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维 陈建军 李 伟 蔡一霞 徐 铮 邓世媛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 510642)
实验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对科学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注重教学录像、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开放型实验等教学手段和多样化的实验形式,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开拓思维、实验设计和生产操作能力。同时,以一批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和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为强有力保障,以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方法、实验室教学水平、教师科研水平等使实验室的资源效率最大化。为了加强实验教学、规范管理、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开放式实验教学、科研和各类课外科技活动,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我们制定了相关政策,提出了具体措施,打破了“学科壁垒”,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实验设备使用率。
为了进一步促进院校实验中心建设,学院在2007年建立了院级“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其中包括“基础农学实验平台”、“专业课实验平台”、“创新项目实验平台”、农场、网室、温室、气象站和校外实习基地。实验中心在成立后,对学院本科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和教学环境,但由于长期积累的一些问题,也难免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长期以来,传统农科院校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验局面并未得到彻底改变,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就是来源于传统因素的影响。从调查的资料来看,大多数学习农科专业的学生并非愿意学习农科类专业,多数是非本人志愿而学之,加上社会的不认可和自身学习动力等因素,传统的理论教育课程设置严重影响着学习的效率。
农业院校的实验中心分别挂靠于所属系和实验室,存在着分布散、集中难、效率低、监查弱等现实问题,导致实验室管理薄弱、实验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效益较为低下等问题。毫无疑问,这些情况与培养高素质本科生的要求是不相适应,且急需进行改革提高。
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农业院校院级实验中心的师资配备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不在于普通的人员分配的数量,而在于分配人员的质量和投入方面。实验中心的教学队伍分布于不同的系部,无法形成团队力量;人员的知识、技术及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实验中心教师对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优化过程没有足够的发言权,在待遇和职称评定等方面没有予以充分的肯定;现有的人员配备缺乏统一的、有效的和明确的规划等等,这些因素影响了实验中心团队人员的积极性,对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院级实验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主管中心的全面工作。副主任分工负责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创新实验等工作。中心建设计划由各实验室主任和课程主讲教师共同拟定,报实验中心主任,经过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由中心主任、副主任、高级技术职称如教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等组成)会议批准后执行。中心副主任由中心主任提名,负责实验教学的教材建设、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及日常管理工作。中心人员主要由农学院教师组成,也可向外公开招聘部分技术人员。中心人员采用定期考核的管理机制。
通过对院级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使农业生产类实验教学覆盖面更广,实验开出率高,教学效果好,学生实验兴趣浓厚,实验教学评价好。学生操作技能明显提高,动手机会增加,基本功训练比以往更扎实,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发挥学院现有中心的4个省级和8个校级教学实践基地,实验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及实验中心承担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多,科技成果突出,中心成果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和三农服务,这些都体现了中心建设对外辐射作用。
实验队伍是实验课程的组织者、规划者、实施者,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队伍,才能有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有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后劲,这是我院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学院采取政策导向等措施,加大现有人员的培养力度,积极引进一批综合素质高,能从事实践教学工作的指导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逐步改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知识和能力结构。
(1)按需设岗,按量定编。制定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和职责,加强对实验技术工作人员考核工作,制定良好的政策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分配制度,在明确岗位职责的前提下 按照多劳多得、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此外,由于我院各本科实验室挂靠在各系,指派一名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中心统一安排工作,同时兼职本系部分实验教学工作。
(2)以“大学生创新项目制”方式构建起联系实验中心、学生与专业指导教师三者间的桥梁。结合大学生创新项目、金穗计划创新项目等的申报,发动广大教师组成联合攻关组,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类创新项目的申报工作,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制”可以让更多的专业教师以及教学团队、学生参与到中心的建设、发展之中,使中心的建设发展和专业的发展、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教师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密切相关,也使中心更多地为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服务,达到教学与科研双赢。
(3)以“实验课独立设课”打破原有实验课附属于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学院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计划,请各专业课老师根据各专业实践、实验技能编写专门的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这些实验课由中心统一安排,有利于提高院实验中心管理效率。加大学科专业实验课程的改造、扩展和力度提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专业方向的设置和培养计划、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性专业人才结构的需求。
(4)充分发挥农科院校的科研优势,加强运行队伍建设。采取外引与内培相结合的方式,按照研究方向配备学术梯队,形成一支素质优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以及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相对稳定、富有活力的实验室教学科研队伍。从政策上吸引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高学历、高职称教师进入实验室工作,形成一支由学术带头人或高水平教授负责,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专兼职结合,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团队。
实验教学中心各实验平台实行开放式运行机制,为积极推动和保障实验室的开放运行与实验资源的共享,制定《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管理办法(暂行)》、《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估与奖励办法》和《仪器设备开放基金使用办法》等文件;支持和鼓励实验室利用一切可以开放的时间和资源面向学生开放。另外,实验中心还结合自身情况暑期开放实验室,并制定《学生开放实验管理规定》、《大学生创新实验管理办法》等文件。实验中心全年面向全校所有学院、所有各专业和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开放期间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与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服务。开放实验室实行指导教师值班制,由专职的实验技术人员提供实验室全天开放的各方面条件保障。中心开放实验室自成体系,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运作的开放性教学实体。根据实验室设备资源状况和实验项目的特点,提高开放设备的利用率和开放效益,确立不同的开放层次和开放程度。对选修课、课程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等项目实行定时、定范围开放。学生在参与科研和实践教学的同时,项目团队负责人参与实验室的日常管理,部分设备可请研究生参与维护。
实践教学经费的使用必须遵循“专款专用、节约有效、合理使用”的原则,学院对学校下拨的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经费可根据本学院的实践教学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安排、适当调配使用。原则上中心建设、运行经费、实验材料费实行“统一建设、集中管理”的原则。教学任务由学校下达,实习运行费、创新及大赛等所需经费由所管辖部门拨付;实验室建设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统一规划管理,建设(设备购置及环境改造)经费及设备维修费等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拨付。主要包括:教学业务费、实习费、实验费、选修公共课经费、专项经费、教学经费的报账等不同内容,涉及面广,牵涉面大,学院对学校下拨的实践教学经费的支出情况严格把关,从严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学院的所有实践环节实行专项经费总额管理,由学院统筹管理使用,票据须经经办人签字、教学秘书(实验中心副主任)审核签字、主管教学院长审定签字后到学校报账。
农业院校院级实验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是专业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的一个新命题,面临着许多困难,也伴随着很多创新的机遇。要想真正发挥实验教学中心在本科教育中的关键作用,中心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就必须提上新的日程中来,这是必要的前提,需要我们不断地改进,使其在高校的农业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 刘海林.民办本科院校文科实验中心建设管理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5):129-131
2 陈永泰等.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中心建设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0):89-92
3 张文红等.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74-77
4 吕开斌等.普通理工科院校实验中心管理的认识与探讨.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111(1):68-70
5 姜大海等.论高校工程实验中心的组建.教育与职业.2011,11:159-160
6 蒋海洋等.教学实验中心实验室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构想.中医教育,2010,29(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