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峥
(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市场营销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并且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以市场营销结合专业特点的课程,如汽车市场营销、药品营销等,这些课程都以营销为核心,教学上都具有很多共同特性,我们可以统称为营销类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市场营销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
然而在目前的高职院校营销类课程的教学中,仍在沿用传统的较为陈旧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这已经明显地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符,学生毕业后只掌握部分理论知识,缺乏实际工作技能,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对营销类人才的需要。
近几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促进了高职的快速发展,然而,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却相对落后。很多由中职学校升格而成的高职院校,仍然沿袭中职学校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有很多高职院校将高职教育简单地等同于传统的高等教育,沿袭本科的教学理念,很多高职院校过分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不太重视实践方面的教学。
目前的高职营销类课程教学活动中,一般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生主体地位无法体现。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学生缺乏正常认识过程。一般教师讲解以教材为主,有很多教材滞后了5到10年,与现时的社会情况及实际应用相对脱节。这些情况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导致学生毕业后综合能力不适应社会需求。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营销类课程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粉笔+黑板”的时代,通过手写、讲授、板书的模式,把营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灌输给学生。一些高职院校也尝试把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但由于受到教学理念、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局限,上述教学方式尚不成型。
营销类课程要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校外实训教学本应成为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但一些高职院校只有理论教学没有实训教学,一些高职院校虽然支持营销课程校外实训教学,但其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存在很多问题。
市场营销二十世纪末才传入我国,相对发展较晚,而高职院校中专业师资缺乏,尤其是比较缺乏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很多教师的经历就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当老师,具备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更有一些教师是从高职院校“非主流”专业,比如党建、思政、心理等专业充实到营销类课程教学中,不但缺乏实践经验,而且理论基础不扎实。对于学生在实训中遇到的种种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师往往起不到解惑授业的作用。
在学校方面,高职院校营销类课程实训教学起步晚,发展时间短,管理部门就实训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学校一般都是自己制订实训方案和编写相应指导用书,而这样的制订过程由于缺乏权威部门鉴定考评往往有失规范。在实训教师管理方面,各校自行制订的实训方案对指导教师规定甚少,大多数实训指导教师往往是例行公事地到实训单位察看几次,整个实训结束的时候,往往是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给一个实训的分数,教师这样的实训指导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在实训学生管理方面,很多的学校对学生的校外实训没有科学的评价方案,学生的实训报告评价往往依据实训企业的考核评价,而企业往往重视自身的生产销售等,而对学生实训根本不太重视,实际考评往往是走过场,评价趋同,可信度低,这样也造成了学生对整个实训过程敷衍了事,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类型。高职院校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体系。高职院校应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使毕业生具有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等特点。在教育观念上,要完成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突出对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主体、技能培养、实践教学的教学观念。
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让教师从主宰者变成引导者,确立学生以主体地位,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宗旨,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体验实践技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教师多引导,多启发,多答疑。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学习过程由以听讲为主变为以行动为主,在行动中产生的问题或疑惑,可通过提问、辩论、答疑等形式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解决,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1.在理论教学中多用案例教学
中外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案例教学是营销类课程较为有效的教学形式,它能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并可以实时双向互动,这种教学方式能很好地与营销类课程特点相适应。各高职院校应在理论教学中多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研究经典案例,让学生在模拟的商业环境中充当不同角色,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管理情境,识别机会与威胁,作出正确的战略和策略选择。同时应借助多种手段如教学软件、多媒体、网络等展开引导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形象地感受氛围,体验情境。
2.在实践教学中强调项目导向
营销类课程实践教学主要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在参与具体企业运作实践活动中摸索掌握营销的技巧,进而培养学生的营销能力。
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强调项目导向,由指导教师和实践企业相关人员引导学生,选择企业某一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可就企业具体的营销环境、消费者行为、目标市场战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等方面入手进行具体项目研究。让学生结合具体项目,深入到企业,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展开调查研究,分析企业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整个过程以项目为导向,避免无的放矢,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同时在具体的项目管理时加强过程管理,指导教师和实践企业相关人员要全程跟踪,对完成项目的各个阶段性小项目进行总结评估指导,以便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思路水平,并切实做到对学生认真负责。
3.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大多数学校营销类课程考核方法是平时成绩加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实践教学的成绩计入总成绩的比重相对偏低,有的学校甚至不计入总成绩,这种考核方法过于侧重书本知识,不利于课程教学整体发展。
改革营销类课程考试方式,将实践教学的成绩计入总成绩,并且应占足够的比重,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综合考评。具体的可由原来的以闭卷考试为主,变为卷考、平时作业、实践项目研究报告、项目阶段性小结等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把大量考核放在实践环节,放在平时。
加强营销类课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培养 “双师型”人才。可将现有的营销类课程教师送到企业一线进行培训实习,提高教师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应给予外出培训教师一定的生活补贴。同时鼓励就近企业拥有一线经验的管理人员及技术能手到学校兼职,通过交流学习,提升师资专业水平,学校应给予兼职教师相应的待遇。
高职院校应组织学校和企业及社会相关人士,共同制定科学系统的实训指导用书。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可操作性强的实训方案。同时,从专业性和责任心角度严格选拔驻企业实训指导老师,并对其实训过程进行严格考核,可以采取学生调查问卷反馈评价,可以组织学校实践教学督查组,对实训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考核。还有,学校应规范学生营销类课程实训教学考核办法,加强对实训指导老师管理及和实训企业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实训实际表现,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实训情况给予真实客观的评价,并将实训考核结果科学地计入学生的总成绩。
[1]杜智,刘国防.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问题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7,(4).
[2]陈莉.论市场营销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9,(2).
[3]王妙.市场营销学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袁振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灵魂[J].文汇报,2004,(6).
[5]程礼芬.基于市场需求的营销教学方法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9).
[6]颜帮全.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商论,2006,10,(1).
[7]俞以平,陶勇,王晓飞.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合作双赢”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2008,(13).
[8]张广克.对我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科技资讯,2010,(9).
[9]李宇红,赵伯庄,王磊.市场营销教学特点与方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