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军
(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常州213001)
在新技术、新媒体、新理念不断更新发展的今天,平面设计不再是一门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体,而是一种多元文化、科技融合的全新生活方式的设计。因此,在平面设计基础教学中,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将设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当今设计教育的主体内容,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式及手段,才能培养出社会适应性更强的平面设计复合型人才。
在新技术、新媒体、新理念不断更新发展的今天,艺术设计基础课的任务担负了学生学习专业所应该有的素质和能力。它要求有比专业课更广泛的口径,并具有自己完整的体系和目标——综合素质修养与多方面能力。这些培养目标,要求平面基础教育要有全新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做到多元性,激发每个人的创造潜能,活化其创造性思维,并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困扰,我国高校平面设计教育改革进展缓慢,滞后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面对同一事物,每个人因为不同环境背景、个人经历和审美个性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审美体会与理解。因此,表现在艺术领域,才产生了面貌各异,风格不同的艺术作品。或夸张,或含蓄,或热情奔放,或阴暗寒冷。这一切都真正发自艺术家内心,自由地发挥想像力表达的结果。从这一点来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究者。因为没有发现和创造就没有艺术。
长期以来我们所受的平面设计教育却一再强调的是平面设计教育要从基本技能训练开始,并简单的把设计的“技能训练”和表达自我的“创造”割裂为先后两个部分。强调在“基本技能”训练没有达到一定水准时,不可以表达自我,不可以进行创造。这种错误的设计教学的价值认识问题,表现在教学中,则无论是教学内容上,教学方法上,还是评价手段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副作用”。一是学生对设计的心灵感受往往被放到了具体刻画之后,表现的冲动与欲望在“技能”的“规范”中削弱。二是断送了学生创新的勇气,使他们对自己的感受或是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经常会处在一种犹豫和自我的怀疑之中。
平面设计的用途在社会,也要适应社会。传统教育中教什么学什么的设计教学是无法适应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育改革中被反复研究和探讨的老问题,历久弥新。然而,尽管很多人认识到造就今天众多眼高手低的“人才”的源于忽略了实践课程。但是,具体教学实务中,很多院校、教师仍然留恋过去的那套做法,实践课程仍习惯课堂练习及在实验室里闭门造车,忽略社会实践这一重要环节。这样很难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学生能否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和教学有很大的关系。学校本身就是向社会和市场输送人才的加工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果教出的学生技能拙劣、设计出的作品不符合市场的经济性、实用性、美观性,不堪一用。那么不仅学校要遭到社会淘汰,学生本身则更为可怜,则有可能被剥夺了依此谋生的权利。因此,闭门造车,夜郎自大,吃老本的行径后果非常值得每一位平面设计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学习者重视。唯有积极接受新信息,掌握新技能,把握新机遇,才能创造出适应性强、竞争力足的新设计。
我国有句老话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过,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兴替的周期正在不断加速。据统计,我国目前已经有了1838种职业,其中不少是新兴的职业,并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一趋势表现在教育上,则体现为出学科之间的分界越来越明显。如当前的平面设计教育也需要像工业品生产一样,不同的“生产线”生产不同“产品”,打造不同行业需求的人才。而反观当前的平面基础教育,仍未紧跟社会发展形势,过于强调技能的单一身份。致使培养出的学生知识结构过于狭窄单一,严重不适应社会对创新发展的需要。
众所周知。平面设计者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艺术设计水准,一个不仅精通本专业知识,而且艺术视野宽阔,相关学科的知识丰富的设计师,其作品一样充满着魅力。
而当前平面设计基础教育存在的过于过于强调技能的单一身份问题,注定了靠单一的“生产线”是不可能培养出综合素质强创新型的平面设计师的。要在平面设计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出复合型人才,需要我们打破过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侧重平面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信息综合化背景下,各种学科领域日益呈现出“边界不清”和“整体性”发展趋势,这种现象体现在设计领域这样一个精神与物质、技术与艺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交叉性学科,要求设计师具备综合性知识和技能。如果将自己禁锢在某一专业技能的狭小范围中,注定要落后的,失败的,没有市场的。因此,培养综合性创新型人才,必将成为平面设计基础教育的重点。
以往的平面基础教学中,教师的授课过程非常单纯,授课首先就课程中一些概念原理性知识进行灌输式讲解,然后讲一些实例,布置学生作业。在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进行讲评和指正,仅仅是笼统的启发学生理解概念、灵活发挥,等作业收上来以后,大部分是左搬右抄,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意和想法。从这可以看出学生对灌输式的教育缺乏主动性,而学习的主动性是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个体的尊重。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身对话的过程”。高校平面设计基础课的教学更是如此,在教学、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信息解读方式,教师必须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同时,以符合学生认知差异的差异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教学的目标不应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独白、传递信息过程,而是应与学生一起去探索、一起取研究,帮助学生建构专业技能,知识,培养其较强的综合素质。
新的时代发展背景和趋势对设计的人才技能和知识的要求更加综合化。这就要求平面基础教学树立培养学生具有创新人格特征的学生观、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摈弃“教师灌输、学生接收,教师范画、学生模仿”的美术教学模式,形成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生动活泼的“活动体验式”、“实践发现式”、“讨论探索式”等新的美术教学模式。
灵活、多元的教学方法,首先应建立在大课程的基础之上,以小课题的方式,把原本单一的小课程知识模块联系起来,进行可操作性的课题设计,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组织教学;可以根据知识模块的某一块内容提出限定性的多种具体条件;也可以由教师设计出课题、性质、方式等要素后,由学生再进行题材选择、方法选择、媒介选择等。这种课题可以体现为横跨多门课程内容,也可以反映为课程范畴之内的某个专题内容。由一个内容深化成一组相关性的知识内容,也可以是一个单独的作业方式及内容,如元素与形态、结构与色彩、移动形象语言、材料与色彩等课题。这些课题是在对原课程的知识模块进行整合、挖掘后,结合其它与之相联系的学科内容,进行可操作性设计。如按“形态”来说,我们可以从某一种形态入手,进而联系哲学、美学、材料学等相关的形态理论加以说明分析。也可以从人工形式考虑以人为本的设计模块入手,转入到自然形态的自然法则;可以从常见形态转入么非常见的形态。
1.营造情境,自由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营造情境,自由交流,“激发”学习兴趣一直是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体现在高校平面基础教学中,就是课题设计需要在开阔的视域中中进行。课题情境设计的线索、启示与方法应是多元、多维、多样化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消化一个知识点,情境设计可以从多方面的、相近学科及各种层次的客观对象、主观意象、艺术作品、形式语言入手,使学生在充满艺术想象的情境中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及兴趣,启发学习者在一种积极的、发散式的思维状态中愉悦地展开学习和作业。譬如:在课题研究中,教师可以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事件入手,组织学生利用相关知识对事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产生创造思维,进行再创造。在这里,教师是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平台,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根据不同的课题可以不同的手法完成。如文献与图式资料收集、分析鉴赏、速写、摄影、色彩、综合材料制作等。
2.强化研究,尊重差异,“改进”教学品质
课程实施过程中,为避免因学生个体差异而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按具体差异划分出层次,分别以循序渐进的方法共同介入问题,评价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就像“课程行动研究”:并不追精确的研究结果和理论建构,而在于解决具体情境中教师直面的问题。求得教学品质的“改进”。当然,教师在课题设计中不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而是群体合作的发展形式。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当今普遍采用的分层教学法、划定不同的研究小组,分别探讨不同的研究课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研究性问题解决的学习中,学生的真实表现是无法通过传统的作业成绩来评价的。我们应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基础,注重以学习者的个性化反应为目标的总结答辩的方式进行本质性评价。以利于学生归纳学习成果,强化理论知识。如在基础课程结束后,可以让学生整理学习成果,写出总结性论文,以答辩的方式与教师、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和探讨。这种尊重个别差异,基于学生实际表现进行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弥补传统学习成果评价的不足,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反馈信息,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思考、更多知识和技能。
作为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存在密切关系的平面设计,在当前新技术、新媒体、新理念的强烈冲击下,其内涵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为平面设计教育带来的有挑战,也有机遇,挑战意味着旧的设计教育迫切需要改革,以适应培养更具社会竞争力的通才型人才,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求将设计教育放到一个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物质领域与精神领域、社会生活、艺术与工艺等多学科交叉的地带来重新审视,进行教学创新。机遇则意味着在新技术、新媒体、新理念背景下,我们的平面基础教育、教学手段更为丰富,有更多的潜力可挖掘,可利用。总之,在这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平面基础教育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有出路。
[1]邝卫国,张雄.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方法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2006,153(1).
[2]谢志远.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温州大学为倒[J].中国大学教学,2006,(12).
[3]彭超.浅析数码时代的“平面构成”教学[J].科技资讯,2007,(30).
[4]夏富庆.用“整合”解决平面构成教学绩效低下问题[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6,(4).
[5]何彤.现代设计的发展敦促平面构成教学再思考[J].艺术教育,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