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益彩
(诸暨市浣纱幼教集团,浙江 诸暨 311800)
学习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我们了解了智能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和潜能。加德纳更提出了新颖实用的智能概念,提高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这种智能概念打破了以往用单一标准测验分数对人在聪明程度界定的做法,体现了它的多元性。即使有些孩子在任何一项智能上都没有特殊的天赋,但由能力的组合或整合,还是可以在某个角色上表现很突出。
传统教育中,教师一般都在统一预设目标下进行教学,这样势必忽视幼儿各自的潜能,造成幼儿潜能被埋没,无法得到成功体验。我认为,不能用统一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衡量,追赶每个孩子的发展而要关注孩子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关注每个孩子不同的认知、兴趣爱好、优势特长、情感反映。
环境教育很自然地把自然环境作为幼儿天然的课堂,所以它除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以外,还具有很强的活动性。能让幼儿在与自然环境的亲密接触中,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猜一猜,体验自然、享受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培养对周围环境的爱。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教师有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最好时机。所以我们尝试在环境教育中开发和拓展幼儿的多元智能,不断完善环境教育课程,使环境教育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获得新的发展。
根据美国心理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等提出的多元智能培养的模式,针对本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三维空间结构的教学模式。他强调现行幼儿园环境教育的若干内容(第一层面),通过老师的各种教学方法(第二层面),培养幼儿的多元智能(第三层面),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1.解冻或热身
在多元智能培养中,如何通过各个环境让幼儿的心理放松,这是第一条件。幼儿在自由无拘无束及无评价性的气氛环境下,才能充分发挥各种智能。
2.提供多元智能培养的线索
在环境教育中,可能某些孩子的某个方面比较突出,某些孩子比较弱,教师必须提供一些线索或指引,使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
3.鼓励和赞美
“孩子都是往大人鼓励的方向发展的”,教师要不时观察并抓住时机,培养幼儿的多元智能。
1.确立基本思想
全面开发幼儿智能,适时唤醒幼儿的潜在的智能意识,初步了解人和自然的相互依存性;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幼儿养成与其年龄相适应的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2.进行有必要的环境创设
因为通过以往的实践经验,环境创设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视觉空间、语言智力、肢体运动、人际交往智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提高幼儿实践及创造能力。
那么如何进行环境创设呢?
(1)开放空间
我们利用楼梯下的坡度进行构建,构建“跳蚤市场”。里面放着各班区域角换下的各类材料,我们让孩子进行分类、提取。这一方面发展了幼儿逻辑数理智能、语言智能,另一方面通过对各种废品材料的再利用环保意识已在孩子的头脑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利用已有环境创设:二楼走廊背景画“美丽的家乡——诸暨”进行多元智能培养。老师在自由活动时和孩子们一起看看、说说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激发他们观察探索的兴趣。随着孩子们视野的不断开阔,知识面的不断宽广,请孩子们运用各种材料、各种方法进行更丰富的环境创设。浩浩觉得香榧树上少了一些鸟朋友,就从网上下载了各种各样的鸟儿,晨晨认为西施殿还需要特定的标志——西施娘娘,和有着雕塑经验的爸爸一起雕塑了一个漂亮的西施姑娘。而雨雨则给西施的脖子上挂上了从家里拿来的珍珠项链,还要求在珍珠之乡——山下湖做珍珠生意的爸爸现场为小朋友制作珍珠艮塔。动手能力一向较弱阳阳用废旧的挂历纸折了一只大大的游船和许多游人。这个可爱的小家伙每天都要来看看他的作品,逢人便说:“这是我折的。”言语中充满了自豪。孩子们在参与过程中,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形式,或画、或折、或讲、或看,自主地与环境产生互动,让每个孩子在不同的智能领域展现专长和兴趣,并采用不同途径增强或补足专长和不足的智能,促进幼儿平衡发展。而且在不同的智能领域中,各有所长的孩子都获得了自主发展,并得到了他人的尊重,建立了自信心。同时每个孩子对家乡有了深刻的印象,更懂得怎样爱护自己的家乡,怎样使家乡更美丽。
(2)进行时间上的开放
打破幼儿园固有的活动安排的时间格局,根据幼儿认知兴趣需要,进行弹性调整。对孩子呈现的问题,我们进行深入探讨。例:美术活动“我们也上太空”中,孩子们提出想自己制作杨立伟叔叔坐的航天飞机,于是我让孩子们收集各种关于航天飞机知识的资料和各种材料,并为幼儿提供充分集体活动时间,为孩子创设“人人可求新”“人人可参与”“人人可表现”的机会,使每位幼儿都能在发挥自身优势智能的基础上实践及创新,并拓展其他智能。
(3)心灵上的开放
这是环境创设开放性的实质,就是让幼儿自由地在开放的时空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自主地与各智能互动。每个实验班都有一个活动室,根据本班特点设立各个区域角。在区域角这个自由环境中,按照主题设立、丰富各角,并确定四个环节。
①准备期
这一时期我们给孩子展示每个活动区的材料,然后让孩子探索材料,熟悉如何选择或开展各活动区的活动;给孩子一个预先熟悉的机会,让孩子探索所有领域,尤其是那些有特殊兴趣的领域;使教师从中获得对孩子强项和兴趣的最初印象。
②活动期
每星期两个教学活动时间,晨间、课后游戏时间开放活动区。活动有老师指定的,也有幼儿自由选择的,我们尽量做到资源共享。例:科学区与艺术区设置在水槽附近,以便清洁。语言区和社会区设置在一起,以便共享一些材料。运动区和音乐区远离其他活动区并共享一些材料。
③建立规则
虽然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自我决定和自我管理,但如果我们能够提供最初的结构、清楚的指导和使用活动区的一套规则,最终目标就会更容易实现。规则涉及诸如安全、材料分享、轮流、人数限定、降低噪音、清洁等问题。我们把各区的规则展示在区域内。
④分享时间
每一次活动结束后,我们都要求孩子用画画、写一句话等形式表达或汇报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我们花5—10分钟的时间参与“分享时间”,不是让孩子展示或讲述,而是给孩子一个机会相互看看工作,相互提问、讨论,以产生新的想法。
3.单科教学向综合主题转变
环境教育要达到发展幼儿多元智能的目的,必须从单科课程向综合主题型转变,我们在环境教育时采用综合主题活动,目的是在主题内容中开发利用一切智能,将多元智能渗透到主题内容的最合适的地方。比如:主题《有趣的动物》,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活动一:查找资料活动。
利用生活环境,要求家长配合与孩子一起捕捉动物,查找各种资料等方式获得有关动物的信息。收集后我们要求孩子把自己收集到的各种动物的特征、用途向大家介绍,相互交流收集的方法,并及时把获得的信息公布在各个主题墙上。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把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和提高保护环境的行为作为活动的重点,以自然观察者智力为突破口,拓展幼儿的视觉空间智能,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
活动二:比较归类活动。
对自然区饲养的小动物通过观察进行比较、归类。在科学区中投放有关各类动物的资料。让孩子通过动物的形状、特征、用途进行分类,在各类分类当中有许多争论出现,通过教师的引导,孩子们的进一步探索,各种问题迎刃而解。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对幼儿的强项加以肯定,并及时奖励,使每位幼儿的自信心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制作动物图书活动中,幼儿以剪贴、绘画等方式制作图片,学习排序,寻找伙伴合作完成一本书。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发挥。
4.多元智能各方面的能力训练。
(1)识别孩子的智能强项,提高幼儿的智能强项,培育幼儿的智能弱项。例:如果有个在计算方面较弱的孩子在课堂上总是哼歌,我们就应该想到:他好像对音乐很感兴趣,也许把数学游戏配上音乐或用一首歌来开始上课效果会更好。我们不是完全盯着幼儿的缺点或不足,而是尽量地识别、培育孩子的强项。我相信不论是相对于整个班级,还是相对于自己的其他智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相对的强项。我们观察到幼儿在各种情境中的表现,从而获得有关孩子能力的多方面信息,记录下孩子在某个领域或是跨领域中的动态变化,从而对孩子智能结构进行更为准确的描述。
(2)确定孩子的关键能力。为帮助实验教师进行特定环境的观察,我们在每个领域都开发了一套“关键能力”。在活动区中我们通过幼儿显示的兴趣和能力来确认其强项,根据孩子选择某个活动区的频率及参加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其对此领域是否感兴趣,而对能力的评价则是考察其“关键能力”,了解其“关键能力”。对孩子某个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水平进行观察和评价,对孩子的活动成果、成品进行评价。如:教师不是简单地说:“浩浩在画画方面取得了进步。”而是根据一系列的艺术特性,如颜色的使用、具象技能等对其进行评价说明。在评价过程中除识别孩子的强项外,还观察他们的互动“风格”。“活动风格”指在特定环境中孩子与材料的互动方式。比如:孩子在操作时,可能表现出是坚持、有自信,或者是易分心。“活动风格”指向的是幼儿活动的过程维度,非活动的产品。
(3)我们经常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结合培养幼儿的强项智能。例:与家长交流和分享有关孩子的强项智能,并鼓励家长给予孩子积极的强化和培养。给孩子种花机会,带孩子旅游,给孩子报名上钢琴课、舞蹈课,带领孩子到老年康乐中心表演节目……
本课题经过一年的实验,获取了一些有效的结果,也探索到了一些有益于多元智能的经验和方法,在此作讨论和总结。
(一)实施环境教育中多元智能培养的一些建议
1.教师态度的改变
(1)幼儿园有许多制度,但教师的态度才是重点,打破“老师万能”及“唯我独尊”的观念,允许幼儿在各个环境中自行探索、合作,发挥最佳智能。
(2)教师应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幼儿园开展一切活动的先决条件是老师尊重幼儿,与幼儿建立和睦关系,以启发引导的方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接纳他们的意见,师生打成一片,在自由无拘束的环境中幼儿的各种能力才能得以发挥。
(3)建立无权威性及批评性的学习环境。
2.改进与幼儿相互活动的发问技术。
针对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问题提问方式,启发幼儿,使其特长有所发挥。
3.建立自有的评价特色。
(1)在有意义、真实的活动情境中进行评价。不论在哪个区域环境,总是让孩子有物体可操作,比如在计算区中提供各种棋板游戏,在社会区中采用教室模型,提供幼儿和教师的小人偶等。
(2)模糊课程和评价之间的界限。我们摒弃传统的评价方法,尽量模糊课程和评价之间的界限。游戏和活动采用孩子熟悉的主题。例如:布置“美丽的家乡”的活动,使每个孩子无论技能发展水平如何,都能参与到这一有意义的环境中。必要时教师给予帮助或提示,以便幼儿尽最大努力完成活动任务。
(二)在环境中多元智能教学的参与架构。
多元智能目标是主要发现幼儿的智能强项。培养其弱项,更好地激活其活动风格。要更好地实施环境中多元智能的培养,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供一切有利于激发多元智能的环境。(包括社会、自然环境)
(2)提供一切需求的各种材料。
(3)激发多元智能的动机。
(4)鼓励他的智能强项,培养弱项。
(5)珍视智能形成过程。
(四)结论
本研究在课题组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在环境中实现了幼儿多元智能的预期培养目标,获得以下结论:
1.创制了一系列的测量方法和各类测量量表,初步构建了在环境中幼儿多元智能培养的模式,经过一年多的具体运作,证明该模式是有效可行的。
2.由于多元智能的研究成果还不多,本研究仍属于一项初步的探索性的工作,研究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将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努力。
[1]陈杰琦等编.李季湄等译.多元智能理论与儿童学习活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玛拉·克瑞克维斯基编.方钧君译.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能力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3]Linda campbell,bruce Campbell bee dickinson.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4]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信息中心等编.学前教育信息与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