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宣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用于处理复杂创面,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共使用VSD技术治疗的病例11例,其中骨筋膜室综合症3例,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11岁。创面大小7cm×8cm~10cm×18cm。创面污染较重,创面不整,不能一期创面修复。
2.方法:手术行感染创面彻底清创术,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骨折复位,根据创面的形状大小修剪VSD敷料,用敷料封闭整个创面,敷料封闭时要充分,不留死腔。用半透膜封闭创面,半透膜封闭的范围超过创缘5cm以上,防止封闭不严密,造成漏气,接中心负压吸引,调节负压在-0.02Mpa~-0.06 Mpa,作持续负压吸引。骨折部位行石膏托固定。术后使用抗生素,7天视创面肉芽生长状况更换敷料1-2次,或转入整形科进行植皮。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应与患儿及家长多沟通,通过列举成功安全、播放图片等方式从手术疗效、身体疼痛、费用等方面消除患儿及家长的顾虑,使患儿及家长能够接受并配合治疗及护理。
(2)术前评估:术前应做好患儿一般情况的评估,严密生命体征监测,严防失血性休克。
(3)术前准备:按骨科术前护理常规进行手术区皮肤准备。完善各项常规术前检查,如出凝血时间、心电图、摄片等。使用抗生素对症治疗,控制感染进一步发展。
(4)为术后做准备:准备负压引流装置,与中心负压表连接好,确保装置完好,压力正常,置于病床边,处于备用状态。根据患肢部位铺麻醉床。
2.术后护理
(1)体位:术后将患肢卧于较靠近中心负压表的位置,以免因引流管过长造成的压力不充分,扭曲受压,引流管牵拉拔出,影响翻身等。每2-4小时更换体位一次,翻身时防止引流装置受压。用软垫将患肢抬高20°~30°,改善患肢循环。抬高患肢的同时应确保引渡管出口处于低位。固定好引流管,防止管道受压。
(2)引流管装置的护理:有效的负压吸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有效负压的标准是敷料完好无漏气,敷料紧贴创面,管道通畅,可见凸起的吸引管管型,有液体引出,说明负压有效。①保持引流管通畅:患儿回病房后,立即迅速连接负压源,调节压力在 -0.02Mpa~ -0.06 Mpa,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在位,体质负压吸引持续有效。术后1-2天引流液为浓稠的血性暗红色液体,极易引流管堵塞,应密切观察并处理。②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记录。若引流量突然增多,颜色鲜红,可能有出血倾向。停止引流,通知医生处理。如引流液过少,应排除引流管堵塞、受压、扭曲发生。③每日更换吸引瓶一次,先在创口处夹管,再关闭负压,更换引流瓶,调节负压,开放管道。停止负压时间不超过15分钟。更换引流瓶时防止逆行感染。用过的引流瓶可用5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灭菌蒸馏水冲洗,晾干密封备用。④保持无菌密闭,及时更换贴膜。本组病例中有1例发生贴膜周边翘起,及时处理后,能有效吸引。
(3)严密观察创口局部变化:密切创面是否清洁干燥,观察皮肤的温度,肿胀程度、及血液循环状态。
(4)疼痛的观察与护理:协助患儿采取舒适的体位。了解患儿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护士应多与患儿接触,使患儿恐惧感减轻,鼓励患儿及家长,增加中用疾病的信心,一定程度上减轻因情绪引起的疼痛。用听音乐、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减轻疼痛。
(5)营养的观察与护理:改善全身情况,鼓励患儿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以利促进创面愈合。少量多餐,多摄取含蛋白丰富的食物,多吃水果与蔬菜,多饮水,防止便秘。
(6)功能锻炼:在VSD治疗期间,在不影响VSD的前提下,又不能耽误骨折肢体的恢复。根据踽踽独行的具体情况制定锻炼计划,协助患儿完成功能锻炼。骨折肢体做静态舒缩运动。次数由少到多,幅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至长。本组病例共8例,无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3.健康指导:向家长和患儿介绍VSD的作用原理和护理要点,引流管的保护措施,预防管道脱出。
VSD技术在处理开放性创面时,不仅可以变开放性创面为闭合性创面,同时持续全方位的负压吸引为主动引流提供了动力,排出坏死组织、分泌物、浓液等,促进了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刺激组织新生,为植皮建立基础。减少换药次数,避免开放换药时发生交叉感染,同时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从经济上减轻了负担。较传统方法有较大优势,是治疗大面积软组织创面的革命性进展。本组8例患儿无因护理不当而发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