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南
(泰兴市济川中学,江苏 泰兴 225400)
文如其人,写作能力是个人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作文,中考60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让许多语文老师感到困惑的事。张志公先生说:“语文训练应当并且可以有科学的方法。学习不是循序渐进的吗?那么就需要一个明确的合乎科学的序,教与学有所遵循,循着这个序,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教下去,学下去,才能有好的效果。”①可见,作文教学必须设计一个合理、有序、富有效率的训练过程,才能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与写作教学规律,提高写作教学质量。
心理学通过研究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顺序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童年期学生的思维特点,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少年期的学生抽象的思维已有很大的发展,但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作支持;青年初期的学生,抽象的思维居于主要的地位,能进行理论的推断,富有远大的理想。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也应遵循这些规律,适应这种顺序性、阶段性。作文教学也不例外,要遵循思维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安排实施。
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需要循序渐进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训练。中学作文教学没有独立的教材。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把写作理论和写作知识点安排在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中或单元练习里,分解成一个一个的训练要点,散编于每个单元之中,系统性不强,单元与单元之间跳跃性大,训练要点也只能维系着一种松散的联系,难免会遗漏一些基础性的单项训练。如此知识断层、链条缺环,不符合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规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难以操作。
教师在每学期初制订教学计划时,对作文的计划制订比较随意,只是粗粗地计划写多少篇,缺少系统的教学设想、教学要求、检验手段等,训练目标及内容的包容量侧重点不明确,更谈不上训练要求的梯度性和渐进性。
正由于作文计划的整体目标不清楚,因此各阶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训练目的,并不十分明了,教师往往是随着兴趣随意命题,或者简单地把当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目拿来让学生训练。如此支离破碎的作文训练,不但无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反而容易使之产生消极敷衍的心理,这无疑是作文教学的大忌。
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但实际情况是,中考作文设置分值60分,占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作文成绩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语文成绩的高低,而语文成绩又直接影响了总分,影响了高中的录取。因此,提高中考作文成绩便成了老师的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目标。于是,作文训练便成了一种快餐式的训练,背几段优美的开头语,积累几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固定一两种行文结构模式,便能让学生的作文得到很好的分数。更有甚者,出现了万能开头,万能材料,万能作文,能应付各种类型的作文题目和作文要求。从短期效应看,这似乎是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训练之路,但从长远来看,学生日益陷入“模式化”“程序化”的怪圈,没有学会写真正意义上的作文,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语文教学是一个个性化色彩较浓的过程。只有立足校情,结合学生实际,深入探索或借鉴吸引而形成教师个性化作文教学序列才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心之所在。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实践。
只有将课本和课外阅读学到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在生活的海洋里运用施展,才能让学生找到倾吐、展示、提升的欢乐舞台。为此,引领学生热爱生活,有计划地挖掘生活的资源对写作指导极为重要。
鲁迅在《故乡》中写道:“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其实,这段话描写今日之学生也未尝不可,学生视野太窄了。他们只好学会人云亦云,道听途说,模仿甚至抄袭。因为他们写作的源泉几乎是干涸的。
学校、家庭、自然体验、社会生活。魏书生很早就借叶老给语文下的定义,阐述过“大语文”观念:“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说话,那时就注定了我们无时无刻都可以学语文。”叶圣陶先生曾说:“‘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没用的,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平。”②陶行知的“六大解放”③中也主张首先要解放学生的眼睛,开阔学生视野,让他们会观察。所以从初一开始,我就应该让学生真正从狭窄的“四角的天空”中走出来,踏入社会这个大学校,读社会生活这部大课本。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落落大方地与人交际,要听得懂,说得清,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平时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对一些司空见惯的事要思考一番,看透事物外表包裹着的实质,练就“一双发现的眼睛”。学生把有感而发的文字,以日记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既是一份美好的回忆,又是日益成长的过程。
抓住学校或班级的某些活动,一些有计划的语文活动与社会实践:如三分钟演讲、办手抄报、办文学社报、参加征文比赛、学法交流、课文小品剧表演、调查报告、综合性学习;又如为灾区捐款、全校元旦联欢晚会、学校冬季三项运动会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写进文章的好材料。只要是一项活动,肯定有太多令人回味的东西,老师只要做个有心人,抓住一定的契机,就能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和动机,并乘机激励他们用五彩的文字留下他们青春的足迹。
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尽管初中语文教材中对作文的训练系统性不强,但是教材中的课文大多选自名家名篇,内容切合学生生活实际,题材多样,是中学生写作最好的范文。立足课堂,充分利用教材的示范作用,多角度,多渠道地引发和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写作能力是绝对可行的。
通过对课内、课外精品文的评析、鉴赏,精心点拨各篇制胜之法,让学生在讨论、练习中悟出写作的技巧。这样,既能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汲取写作知识的精华,从范文中探索到成功的奥秘,从而悟出“怎样写”的真谛来;还可以避免学生阅读中的盲目性,使优秀范文发挥“以一当十”的作用,这可以说是一种两全其美之法。
教师适时的鼓励是延续学生写作激情的不竭动力。美国教育学家巴士卡里雅博士宣称:“把最差的学生给我,只要不是白痴,我都能把他们培养成优等生。”他的妙方就是赞扬和鼓励。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地探索,产生灵感,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动力。不管哪个年级,保护学生写作积极性都至关重要。因此作文教学中需要教师拿起表扬的武器,寻找学生习作中哪怕一丁点儿闪光点,尽情地表扬、激励,让学生从写作中不断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力,激发学生对作文的渴望和高昂的热情,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高度的激发状态,达到不吐不快的境界,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在广阔的思维空间里驰骋,产生不竭的创作动力。
初一,激发写作兴趣,积累各种素材。我让学生写日记、勤练笔、背语段、重积累,着重训练记叙文。并要求做到:写事一波三折、摇曳多姿,写人点面结合、详略得当;整体记叙文框架到位;尝试写好头尾。
初二,指导写作技法,积累写作材料。初二是从初一的大量积累材料到了有选择性的筛选材料的阶段,所以,我推荐了大量的范文、满分作文,让学生体会、品味,让他们逐步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好作文,怎样才能写出好作文。鼓励他们积累优秀的写作素材、积累有文采的、有思想的语言。在赏析大量范文的同时老师指导写作技巧,并同步运用各种技巧与习作或随笔之中。
初三,训练主题作文,命题专项突破。两年的积累,两年的阅历,初三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会迅速成熟起来,作文教学也到了正规训练的阶段。
我在进行初三作文教学的时候,上学期是有重点地训练主题作文,循序渐进。每次习作一个主题,从“亲情”到“师生情、友情、邻里情、社会情”,从“成长类”到“挫折类”“励志类”,从“理想、信念、追求类”到“道德、责任、善良类”,从“情景交融类”到“关注他人、关注心理”等,这样训练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写作素材,追求在作文题目千变万化的过程中寻求不变的几大主题。下学期,开展的是作文专项训练,从命题作文的审题到如何编写作文提纲,从拓宽作文的选材到半命题作文的拟题,从注重作文的细节描写到如何开头结尾,从作文的立意训练到如何让作文的语言亮起来,一次训练一个重点,着力解决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问题。与此同时,配合训练重点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同题佳作或满分作文,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好作文,自己的作文问题出哪儿,怎样才能写出好作文。也就是让他们学有目标,改有方法。
无论什么时候,面批作文都是至关重要的。老师如果能一眼就能看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或者几句妙语点拨,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修改意见,不仅会立刻赢得学生对你由衷的敬意,更能让学生豁然开朗,并提高写作水平。
从教师的角度看,循序渐进指导作文教学,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合乎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合乎作文教学规律,合乎学生学习的规律,能让写作教学更具科学性,摆脱传统写作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同时牵动整个语文教学,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走出困境,并且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还能克服作文教学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解决学生作文的三大难题,即“没话写”、“不会写”、“写不好”。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加具体化,系统化,规范化,使学生在有序的训练下逐渐提高作文能力。
从学生的角度看,循序渐进地学习写作文,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作文的素养,提高了学生作文的能力,提高了学生作文的成绩,提升了学生的品格,使学生更加热爱写作、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没有深入探索作文教学序列,没有层层递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引导,作文教学如无头苍蝇盲目乱撞,实效自然甚微。只有摸清学生写作的心理发展规律,找到符合写作规律的科学序列,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教学,学生的作文能力才能从根本上逐步得到提高。
注释:
①出自《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
②出自叶圣陶.作文论.
③出自陶行知.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即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头脑,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
[1]吴小燕.运用系统论指导初中作文教学研究.
[2]欧秀东.初中作文序列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3]钟建琴.激活学生创作的源泉.
[4]蒋华.初中语文写作序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5]吴祺.巧用教材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