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毕业生思想状况、成因及对策探究

2012-08-15 00:54陈显捷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毕业生学生

陈显捷

(泰山学院,山东泰安 271021)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不断加快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度逐年加大。尤其是地方高校,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招收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加之企业对这些地方高校毕业生相对于”985工程”、“211工程”大学学生的认同感较差,加剧了地方高校学生的就业难度,这成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和工作的难点。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地方高校毕业生思想特点

1.自卑心态强,自我认同感差。

受人才高消费的影响,一些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毕业生的学历和毕业院校,动辄非研究生不谈,非名牌大学生不要,在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的招聘同志看来,名牌大学生代表着高水平、高质量,同样的专业,同样的学历,是否来自名校,情况就大不一样,甚至有天壤之别。一听说是地方高校的学生,连简历都不看,使得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心态失衡,产生自卑感,自我认同感较差。对寻找一份好工作缺乏必要的自信心与坚定的信念,这恰恰是阻碍大学生择业成功的重要因素。[1]

2.前途的焦虑心态导致行动上的盲目性、盲从性。

调查显示,地方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普遍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认为大学生活毫无成就感,所学知识难以面对未来的竞争,面对即将踏入的光怪陆离的社会,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对就业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容易产生焦虑感。在缺乏必要就业指导的情况下,变得无所适从,更多的是参照周围同学的行为改变自身行为,易受他人影响,今天忙于找工作,明天忙于学习考研,后天准备公务员考试,结果一段时间下来,一无所获。

3.利己主义、功利思想严重。

由于就业遭遇了“寒流”,“读书无用论”在高校中盛行,一部分学生对学校教育和自己的未来丧失了信心,放弃了理想,不怎么关心如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而是贪图蝇头小利,想着如何快捷方便地挣大钱,结果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参与传销或者其他不法勾当,误入歧途。有的毕业生目光短浅,心胸狭窄,急功近利,过分追求自身利益,过多关注自我,稍微对学校、对同学做点奉献就求回报,投机钻营,寄希望临近毕业时突击加入中国共产党,抢占荣誉,捞取就业资本。生活上表现为不愿付出、贪图享受、爱慕虚荣、追求奢侈生活。女学生寄希望于“嫁个好老公”、“嫁个有钱人”,省去奋斗的艰辛。[2]

4.对自己母校存有排斥性、对抗性,缺乏感恩之心。

毕业生最后阶段大多参与毕业实习,学生自由时间多,个体活动增多,自主性大,多数认为马上毕业了,对院、系活动消极参加甚至不参加,不服管也不怕管,加之大多地方高校害怕毕业生出事的心态,放松对他们的管理,放纵他们的行为,更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一些毕业生将就业难归咎于学校,对母校及老师丧失感恩之心,一旦个人要求学校不能满足或者不合自己意愿,就产生排斥心理和抵触情绪,诱发事端,甚至聚众闹事、打架斗殴、破坏公共财物。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51%的毕业生表示会关注母校的发展,而选择“毕业后和母校没有什么关系了”的毕业生则占到了35.3%,甚至有16.2%的被调查学生用“烂”来形容自己的母校。[3]

5.抗挫折能力较差,惰性心态严重。

大多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心理自我调适能力比较弱,在临近毕业身处逆境时,加上毕业时恋爱、家庭和自身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带来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会使他们惶惶不可终日,从而过低评价自我,不能准确把握和处理这些矛盾。假如压力太大而得不到思想工作者的帮助,他们可能采取消极的处理方式;当身处顺境时,部分毕业生又会变得盲目乐观,对未来抱有过高的期望值,对于将来可能出现低工资甚至暂时失业的情况没有充分的估计或者估计不足,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一旦遇到困难就会产生强烈的失望心理,对个人能力和前途失去信心。更有部分毕业生消极对待就业问题,存有惰性心理,整日沉溺于谈情说爱和网络当中,喜欢在虚拟空间发泄自己的情感,将就业问题完全交给家长,认为就是找不到工作也没有关系,不行毕业后就呆在家里,变成彻头彻尾的“啃老族”。

二、地方高校毕业生思想状况成因分析

1.大环境下的思潮冲击和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加速以及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国内外不同文化之间、传统与现代不同价值观之间相互碰撞与融合,中国和西方的各种观念并存交织,互联网中各种不良思潮,对人的思想观念形成较大的冲击。开放环境下的高校大学生在高等教育就是高消费的观念下,[4]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上自由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冲击和招生规模扩大带来的就业压力的影响。

2.地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缺陷。

一是地方高校规模的盲目扩张导致了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产生错位,大学毕业生的人才层次和人才构成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要,让毕业生普遍感觉在大学几年的学习没有什么用途,缺乏理论和实践的对接。

二是地方高校的就业指导缺乏时效性、针对性和提前性,很少深入学生调查研究,不能超前掌握毕业生思想动态,提早抓好有关毕业生的各种教育指导工作,对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和心理动态了解和掌握的不明确、不及时,进而不能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择业指导思想、择业技巧的指导,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经济择业竞争中难以保持积极乐观的求职心理。

三是一些地方高校在毕业生即将离校时采取了生硬的管理方式,对学生往往是一副温情不再的样子,恨不得把毕业生尽快赶出校门,动辄以限期离校相威胁,离校安排紧张,手续繁琐,部分教职工工作量大,服务态度不端正,给学生以薄情寡义之感,使毕业生缺乏对自己母校的认同。在这样的情形下,毕业生的不良情绪找不到适当的宣泄途径,极易惹事生非。

3.应试教育在地方高校的延续带来的苦果。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但现行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体系较以往传统的教学虽有了较大改善,但受高校教育体制的制约,大多地方高校仍是小学、中学、高中应试教育的延续。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简单,教学内容陈旧,大学生仍被标准试卷、标准答案和各种答题卡所束缚,学业成绩仍是评价学生的主要参考,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严重,毕业实习仍是形式多于内容,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被弱化,因而大学毕业生很难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很难应对社会竞争压力。

三、解决对策

地方高校作为高校的主力军,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各类专业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促进地方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重任。如何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地方高校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

1.及早介入,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

根据目前我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现状,积极转变教育服务理念,建立一套科学实效的就业指导体系。在大学期间除了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荣辱观教育、诚信教育外,要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要求来设计课程体系,使学生从新生入学到毕业,整个过程都能接受到与专业相关的就业技能训练,提高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市场判断能力。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经常深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调查研究社会发展对高层人才的需求态势,通过分析同类学校、相关专业与相关学科发展的态势,纵横比较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时调整专业方向、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沟通和协调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面向社会大力推荐毕业生,为学生寻找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另一方面邀请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社会知名人士、资深思想政治工作者到学校现身说法,用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树立主动到基层建功立业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理念。

2.营造大安全环境,构建全方位的安全防控体系,确保毕业生平安离校。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加大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力度,构建学校安全规范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以团支书为组长的毕业班班级学生安全应急组织,全面掌握毕业班学生心理问题、校外租房、打工、家庭贫困情况;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院系领导和辅导员、班主任定期深入毕业生宿舍,了解毕业生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由论文指导教师直接担当就业指导老师,辅导学生进行就业安排;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作用,建立学生党员联系宿舍制度、开展一帮一活动,即“帮助一宿舍,帮助一贫困生”;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利用多种渠道和方法,和家长交流学生的现状,达到同防同治的效果。总之,要准确掌握各渠道信息,做到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把不安全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3.真情互助,架构心桥,为大学生创造和谐愉悦的毕业环境。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地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与毕业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情感沟通、思想交流,科学地把握毕业生的情绪特征,有利于我们认识其心理行为的特点,找准工作开展的着力点,及时帮助他们通过适时调整,预先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隐患,为他们的大学时光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5]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举办各种座谈会,倾听毕业生心声,做毕业生的知心朋友,营造毕业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举办师生告别篮球赛、足球赛,发动辅导员、班主任和毕业班学生打比赛,通过比赛中的合作增进师生感情;安排在校生与毕业生开展经验交流会、考研座谈会、欢送会,发挥部分优秀毕业生的榜样作用,发动在校生帮助毕业生清理宿舍,搬运东西,加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为即将离校的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毕业环境。

4.实行服务零距离,千方百计为毕业生排忧解难。

地方高校要建立专门的毕业生服务组织机构,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咨询、就业信息发布和就业手续的办理“一条龙”服务体系。通过零距离的服务,为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学校就业服务水平的高低关系着每个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在工作中要“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贯穿“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及时安排毕业生工作流程,告知学生每个时间段应该做哪些工作,避免学生在择业时的盲目性,有利于学生妥善安排自己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安排就业指导老师耐心、细致、及时地解答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创建就业信息网,及时在网上公开发布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在毕业生宿舍楼内开辟就业信息专栏,张贴就业信息、宣传就业政策、解答就业疑问。有条件的学生公寓可以设立就业信息电子显示屏幕。妥善处理好毕业生办理户口迁移、报到证、领发毕业证等相关手续。

5.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辅助做好毕业生工作。

互联网作为现代重要的传播媒介,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进行人际沟通不可或缺的手段,[6]很多大学生已越来越多地依赖网络获取就业信息,很多企业也通过网络发布信息招聘企业员工,在网上进行视频面试等相关招聘工作。地方高校的就业工作与网络紧密结合起来,能够增强就业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完善就业指导网,发布就业信息,在网上答疑解惑,用视频、音频交流;利用公共邮箱、QQ、飞信等快捷、方便的联系方式及时告知毕业生按时完成就业手续,保持和毕业生的信息畅通;通过校内网、QQ等与毕业生在网络上互动,一旦发现学生心理有波动,要跟进引导,答疑解惑;完善QQ院系部各地市毕业生工作群,介绍应届毕业生加入QQ群并进行交流互动。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地方性院校的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遵循“开阔眼界、面对现实、正确定位”的原则,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地方高校作为独立办学实体,要着力解决专业设置的结构性矛盾,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为毕业生离校服好务,帮助毕业生实现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平稳过渡。

[1]王建兴.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徐晓波.透视高校“急嫁族”现象[J].当代青年研究,2006,(2).

[3]李丽萍,李桂茹.大学病症状:师生关系就是没有关系[N].中国青年报:教育版,2007-11-23.

[4]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54.

[5]项念东.谈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中的情感沟通问题——政治辅导员工作杂谈[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66.

[6]孙国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学生党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2):41.

猜你喜欢
毕业生学生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最“叛逆”的毕业生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