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白艳丽(、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第一初级中学体育组河南信阳464000、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体育系四川成都6004)
现代体育比赛是一种高技能、高素质的竞赛。运动员在比赛中除了应具有健壮的体魄、积极的态度、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以外,还应有良好的、稳定的竞赛心理状态,积极的竞赛情绪,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反之,消极的情绪如厌烦、恐惧、急躁等不良心理情绪参与比赛,会使得技术动作的一致性、准确性、协调性在某个技术环节上遭到破坏,甚至会改变原有正确技术的一部分,影响比赛成绩。因此,我们应在不断实践中,根据运动员心理活动现象,探索、研究、掌握运动员心理运动的本质规律,利用心理的动力,调动心理的积极因素,促进运动员技战术、身体素质水平的正常发挥,对提高比赛成绩具有现实的意义。
运动员急躁的心理原因。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运动员赛中急躁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析和阐述。
“急躁”一词最早见于元代学者吴莱《狙赋》:“急躁袭取,智虑毕输。”其原意是“冒失、莽撞”。急躁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指碰到不称心的事情就马上激动不安,或想马上达到目的,不做好准备就开始行动。急躁具有动机的作用,是后天习得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一个人无论在何种情景中都预先具有一种以特殊的情绪反应方式和程度来对待事物的倾向。
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心理和思想变化是很复杂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即便是同一个队,有的队员沉着而有信心,不仅个人技术发挥得好,而且为本队取得胜利做出了贡献,而有的运动员就容易“怯场”,表现为精神涣散缺乏信心和勇气,消极或过分激动,情绪不稳定或比赛中出现起伏不稳定状况,手忙脚乱等,造成技术发挥失常,发挥不出自己的原有水平,造成心理着急而忙中出错的现象。
3.2.1 、引起运动员急躁心理情绪出现的主观因素
在比赛中,对抗性强、竞争激烈、水平接近,有时到了难分难解的地步,这给夺取冠军带来了很大困难,如果疏忽大意或出现不应有的失常,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这种失常现象下将造成被动,甚至导致失败,造成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因素。而运动员的急躁情绪作为心理因素的影响因素之一,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2.1.1 、运动员会保持一定的有关成功的希望和梦想。技能水平高的运动员都有一个成功的历史,基于他们过去的努力,期望在今后的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这些期望就是急躁的一个源泉,过去成绩形成对将来成绩的期望。
3.2.1.2 、一些应对策略的使用或不使用。如对裁判的解释过多,只会增加急躁心理情绪。而一些运动员自身不能控制的因素也会增加急躁情绪。
3.2.1.3 、完美主义者很少对其表现满意并且预期失败,他们倾向于急躁心理。1991年,Frost的研究发现运动员在“过于关心错误”维度上得分高,则会产生急躁和自信心降低。遗憾的是,完美主义者倾向于不把竞赛作为愉快的来源。
3.2.1.4 、有时,运动员以前失败的经历会引起急躁的心理情绪。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相似的可能喜爱失败而不是成功,以避免社会结果。责任和成功可能会带来对未来的期望。相反,许多运动员害怕失败,伴随害怕受伤和担心不能实现重要的他人的期望(如教练、父母、观众等)是急躁的普遍来源。
急躁情绪还与一个人的个性心理有关,个性心理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急躁可以看作是个体的一种气质表现。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最先的气质学说起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的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四种液体(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和血液)配合的比例不同,就构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其中,胆汁质的人具有易兴奋、易激怒的特征,是最容易表现出急躁的气质类型。运动员的气质类型会在无意识间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但气质只是与急躁情绪可能相关的成分,并不是说气质就能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一个胆汁质类型的人也不见得就会时时急躁,只是倾向性较强。
3.2.2 、引起运动员急躁心理情绪出现的客观因素
3.2.2.1 、通常,参加越大规模的比赛,对于运动员来说就越重要,所引起的运动员急躁心理概率也就会越高。此外,比赛规模的大小、比赛等级的高低、参赛队伍的范围和数量、同场竞技运动选手的多寡、主场与客场、预赛和决赛、积分和排名、观众的多少及支持度等,也都直接和间接影响着运动员对比赛重要性的主观评价。这也就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运动员在比赛中急躁心理情绪的出现。
3.2.2.2 、从胜负的角度来看,竞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既是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其主要魅力之所在。然而,面对这种不可预测的结果,人们往往束手无策。例如,按照抽签结果两个实力相当的队必须进行一场殊死搏斗,这种对于比赛结果不可预测的进程谁都无法改变。为此,双方队员都有可能陷入过高唤醒水平,也就是急躁心里情绪的出现。所以,不可预测的比赛结果是产生急躁心理情绪出现的次要客观因素。
3.2.2.3 、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成绩好的重要性的增加会产生压力,而压力也是使运动员在赛中出现急躁心理情绪的原因之一。
运动员在参与比赛的实践过程中所完成的各种技术动作,都是在高度紧张,竞争异常激烈的条件下进行的,势必和运动员极度紧张的生理与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运动员在丰富多彩、鲜明强烈和复杂多变的情感体验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稳定的情绪状态。因此,要想防范在体育比赛中出现的急躁心理情绪,做到以下几点:
3.3.1 、训练中要求运动员自觉地进行自我灌输: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参赛;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和体能状况足以使自己超水平发挥;自己将采用何种技战术手段战胜对手;不管发生何种情况,都不会受干扰思想。
3.3.2 、自我暗示:平时帮助运动员建立积极的自我暗示语。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急躁情绪时,可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如“我必须沉着、镇静”“我感觉很好”“这个动作我能完成好”等默念的方式暗示自己,稳定情绪,来抑制自己的急躁情绪。
3.3.3 、转移注意:当观众、对手和裁判的劣性刺激引发自己产生激情和急躁的不良心理情绪时,应立即使自己的意识脱离这些劣性刺激物,把注意力主动转移到自己新一轮的技术动作上去。
3.3.4 、呼吸放松法:教练员培养运动员一些简单易行的放松方法来放松自己,如呼吸法,来对抗急躁情绪的产生。
3.3.5 、加强思想修养,提高内在素养:有素养的人心中经常想到别人,尊重别人的利益和需要,不会轻易的产生愤恨和不满,遇到问题时不是鲁莽的去解决问题,而是冷静思考问题。所以即使真的遭到委屈和不公平的待遇,也能做到心平气和地讲道理,和风细雨地解决矛盾。即使在比赛中遇到事情时也会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能有效控制急躁情绪。
现代体育比赛正朝着高水平强竞争的方向发展,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比赛胜负的决定因素相当交错,运动员的情绪也变化万千,为此,全面重视运动训练中的心理训练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影响比赛的结果,而且反映着教练员智慧才干和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能够针对赛中出现的急躁心理因素做出合理调整,使之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赢得比赛。
4.2.1 、在训练中应该从小注重培养运动员的情绪训练方法。
4.2.2 、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促进运动员自信心得提高。
4.2.3 、端正运动员参赛动机,建立正确胜负观。
4.2.4 、赛前多模拟正规比赛形式,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1]秦小鹏.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健康辩证关系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2]晁继周,韩敬体等.汉语大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38.
[3]马启伟等.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