供应量的减少,资金的供求失衡被打破。受价值规律驱动,企业将不得不支付更高的成本来获得资金。并且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由于市场对货币购买力的预期持续下降,必然会抬高资金持有者出借资金的利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企业的筹资成本。
(2)通胀对企业筹资方式的影响。在通胀初期,企业若采用发行债券形式筹集资金往往会获取额外收益。这是因为债券的利率通常是固定的,并不会随市场上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增加。因此,通胀的情况下,企业发行债券的实际利率远远小于债券的票面利率,这就变相减少了企业应归还债务的数额。在通胀形成时期,企业若采取发行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则会面临很多方面的困难。这是因为在通胀预期,人们在决定是否购买债券时,必然在债券的票面利率上减去通货膨胀率来作为实际利率,这个预期出来的通货膨胀率要远远高于实际上发生的通货膨胀率。如果未来市场上的通胀情况好于人们的预期,则债券利率将远远大于企业需负担的筹资成本,从而变相增加了企业应归还债务的数额,会给企业带来了额外的损失。因此,在通货膨胀发展的不同时期,企业应慎重选择恰当的筹资方式,以便降低筹资成本。
(二)通胀对企业货币性资产与负债的影响 通胀表现为物价的持续上涨,其本质上反映的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对于企业而言,其所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是固定不变的,但随着通货膨胀的不断严重,其所能购买的商品逐渐减少。如果企业持有货币性资产数量过多,就意味着随着通胀发展,未来货币性资产所能购买的物品不断减少,企业将因此遭受经济上的损失。同时,持有货币性负债则意味着企业承担了在以后一段时间内需支付的一定量货币的责任。当经济上出现通货膨胀的时候,结果就是作为借出货款的人借出的货款要比贷入货款的人还回来的货款增值很多,这样也就意味着,借钱的人在收到还款的时候,市场的购买力已经开始降低,这样对于贷款的企业因为债务的购买力下降而获得了实际的效益。
(三)通胀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在通货膨胀期间,企业的盈利能力往往会过盛。其原因是在这一时期有相应的货币价值计量,这样也就确定了收入与现金的成本,但是在投资基数和折旧方面就是另一种状态了,这两者是按照取得资产时的货币单位计量的,最终导致成本被低估,而利润被高估,从而导致投资报酬率往往高于真实的水平。同时,成本的低估和利润的高估也会让企业应纳所得税增加而高估的那部分利润再分配给投资者之后,势必导致企业生产规模的缩小,企业的经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削弱。
(一)调整企业筹资策略与负债比例 企业融资是指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自身,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方式对外进行投资,并且修改自身的资本结构。而这种行为的具体实施还需要遵循适度、及时、经济等若干原则。
(1)选择恰当的筹资途径与组合。企业筹资分为两部分:一是权益性筹资;二是负债性筹资。然而从筹资的期限来分,则可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通常情况下两者又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平稳性组合策略,即利用临时性流动负债满足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求,运用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和全毅资本来满足永久性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第二种是积极型组合策略,即临时性流动资产资金和部分永久性资产的资金需要都是临时性负债进行融通的。第三种是保守型组合策略,是指部分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由临时性负债只融通,剩下的部分则由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和权益资本加以解决。
在通胀背景下,企业选择不同的筹资政策,往往会直接影响其未来的经营状况。应用积极性筹资政策,就需要从外部筹得更多的资金,然而流动资产的占用和资金需求的增加,往往使外部筹资的困难增加,从而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运用平稳型政策,虽然没有积极型政策的情况严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处于被动的状态。再说保守型组合策略,企业应用这种政策方式,全部资金则是采用长期筹资方式获得,而为了更加容易并快速的获取流动资金,最好的选择就是应用临时融资筹措的方式来满足在通货膨胀时期的资金需求。此外,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做到以前的长期筹措资金成本会远远低于当下的筹措资金成本,有的时候也会低于短期的筹措资金成本。因此,保守型筹资政策是企业在通货膨胀时期的首选,但是还需要企业管理者根据通胀的变化情况适时对筹资政策进行调整,以便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筹资水平和筹资风险。
(2)适当增加企业负债比例。通胀情况下,货币等企业资产的购买力下降,相应的货币性负债回因为前者而取得一定程度上的收益。其原因是因为借贷时签订的债务契约是根据当时名义利息率来确定的,而在通货膨胀时,利率的上涨速度明显低于物价上涨速度,实际上等于利息率在下降。这个时候企业采用借款方式筹措资金会相应增加负债资金的比例,从而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为企业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二)加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 对企业而言,通过恰当的资金运营和管理,不仅可以避免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还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在一定程度上发展自身。企业的现金是为了满足交易性、预防性及投机性需要而持有的货币资金。处于通货膨胀时期的众多企业,因为资产货币购买力的降低,负债货币购买力的增长,在企业中也不断增加这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在这个时期最先考虑的就是现金需求,这样就不会使得流动资金出现断链的危险,也保证了保障其基本生产和经营活动,此外因为在这期间货币的购买力降低,所以为了从根本抵制通货膨胀或者将通货膨胀的危害降到最低,就要保证现金购买力降低的损失达到最低。现金管理是指现金持有量、现金回收和支出管理。一方面,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另一方面,只要是上市的企业就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而在通货膨胀这个特殊的时期就应该保证两者的平衡,还要制定适宜的方法来推迟支付应付账款的期限,免于企业陷入资金困境。
(三)加强货币性资金管理 主要对策是:
(1)通过延长付款期的方式缓解企业资金紧张问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企业持有的货币会因为市场购买力的降低而有一定程度上的损失,而相应的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负债会因购买力的下降也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收益,所以企业最好的方式就是减少货币性资产,而增加货币性的负债性,当然并不是无限的增加或者减少,只是在通货膨胀时期,保证企业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资产要少于负债,这样就可以使企业的购买力出现净收益。为了增加企业资产性负债,可以利用自身的信誉在同其交易方交易中取得,具体可以通过修改付费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其实就是通过占用供应商资金的方式为公司融入大量资金,从而缓解企业资金紧张问题。
(2)加快应收账款回收速度与效率。通货膨胀的环境下,资金的市场购买力下降,造成企业资金紧张,企业对于自身应收账款采取的政策就是实行压缩的政策,这样可以减少死账、坏账的发生率。在没有发生通货膨胀的时候,企业能够用来运作的流动资金相应的就会变少,而通货膨胀又增加了对流动资金的需求,而且在这期间银行又采取首付的政策,这样的结果往往就使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状况更加严重,所以在这种状态下,企业就会实行根据现状修订产品销售的策略,制定更加严密的信用原则与标准,如通过建立提前付款给予客户信用折扣的制度,设立专人催收制度等方式。
(3)适当囤货维持生产稳定。在通胀情况下,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企业要充分考虑物价上涨对存货的影响,所以在企业现金能够支付的情况下,可以购买一些原材料,增加企业的库存。通过增加囤货的方式,往往能够在通胀期间保证企业稳定生产的同时为企业节约成本。这是因为通胀期内,囤积原材料所花费费用往往低于通胀所带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水平。此外,适当增加存货也可以实现均衡生产,从而防止因意外因素导致企业生产中断,使企业生产更为稳定。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与客户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段方式避免因物价上涨带来的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1]啜华:《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财会通讯》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