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多元培育途径探索

2012-08-15 00:45姜军委
大连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大学生

姜军委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多元培育途径探索

姜军委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既是大学生的内在精神需求,也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业已成为现代大学的重要教育目标和现代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本文分析现今大学生人文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提高人文教育的必要途径:一、转变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二、践行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并举,实现科学与人文精神教育整合;三、优化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与手段;四、构建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人文精神的培育环境。

大学生;人文精神;全面发展;途径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古今成功的教育无不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知识教育,二是人文教育。21世纪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提倡通识教育,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举。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高等教育如何将人文精神培养纳入大学生教育体系,是目前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必须面对的课题。

1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内涵

“人文”一词在我国古代最早出现于《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一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基本内涵是指传统的礼教文化。可见,人文精神培育在我国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西方教育理念中,“人文精神”一词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本主义、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用天国否定尘世的禁欲主义。从一般意义上讲,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现代教育史上,人们普遍认同人文精神追求的是人自身价值的完满实现,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学界有观点认为:“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是人类对人世探求和处理人世活动的理想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征,是人类精神的沉积和升华,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怀。”[1]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态度和认识,其核心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大学培养人的正义品格,应该具备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忠于真理的求实精神。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具有个性鲜明的求新意识,社会参与意识强,敢于追求自己的合理利益,希望有更大的行为自主性,同时要求最大限度的人文关怀,渴望摆脱对他人的依附,主体意识越来越得到认同。这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主流特征。高等教育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内涵的界定应该是“具有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具有世界性的眼光和仁爱情怀,关注人类生命的终极意义;具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审美情趣和创造活力;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2]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的关键环节就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他们具有人文情怀。教育的价值在于正确的思想导向,可分作三个层面来看待,即对经济生活的导向,对人的行为的导向,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人文精神的核心包涵求真、求善、求美,人文教育的宗旨,就是通过拓宽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提倡世界意识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伦理道德教育,把人与人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和生态伦理方面的教育,倡导创造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新型的共存关系。

2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主流意识在健康发展,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具备自我成材和适应社会的主体意识,其人生价值观整体上是健康向上的,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存在着缺失与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总结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状况,笔者认为首先存在有三方面的倾向,需要给予关注并提出来加以探讨。第一,知识学习实用化倾向。据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在专业课外最想学习的是计算机知识、英语、实用知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重实效、轻人文的知识学习倾向。一些通识教育、人文学科、艺术修养等方面的素质教育课受到很大冲击,甚至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第二,功利化的个人本位思想倾向。许多大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但视野不宽,在关乎个人工作和前途的看法上,存在急近的功利倾向。在当今的教育形式下,高等学校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无私奉献精神与服务社会的责任感。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积极促进人文情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相提高,这是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行之有效的办法。第三,青年学生心理“自我”意识突出,具有一定的“内守”倾向,缺乏与集体和社会的调控能力。一些大学生受到人际交往、学习就业压力、恋爱情感波动等心理问题的困扰,缺乏自觉应对与调控能力。面对这一情况,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应一般性的流于思想政治的规范性要求,尚需健全和完善关于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时效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心理需要帮助的学生给予人性关怀,及时沟通和化解学生的心理症结,让学生感到温暖的人文情怀,从而避免或减轻心理问题的困扰,以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应对学习、工作与情感带来的问题与压力,帮助他们不断提高精神心理的自我调控能力。

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应从不同层面加以分析,其中的现实原因既有在社会因素,也有学校因素,既有认识上的误区,也有实践上的不合理性。从历史发展条件来看,20世纪的50年代,在苏联教育模式影响下,政府对高校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明确以削减综合性高校、发展理工科专门学院为方针,缺乏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个问题涉及到人们对“科学”与“人文”关系的认识。我们完整的来理解“科学”概念,实际上它既“包括精神文化向度,也包括功利性和实用技术向度。从精神文化向度来看,科学文化是一个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统一体,在内容上涵盖了真、善、美三个方面;在性质上,它与人文学科具有某种共同性,与语言、文学、道德等学科一样,对于健全人的心灵,促进人的精神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在实践中,人们的心理存在认识上的偏颇,往往将“科学”片面地理解为生产力而忽视了它的人文内涵。自20世纪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古老的文明带来很大的冲击,我国建国以来为了迅速改变原有贫困的面貌,也以科学技术为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些历史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强化了人们对科学的片面理解,刺激了社会对科技人才的渴望和对科学教育的需求。在“科技至上”的思想观念影响下,重理轻文的观念已经内化到人们的心理当中,不仅左右着人们的价值判断,而且也在教育行政观念中有明显的体现。在大学教育中,总体上来看科学教育上升到了最高位置,而人文教育长期受到轻视。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固有多端,但是不可否认社会历史原因是其根本的因素,人们的观念是受历史现实制约和影响的,欲解决观念上的偏颇,只有在正确的社会发展观下面,全面认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之后才能给人文教育以应有的立足之地和发展空间。

我国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下的教育方式和评价手段,忽视了人文学科的情感教育,这也给人文精神的培养带来不利的影响。在现行体制下,学生在高级中学阶段就实行了文理分科,审美教育、思想文化素质教育未能得到有效实施,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以致进入大学阶段之后人文素养欠缺,具体表现为知识面狭窄,词汇贫乏,想象力、联想力萎缩。带着这种状态进入高校学习,不仅对学业有影响,而且学生在自主性的学习和活动中,也缺少相应的应对能力。在高校学习阶段,大学生普遍存在注重专业教育,弱化人文陶冶的倾向,这也加剧了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失衡。在这方面,有一些外在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我国高校中的人文教育所占比重极小,教学内容尚嫌单薄,同时施教手段也较为单调,难以有效的激发起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兴趣。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我国传统的人文教育内容与教材编制,也落后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具体教学环节,教师的教育活动以讲授为主体、以训练为中心,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教师讲课,为了准确的把握知识点,首先重视定义的精确界定,重视概念记忆,重视分析和推理思维,强调标准答案等程序化、标准化、技术化等可操作模式,这些因素已经被视为教育教学的常规,而且也常被用来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硬性标准,然而,这样的教学教给学生的仅仅是一些理性的概括和条陈,学生很难从中获得人文体验,更难以把教学内容内化成人文精神。

3 教育教学观念与人文精神的培育

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观。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也就是我们当今大力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它“立足于人的解放与人的完善,是一种既弘扬科学理念又倡导人文精神的素质教育,把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4]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应使对社会发展状态、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运用融入体现人文精神的价值判断,实现社会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惟其如此,才能符合高等教育客观规律发展的要求。

调节课程结构,加强人文知识教育,促进科学与人文教育的整合,这是在校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人文知识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等,是提高道德感的基础,是人文精神积淀的依托。英国教育家利文斯通认为:“人文学科具有如下优点:第一,向人们揭示了人,是关于人的精神和人的本质的思考;第二,培养灵活的头脑,教人如何批判;第三,教人欣赏,使人眼界开阔。”人文精神的形成是从知识到方法到观念的过程。西方高校教育中自上世纪60年代起重视人文课程的改革和调整,一些著名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加大了人文素质课程的比例。有资料显示:“美国哈佛大学开设的2500多门课程中,人文学科约占40%,社会科学占31%,自然科学只占29%。该校要求学生学习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伦理道德、社会分析等基础知识,人文课程占总学分的三分之一;德国理工科大学中的人文课程占总数的1/4。在日本,名古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占学生四年必修、选修总分的25%。”[5]我国高校,尤其是理工高校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比例和状态。因此我们亟需调节课程结构,充实人文教育内容,建立科学的学分体系和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须适当增加选修课,注重文理渗透,实现科学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人文教育是一种思想养成性的精神价值教育,如果教师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有意识的将人文精神浸润到专业知识之中,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通过教师的为人师表、人格魅力的感召,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内化,人文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大学校园文化与人文情怀的茹养

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要靠自身的学习、实践、感悟和升华,还需要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大学文化对人文精神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现今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普遍增强了环境育人的意识。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体现知识性和学术性;二是体现群众性和特色性;三是体现艺术性和高雅性;四是体现整洁性和关爱性;五是体现生态性和多样性;六是体现启迪性。”[6]大学文化建设,根本精神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不可否认,高校的文化建设应该是有现实针对性的,它所面对的现状即高等教育中的功利性色彩,效率和技术至上的观念,以及学校的经济功能增强而文化功能的淡化等现实。根据价值观教育“内化机制”的原理,学校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的同时,应积极的将其同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合起来,将人文教育从大量的概念、原理及技术层面中解放出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日常生活的人文反思与实践。

“校园文化活动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节奏为基本形态,以政治文化的思想教育、精神文建设的特殊功能影响着所有的校园人。”[7]这些活动有些是临时发起的,有些是长期传承的,但都需一定的历史文化为依托。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日,或者学术节、文化节、体育艺术节等校园节庆。大学文化建设要努力开展和打造这些校园文化靓点和特色,将这些活动认真组织、精心设计,打造成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校园文化活动载体,藉以促进校园文化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渐染。在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上,还应该注意多学科、多渠道的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人文素养的系列讲座,将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义务感和奉献精神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得到升华。

校园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还是给学生以身心陶冶熏陶的场所。完善的建筑设施、优美的校园景观能够浸染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比如世界一流大学哈佛大学,那扇古老而破旧的门扉修葺再修葺,而不用现代化建筑取而代之,其主要情结就是让学生感染这所古老而悠久的大学的厚重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再如清华园门、北大校门,它们都是中国现代教育的象征,其本身的历史文化意义是不可替代的。高校校园中悬挂的校训、名人画像、文明公约等,能够充分发挥精神文化对人的思想情趣的引导作用,比如今天的清华大学把王国维、梁启超、朱自清和闻一多等一批名人的画像高悬校园,目的让先贤们的精神不断激励后继学子博学笃行、继往开来。另外,高校校园的山水、园林建设,在审美功能的基础上也要赋予其文化意蕴,如雕塑、灯箱、标牌等文化标志,亦能彰显校园文化的育人宗旨。

[1] 孟建伟. 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 中国大学教学, 2005(6): 59-62.

[2] 陈国栋.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之一——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 1999(4): 94-98.

[3] 王义遒. 文化素质与科学精神—谈学论教续集[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59.

[4 ] 谢志逸, 毛秀英.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J]. 科技信息, 2011(16): 42.

[5] 陈向明. 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四次改革浪潮[J].比较教育研究, 1997(3): 20-26.

[6] 王邦虎. 校园文化论[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127.

[7] 相雷. 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 2011(8): 131.

Exploring Diverse Ways for Humanity Qual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JIANG JUN-wei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The humanity quality education is not only the inner spiritual need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modern educational thought, which has either become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goal of modern universities or a requirement of tim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modern societ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nadequacy in current humanity quality education, puts forward diverse ways for its improvement: 1. Changing traditional concepts, setting up a modern education model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2. Giving equal importance to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humanity quality, integrating science and humanity quality education; 3. Optimizing methods and means for education of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to college students; 4. Creating a campus culture and an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for humanity quality.

college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all-round development; way

G642

A

1008-2395(2012)03-0141-04

2012-03-22

姜军委(1970-),女,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理论。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大学生之歌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