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履翔,易险峰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随着我国研究生人数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党员的数量也大幅增加,他们的思想观念更趋复杂多元化。这既是新时期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适应理工类研究生规模化培养的客观需要。这要求高校的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充分认识到新时期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了解理工类研究生群体的特点、定位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目标和方法,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和研究生党支部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新局面。
1.研究生群体精神状态个体差异明显
理工类专业大多为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艰苦专业。这所谓的艰苦既包含学习过程的辛苦,也包含未来就业单位、所在城市的生活条件相对艰苦。虽然近年来情况由于国家经济发展,生活环境的“艰苦”有所改善,其他方面的“艰苦”也逐渐表现出来。通常而言,理工类研究生的生源中来自农村的相对较多,特别是近几年来研究生中贫困生比例逐渐扩大,这与研究生扩招、本科生就业相对困难、理想工作单位门槛提高等有关。吃苦耐劳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毅力和立志成才的理想是这类学生普遍有点,但家庭困难、心理负担较重、可能存在的自卑心理、一定程度的内向和自我封闭现象,使得这类群体相对较为敏感,精神状态独特,看待问题较易产生偏激。
2.研究生群体整体思想多元
研究生群体是一支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生力军。理工类学生由于学习的需要,通过网络长期接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较以前相比,思想认识变得多元,价值取向变得复杂多样。一方面读书多,善于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和原则;另一方面,对于各种社会思潮和科学前沿接触了解较多,看待问题善于从多维度、多角度加以分析。当面临选择时,往往采取多重标准来衡量,这也造成价值观念的复杂性。
3.研究生群体生活分散独立
理工类研究生在校时间一般为2.5~3年,大部分研究生在完成一年左右课程学习后,从研二开始,纷纷转向做实验、实习、论文写作等独立完成的研究事项。与本科生偏重于对教材上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同,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将跟随导师在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课题相关工作。由于研究方向、导师等不尽相同,使得研究生相互联系的时间大大减少。再加上研究生年龄增长,集体依赖感减弱,集体生活、成建制管理方式等显然与研究生群体的生活方式相矛盾。
4.研究生学习状态改变
研究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强调专业学习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党建理论的学习和政治素养的提高,导致研究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如理论素养较丰富,但对党的认识模糊,不够深刻;理想远大,政见独到,但政治信仰迷茫;对未来前途的担忧及多种考虑导致人党动机不纯;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因素。
1.研究生党支部工作“重发展党员,轻党员教育”
现今研究生党员大幅度增加,研究生党建工作任务不断加重,工作重心偏向与研究生党员的发展、研究生党员的管理。研究生中党员发展数量的提高并没有必然导致党员质量的提高。在有的地方,甚至存在着过分追求研究生党员发展的数量,而忽视党员质量的现象。有少数学生入党动机不端正,只关注入党后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利益,而不去考虑自己是否真正从思想上入了党;有的党员不能很好地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影响了党组织在广大学生中的威信。而在一些研究生党支部当中,只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发展和要求,而忽略了对发展对象、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导致了很多同学即使入了党,政治理论素养依旧不高,甚至有极少数价值观念模糊,政治立场不坚定。
2.研究生党支部活动单一,缺乏多样性
目前大多研究生党支部的教育活动形式内容十分单一、枯燥,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效果有限。首先是支部的党员发展会议占据了组织生活的绝大部分,且大都流于形式。学生党员往往没有机会接受思想教育,参与支部组织建设。其次是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理论说教多,实践锻炼少。再次是党支部组织生活封闭,党支部的影响力受到限制。其次是学生党支部的宣传阵地建设落后于互联网的发展,没有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针对性地开展党的知识理论宣传。
3.入党动机不纯,党员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来理工类专业研究生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大大增强,学生党员人数逐年增多,党员人数占整体学生人数的比例也在逐年提升。部分党员的思想状况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功利化和现实化因素的干扰,思想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游移。有些学生入党后,不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群众和集体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够,学生党组织的威信不高,作用有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①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一些学校将发展学生党员的数量作为衡量支部党建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有些研究生在递交入党申请书后使得一些党组织不自觉地降低了工作标准,放松了程序要求,导致一些尚未真正达到党员标准的学生进入党员队伍,影响了党组织的先进性。②部分研究生不希望从事较辛苦的工作,而希望以党员身份为敲门砖,在取得学位后进入某些事业单位工作,生活较为安稳舒适。
4.研究生导师作用发挥不够
由于导师与研究生交流机会较多,探讨的领域广泛,可以说导师指导的范围非常广阔。并且研究生思想中深层问题更容易为导师所知,这使导师能够真正抓住核心,采取有效方式做好研究生的思想工作。因此,发挥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党建中积极作用,能有效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导师的工作只停留在对研究生专业知识学习的指导上,个别导师甚至反对他所带的研究生加入党组织或积极参与党组织生活以及进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认为这都是“不务正业”。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研究生也就自然而然放松了对自己思想上的要求。具体表现为:理工科专业研究生,成天泡在实验室,两耳不闻窗外事;而相对自由的文科研究生,要不早早的进入社会进行实习,要不成天忙于找工作和职业证书考试,对支部组织活动缺乏热情。
5.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某些不规范的现象
研究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存在着明显的分散性,再加上研究生实行导师负责制,基本上是同一名导师带的几名研究生联系紧密,接触较多,但是和非本专业非本年级的同学接触少之又少,遑论深入了解、互相帮助了。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在开展支部活动如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时候,多是泛泛的表扬,极少深入的批评,导致流于形式,无法起到检测自我、改进自我的根本作用。研究生党支部制度不规范还表现在:其一,某些研究生支部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时候,没有严格执行共青团推荐优秀团员入党的组织推优程序,在某种程度上是使用轮流的方法,没有择优选拔,没有严格考核被选定人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品德。其二某些联系人和积极分子谈话的时候,浮于表面,没有有的放矢,多是大而化之,这导致在填写培养考察表的时候,内容千篇一律,空洞无物,没有起到真正督促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端正态度、明确动机、向党组织靠拢的目的。其三,党员纳新大会和转正大会开展不及时,耽误积极分子发展成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的时间,有些支部上报的材料甚至出现缺漏、错误。
6.个别研究生政治素质不高,信念不坚定
一部分研究生存在着“入党是为了在就业的时候增加一些竞争力”的想法,更有甚者,把入党作为达到某些个人目的的跳板。部分研究生入党功利性、目的性太强。具体表现在:一是忽略政治素质的养成。一些研究生把重点放在钻研专业知识上,很少关心国内外大事和形势政策。他们在研究生阶段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完成导师给的课题、发表完规定篇数的论文,就算完成任务了。二是某些研究生党员不能起到带头作用。有些已经成为党员的研究生,无论在思想认识、政治觉悟、个人表现、具体行动上,都无法起到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带头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生党员的威信,抹黑了研究生党员的形象,也使得一些原本有意入党的同学打消念头。
1.研究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解决好当前研究生党建工作所面临的问题,首先要在认识上明确一个观点,即研究生党建工作不是游离于高校学生党建之外的工作,而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研究生党员群体的质量同样决定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其政治素质、专业素质的高低同样会影响高校学生党员的整体质量,决定了高校能否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培养一批政治素养高、专业素质好、办事能力强的合格党员。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基本目标与高校育人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它既是实现高等院校培养专业化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造就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熔炉。因此,研究生党建工作必须围绕这个核心目标,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这一大局。
3.研究生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研究生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必须着眼于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这是研究生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高校应该在研究生中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的学习,把研究生党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龙头”来抓,一方面要规范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做好支部内的党员教育,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员发展工作,力求做到“发展一个、带动一片”。
4.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动力来自于自我创新机制的建立。研究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创新机制是党建工作持久发展的动力。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一是要在制度和机制上创新,从高校研究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在内容的针对性、工作的可操作性上下功夫,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使研究生党员和积极分子感到参加组织生活有收获、有帮助、有提高。二是要在手段和载体上创新,针对研究生思维敏锐,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在研究生党建和内容上有所创新。三是高校党务工作者和党建理论研究工作者,要研究新形势、新情况,加强各高校间的经验交流,努力创新研究生党建工作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研究生党建工作,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和研究生特点的党建工作机制和方法,切实增强研究生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从长期的研究生党建工作实践来看,大多数高校因研究生办学规模较小,特别是研究生党员人数较少,研究生党建工作或者纳入本科学生党建体系,或者并入教职工党建体系,但是,研究生既不等同于本科学生,也不同于年轻教师,特别是在研究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的背景下,建立健全独立的研究生党建工作领导体系和适应研究生党建工作实际的工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支部对研究生规模较小、党员人数较少的,可以年级为基础设置独立研究生党支部。对某些党员人数较多的专业,可以打破年级界限,以专业为基础设置党支部。对一个专业研究生党员超过30人的,还可划小支部单元,以研究方向为基础设置党支部。这样便可以实现“支部划小”的要求,建立纵横结合的党组织工作网络,使党的工作覆盖同一专业的各个层次和各个年级。相同专业的同学在一个支部,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既有利于步调一致地开展组织活动,又有利于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党的工作的渗透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是选好配强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无论从管理学还是党建理论的角度来看,组织的领导往往对组织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党支部是不是具有坚强的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不是有一个得力的党支部书记。必须选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党员导师或优秀研究生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才能加强对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领导,切实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二是配备专职研究生辅导员。对于研究生达到一定规模的院系,要配备专职研究生辅导员。专职研究生辅导员在学院党组织的领导下,既负责所在学院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又负责所在学院研究生的党团组织建设,担任研究生党总支书记,开展发展党员工作和研究生党员教育工作;三是加强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培训。党支部书记的成长成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必须加强对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培训,具体的方法包括:举办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集中培训;建立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经常培训;举办研究生党建工作研讨会,交流培训等。通过培养培训,不断提高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的能力和素质。
针对研究生科研任务较重,学术活动较频繁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克服时空限制,建立党建工作网络系统,通过在线交流、留言板等形式进行政治学习、思想教育和开展组织生活,保证党支部工作的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