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珠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大宝库,它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青睐。极大部分成语是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因而古代汉语的语法现象在成语中保存的也较为完整,这也正说明了语法是语言三要素中最为稳定的一个。
古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主要是词类的活用,即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其基本功能。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此外,名词用如动词和用作状语的现象亦是较为常见的,而古代汉语中诸多的语法现象在成语中体现得极为明显。
所谓的使动用法就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焉用亡郑以陪邻”(出自《左传》)中谓语动词“亡”此处就是典型的使动用法,不再是简单翻译翻译成“灭亡”,而是翻译成“使……灭亡”,表明了谓语动词对其后宾语的作用和影响。再如“项伯杀人臣活之”(出自《史记》)中谓语动词“活”也同样具有使宾语项伯活的作用。成语中也不乏此类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但用作使动之后,往往后面就能带宾语了。上面例子“项伯杀人臣活之”中谓语动词“活”本来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但此句中“活”字后却跟着宾语“之”,可见此处“活”字被活用了。
成语“斗鸡走狗”一词中“斗”和“走”就是这样的一种用法。“斗”和“走”本来就是不及物动词,一旦后面能够带上宾语,就是说它们已经被活用,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具有了使鸡斗、使狗走的意思。再如“以理服人”中的“服”字,是指使人信服的意思,“飞沙走石”中的“飞”字是指使沙尘飞扬,“走”字是指使石头移动,都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此外还有“破釜沉舟”中的“破”字、“沉”字,“沉鱼落雁”中的“沉”字、“落”字,以及“兴风作浪”中的“兴”字、“作”字等等,这样的成语不胜枚举,这是对古汉语语法的一笔珍贵遗迹。
在古汉语中形容词常用作使动,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人和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作用。如“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出自《战国策》),是触龙说赵太后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可见这里的“尊”是使尊贵的意思,这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成语“高枕无忧”中“高”本来是形容从上到下的距离大的,在该成语中被活用作动词,具有了使枕高的意思,再如成语“安居乐业”中“安”字也是使安的意思,“厚古薄今”中的“厚”字、“薄”字,“精兵简政”的“精”字、“简”字亦然。
古代汉语中名词也有用作使动的,它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语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出自《史记》),其中“王”字就是使王的意思,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且是一种使动用法。成语“春风风人”中的“风”字以及“门可罗雀”中的“罗”字均是名词的使动用法的在成语中的具体体现。
所谓意动用法就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还区别在,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例如“世果群怪聚骂。”(《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句中“怪”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怪”后省略宾语“韩愈”即“以韩愈为怪”(认为韩愈这个人很怪异),所以这里的“怪”不再单纯地解释为“怪异”,而应解释为“认为怪异”的意思。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如“渔人甚异之”(出自《桃花源记》)中“异”就是认为奇异的意思,是渔人对桃花源的一种主观的心灵体验和感受。
成语“重男轻女”中“重”字和“轻”字都可以解释为以男为重、以女为轻,是一种传统观念,正属于主观的范畴。此外“自高自大”中的“高”、“大”亦然,也是认为高,认为大的意思。
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指将其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出自《史记》)中“鱼肉”一词后带宾语“之”,可见是名词用作动词,并且可以翻译成“以之为鱼肉”,即把他当作鱼肉的意思。
成语中也不乏此类现象,无独有偶,成语“鱼肉百姓”中恰有“鱼肉”一词,这里的“鱼肉”和上文中出现的如出一辙,也能够解释为把……当作鱼肉的意思。此外成语 “草菅人命”是指视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毁的意思,“草菅”本来是指草芥,这里用作意动,是指将……视为草芥的意思。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用作使动和意动的现象很特殊但不是很常见,它们都属于名词用如动词的语法现象,真正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用如动词的现象才可谓是比比皆是,浩如烟海。所谓名词用如动词是指名词在叙述句中临时具有了一般动词的语法功能,可以带宾语和补语,可以受到副词的修饰。 例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论语·子路从而后》),该句中“从而后”是指跟随而在孔子的后面,这里的“后”不再是常用的方位名词,而是动词。
这在如今保存下来的古代文化精髓成语中能够得到极好的验证和说明。成语“不胫而走”、“箪食壶浆”、“衣锦还乡”、“腰金衣紫”、“谷马砺兵”等等,其中均有名词用如动词的情况存在。
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很少。古代汉语中不仅时间名词可以作状语,此外,普通名词也常作状语,并且此类现象也很普遍。成语中这种情况也很显著,具体体现为普通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作状语三种。例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本句中“犬”是名词,但是却放在了动词“坐”之前,用作了状语,用来修饰动词,表示“坐”的状态,解释为“像狗一样”。
普通名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浓厚的修辞色彩。
1.表示比喻
成语“文山会海”中是将文件比作山,将会议比作海洋,形容公务多得泛滥。再如“鬼哭狼嚎”该成语中“鬼”字和“狼”字同样具有了比喻义,解释为像鬼一样,像狼一样。
2.表示处所
成语“街谈巷议”指街巷中的谈论,其中“街”和“巷”均是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是街巷。“外强中干”是指貌似强大实质微弱,作状语的“外”中“中”表示的分别是外表和内心。再者,“程门立雪”是讲宋儒杨时尊师重道的,这里的“程门”是指宋代大儒程颐的家门,表示的正是处所所在。
3.表示工具
成语“车载斗量”中“车”和“斗”分别是动词“载”和“量”前面的状语,解释为用车装,用斗量。再如成语“口诛笔伐”中的“口”和“笔”也均表示的是用来声讨和指责的工具。
成语“日新月异”是形容变化发展很快的,这里的“日”和“月”均作状语,这里表时间,说的是日日不同,月月更新。成语“朝三暮四”本来是指只变名目,不变实质以欺人。后来比喻变化多端或反覆无常。其中“朝”和“暮”分别代表时间为早上和晚上。
成语“南辕北辙”其中的“南”和“北”即表示方向向南和向北;成语“前赴后继”中的“前”和“后”亦然,同样表示位置在前和在后。
在古代汉语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词序,即宾语在一定条件下要放到动词的前面,主要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以及宾语用代词复指这三种情况下,宾语须提到动词之前。这种特殊词序在现代汉语中已逐渐消失,但在自古传承下来成语中我们却能捕捉到它的踪迹,顺着这样的踪迹,我们也就能够清晰掌握古汉语宾语前置的脉络。例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就是“不肯顾念我”的意思,本句中是否定句中代词用作宾语必须前置到动词之前的用法。
1.疑问代词作宾语
上古汉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安”等做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之前。成语“何去何从”中的两个“何”字是疑问代词,代指处所,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哪里”。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满足这一情况的成语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成语中必须有否定副词,再者宾语必须为代词。如成语“时不我待”中有否定副词“不”,同时“我”是一个代词且作宾语,因而“我”在该成语中被提置了动词“待”的前面。
3.宾语用代词复指
这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必须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到动词的前面。如成语“唯命是听”一词中,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其实应为“唯听是命”,可见这里的“是”和“命”两个字均提前了,“命”是真正的宾语,而“是”只是用来复指宾语“命”的代词。
我国古代成语言简意赅,表现力极为丰富,不仅在意义上进行过锤炼,而且在语音上也进行过雕琢,读起来音韵和谐,富有韵律美。成语的这些特点也是其为人民大众喜闻乐道的重要原因,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历经岁月河流的洗涤在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中熠熠生辉,为我们保留了古汉语中多种多样的语法现象。如今我们对成语中语法的再认识是对我国古代语法面貌的再塑,对于我们全面弄清古代汉语语法面貌是极有裨益的。
[1] 孙永都,黎福东.成语浅谈[M].山东师院学报哲社版(济南),1981.
[2] 赵永毅.成语中古汉语的词汇特点[J].语文学习,1996(6).
[3] 渠明德.成语活用探微[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6).
[4] 周希文.成语中使动意动用法[J].语文知识,2001.
[5] 刘万国,侯文富主编.中华成语辞海[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6] 韩省之.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