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蓉廖渐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从业的灵魂,是教师从事教学与科研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它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发展,还影响到受教育学生的成长,也是影响学校的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职业道德修养是其从业生涯中至关重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一般而言,高校教师往往具有三重身份:第一,高校教师是教育提供者。高校教师一般承担了较为繁重教学和科研任务,是与学生最紧密连接的群体;第二,高校教师是管理者。据调查,大部分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辅和与教学相关的管理工作的同时,参与学校众多政策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第三,高校教师同时也是受教育者。高校之中,很多教师同时也是在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是在职的高学历人员。以上三重身份的重叠使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更加被关注。
鉴于此,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以下简称《规范》),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等六个方面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做了方向性规划。在此,笔者就以上六点提出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个人理解。
做爱国守法的支持者、践行者和宣传者,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属性和应有之义。“爱国”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是公民道德规范。高校教师作为社会道德的重要载体,最受社会尊敬且肩负着国民成长的重要使命。因此,爱国不能是一句口号,教师必须自身具有非常清晰的认知:高校教师群体是一个社会价值体系的承载者,其表现形式以教书育人为主。在价值多元化、利益格局多态性的当前,高校教师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及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和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都是热爱国家的具体表现。高校教师应当时刻谨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对党和国家充满感情的前提下心系国家利益和学校发展,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和校园和谐建设。
模范地遵守法律法规是高校教师为人师表的应有之义。“守法”是每一个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守法不仅是国家法律层面的要求,而且是道德层面的要求。高校教师应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人生格言,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学术操守,不在课堂上散播影响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教师只有自身做到遵纪守法才能教育好大学生遵守国法、遵守校规,只有自身自觉坚持和贯彻国家法律法规,才能以实际行动来影响和教育他人。
敬业爱生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所在,教师做到敬业爱生具有特殊意义。梁启超认为,“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是中国传统职业道德的两大准则。托尔斯泰说:“一个教师,如果只爱业,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他把爱事业和爱学生兼备于一身,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当前,我国的教育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其伟大成果不仅体现在当代,而且对后代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回归教师本源,践行育人天职。高校教师要时刻谨记党的教诲、立志献身国家教育事业、坚持教书育人、真心关爱学生,将党的教育事业定位为毕生追求的最终目标。为此,要求教师敬业爱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体现,又是教育工作的切实需要。
“敬业”要求教师对这一极其繁重而需要自我牺牲的职业精神内化为一种道德自觉。教育工作的实质是成人之美,如果没有牺牲和奉献精神就很难做好这项工作。只有将自己的职业劳动与远大理想统一起来,立足于本职工作,遵循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才能创造出自己的人生价值。“爱生”体现的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爱每一名大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内容。在此前提下,建立科学、平等、明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学活动中那种“施”与“受”、“教”与“学”的快乐。在有些教学活动中,个别教师没有从尊重学生人格的角度出发,没有及时形成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总有学生对教师的施教过程要么“逆来顺受”,要么“坚决反抗”,使得师生关系变成一种对立关系。这不仅影响了施教效果,而且使教师和学生双方同时蒙上了心理阴影:前者认为学生不受教,后者责怪教师无师德。因此,教师只有做到以人为本、互相尊重、积极沟通、相互交流,并在此前提下将学生的人格要求放在第一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是维持正常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教学成果的关键举措。
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生涯的主题,也是教师的根本责任。教师首先要有育人意识。明确教书与育人是相辅相成的,教书是育人的手段,教书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没有只教书不育人的目标,也没有只育人不教书的行为。学生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目的;学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这是现代教育价值的基本体现。因此,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是衡量高校教师师德的根本标准。
高校教师应做到以德育人,以教师自身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高校教师对自我的人生定位和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程度和对贯彻执行国家意志的彻底程度。教师个人正确的人生观不仅影响着周围同事的人生观,而且对受教育群体——大学生的人生观的形成尤为重要。对于高校而言,社会职能是培养有用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教师的人生价值观应定位在“教书育人”上。高校教师只有通过教书育人才能最好地体现人生价值,才能将自身的劳动成果——培养有知识的大学生,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
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自我求知和传授知识与学问过程中一种严密谨慎、严格细致的科学态度,要求教师严谨治学是由教师的职业性质和职业需要所决定的。严谨治学既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又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进而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要求。高校教师只有自身拥有厚实扎实的知识基础和高超的教学技能才能教好书,只有以自身完美的道德形象去影响学生,才可能教育好人。因此,教师应该时刻保持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工作作风。
好的治学态度、治学作风是保证其职业生涯获得成功、不被社会歪风邪气所影响的稳定基石。笔者认为,教师要做到治学严谨,就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第一,首先从思想上明确,教师的“严谨”应是对自我的严谨,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论是在知识的充电上,还是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完善上,教师都应严格自律。第二,教师的严谨治学是对学生的成长负责。因为学生知识的递增和品行的进步是诸多教师接力完成的。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影响作用巨大而深刻。第三,教师的严谨治学是现代教学的需要。在现代信息多元化、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学生某方面的知识多于教师、了解信息的时间早于教师或者某方面的能力高于教师的现象并不鲜见。虽然说“青胜于蓝”是教师之幸,但倘若常常如此,教师“学高为师”的基础地位必将动摇,威望也必将减弱。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学需求。第四,教师应坚持诚实守信、力戒学术浮躁。在现代科学研究领域中,教师应该自觉遵守学术规则,自觉抵制学术不端的行为,达到“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精神境界。
教书育人之余,主动去承担社会义务,自觉服务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是高校教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职责,也是高校承担社会职责的一种方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科技发展是客观要求,在当下要发展科技,就要求高校教师以自己所学之专长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教师服务社会是无形知识向有形生产力转化的过程,是高校“产、学、研”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实现教师自身知识增值的重要环节。高校应有计划地选派部分优秀教师到相关产业部门的生产一线接受教育和培养,同时也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高校教师通过服务社会有利于激发自身职业潜能,通过服务社会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通过社会大舞台的检验来对自身知识进行提纯达到知识促进生产,生产提升知识的良性循环。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2],可见“师”之作用身教重于言传。师之典范、师之表率皆体现在一个“范”字上。受教育的学生会非常自然地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教师真实思想的外在表露,会以教师在课堂内外表现的行为作为评价一个教师道德水准的标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说得天花乱坠而课后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就会立马一落千丈,其为人师表的作用也会荡然无存。因此,教师必须做到“先正己,再正人”,“先善己,方善人”。中国自古就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3]的说法。所以欲正人,先正己,欲正其身,先正其心。在实际生活和日常工作中,教师必须深刻理解“为人师表”的真正内涵,从一点一滴做起,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方方面面做学生的表率[4]。可见,对于教师而言,一定要做到“思行合一”,才能够真正实现“言传身教”和“为人师表”。教师做到“思行合一”这一点尤其重要。教师作为与学生年龄和成长经历最为相仿的教师群体来说,其生活环境和行为举止更加与学生接近,也更能对学生造成影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因此,教师只有具备了优秀人格、明白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并且努力做到为人师表,才具备了师德师范,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总之,教师必须用灵魂去塑造,用情操去陶冶,用品质去培养,用人格去锤炼,才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1]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教人[2011]11号)[Z].北京,2011.
[2]黄晓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全面提高素质教育[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6(1):66-67.
[3]中国青年网.论语·子路[O/OL].2009-07-27[2012-03-28].http://wenhua.youth.cn/wx/gdwx/js/200907/t20090727_967318.htm.
[4]李东坡.浅谈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建设[J].教育探索,2011(3):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