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里
简析我国网络民主的成因利弊与对策
李万里
网络民主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一直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但网络民主有利有弊,一方面,它可以提高网民的民主素养、促进管理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释放社会政治风险、推动现实民主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容易放大社会矛盾、导致非理性、滋生无政府主义。只有加强监管、教育和自律,才能使网络民主健康发展。
网络民主;利弊;对策
网络民主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是政治民主化的内在要求与网络技术普及融合的结果。但网络民主是把双刃剑,它有利有弊,只有采取正确的应对之策,才能使网络民主健康发展。
(一)从技术层面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的问世,信息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社会变革的方向起着决定作用,其结果就是把人类推进到信息化时代。所谓信息化时代,按照托夫勒的观点,就是指第三次浪潮,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其代表性象征为“计算机”,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体,重点是创造和开发知识。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社会与前两次浪潮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最大区别,就是以智能为主。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了社会的主要财富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信息源成了新的权力源。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信息的获取将进一步实现民主化、平等化,这反映在社会政治关系和经济竞争上也许会有新的形式和内容,而胜负则取决于谁享有信息源优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这种转变将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和改变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互联网将为人们提供了诉求民主价值理念的新渠道,可以说,信息化时代为网络民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证。
(一)从主体构成看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中国网民规模已达4.2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手机网民规模为2.77亿。尽管我国网民总数稳居世界第一,已超过美国和日本的网民总和,但我国的网民普及率仅为31.8%,远远低于美国的77.3%和日本的78.2%,我国网民数量发展潜力还十分巨大。2010年6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显示:到2009年底,中国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已达1.36亿个,中国99.3%的乡镇已接通了互联网,96.0%的乡镇接通了宽带。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互联网将让更多国民受益。2010年1月,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三网融合的推进,扩大了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范围,改善了农村地区的上网条件,农村网民将会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网民为我国网络民主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从社会背景看
中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全球化、市场化、差异化等经济发展和生存状态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文化心理的转型,致使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失衡,从而引发社会政治风险。虽然我国目前已达到整体小康,但这种小康是不均衡的。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当一国GDP达到3000-5000美元的时候,既是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各类矛盾凸显和激化的时期。而且,我国的 “基尼指数”在2000年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2006年升至0.496,2007年为0.48,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5左右,这表明我国社会已进入利益分化、博弈、冲突的时期。社会转型为网络民主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契机。
(四)从政治层面看
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网络民主的发展。新世纪初,江泽民总书记号召全国各地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加紧学习网络知识,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带头,尽快使党的工作适应网络化的特点。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以及各级各部门领导特别是纪律检查部门都很重视网络舆情。胡锦涛说:“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政治为民,因此做事情做决策,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温家宝总理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和网民互动时说:“作为人民的政府,应该接受群众的民主监督,也包括在网上广泛听取意见,因为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人民负起责任来,各项事业才能顺利发展。”国家领导人的论述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党和政府对网络民主的高度重视和认同,为我国网络民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空间。
《世界是平的》一书指出:网络民主既有建设性的作用,也有破坏性的作用。运用得好,可以成为促进社会现代化的加速器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平台;运用得不好,也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策源地。近些年来,在某些领域还存在网络谣言、网络恶意攻击现象,甚至一些敌对势力利用网络进行渗透破坏,不仅影响了网络民主本身健康有序的发展,而且还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
(一)网络民主的积极作用
首先,它有利于提高网民的民主素养。广大网民通过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不同意见,学会了保持理性和克制,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民主素养。其次,它有利于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网络民主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直接性等特点,当党和政府就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把重大决策都在网络平台上公开、透明的时候,集体的智慧就会显现出来。这时候的管理就是科学的,作出的决策就是民主的。再次,它有利于释放社会政治风险。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里,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都成了平等的网民,他们可以在网上尽情地宣泄情绪、自由地发表见解,充分地表达意愿。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些现实矛盾通过网络民主的形式得以宣泄和排遣,从而使社会政治风险大大降低。最后,它有利于推动现实民主政治的发展。网络民主开辟了民主新渠道,为人们提供了“近距离”的对话窗口,开放式的网络平台,高速率的数据统计,多元化的信息处理,这些优点不仅有利于畅通政治参与的渠道,而且也扩展了民主的监督对象和范围,创造了全新的网络监督模式。在网络时代,一切政府失职行为和腐败现象都可能暴露在网民面前,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对于推动现实民主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二)网络民主的负面影响
首先,网络民主容易放大社会矛盾。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利益分化加剧,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显,部分社会成员的心理渐渐失去平衡。这些人唯恐天下不乱,在网上煽风点火,把身边的一些小事无限夸大,以吸引人眼球,赚取点击量。其次,网络民主容易导致非理性。从最近对各种论坛调查的实际情况看,网络已成为部分网民发泄心中不满情绪的主要渠道。其实,网络上多数不理性的声音往往是因为被现实生活压抑过久,才导致其最后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这本来是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的,但做过了头,就会导致非理性,这是网络民主的最大敌人。因为民主要求一种具有妥协、宽容精神的文化氛围,而网络意见和网络行为则具有很强的局限性、盲目性和非理性。再次,网络民主容易滋生无政府主义,引发群体性事件。有些网民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民主和自由,他们对民主、自由的理解大多处在伪概念阶段,他们认为自由就是任意妄为,民主就是每一个人都做主,孰不知,民主和自由是一种制度、一种妥协,一种强制的妥协。如果没有理性做前提,没有对民主文化特别是制度文化和强制妥协性的理解和认同,还是不要民主为好。因为无限制的网络自由会导致网络无政府主义的产生,进而动摇民主基石。
(一)政府加强网络民主监管
首先,加强舆论监督与引导。网络是个自由言论的平台,网民可以在网上发泄对官员腐败、住房难、贫富差距等社会现实问题的不满,因而在网络舆论表达中“愤青”现象较为普遍,这就使网络变成了公众情绪宣泄和言论发表的渠道。因此,政府要注意疏导网民情绪,在焦点问题的报道和传播上要注意营造理性的网络气氛,避免偏激和非理性情绪的蔓延,促使良性网络舆论环境的形成。其次,加强行政监管。政府是从事管理、控制、协调社会经济文化等事务的公共组织,消除网络民主弊端、维护网络民主社会公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但是在网络社会里,政府不能、也不可能依靠简单的行政命令调拨信息和规定人们的网络行为,而只能根据人们的网络需求,通过倡导网络伦理规范、建立健全政策法规、资源和技术投入、行政监督等方式进行间接的监管,以确保网络民主的良性发展。再次,建立健全法律体系。监管本身面临着外部挑战和客观困难,网络民主必须依靠法律为其提供框架和依据以保障其合法性与连续性。针对利用网络攻击政府、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政府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予以规制。
(二)学校加强网络民主意识教育
教育是社会组织运用非强制性的手段,社会组织运用舆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进行引导。学校教育可使广大网民树立正确的网络民主意识,可以提高人们的网络民主参与水平。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民主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弊端,弄清楚它们产生的根源和可能产生的社会危害,并寻求防范与治理之道。
(三)网民加强自律
民主的希望在于社会个体的活力,网络民主的希望在于网民的数量和质量。我国目前已有4亿多网民,但网民的质量总体不高。提高网民素质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网民的自我教育。现代网民必须懂得自律,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节制,在主张自己权利的同时,也不忘记别人的自由权利和公众利益。在真实的民主政治中,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就是能够容忍别人的意见存在。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我不同意你所讲的每一句话,但我要誓死捍卫你有讲那些话的权利。”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倾听和尊重不同意见,学会保持理性和克制。只有提高广大网民的素质,才能使网络民主健康有序发展。
[1]李万里.试论大学生网络民主意识的培养[J].惠州学院学报,2011(4).
[2]庞超,王岩.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网络监督[J].理论建设,2010(5).
[3]薛瑞汉.网络监督面临的新问题及路径选择[J].新视野,2010(1).
[4]高宏星.网络政治: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模式[J].理论导刊,2009(9).
D082
A
1673-1999(2012)02-0010-03
李万里(1971-),男,安徽固镇人,双硕士,蚌埠学院(安徽蚌埠 233000)人文社科部讲师。
201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