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崔伟
(南京晓庄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1)
为了解女大学生恋爱的现状,笔者在参阅已有资料的同时,自行设计了女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问卷,对部分高校女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女大学生恋爱本身算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个女孩走到一个阶段自然而然会发生的事,是人作为动物的自然属性在青春期的一种需要,是一个人在生理成熟之时都有的一种延续种属的需要。
从本次问卷调查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对恋爱本身持较为理性平和的态度,没有刻意去追求。在问及“你现在的恋爱状态时”,有33%的女生表示“正在谈恋爱”或“曾经谈过恋爱”,45%的女生表示“在等待爱情的到来”。在问及“你对大学恋爱是大学必修课的态度时”,有69%的女生选择了“顺其自然,遇到合适的可以谈”。
恋爱动机是恋爱行为的内在动力,它决定了恋爱目标及恋爱生活方式的选择。当代女大学生恋爱动机复杂多样,体现出女大学生在恋爱价值观上的模糊与彷徨。有的女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缺乏明确目标,对职业规划和就业前景无心考虑,仅仅把恋爱当做一种消遣方式,想找一个异性朋友解解闷,排除寂寞;有的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看到室友们、闺蜜们都成双成对地出入,认为没有男朋友说明自己的魅力不足,攀比心理占上风,借恋爱寻求刺激;或是看到别人有了对象,唯恐自己落后,故随便找男朋友先处着;有的担心毕业后谈恋爱没经验,不如先在学校预热一下;有的则是因对学习失去兴趣,兴奋点转移及出于经济目的;还有的则是遵照父母意见,想在大学找个如意伴侣等。在本次调查问卷中,问及“你认为大学生恋爱的动机是什么”时,28%学生回答寻找生活伴侣,40%学生回答丰富生活,体验人生,4%学生回答证明个人的价值和魅力,22%回答大学生活很无聊,排遣寂寞,还有6%选择其他。
女大学生往往带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追求爱情,她们谈恋爱主要寻求的是精神和情感的慰藉,但她们的恋爱又不可能是纯粹柏拉图式的。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性”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恋爱产生于性的生理机能成熟,性的成熟使其对异性产生倾慕,彼此靠近交流的渴望。
女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发生性关系、未婚同居现象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大部分女大学生对未婚同居、婚前性行为持开放、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据199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所做的一项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人中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的比例为75.13%。2007年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曾在大学生中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71.71%的女大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部分女大学生受西方弗洛伊德等著作中有关性革命的理论的启发和刺激,出于对“性”的好奇而大胆地尝试体验“性”,她们认为男女间肉体的触摸是最真实、直接的情感体验;有的女大学生是在当男友提出性要求时,不敢拒绝,害怕伤男友自尊或者怕失去男友而以身相许,部分较为偏激的女大学生受西方思潮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反对一切传统,道德意识逐渐淡化,把贞操看作是对自由的束缚,出于叛逆,跨越禁区,偷尝禁果。在本次调查过程中,问及“你对婚前、婚外性行为的看法时”,43%的女生选择了“赞同,是爱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行为”。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网络化和信息化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脱离不了时代留下的烙印。网络作为人际交往、大众传播的综合体,其具有开放性、虚拟性的特点。这极易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青年学生,尤其是情感丰富的女大学生摆脱现实社会人伦、道德等约束,放纵自己的行为,忘却责任的重要性,只考虑当时的感受,释放当时的情感,不考虑后果和未来。部分女大学生将在现实中本来难以启齿的话语,恋爱的期望和心情,在网络上畅所欲言。互联网特有的便捷性、隐蔽性让部分大学生迅速接受了这一恋爱方式,“网恋”成了一种时尚。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对“你有过网上交友的经历吗”的回答中,有过,并成为朋友或恋人的占15%,网聊的占46%;对“你对网恋的看法是什么”的回答中,很正常的占42%。
女大学生面对爱情问题,比较感性,往往多愁善感,心地善良,对爱情怀着纯真唯美的期盼,渴望浪漫激情,渴望一场轰轰烈烈、缠绵恩爱的爱情。受青春偶像剧的影响,她们可能一直暗恋某个心仪的男生,并时时关注着对方的动向,但她们又不主动表白,期待着童话中灰姑娘式爱情的降临。恋爱中的人都是对美最敏感的生物,她们对爱有着美好的预期。女大学生风华正茂,青春蓬勃,涉足恋爱本身无可厚非,她们集知识女性和青春少女于一体,她们比男大学生更关注恋爱问题,对自己未来的情感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憧憬与向往。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她们对恋爱和婚姻的选择更少地受制于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因而更加自由,更重视感情生活的质量。这些也深深影响着当代女大学生。在长期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她们逐渐形成了自身对事物和社会的看法,对恋爱观念和态度也有着独特的视角。她们思想解放,价值多元,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越来越强调自身的价值。在恋爱过程中,她们表现出更多的独立自主和开放性,遇见心仪的对象,往往不再害羞,而是大胆表白主动追求;在恋爱时顾忌减少,对恋爱失败的担心也有所降低;她们重视对方的个人素质,重视双方的情感因素,相对轻视对方的家庭、经济;她们深知真情和尊严需要自己去把握和创造,物质财富的富裕不代表精神财富的同等富裕。
大部分女大学生也能理性看待大学恋爱,不把恋爱作为目标来追求,也不拒绝恋爱的到来;在面对将来的事业和家庭时,她们更加理性地选择两者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延续“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在面对当下出现的离婚率高、婚姻变化无常的现象,当代女大学生渴望爱情,但也会注重爱情和婚姻的统一。
千百年来,中国女性都被伟大的光环笼罩着,她们美丽、善良、柔弱、甘愿牺牲和奉献,这些品质成了中国女性的人格特征,而这样的人格特征在慢慢演化成一种“集体无意识”。当代女大学生,作为中国女性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虽接受了良好的现代文化教育,但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影响。主要表现为部分女大学生在择偶标准上偏向外表英俊、有才能、品格正直的人,在表达方式上呈现东方式的含蓄、矜持、自重,注重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注重恋爱的浪漫,对爱情极端专注,盲目追求情感的满足,体现出浓厚的传统色彩。另外,她们又受到西方思潮影响,独立选择自我的生活方式,愿意承担政治角色,甚至在恋爱中主动出击;对于大学生在校结婚、恋爱中性行为持较为宽容的态度,恋爱的婚姻趋向性较弱,贞操观淡化,体现出现代性和开放性的一面。因而,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过程兼具传统与现代,是两者的统一体。
爱情是一种复杂、神圣的感情活动,它是由两颗心灵弹奏出来的和弦,关系到事业、理想和人生。爱情的本质就是承担,就是给予,而不是以此为理由的索取和占有。每个人的心底,都埋藏着真挚的爱情,当代的女大学生大多心思细腻,渴望有罗曼蒂克的纯真爱情。她们欣赏父辈们“同赴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忠贞不二和豪气云天,她们也会为了爱情奋不顾身,不顾家人朋友劝阻,毅然决然地坚持自己的爱情选择。笔者在这几年的工作,曾经遇到过不少这样的女大学生,其中一个印象格外深刻:小熊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外貌出众、学习很好,能力很强,身边不乏优秀的追求者,但她一直不为所动;后来才知道她一直暗恋自己的高中老师,当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她毅然决然地向自己的老师表明了爱慕之情,并最终冲破了层层障碍,走到了一起,虽然年龄上有不小的差距,也曾经遭来不少非议和不解,但如今的她生活得很幸福。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象牙塔中的唯美爱情也褪色不少,大学校园不可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孤立存在。女大学生们向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同时,也不可避免沾上功利的色彩。她们已经悄然走出了王子和公主的童话,不相信有一见钟情。她们作为天之骄子,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很大程度上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加,她们的思想也由简单变得复杂,在对待恋爱、婚姻问题上,也采用了“功利式”的思考方式,更有不少学生由原来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变成了对金钱、对物质的崇拜,在高校中形成了一股拜金主义之风。这部分女大学生把爱情建立在对方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上或以父母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的优越条件为资本,待价而沽;或从今后的就业、升迁等某种个人动机出发,总是盘算从对方那里得到好处,似乎爱情的目标不是对象自身而是他的家庭出身。这种女性往往具有强烈的依赖思想,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寄托在对方身上,只想找一个理想的“靠山”,稳稳当当,舒舒服服地靠一辈子。可见,当代女大学生恋爱在追求纯真爱情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掺杂了功利色彩。
在校女大学生们正处于青春发育的中后期,其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处在发展、定型时期。通过对恋爱现状和特点的研究,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全面、理性地看待女大学生的情感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她们解决问题,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从实际工作层面入手,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全体大学生群体健康发展。
[1] 金乐.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大学生婚恋面面观[J].商场现代化,2009,(09):101-102.
[2] 2011年3月中国青少年基金会 “关于大学生性观念及性行为”调查.
[3] 田珺瑶,王永明.网络时代背景下女大学生婚恋观探赜[J].黑河学刊,2011,(03):96-97.
[4] 陈豪.对大学生恋爱现状的若干思考[J].网络财富,2008,(10):8-9.
[5] 杜鹃.女大学生恋爱误区分析及教育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09):30-31.
[6] 胡艳萍,曾汉元.当代女大学生功利型恋爱观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3,(02):22(1)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