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康有为社会观的哲学批判

2012-08-15 00:49陈刚唐丽娟
关键词:三世康有为人性

陈刚,唐丽娟

对康有为社会观的哲学批判

陈刚,唐丽娟

19世纪90年代,中国本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壮大。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他们在经济上希望寻求更大的空间,政治上要求改良。康有为正是这种资产阶级改良力量的政治领袖。他操办了改良维新,托古改制,提出了上层的资产阶级社会观,发挥了“三世”说,构建了一个乌托邦的大同世界。从哲学层面对康有为的社会观作了深入的批判。

康有为;“三世”说;大同世界

一、康有为改良思想所处的社会背景

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外国资产阶级与腐朽的封建势力联合起来,大大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格局。19世纪9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开始对全球进行殖民,更是加深了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全面控制。在各种战事中的失败和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处于极度动荡的局面,同时也严重威胁了清王朝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入侵刺激了中国本土资本主义的发展,本土资本家开始在各地兴办工厂。但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中国本土的资本主义家们更希望看到繁荣的国内需求市场,以发展自身,这就在客观上促使他们要求改变现有的政治状况,以求得国家富强。于是,他们提出了改良政治的主张,希望依靠清王朝的力量和庇护,同外国资本竞争发展空间,拓宽市场,满足自己的需要。康有为正是这一资产阶级改良力量的政治领袖。

二、康有为和他的改良主义社会观

康有为(1858-1927),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他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早年受儒学教育,青年时学习西传的自然科学及社会政治学说,深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和当时改良思想的影响。他结合古今中外中心之说,决定改良封建政治。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惨败,他联合1300名应考举人,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主张拒和,迁都,养民,练兵等。1888年,中法战争爆发,康有为上书皇帝,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改革方案,即著名的“三世”说。1898年,康有为实际操办的维新运动如同昙花一现,被以慈禧为首的封建反动顽固势力绞杀,康有为随之逃亡海外。1901-1903年,康有为在印度集中整理了《大同书》《中庸注》等著作。在这些著作中,康有为为了同封建主义思想斗争,他托古改制,充分发挥古时的“三世”之说,构建了一个大同的世界,其社会观的主要内容有:

其一,“三世说”。康有为借用《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三世。其中,康有为着重描叙了太平世,认为这是人类最高最理想的社会,这个社会“天下为公”,“无贵贱之分,无贫富之分,无人神之殊,无男女之异”(《礼运注》),“人人相亲,人人都奉于公产”,“无所用其私”,人人从事劳动,通过风俗教化,改良人种。这个社会,“一切皆本公理”,无国界、家界、身界,一切压迫和歧视都消失了,是“人人皆公,人人皆平”的大同时代。

其二,国家观。康有为将国家归结为地理上的概念和最高的人民团体,认为国家是“公共共有之器”,他将国家的出现和大国压迫小国的侵略战争归于人类的“私心”。

其三,财产观。康有为吸收西方学说,将“合群均产之说”看成是“大同社会之先声”。在《大同书》中,他幻想出一个没有阶级、没有矛盾、没有国家、没有战争,甚至没有私有制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

其四,人性观。康有为认为,人类有史以来都充满着痛苦,追求人的幸福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他极力推行“博爱主义”。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指出了通向大同世界的道路问题,他提出了“去家界”的观点,并认为家庭的存在是一切私有的根源,为此,他主张废除婚姻制度,消灭家庭关系,“无有夫妇,父子之私”,反对西方社会主义学说。

三、对康有为社会观的哲学批判

(一)“三世”说歪曲和抽象了历史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表现为人类形式的不断发展和更替,而这种发展和更替又呈现出社会形态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康有为的“三世”说没有看到经济的根本变革,只是抽象出了历史的表象,将历史划分为简单的、孤立的的阶段,最后抹杀了阶级,使人们认识不到也不愿人们认识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罪恶。

(二)“天下为公”的财产观并未否认私有财产制度

康有为“大同世界”所追求的是“无所用其私”“人人皆公,人人皆平”,这种均一观,实质是“不过想把自己作为积极的共同体确定下来的私有财产的卑鄙的表现形式”[1]。财产是人的自身的物化,人通过对财产的直接占有而占有自己的本质,认识到自身的存在。人们只有充分的占有自己的本质力量,才能全面自由的发展。“真正的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是保存了以往发展全部的财富。”而康有为对社会财产的态度是仇视的,他只看到人们基于私心对人的压迫的存在,得出物质财产对人的统治的厉害,“以至于它想把不能被所有人作为私有财产的占有的一切都消灭;它想用强制的方法把才能等舍弃。在它看来,物质的直接占有是生活的和存在的唯一目的;工人的这个范畴并没有被取消,而是推广到一切人身上;私有财产关系仍是整个社会的同实物世界的关系;最后用普遍的私有财产来反对私有财产。 ”[1]康有为“夫为大同”“天下为公”的粗陋的大同思想,只能扩大私有制的范畴,抹杀人性,使人认识不到自身的存在,消灭了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其实是历史的倒退。

(三)脱离社会存在和阶级看人性

康有为推行“博爱主义”,认为通向大同世界是封建主义“仁”与资本主义“博爱”的结合,他宣称,人类所有各种界限和痛苦,是由于人们不能相爱。实际上,他没有从根本上看到社会的阶级性和人的阶级倾向,也没有看到社会存在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在谈到人性的时候,系统地科学地引进了阶级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一方面强调具体的人性,一方面重视阶级社会中阶级对社会和人性的影响。马克思说:“近四十年来,我们都非常重视阶级斗争,认为它是历史的直接动力,特别是重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认为它是历史变革的巨大杠杆。”[2]康有为的思想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社会下特定时期的产物,它只要改良,不要革命,提倡抽象的“仁爱”和“博爱”,而这种人性也只是康有为所代表的本土资本主义所幻想的状态,脱离了现实的基础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向,不能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真正矛盾。

(四)通向大同世界的道路是粗陋的

康有为认为家庭的存在是一切私有制的根源,主张“去国界”“去家界”,废除婚姻制度,消灭家庭关系,因为“无有夫妇,父子之私”,生产资料也就归公了[3]。但是,正如马克思所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那样,康有为“去家界”“废除婚姻”的实质是“用公妻制(也就是把妇女变成共有的,和其他的财产)来反对婚姻(它确实是一种排他性的私有财产的形式)”[1]。康有为提出的这种构想,完全暴露了他所构建的大同世界是粗陋的和无思想的。“妇女从婚姻转向普遍的卖淫一样,财富即人的对象性的整个世界也从它同私有者的排他的婚姻关系转向它同整个社会的普遍的卖淫关系。”[1]

四、结语

康有为是从封建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的知识分子,他追求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文化,力行改良和维新,求得国家稳定富强,这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他的阶级毕竟是代表上层的资产阶级,是从地主官僚中蜕变而来的,他们不敢从根本上变革中国的社会,而只是幻想借助政府之力,他们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抱有很大的幻想,严重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更害怕革命。所以康有为的社会观完全脱离现实和历史,他所宣传的大同社会依旧继承了私有制,依旧是泛滥人的发展,漠视人的个性,他所勾勒的通向大同的道路也是虚无的,是纯资产阶级的乌托邦的社会。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1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4.

[3]北大教研室.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8.

B258

A

1673-1999(2012)02-0025-02

陈刚(1983-),男,湖南永州人,硕士,中共东安县委组织部 (湖南永州 425000)研究室干事;唐丽娟(1982-),女,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岚角山镇学校教师。

2011-11-11

猜你喜欢
三世康有为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三生三世 仙侠奇缘
康有为撰
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
康有为“八分说”论略
康有为书学评价及相关问题
三生三世(电视连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主题曲)
功能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