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研究

2012-08-15 00:47:51曾莹莹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装饰材料施工

曾莹莹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430080)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工作和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升,室内装饰装修行业也不断成长壮大,已经从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向着更健康、更新颖、更优质的方向发展,装饰装修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日益显现出来。《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对于即将从事装饰装修设计行业的室内设计、项目管理、工程施工方面工作的人群,显得尤为重要。该课程提供了本行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是设计图纸转化为实物的保证。本文通过对本校环艺专业《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的分析与研究,提出校企合作共建课程的几点思路。

1 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我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培养方向为室内设计方向,室内设计是由建筑整体设计中的内部环境装饰部分演变而来,是集空间设计、造型设计、施工管理、工程造价等多因素于一体的综合性设计专业。该专业既要求学生掌握艺术层面的设计能力,更要求具备工程施工管理等技术层面的职业技能。《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就属于课程体系中的施工技术类课程,是环艺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由《装饰材料》与《装饰构造》两门课程合二为一,该课程以建筑装饰材料的综合应用设计和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形式为主要方向,以常用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类型与应用方法、装饰施工项目的构造原理与工艺流程、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检验方法、工程造价的组成、以及装饰施工图纸的绘制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于多学科交叉的装饰装修行业有更深刻的认识,具备更高的艺术设计水平与创新能力,为其以后的实习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环艺专业在开展《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的教学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校内实训的方式。总课时85学时,理论部分装饰材料分类介绍与装饰构造原理讲解共45学时,实训部分装饰构造图纸设计共40学时,全部在校内完成。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开始,学生此时还没有开始室内设计、工程预算、施工组织与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专业学习还停留在艺术形式设计为主的层面上,进入课程学习时,对工程施工完全没有概念,对于相对设计专业课程而言枯燥无味的材料知识与构造原理提不起兴趣。由于在校内开展课程不能直观展示施工材料与构造做法,教学往往使用图片作为主要教具,学生只能通过零散的图片来观察材料的性能与特点、构造的局部效果,对于整体的工艺流程和工程管理缺乏有效的认知,教材的内容也完全不涉及造价信息、材料与材料之间的价格差异、市场上材料的价格层级,以及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预算决定材料与施工方法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造成学生在学习课程时感觉困难重重,课程学完后只是机械的记住了材料的名称、分类和实训课程涉及的施工构造图,却不能将学习到的材料与构造做法灵活运用到新的设计中,只能通过就业过程中重新加强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造成学生“适应岗位”能力不强,难以独立完成项目设计与施工图纸的绘制,课程效果欠佳。

通过对目前的教学现状分析,总结出了该课程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课程综合性较强,知识点过多,内容零散

《装饰材料与构造》这门课是由《装饰材料》与《装饰构造》两门课合成,仅材料部分内容就包含木质、石材、陶瓷、金属、玻璃、塑料、胶凝、合成等多种类别,每种类别的材料又根据使用部位不同分为室内材料、室外材料、吊顶材料、地面材料、墙面材料、门窗材料、水电材料和五金材料等多个部分,数以千计的材料种类要让学生记忆掌握需要长时间的接触和积累。装饰构造部分由于使用材料和施工方法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构造形式,每种材料都有特定的施工做法与连接方式,不了解熟悉材料,构造就更加无从谈起。以吊顶章节为例,仅仅面层材料就有石膏板、硅钙板、矿棉板、PVC板、铝扣板、防火板、松木板、装饰线条等,常用的顶棚构造种类就有木龙骨吊顶构造、轻钢龙骨吊顶构造、直接式顶棚构造、发光顶棚构造、木质顶棚构造等等,在讲述这些材料与构造做法时,学生往往觉得十分枯燥无味,知识点也很容易遗忘。

(2)课程教学缺乏与工程实践的联系,仅通过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无论多么新颖的设计方案,都需要通过材料与工艺实现,这就决定了环艺专业的学生,以后无论是从事设计还是管理工作,都必须具备项目实施经验。《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是学生在校内接触的第一门施工技术课程,课程的每一个章节都与工程实践紧密相连,贯穿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在校内开展课程最大的难点在于无法展示工程实施步骤与细节,学生看不到施工过程,无论用图片还是视频资料,都无法为其营造一个真实的施工现场环境,体会不到各种工序之间的衔接和相互作用,也不了解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哪些问题,改如何协调解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个非常简单的结构搭接,放在课堂上却往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多次讲解,学生才能够领会。

(3)校内缺乏相应的实训环境与条件,学生操作能力较弱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企业生产一线的懂设计、精施工、能管理的技术人才,动手能力是高职学生求职就业的一项重要技能,环艺专业学生就业时也要求有一定的工程项目经验和管理能力,目前环艺专业的实训室主要针对设计类课程和软件类课程,没有专门针对施工技术课程的实训材料与装置,学生只能通过绘制教材各章节的施工图完成课程的实训,不能真正的提升其动手操作能力。

(4)课程内容更新较快,教材跟不上市场变化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速度飞快,材料加工技术日益成熟,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新兴材料和工艺涌入装饰行业市场,替换掉老旧的产品和技术,推动着装饰行业的发展。目前的课程教学还是沿用传统的“教材+教师”的模式,教材是学生接触课程的第一手资料,教材是否“新鲜”直接决定学生知识的新鲜度。而学校选订的教材由于其编写周期较长,往往不能很快的随市场的变化而更新,甚至一些早已被市场淘汰的技术仍然出现在专业教材中,这样学生也就很难通过教材了解行业的新技术和新动态,就业后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学习新材料与新工艺。

3 校企结合开展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最大的不同是将实践性与实用性摆在首位,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处处要以企业需求为起点,将工作过程融入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适应和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达到所学即所用的目的。如何能让课程达到这样的要求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展课程改革,将企业纳入课程设计的主导者,实行校企合作开发,通过对《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的分析与研究,针对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以行业需求为主导,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和计划

针对课程知识点多而分散的情况,根据行业调研,搜集了当前装饰装修企业在施工中常用的的材料与施工技术,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删除教材中已经淘汰的内容,替换为新型的材料和技术。例如在墙面装饰构造章节中出现的木质护墙施工构造,由于目前装饰工程中使用较少,替换为新型的硅藻泥弹涂施工工艺、液体壁纸墙面施工工艺。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考虑到学生基础较为薄弱,没有工程经验,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将筛选后的教学内容按照常用材料、特殊材料、新型材料的顺序展开教学,既掌握课程的基本应用,也了解前沿技术。

(2)依托企业项目资源,开展现场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真实的再现施工现场和材料原貌,使学生对工作场景和环境缺乏认识,复杂的构造节点与连接技术在课堂上难以描述清楚。课程最为清晰直接的教学方式就是现场讲解。企业拥有丰富的项目资源,每一个在建的项目现场都可以作为一线课堂,让学生触摸材料的质感、重量、强度,亲眼看到从材料到成品的全部过程和施工细节,感受真实的工作现场,对知识的记忆会更加的深刻和牢固。即使不能将全部的课程内容都搬到现场教学,通过典型工艺的施工观摩,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理解其他相似工艺的施工过程。

(3)借助企业技术支持,共建专业教学实训室

现场教学的直观性尽管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受到企业工期、工地位置、项目差异、学生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完全依赖现场教学往往存在着教学安排上的困难,如果能通过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设计,建立材料与工艺展示实训室,把施工现场搬进校内,将典型工艺的做法一比一的制作成教学展示模型,配合每个月1到2次的现场教学,效果将更加突出。学生在实训室内可以对材料进行加工,分组开展项目设计,并自主完成项目搭建和验收,强化其动手操作能力,真正实现课程实训的目的。

(4)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定期开展课程主题交流

企业的优势除了丰富的项目资源,还有多层次的技术人才,环艺专业学生的就业面不仅仅是设计人员,还有施工管理、工程预算等多个方向,在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适当的穿插企业人员来校交流,开展主题讲座,不断的将企业的变化,市场的变化传递给学生和教师,通过他们的视角向学生阐述课程的作用,交流可以在校内开展,也可以在企业进行。

4 小 结

高职课程的改革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循环的过程,如何能紧跟时代的脉搏,培养出满足时代要求的学生,是每一个高职教师的终生课题,唯有不断的探索、发掘创造,并进行完善的教学设计,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企业、适应社会。

[1]彭 颖 ,叶卫良.室内装饰构造[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1.

[2]涂华林.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技术[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6.

[3]李书才,周长亮.室内装饰材料与构造[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装饰材料施工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圣诞树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商周刊(2018年18期)2018-09-21 09:14:44
最美材料人
材料
DIY节日装饰家
装饰象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