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祝平(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 河南 郑州 450002)
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使中西文化更好的融合。通过弘扬人文奥运精神,使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把中国的体育文化更好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古代奥运会的兴起到其的衰退,从现代奥运会的复兴到如今奥运会在世界上的传播,经历了无数的风雨。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和先驱们为了复兴现代奥运做出了艰辛的努力。而伟大的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复兴奥运的出发点就是教育。现代奥运于1894年复兴,我们在他1894年7月的一份《公告》中可以看出这一出发点,他说:“首先,必须保持过去体育运动的特点,即高尚和骑士的性质,这是为了使体育可以继续有效地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起着希腊大师曾给它确定的值得赞美的作用。”顾拜旦非常的推崇教育,并且肯定古代体育的教育功能,由此引发他从教育出发来恢复奥运。从奥运的兴起、渊源,到当代奥运的繁荣昌盛可以看出奥运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教育。
1.2.1、文献资料法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的需要,分别在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电子期刊网查阅有关人文奥运和高校体育方面的期刊专著和论文等文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概括,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2、逻辑分析法
本文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归纳、提炼、整理,对各种信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2008北京奥运提出了三大奥运理念即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三大奥运理念充分体现了现代奥运会倡导的精神和现代奥运的发展趋势。
关于科技奥运,北京奥组委的解释是:科技奥运将反映科技最新进展,集成全国科技创新成果推出一届高科技含量的体育盛会;提高北京科技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及其在人民生活中广泛应用,使北京奥运会成为展示高新技术成果和创新实力的窗口。
而绿色奥运的解释是:“绿色奥运”的内涵是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筹办奥运会;通过举办奥运会,促进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广泛地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丰厚的环境遗产。
从科技奥运和绿色奥运的定位来看,在以往的奥运会承办过程中,西方一些国家,尤其一些发达国家在科技和绿色这两方面已把奥运会推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人文奥运的提出却对中国甚至东方的一些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奥林匹克运动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而这种文化现象起源于西方,富有浓厚的西方色彩。尽管顾拜旦在恢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时,就明确主张奥林匹克运动具有普遍性,它是全人类的,全世界的。但是由于当时世界的经济社会条件,国际奥委会创始时仅有13名参加者,主要来自欧洲,有一人来自美国,另一人来自新西兰。从参加者的文化背景、所提出的主张以及活动范围看,初创时期的国际奥委会显然具有欧洲文化的特性。但是任何新事物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们也在期待奥林匹克运动的普遍化。
从1896年的第一届奥运会的举行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奥林匹克运动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历经百年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经举办了28届,但是以欧美为中心的特征还是十分明显。首先,在这二十八届奥运会中,在欧洲举办了16届,在美洲举办了七届,有3届在澳洲举行,而只有两届在亚洲举行,那么有26届奥运会都是在西方国家举行的。其次,设在瑞士洛桑的国际奥委会,其委员至今仍以西方人士为主。还有,在奥运会的竞赛项目中,28个大项包括300个小项目,除了柔道,跆拳道等极个别项目外,其余均为西方现代竞技体育项目。这些情况充分表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仍是以欧美为中心,奥林匹克文化仍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
在国际奥委会成立之初,这一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奥运会的承办者和参与者都来自西方。但是现在,虽然在承办者和参与者中都有东方人,可是奥林匹克的欧美化和不彻底的普遍性还是普遍存在的。
在这时,北京的申奥成功,及人文奥运的提出都是十分必要的。人文奥运的提出就是要利用这次北京奥运的机会,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使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交融,让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奥林匹克精神,让奥林匹克真正成为全人类的运动。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的体育思想即奥林匹克主义的来源之一是人文主义。所以人文与奥运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国际文化现象。基于此,北京提出的三个理念的顺序应该把人文奥运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科技奥运和绿色奥运。当然,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缺一就不成其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关于人文奥运,国家奥组委是这样解释的:传播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合作,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精神与体魄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参与奥运、得益奥运”,充分体现“中国风格、人文风采、时代风貌、广泛参与”的特点。
人文奥运是文化的奥运,是以人为本的奥运,是实现和谐的奥运。奥林匹克宪章明确指出:“奥林匹克运动谋求把体育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奥林匹克运动不局限于体育比赛,它更是一种学习活动。人文奥运的内涵中包含着教育的深刻内容,倡导以人为本,体育与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所以人文奥运的提出表明现代奥林匹克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而且更具有文化和教育的性质,对中国文化的展现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还是纯粹的身体教育,还是为应试而进行的身体教育,还是被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观所束缚,还只是把通过运动学习、锻炼身体来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现在大学生体育需求中有这样的两种需求: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形成一定的体育价值观。针对这样的体育需求,大学体育有这样的教学目标:形成较稳定的体育价值观和健康意识,能够自觉地通过体育调适生活,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大学生属于素质较高的知识群体,许多新的思想和理念都是由他们去转载和传播的。大学体育对他们来说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了,在这最后一站必需给他们把好关。首先使学生在这一阶段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如果在学校体育阶段没有形成对体育的兴趣,那么学校体育就是失败的。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提倡个性化发展,那么教材的选择就要体现多样性、实用性和长效性。还有要特别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应该倡导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让学生从学习和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得到更多快乐,感到自我价值和发展的成功,给他们更多人文关怀。
顾拜旦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最实质内容就是体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那么奥林匹克就具有教育的功能,高校就成了奥林匹克实施教育的基地,大学生就是奥林匹克教育的对象。
2.4.1、对高校体育认识的转变
由于人们自身知识的不断积累、经验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一种事物的认识,也是不断在改变。从新中国成立时的学校体育到如今的学校体育,人们对它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建国初期,中国的生产力落后,经济不发达,而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人们的身体素质普遍低下,人均寿命短暂,影响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体育就是作为锻炼身体,提高人体体质的一种手段。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学校体育虽然还是以增强人民体质为主,但是学校体育的教学思想中已有了一些社会和政治的因素,当然这也促进学校体育对学生的爱国热情,集体主义的培养。到九十年代后期,中国开时着手申办奥运会,人们赋予了学校体育思想“文化”二字。尤其当人文奥运理念的提出后,学校体育尤其是高校体育更彰显出它的文化气息。这是对高校体育的进一步认识,高校体育紧密联系人文奥运,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高校体育文化体育思想。文化体育思想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人性的体育。人性体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高校体育应更多的纳入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多的强调以学生需要为根本。二是快乐体育。现代的学校体育中,具有相当大强制性的体育教育,使学生感受不到体育乐趣。高校体育应该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体现体育的人文精神,使学生能够享受体育,从体育中得到快乐。
2.4.2、体育和文化教育的结合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校教育的职能。虽然高校体育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但是这个培养人才不单单是培养体育运动人才。在人文奥运的带领下,高校体育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培养体育事务管理人才、体育文化传播人才来展现高校体育的风采。
奥林匹克运动由我们经常称之为三大支柱的国际奥委会(IOC)国际单项运动联合会(IFS)和国家奥委会(NOC)组成。《奥林匹克宪章》特别指出:“以种族、宗教、政治、性别或其他理由对某个国家或某个人的任何歧视都与奥林匹克成员的身份都不符。”这充分说明了奥林匹克是属于全人类的。但是国际奥委会成员中,欧美一些国家的人士占大多数。我国人口总数居世界之首,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领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在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四大发明的一个人口和领土在世界领先的大国应该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推动奥林匹克公平、公正中起主导作用。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在我国高校中体育管理课程普遍开设,这也为北京奥运的举办,国家奥委会的组织管理打下基础。同时,培养体育方面的管理人才,与国际接轨,也是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高校开展体育管理课,顺应时代发展,使学生了解体育管理方面的知识,为以后从事体育方面的工作,转载这方面的知识都是有益的。这也充分体现了人文奥运的体育与教育结合。
北京奥运会对北京来说将有深远的意义,中国文化的传递,人民风貌的展现都将在奥运期间充分体现。在这关键时刻青年学生是最好人选。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接受过高等教育,而且也接受了多年体育教育,尤其是高校体育的教育。北京奥运期间青年学生不仅是庞大的后备军,而且其中有10万人成为奥运志愿者直接参与奥运为奥运服务,他们也可以从为奥运服务中直接受益。高校体育在培养直接参与奥运会的大学生志愿者中也起到积极作用。首先,高校体育使青年学生志愿者在学校期间充分了解体育的知识,熟悉奥运会的有关管理、运作的方面,掌握志愿者工作的性质和流程,为奥运更好的服务。而且志愿者不但是为奥运的服务工作者,也是宣传本国文化的使者。他们是我们宣传自己宣传东方文化的窗口。高校体育人文精神要充分体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形成对体育多方面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快乐体育,也使将为奥运服务的志愿者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风采。其中高校体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3.1.1、奥林匹克具有浓厚的的西方色彩;人文奥运的人本精神使奥林匹克运动更加的具有世界性。人文奥运是以人为本的,具有文化、教育的气息,是和谐的奥运。
3.1.2、受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束缚;在大学体育阶段应让学生感受体育快乐,给予人文关怀。
3.1.3、高校体育中人文精神的体现在对高校体育认识的转变;体育和文化教育的结合。
3.2.1、弘扬人文精神,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使奥林匹克真正的世界化。
3.2.2、加强高校学生的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
3.2.3、高校加快文化体育方向的课程建设,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1]孔繁敏.奥林匹克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李连生.人文奥运思想的历史追溯及影响[J].体育与科学,2012,(1).
[3]梅建峰,陈莉.人文奥运之我见[J].体育成人教育学,2010,(6).
[4]熊斗寅.人文奥运之我见[J].体育与科学,2011,(12).
[5]吴光远.北京奥运三大理念解读[J].体育文化导刊,2006,(2).
[6]罗时铭.从生物体育到文化体育——当代中国人体育认识发展变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0,(1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