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书院教育中探寻大学之道

2012-08-15 00:42彭金金
文教资料 2012年12期
关键词:书院学术大学

彭金金

(江南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在传统书院教育中探寻大学之道

彭金金

(江南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大学是以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为主体的高等教育机构,然而却在日益急功近利的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下呈现出诸多弊病。追本溯源,书院作为我国大学的重要源头,其“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师重道”的核心价值、“兼容并蓄”的学术风气及“独立自主”的治学原则,为我们探究大学之道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意义。

传统书院教育 大学之道 借鉴意义

日前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不承担本科教学任务者不得聘为教授、副教授职务。”这一要求使大学本质与精神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关于“何谓大学”,蔡元培先生在阐明大学性质时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作为儒家经典文献之一的《大学》则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体现了中国传统书院教育的精神内涵与办学宗旨。我认为,应将传统文化融于现代教育之中,汲取书院教育中的思想精髓,在与时俱进的时代潮流中不断探寻大学之道,提高教育质量。

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国书院发轫于唐代后期,在宋代达到鼎盛,历经千余载的嬗变与兴衰,最终消亡于清末。其始终坚持“以德育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与为人并重的治学态度,在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主持白鹿洞书院时,曾制定院规:“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白鹿洞书院揭示》)其办学理念与当时利欲熏心、贪图名利的官学格格不入,体现了教学与训育结合,德育为先的人本思想。明末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曾提笔写下脍炙人口的一副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加契合了“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儒家人文精神。近代无锡国专的创始人唐文治先生更是强调敦品励节,注重修身养性,在步履维艰的办学过程中,坚持吸收传统书院教育的精华。唐先生在国专校歌中写道:“勉哉!俭以养德,静以修身。建功立业,博古通今。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1]道出了古代读书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立身之本的可贵精神。这种将人格培养与文化传承合而为一的教育模式,明德至善的人文精神无疑是当今大学教育体制改革亟待传承的精髓。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大学由远离社会的“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逐步演变为若干个权力中心、行政机构。“高等教育不再关注人格养成、心性提升、公民精神塑造以及系统的文化传承,而沦为了狭隘的专业训练;商业文化和官僚文化甚嚣尘上”[2]。本科生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削减,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沦为专业技能训练的附庸,在消费主义大行其事的社会工业化语境中步履维艰。加之过高的学术专利和课题项目指标使教授无暇顾及本科生的教学工作,不仅使大学逐渐远离了纯粹的象牙塔形象,其整体教学质量、学术道德等也逐步走向滑坡。我国大学在弊病丛生中踽踽前行,迫切需要从传统书院教育中反思大学之道,重新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正如陈寅恪在《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中所言:“吾民族所承受文化之内容,为一种人文主义之教育。”

二、“尊师重道”的核心价值

书院是我国古代名师宿儒聚徒讲学、研究学术、探讨真理之所,秉承“尊师重道”的最高准则。书院讲学者都是当时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大师。在宋代四大书院中,朱熹讲学于岳麓书院,张拭曾主持白鹿洞书院,理学鸿儒程颢、程颐兄弟在嵩阳书院宣扬学说,戚舜宾主教应天府书院。学者名儒以教书育人、传播学说为己任,不仅身怀高深的学术造诣,而且德行高尚,躬亲实践,深受学生的爱戴。四方学者都是慕名而来,自由择师,由此形成了书院学者云集、门庭若市的繁荣景象,极大地提升了书院的社会影响和地位。首屈一指的当推无锡东林书院。明末万历年间,顾宪成与高攀龙相继主盟东林书院,在污浊成风的学界与政界掀起了一股“清流”。一时之间形成了远近贤者,奔走响应,不远万里,以东林为归的学术盛况。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拥有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通识,是“文以载道”、集智慧与人格于一身的完美典范,其“道德文章、堪为师表”的人格魅力成为古代书院历时千载而经久不衰的命脉。

“大师治校”的办学特色促成了和谐笃厚的师生情谊。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之时,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辞劳苦。学生则悉心听教,治学求真,尊师重道,师生之间自由研讨、发问、质疑,教学相长,取长补短,不仅留下了“程门映雪”这样的佳话,也为我们反思现代大学教育中学风低迷、师生关系默然的现状提供了深刻的精神内涵。

大学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文化活动,因而,作为传递、应用、融合和创新高深学问的高等学府,必须注重学术,必须拥有一批有思想的专家学者。[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关乎大学的生存和发展,关乎整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凡一校精神所在,不仅仅在建筑设备方面增加,而实在教授之得人”[4]。梅贻琦先生的话印证了教授是一所大学的精神与灵魂所在。而在当今教育教学日益搁浅、本科生日益庞杂、教授困于“学术民工”的窘态下,如何培养言传身教的大师,何以探寻大学之道,成为高校教育工作面临的迫切而棘手的问题。

三、“兼容并蓄”的学术风气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这是蔡元培先生所阐释的大学要义。他曾在美国伯克利大学对 “大学理想”做了深刻的剖析——中国传统的孔孟精神,加上英之人格教育、德法之专深研究、美之服务社会。蔡先生海纳百川的胸襟与鼓励文化交融的精神,再现了古代学者 “求同存异、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况。

古代书院为各学派提供了思想交流与学术论辩的平台。其开放自由的教学形式,虚怀若谷的大师情怀,天下贤集的讲会景象成就了书院史上一段不老的传奇。传诵至今的“朱张会讲”与“鹅湖之辩”便是“兼容并蓄”之风的真实写照。宋儒朱熹与张拭分别为闽学与湖湘学派的代表人,同为名满天下的理学宗师,有着共同的学术渊源与政治见解。然而“论《中庸》之义,三日夜而不能合”(《朱子年谱》)。双方并非以一家学说驳倒论敌,而是力求探寻真理,使价值体系日臻完善。朱熹曾邀请心学大师陆九渊来白鹿洞书院讲学,当讲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时,朱熹认为“切中学者隐微深痼之病”,便将陆九渊的讲义勒石刻碑,警醒后世。各学派相互邀请讲学,不仅形成了大规模的师生互动,促使学术风气更加良好,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符合书院的内在发展规律,而且对现代大学之间实现门户开放、资源优势互补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为适应社会多元化、开放化的发展趋势,高校教育改革不断与时俱进,加强自身与各类学术组织、社会群体的互动,广泛聘请客座教授,创办大型学术研讨会,并以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高校教育质量的体现。其成果固然可观,然而过于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导致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难题:高薪聘请的名师成为学校申请科研经费、提升知名度的“摇钱树”;大牌教授愈来愈多地加入到“学术民工”的队伍,而忽视了本科教学;大师们都以各自的研究成果为价值标准,“学术之争”甚至出现暴力化倾向。反观书院名儒虚以求学的风度、兼容并蓄的胸襟,无疑是当今学院派所缺失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四、“独立自主”的治学原则

历经跌宕起伏、兴衰蜕变的书院虽然最终未能摆脱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然其在官学与私学的夹缝中仍坚持“独立自主”,反对缅于利禄的办学特色却是现代大学所少有的。

书院的自由管理首先体现在“严格而民主的山长选拔制”[5]。书院自由聘请讲师,不受制于官府,并有不称职则易、按季节更替的规定。这些名师巨儒不仅成为书院传播薪火、弦歌不断的精神纽带,同时确立了独特系统的管理制度,保证了书院的教学和管理质量。其次书院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丰富多义,游离于科举之外,传播不同学术流派的菁华,树立起自己的文化特色。最后,书院多为私人创办,其经费来源广,多由创办人自筹经费,民间集资捐助,收取适量的学费来维持书院正常的教学活动。在经济上摆脱了政府的控制,因此实现了教学与管理上的独立自主权。

长期以来,在实用功利主义渐趋主导的背景下,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逐步弱化,教师评价机制的有失公允与形式主义,加之来自于政府的经费注入,使现代教育中的行政体制和官本位思想日趋突出,与“以人为本”、“明德至善”的传统大学之道相去甚远。教授不再是潜心学术、言传身教,而是忙于课题申报、评审机制,教学范围仅限于硕博研究生,本科教育与人格教育遭到忽略,师生关系日渐疏远,高校也由纯粹的文化机构逐步沦为文凭主义、权利主义的附庸。大学教育迫切需要从传统书院教育中汲取 “独立自主”的养料,建设日益稀薄的基础学科与人文学科,探寻具有独立精神的“大学之道”。

“不承担本科教学任务者不得聘为教授、副教授职务”这一规定,引发了社会对“大学精神”与“大学本质”的一次追本溯源的探讨,从传统书院教育中探寻大学之道。对书院千百年所积淀下的精神财富进行梳理,寓于现代教育体制之中,重视本科教育,厚实人本精神,传承尊师重道,倡导兼容并蓄,坚持独立自主,应是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

[1]刘桂秋.无锡国专编年事辑[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2]周志刚.追寻大学之道[J].博览群书,2010,(4).

[3][4]刘琅,桂苓.大学的精神[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

[5]马玉红.中国书院精神探析[J].文史博览,2005,(14).

猜你喜欢
书院学术大学
朵云书院黄岩店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白鹿洞书院记
书院讲习一例
学术
向书院学习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