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笑
(南京师范大学 泰州学院 人文传媒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奥赛罗》与《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并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讲述的是嫉妒毁灭爱情的故事。与其他三部悲剧不同的是,《奥赛罗》的主人公并非国王或王子,没有《李尔王》中的双重情节,没有《哈姆莱特》中的众多陪衬人物,也没有《麦克白》和《哈姆莱特》中的鬼魂幽灵,但是结构严谨,逻辑缜密,环环相扣,因果分明。剧情集中在奥赛罗、苔丝狄蒙娜和伊阿古三个主要人物身上,正是这一切使得这部剧本获得了非凡的悲剧力量。布拉德在他的著名演讲中对《奥赛罗》做出评价:“在莎士比亚所有的悲剧中,甚至包括《李尔王》在内,《奥赛罗》是其中最悲伤动人并且也是最令人害怕的。”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分为不同的种族,随后也就出现了种族歧视的谬见,种族歧视在《奥赛罗》这部悲剧中比比皆是。奥赛罗作为一个战功卓著的将军很受人们的尊敬,但是,他所具有的黑人特征使他在战场以外的生活空间和社交场合根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因此,他在得到苔丝狄蒙娜明显的暗示以后才敢表白,因为他清楚他们由于肤色的不同而在身份地位方面完全不同,他们的相爱是很难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的。黑与白的种族主义矛盾充斥着整场戏剧:奥赛罗带有清晰的黑人特征,在开场的第一幕即被罗德利哥戏称为“厚嘴唇”。在第一场第二幕,苔丝狄蒙娜的父亲抱怨说,他纤弱的女儿竟然会拒绝富有的年轻人,而投向“丑恶的黑鬼”的怀抱,认为只有中了魔法才会“犯这样荒唐的错误”。当奥赛罗面对这个白人女孩,面对整个威尼斯元老院声明自己和爱人的爱时,尽管苔丝狄蒙娜一直支持着他,但是奥赛罗所受到的侮辱,以及别人对自己“下贱”种族的强烈鄙视,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而这种伤害无疑是巨大的,会深深印刻在他的心里并造成他随时可能被唤起的潜意识中的嫉妒。正如弗洛伊德认为自尊的伤害也是造成竞争或嫉妒的一部分,这一点在奥赛罗身上体现得相当明显。
因为种族的歧视,奥赛罗为自己“下贱”的种族而自卑,所以当伊阿古恶意陷害凯西奥时,他能轻易地相信并且对凯西奥怀有显而易见的“敌意”。这种“敌意”使奥赛罗失去了理性思维,丧失了自信,丢掉了原先承担爱的勇气。伊阿古在提到“肤色”时说:“当初多少和她同国族、同肤色、同阶级的人向她求婚,照我们看来,要是成功了,那真是天作之合,可她都置之不理,这明明是违反长情的举动;嘿!从这就可以看到一个荒唐的意志、乖僻的习性和不近人情的思想。”奥赛罗强行压抑的种族差别感,在这时被真真切切地摆在了他的面前,连他自己也说:“她的名誉本来是黛安娜的容颜一样皎洁的,现在已染上污垢,像我自己的脸一样黝黑了。”奥赛罗内心存在着的强烈的嫉妒实际上是一种强烈的自卑与自责意识,而这种强烈的自卑心理我们不得不说是由于种族的歧视造成的。
种族歧视是造成奥赛罗悲剧的原因之一。他本性的迷失和种族歧视有着密切联系,正是由于世俗的种族歧视和伊阿古的奸计,因此奥赛罗对于自己——一个摩尔人、一个为平常人所害怕的人是否能真正赢得白人姑娘的爱产生怀疑,渐渐失去信心。他由坚信苔斯狄梦娜的忠贞到怀疑苔斯狄梦娜的贞洁与爱的动机,到最后完全否认苔斯狄梦娜的爱情,并认为苔斯狄梦娜是一个人尽可夫的娼妇,进而杀了她,造成了苔丝狄蒙娜的悲剧,也造成了自己的悲剧。
《奥赛罗》向我们展示了摩尔人奥赛罗、高贵的苔丝狄蒙娜、恶人伊阿古、天性善良的凯西奥、愚蠢的罗多维科等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鲜明的程度就像图画中人物所穿的不同颜色的服装一样。他们的性格各异,即便我们不去想象他们的行动和情感,他们的容貌仍然能够显示在我们眼前。
莎士比亚在描绘奥赛罗这一人物形象时,更是了不起地运用了他所具有的广博知识和天才般的创造力。莎士比亚从头至尾地完美展示了奥赛罗这一人物形象。对奥赛罗的形象精雕细琢,深刻地表现了在奥赛罗身上两种对立情绪的斗争。主人公不同的情感交替处于主导地位,是该剧最为吸引人的地方——从最温柔的爱和极大的信任到折磨人的嫉妒和疯狂的仇恨。复仇的心理一旦占据奥赛罗的头脑,就再也没有离开,而且在延缓实施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强烈。
在第一幕中,奥赛罗的性格表现为自信,他是非洲黑种人,却以他的实力和自信娶到了威尼斯元老的女儿苔斯狄梦娜,并且两情相悦、彼此忠贞。虽然有来自外界的阻碍,但他们为了爱而坚定彼此的决心,在这一幕中他们的爱是纯洁的,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表现了奥赛罗高贵、自信的品质和勇敢的精神。第二幕中,在塞浦路斯岛上,伊阿古开始施展已经策划好的阴谋,首先借助卡西奥的善良成功地使奥赛罗撤掉了卡西奥的副将之职,这是矛盾的开始。
《奥赛罗》的第三幕写得非常好,不是单独地表现了知识和情感,而是把二者结合起来,将关于人物知识和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通过高超的艺术将人物外在的面貌和内在的天性及无法控制的痛苦表达出来。奥赛罗纷乱的情感从他的灵魂深处渐渐升起,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情绪在一点一点波动,看到这些波动是如何来自他内心的想象和恶人伊阿古恶意的暗示。
摩尔人轻信慷慨但是暴躁,一旦被自己所受的委屈激怒就会发泄愤怒与失望,而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懊悔。莎士比亚在人性的把握上显示了天才的创造力,他描述了奥赛罗高贵的天性怎样通过一系列迅速的转变而走向极端,怎样从点滴的情绪逐渐发展到顶点。他描述了爱与恨、柔情与激愤、嫉妒与懊恼的斗争;他向我们展示了人性、高贵思想和切肤之痛的结合。莎士比亚最终将所有的这些都糅杂进那深邃、持续、激昂的情感洪流——那“奔进马尔马拉海,直冲达达尼尔海峡,永远不会后退的洪流”。①
奥赛罗的内心在一开始只是被一些偶尔的暗示所动摇,但是看到苔丝狄蒙娜后他的信心又恢复了。他说:“倘然她是不贞的,啊!那么上天在开自己的玩笑了。我不信。”②但此后奥赛罗又很快陷入了对苔丝狄蒙娜的怀疑之中,并且开始担心最坏的事情的发生,这时他被压抑的嫉妒爆发成公开的愤怒。他第一次发作表现为:“从她的嘴唇上找不到凯西奥吻过的痕迹。”这句话交织着痛苦与柔情。这正中坏人伊阿古的下怀,伊阿古就像猎人看见一只身上插满投枪的野兽一样满足。在奥赛罗处于强烈的恼怒状态时,伊阿古通过诽谤很轻易地将奥赛罗的愤怒从自己的身上转移到苔丝狄蒙娜的身上,把主人公奥赛罗一步一步引到怀疑和恐惧的巨大痛苦之中。奥赛罗就是在这样的痛苦中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和希望:“瞧,伊阿古,我把我的全部痴情向空中吹散;它已经随风消失了。黑暗的复仇,从你的幽窟之中开起来吧!”③
从这一刻起,奥赛罗愤怒的想法“再不会踟蹰回顾,化为绕指的柔情”,④在这个过程中痛苦、悔恨,以及不自觉的回顾往事夹杂的淡淡的柔情,只是加深了奥赛罗的委屈和不平,却没有改变他的意志和目标。在和苔丝狄蒙娜的交谈中,奥赛罗相信苔丝狄蒙娜已经犯下了罪行并且感到自己已经找到了她口是心非的证据,这进一步惹恼了他,强化了他对苔丝狄蒙娜的反感之情:“苔丝狄蒙娜:明天杀我,让我活过今天!奥赛罗:不,要是你想挣扎——苔丝狄蒙娜:给我半点钟的时间。奥赛罗:已经决定了,没有挽回的余地。苔丝狄蒙娜:可是让我做一次祷告吧!奥赛罗:太迟了!(扼苔丝狄蒙娜的咽喉)”⑤
奥赛罗把他的罪行归结于“在恋爱上不智而过于深情”,然而惨剧的发生却不是因为爱得深。奥赛罗永远不会知道为什么,他看不见自己,只看见一片漆黑,那漆黑便是他的归宿。其实在奥赛罗杀死苔丝狄蒙娜之前,他就已经死了,臭气已经隐隐散发:“——可是我的心灵失去了归宿,我的生命失去了寄托,我的活力的源泉干涸了,变成了蛤蟆们繁育生息的污地!”⑥此时的奥赛罗已经丧失了人性,变成了嗜血的动物,满心都是肆虐和占有的疯狂,也许这才是他的“本性”。
但是在苔丝狄蒙娜死前的那一场戏中,温柔而强烈的爱情又回到了奥赛罗的记忆之中。在苔丝狄蒙娜死后,他立刻忘记了妻子的过错,并感到了一种无法挽回的损失:“我的妻子!我的妻子!什么妻子?我没有妻子。啊,难堪!啊,不幸的时辰!”⑦此后奥赛罗确切地知道了妻子的无辜,在杀死妻子后他的懊悔和他的复仇一样可怕,他陷入了一种死亡般难以自拔的绝望之中。自杀前奥赛罗向元老院陈述杀妻的原因的那段话与他开始时讲述爱恋经过的那段话同样精彩。当真相大白时,人性才又重新苏醒,梦的灵光已经完全熄灭,魔鬼的末日来临。这位常胜将军无法接受这样一个惨败的结局。
其实,在每个人的潜意识当中,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这种缺陷会在某个特殊的背景下被激化,以至于走向一个不可回归的结局。奥赛罗的悲剧不能不说是由他自己性格的缺陷造成的,奥赛罗是一个凶残的恶人,同时又是一个热情的爱人,莎士比亚将这二者在人性中统一,使奥赛罗这个形象有了永恒的意义。悲剧就是将人的失败的追求展示给人看,既是鞭挞更是悲叹。奥赛罗就犹如金光灿烂的狮子后面拖着夜一般浓黑的阴影:热血的、绝望的追求者,残暴的杀人魔王,这两个形象都是真实的。莎士比亚将真相揭露出来,让人可以看见人性内部的本质是怎么回事:人必须怎样不懈的同自身的魔鬼进行不妥协的扭斗;一旦放松警惕,将会有可怕的情形出现。同时也使我们懂得,人并不像奥赛罗那样是无可救药的,作品的创造已经向人显示了获救的通道,在不断深化的辨别与探索中,再向故事核心部分的突进中,美会在人的精神境界里永存。
注释:
①②③④奥塞罗.第三幕第三场.
⑤莎士比亚全集.第五卷,第503页.
⑥莎士比亚全集.第484页.
⑦奥塞罗.第五幕第二场.
[1] 刘小枫编著.莎士比亚笔下的王者[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2] 威廉·哈兹里特编著.顾钧译.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歌德编著.张可元译.读莎士比亚[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
[4] 何其莘编著.英国戏剧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5] 田民编著.莎士比亚与现代戏剧[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 华泉坤编著.莎士比亚新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7] 残雪编著.地狱中的独行者[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