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步荣
(连云港高级中学,江苏 连云港 222000)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考虑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情感几乎不在考虑之列。为了应试,教师总是把语文学科中的知识划分得细而又细:文学常识、字词章句、语法知识、阅读理解等,这些仿佛都成了一个个泥塑木雕,仅仅是作为一些知识让学生记住,甚至连最具感情色彩的作文,也被分割得支离破碎,教师大谈这种写法,那种结构,却很少触及到作文的灵魂——内容。脱离了情感,我们的语文教学只剩下一些字词、语法在无力地呻吟,导致了课堂上教师冷漠地教,学生冷漠地学,不仅使学生的心理发展很不平衡,同时也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这种现象与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大相径庭,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投入情感教育刻不容缓。
什么是情感?心理学把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主观态度或主观反映,属于主观意识范畴,任何主观意识都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通俗一点讲情感是指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情感教育应是教育的根本。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著名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处在中学阶段的学生情感多表现为热情、但易波动;集体感和自尊感都强烈,但方向性、稳定性不够。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使学生通过体验学习、生活与周围的一切,形成独特健全的个性与人格。具有健全的个性与人格应该是能保持愉快乐观、开朗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对一切美好的东西渴望、向往、追求;勇于战胜困难并能体验战胜困难过程中的成功感、自豪感;有创造的欲望;对学习、对工作有热情有责任感。情感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与完善的个性。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人头脑装到另一个人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注意情感的熏陶,这也是由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情感性所决定的。
导语是课堂的前奏,精彩的课堂自然离不开精彩的导语。风趣、有启发意义的导语,不仅能营造氛围,驱动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因,还能够引领学生情感,成为整堂课获得成功的重要契机。实践证明,一个先声夺人的导语确有动一发而牵全身之妙,对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用是很大的。如在教学《我若为王》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古代封建君王享有至上的权力。请同学们大胆设想,假如你是君王,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学生交流)今天我们学习聂绀弩先生的《我若为王》,看看作者大胆的假设中包含着什么样的思想和认识呢?像这样的导语,既能打开学生的思维,又能把学生诱导到作者对君臣关系的议论中去。在讲授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说“使生如春花之绚烂,死如秋叶静美”。我想,用这句话来概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是再恰当不过了。托翁的一生是壮丽的一生,在世界的文坛上,给我们留下了《安娜·卡列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伟大的作品,大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长廊。他虽然贵为伯爵,但是他的灵魂却始终放射着自由和博爱的光芒,他爱这块土地,也爱这块土地上受苦受难的人民。可是,他的妻子却不理解他,最后,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独自出走,不久病逝在一个陌生的小站上。托尔斯泰一生为声名所累,所以他才希望死后埋骨于一处自己选择的幸福所在,将它作为自己灵魂的安栖之地。1946年,在他百年华诞之时,奥地利作家茨威格造访了俄罗斯这块古老的土地,在这里,他看到了“世间最美的坟墓”。这样导入,既让学生了解了文学常识,又激起了对托翁的崇敬之情。
朗读是心灵的表达,朗读能深化感悟,朗读能升华情感。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了朗诵,就等于百灵鸟失去了歌声,暗淡无色。语文教学中,师生共同徜徉在朗诵的海洋,必将创造出激情飞扬、语文味十足的课堂。在朗读教学中,特别是诗歌和散文的教学,除要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去读,读出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如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应用舒缓、低沉的语调来读,读出其中的悲壮、苍凉,以此来感染学生,使他们体会其境界和情感。如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过舒缓、浑厚、沉静的朗读让学生仔细揣摩发音、语感、情思,进而把朱自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想超脱而又不能超脱的彷徨和渗透在荷塘月色中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很好地表现出来。又如有位教师朗读《最后一次讲演》中的“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教师满怀激情,读得慷慨激昂,很好地传达出作者的义愤之情,使学生受到感染,整个教室都沉浸在悲愤之中。朗读吟咏,便于师生双方的感情交流,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良好的课堂气氛起到积极的渲染作用。
课堂教学除了口头表达的语言外,教师还要通过适当得体的身体语言来配合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动作、姿态、表情等非语言行为,是替代词语表达的一种有效而又经济的辅助手段。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可以补充表达有声语言的未尽之意,帮助学生准确、完整地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使语言表达更加光彩和富有成效。如有位老师在帮助学生体会《长江三峡》“战斗——航进——穿过黑暗,走向黎明”这一比较抽象的主题时,就借助象征性的动作、手势向前冲出去,作昂然、奋进、猛烈之态,给学生一种勇往直前的浩大气魄。作为一名语文级教师就要非常讲究用非语言艺术传达感情。上课时,讲到愉快之处就面露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则情绪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则表情凄苦、声音低沉。使课堂生动有趣,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影”。肢体语言的运用不仅使学生获得明晰的印象,也使学生从教师流露的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中受到陶冶和感染。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把电教媒体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学活动集文字、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语文课堂的情感教学,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目的。
1.借助音乐,创设情境。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通过音乐创造场景和氛围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形象,理解体会到美的意境。如讲苏轼的《赤壁怀古》时,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流水》)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在音乐中初步感受词的意境,更有效地把学生引入作品的艺术境界,让学生伴随着婉转激越的音乐,品味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感情。再如讲授《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时,注意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作为儿子对母亲的深切悼念之情以及母亲对儿子那毫不张扬的母爱,并且把握住作者珍惜生命勇于开辟一条走向自己幸福道路的精神,再运用多媒体,发挥音乐对情感的牵动作用,先播放一首歌颂母爱的抒情音乐《懂你》感染学生,在分析课文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与母亲的生活,唤起他们体谅母亲珍惜母爱的觉悟,最后播放陈百强的《念亲恩》再次唤醒学生对母亲的爱。并且通过我国体育运动员桑兰的实例来引导学生在面对困难时选择正确的人生态度。只有充分挖掘课文的人性、人生价值的感悟,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感悟课文情理,进行情感交流,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利用图片、绘画的直观性,再现美的意境。文学作品是借文学语言形象地反映生活的艺术,它是通过描绘生动如画的景物,塑造栩栩如生的形象,表现意蕴深邃的思想来感人的。因此,讲解课文要让画面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意境在他们心中冉冉升起,使视觉所形成的兴奋状态逐步扩大,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欢畅。如在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时我收集了大量关于维纳斯的图片,首先给学生形象上的直观感受,以便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作品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在学习课文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重新回到生活中,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讲授小说、戏剧作品时,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表演,去体会文章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以让学生加深印象。如讲析戏剧《雷雨》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反复揣摩人物、语言。各小组推选代表分别扮演周仆园、鲁侍萍、四凤、周平、周聪等角色。同学们的兴致很高,有的甚至到文化馆借来了服装,准备了道具,像模像样地画了妆。上课时,大家把教室的格局作了简单的变化,演员们“粉墨登场”了,富有情感的语言,辅以适当的动作和眼神,将周仆园的虚伪凶狠、鲁侍萍的自尊刚强、四凤的纯洁多情、周平的懦弱无能、周聪的善良正直等演得惟妙惟肖,这堂课深刻地烙印在学生心中。
当然,还有其他多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总结。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只有当教师学生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和学习中,才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使语文课变得生动、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