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导入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012-08-15 00:42:55李响
文教资料 2012年6期
关键词:概论理论课课堂

李响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导入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李响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课堂导入是课堂设计和教学的第一步,合宜的导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兴趣。高度重视并且深入研究课堂导入的作用、方法和原则,有助于增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导入式教学 作用 方法 原则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简称“05方案”)明确指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05方案”确定的四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的主干课。它着重讲述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产生的理论成果,学好这门课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材具有重要的意义。“概论”课“讲得准确是科学,讲出吸引力是艺术”。[2]大学生蕴藏着学习和实践创新理论的极大热情,激发这种热情,创新教学方法很重要。

“概论”课教学方法比较多,如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导入式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导入是课堂设计和教学的开局,指的是在课堂教学开始的3-5分钟内教师和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教学活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并且善于抓住导入新课环节。

一、课堂导入的作用

(一)先行组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泊尔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认为,当人们在接触一个完全不熟悉的知识领域时,从已知的包摄性较广的整体知识中掌握分化的部分,比从已知的分化知识中掌握整体知识要小些。他根据人们认识新事物的整体顺序和认知结构的整体顺序,提出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遵循从整体到细节的顺序,教学的组织应遵循“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的原则。针对这两个原则,他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即先行组织者。所谓先行组织者,指的是限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本身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它能够给学生已知的东西和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建立一道知识的桥梁,提醒或者暗示学生已有知识和即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关系。

(二)吸引注意

大学生在课前可能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上课铃响后由于性格外向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兴奋点还沉浸在刚才的活动之中。得法的导入,是学生逐步进入课堂教学的阶梯,能帮助学生迅速转移兴奋点,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投入课堂教学。心理学认为,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大脑皮层有关区域便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对所专注的事物专心致志,甚至忘掉一切。

“概论”课的教学实践中,课堂导入的方法不少。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色和优势,以下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导入方法。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问题导入

问题导入法是“概论”课常用的导入方法。这种导入法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在寻求答案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述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怎样理解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今天的改革是否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彻底否定?社会主义改造有无意义?然后引入新课。又如:结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长沙区位优势和环院专业特色,长沙到2030年全面建成两型社会,环保学子的使命和担当在哪里?再引入第八章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学习。

(二)故事导入

针对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典型、有趣、生动、直观的故事导入新课,层层设疑。故事的题材可以借取历史典故,也可以源自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故事在设计上可以由教师完整地讲述,也可以教师讲述故事的开头,提出问题,学生带着疑问学习理论知识,再运用理论知识续写。如,讲述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之前,我给同学们讲故事:神速安装的椅子。2008年北京奥运主场馆“鸟巢”的8万多张固定座椅在一天多时间内神速般安装完毕,引导学生关注政治软实力的力量。又如,讲述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我用《西游记后传——高老庄的故事》导入。师徒四人从西天取经回到高老庄,参加当地社会主义改造。导课时我只交代背景,师徒四人回到高老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即,但不介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讲解完相关的理论之后,再由学生结合理论知识,续写完成故事。

(三)时事导入

时事导入法是近几年来颇受教师重视、深受学生欢迎的导入方法。时事导入法能及时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关注民生,活跃概论课堂,增强教学效果。我在理论课(实践课前一般不安排)前精心设计了“时事政治天天有,概论课上周周讲”的教学环节。学期初以自愿报名的方式确定学生名单,每周课由一名学生登上讲台,讲述近三个月国内国际值得关注的政治事件或者广受争议的热门话题,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制作PPT,并且准备一至两个小问题与台下学生提问交流。我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并列入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在这个过程中,我引导同学们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掌声鼓励,肯定其优异表现。对表现平平的学生同样报以掌声,感谢他的热情参与。

(四)视频导入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的日益普及,视频导入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视频“充分发挥了影像资料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使学生置身于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场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3]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们认为,历史镜头再现的史实,能更加形象、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国情,对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有了深刻的认识。教师在选择视频时,必须注意典型性和时效性。例如,在讲述第三章“新民民主革命理论”时,以“旧中国贫民的遭遇和生活境况”视频的导入,帮助学生认清近代中国国情,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再如,在讲述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可以用“邓小平谈发展教育事业”导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教育文化的发展现状。

(五)音乐导入

音乐导入法通过选取和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音乐作品,帮助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拓展美育功能,柔化概论课堂。例如,在讲授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时,我利用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新课。华美的旋律在教室流淌,学生增强了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情感,了解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深刻变化。又如,讲述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我播放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歌曲深情的吟唱激发了学生深切的爱国情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六)传统文化导入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运用传统文化导入新课可以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例如,在讲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时,先介绍成语“实事求是”的出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再引入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科学含义作出的马克思主义界定,包含四层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最后着重阐述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发展、重新确立和发展的过程。又如,在讲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时,我先为学生讲解《诗经》中关于“小康”的描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久困于穷,翼以小康。”然后阐述老子、孔子所向往的小康社会等,再引入邓小平对小康的论述,以及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介绍。

三、课堂导入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体现。课堂导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指的是导入的形式要打破教师一言堂,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内容要与时俱进,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二)短小精悍

短小,指导入的时间。课堂导入的时间一般应该控制在3—5分钟。时间过短,不能有效发挥导入的作用,意犹未尽。时间过长,会影响到重点难点的突破,喧宾夺主。精悍,指选题、内容和语言应该做到新、精。新,指的是选题新颖,能够及时反映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热点问题。精,指的是语言精辟,饱含激情。

(三)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指的是导入法的运用,应该根据章节内容的不同而变化。章节不同、内容不同,使用的导入法也不尽相同。同一种导入法可能适用几个章节,同一章节可以使用多种导入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选择哪一种导入法更合适,关键是看哪一种导入法更能提高教学效果。

(四)切合专业

切合专业,指的是导入的内容,应当努力结合学生专业。“概论”课和学生专业相结合,是高校专业建设、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需要。在导课环节实现“概论”课和学生专业的结合,可以吸引学生关注、展现教师的丰厚学识。

总之,在“概论”课教学中注重导课艺术,采用导入式教学,必将大大优化“概论”课的教学过程,全面提升“概论”课的教学质量,扎实提高“概论”课的实效性。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翁铁慧.高质量地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8,(4):25-28.

[3]邱秀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11):56-60.

猜你喜欢
概论理论课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课堂花开
青铜器辨伪概论
收藏家(2021年10期)2021-01-17 14:02:35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电子制作(2016年15期)2017-01-15 13:39:40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学习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