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礼林
(江苏省如东职业高级中学,江苏 如东 226400)
花盆效应,生态学上称之为局部生境效应。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在空间上有局限性,还要人为地为之创造适宜的环境。因此,在花盆内的个体、群体其生态阈值下降,生态幅变窄,生态价下跌,一旦离开此小生态环境,个体、群体会失去生存能力。父母对孩子娇惯、溺爱,就会使孩子产生成长过程中的花盆效应。同样的,封闭、半封闭的教育群体或教育系统,使学生脱离现实生活,从书本到书本也会产生局部生态环境效应。如果我们用“生态”理念来烛照当前常态下(指非公开)的农村职中语文教育,不难发现,当下的语文教学,课堂自身的生态系统和外部生态系统严重割裂,这种割裂直接造就了课堂“花盆环境”。花盆环境是一个极为封闭的系统,因为封闭,维系课堂生态的纽带——信息被阻断,信息之间的交流缺失了活力,因此,这样的课堂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冷静审视农村职中学生的语文教育,可以说大多是在花盆环境中进行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花盆式的环境中发展的。
学生整天被关在教室里,与沸腾的现实生活脱节,加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从书本到考卷,进行闭锁式循环。学生只要按老师出的题目读、抄、背,就可以取得比较好的语文成绩。学生往往长期和少得可怜的几篇课文打交道,年复一日地在老师的带领下经历“揭示课题——认识生字——分析课文——巩固练习”的课堂模式。
课堂上,我们听不到多少富有青春活力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成人化的语言及标准化的回答。作文教学上,学生不为需要而习作,不为交流而习作。作文的过程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过于强调命题作文,过于强调审题。相当多的老师甚至强调学生要注意作文的思想性,让孩子用似懂非懂、不着边际、空洞枯燥的语言去表现所谓有“中心”或表达自己不真实的感情,这样拔苗助长的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还有更多的老师只要求掌握现成的套路,不要求洞察产生这种所谓“套路”的过程。可以说,“花盆效应”削弱了语文教学中的课堂生态个体与群体的创造性、求异思维能力、生存能力,泯灭了实践精神、开拓进取精神。
其实,从学生的“生命”本体去考察,每个学生其实都有一颗纯真烂漫、朝气蓬勃的心灵,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体,对自然世界的万物,对人类文化的精品,都有他们自己至真至纯的体验。他们身心的茁壮成长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沐浴,更离不开人类文化大环境的熏陶——这两个大环境,就是语文生态课程的真谛所在。
如果把青少年人生最重要的十几年黄金时代,读书求知成长的十几年流金岁月,一直束缚于校园,囚禁于教室,拘束于课本,桎梏于应试,这种“花盆式”教育是对人类文化的侮辱,是对教育事业的戕伤,是对民族未来的犯罪。
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聆听文本,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既要让他们走进并且喜爱大自然,接受自然环境的沐浴,更要让他们走进并且喜爱人类文化大世界,接受人类文化大环境的熏陶。让他们说孩子该说的话,让他们学会阅读,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独立思考和分析。学生阅读、习作需要置身于这两个大环境中,方能油然而生自然而纯真的生命本色,方能身心愉悦地进入语文课程的学习,这就是所谓的语文生态课程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束缚,让语文学习生态系统永远充满生命活力。由此,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命轨迹,切实把学生放在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读写,让语文学习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表现原生态的自我。
大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要回归自然”,语文教学就要让学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态”,鼓励学生大胆地,有个性地读写,读出生命的真实,写出生命的本真。马克思也多次提到,人要“自由而充分地发展”,学生语文学习就是学生生命的体验,语文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将语文学习过程中置于个体现实的生命事件中寻觅、体悟、创造,让整个语文学习系统成为和谐、开放的生态系统,追求语文学习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谐统一,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课堂生态观,从全新的角度审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对我们来说不啻是一声棒喝。至少,它能给视语文为单纯的“工具”反复操练,以给应试目的技术主义驱使下的语文教学以全新的冲击。打破“花盆”环境,让整个世界成为语文学习的外部生态系统。语文学习中花盆环境的存在,主要是受教材及学习时空的限制。因此,生态语文的实施,首先要在生态环境建设上着力,努力打破制约语文学习的 “花盆环境”,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原生态”,语文生态课程的大环境——大语文生态园区。
下面分层阐述:
人、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共同组成了课堂的生态要素。实施生态语文,必须建设适合学生学习的生态空间。目前,我们的教室,似乎留给学生的生态空间太枯燥,太狭隘,似乎是扼杀年轻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地方。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最集中的地方,它应该有生命的气息,理想状态中的教室,应该是消解传统教室概念的新教室:这样的教室,没有让人窒息的压抑,没有一成不变的呆板,而是富有魅力和引人入胜的,这样的教室应该是青春勃发的,这样的教室应该是书香浓浓的,这样的教室应该是“润泽的”(日本教育家左藤学语)。
我在担任服装专业班语文教学时,发现班上有艺术天赋的女孩子们把自己得意的绘画、书法、彩色剪纸贴在教室洁白的墙壁上。任何人走进这样的教室,都会产生一种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的感觉。我非常欣赏她们的作品,表扬了她们的行为,在和班主任商议后进一步把教室四周墙壁和后面的黑板对学生开放,建立精品书报栏、师生艺术角、优秀习作栏、每周话题辩论擂台、自由谈等,教室变得色彩缤纷,生机盎然。学生可以借助这样的空间看到语文的广泛用途,可以在这样的教室里借助重建学习空间获得焕发自己的时间,借助焕发自己的时间唤醒自己的身心,借助身心的唤醒编织自己的话语,借助自己的话语获得自己的人际纽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母语的掌握是靠习得为主要途径的。然而,单凭狭窄的课内阅读,是无法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的。这就有必要拓展语文课内阅读空间,让世界成为“大语文生态园区”的“源头活水”。
我们当不惜一切代价为学生设立一个 “大语文生态园区”,放眼世界,面对未来,人类文化世界几乎遍布语文学习材料。教师完全可以把丰富而优秀的文学作品引进语文学习中来,为学生营造人文氛围浓郁的世界。让他们置身人文的海洋,沐浴人文的芳香,享受美好的精神食粮。我们要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课外阅读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
教师要引领学生感悟到,读书就是用精神的牙齿咀嚼它,用思想的胃消化它;告诉学生,读书不是学习的唯一,但要天天读书,用好书滋养自己,使自己的精神高贵起来。这是一天也不能断的潺潺小溪,一天也不能少的精神食粮。她充实着思想的流脉,支撑着人格的大山。
中华民族的文化资源是极其丰厚的,可我们却看到青少年一代的人文素养呈下降趋势。从事语文教育的我们,若不能在学生身心成长的“黄金”季节,引导他们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我们的民族将来怎么会拥有高尚的、文明的、创造的现代人呢?如果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这个阶梯的第一个平台,首先应该由语文教师来搭建。我们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心智特征和阅读兴趣,选择相应的经典著作,建构语文课外读物的生态群落,让学生学会与大师对话,在一流的文字与思想中流连忘返,获得良好的文化积淀和人格熏陶。假如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伸手就能拿到名著,张口就是唐诗宋词的环境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还需要我们操心吗?
教育的功利意识是应试教育的核心,是扼杀语文教育生机的病根,是形成语文教育“花盆式”生态环境的罪魁。“大语文生态园区”建立后,要永葆其生机活力,首先就要淡化语文教育的功利意识。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淡化功利意识,不能要求学生围绕提高作文水平、围绕考试来阅读,更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样的阅读不但会让学生的阅读兴趣消失,还会使学生的知识面禁锢在狭小的天地中,得不到拓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乃至人文素养的提高。应该让学生自主选择,博览群书,古诗文要读,名著经典要读,科普书要读,时文政治要读,学生经常徜徉在这样的阅读空间和时间里,收获的不仅仅是语文,更能扩大自己的视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丰富自身的精神底蕴。英国著名作家毛姆认为:“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阅读功利的淡化,学生的阅读有了自由,他们才会注意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才会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而这正是语文阅读教学恒久的理想和美丽的等待。
“大语文生态园区”建立后,要永葆其生机活力,还要让语文学习课堂内外的两个生态系统相互交融,“微型语文生态园区”和“大语文生态园区”的相互交融。
交融点,应该立足于教材,对教材实施二度开发。
二度开发教材,让语文学习的内外两个生态系统相互交融,犹如江河之于海洋、地球之于太阳。课内语文学习空间立足于教材,教材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不过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说,凭一本语文书、一篇课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教材已经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料,在认识上,我们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
语文教育专家王荣生博士在《语文课程论基础》一文中所说:“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具体层面的概念,从教的层面来说,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又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乃至增删,更换。”教育部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描述: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只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只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特点”的文章,就都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如果我们将视野投向更为广阔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整个世界都是语文教材。万里之外的亚马逊河,可以驰骋于学生的笔下;千年之久的京杭运河,可以进入学生的视野。无情的海啸,可以在学生笔下再现;残酷的战火,可以在学生耳畔回响。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突破了传统理念对教学的束缚。
有了这种新课程意识,就能把教材看做是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手段,认真地学习课本教材,做到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联系,进行探究,拓宽教学内容。要把中职语文课教活,除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外,还要抓住专业班学生工厂化实践的契机,把语文学习和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内外、校内外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教学内容,激活内外两个生态系统。
我在执教梁思成先生的作品《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以前,首先布置预习作业,要学生利用双休时间,走出校园,漫步田野,深入乡镇,调查家乡新农村建设中的建筑艺术上的情况,让学生拍摄自己欣赏的和不怎么欣赏的农村民居建筑照片各若干张,要求照片总数不少于十幅,并结合课文中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建筑艺术理论加以评析,完成一篇《如东新农村建设中民居建筑艺术的成就和缺点》的调查报告。课堂上又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拍摄的如东民居照片,再展示大量中外民居建筑艺术图片,进行比较鉴赏评析。并请同学朗读文字流畅、见解独特深刻的评论乡镇建筑艺术上的优缺点的习作(调查报告)。后来不少优秀学生习作发表在《如东日报》的“新农村建设成就”栏目,影响很大,受到家长和领导的好评,学生也很受激励。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走进自然,又使他们走进人类建筑艺术的世界;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激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比较分析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只有打破制约农村中职语文教育的 “花盆环境”,只有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变得越来越广袤,语文学习的外部系统无限延伸,并与内部系统相互沟通,语文才有发挥无穷魅力的可能。生态语文,听起来很美,美得如同一个遥远的童话,但只要我们科学地构思,大胆地实践,其将会由童话变成现实,给中职语文教育带来无限生机和无穷的魅力。
[1]教育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2002、4.
[2]陈向华.探究生态语文,彰显生命价值.《现代特殊教育》,2008(1).
[3]刘翠华.努力打造生态语文课.《语文教育与研究》,2009(2).
[4]杨涛.构建生态化的语文课堂.《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2010、8.
[5]柯万英.原生态语文教学.《中国学术论坛》,2009、1.
[6]刘小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态性语文课堂”何以可能.《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8).
[7]王荣生.语文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9.
[8]范国睿.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哲学思考.《教育评论》,1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