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玉
(广州中医药大学艺术指导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论音乐鉴赏的模糊性*
——兼谈高校公共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
陈 玉
(广州中医药大学艺术指导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音乐鉴赏是人们对音乐作品进行艺术审美的一种特殊精神活动。本文从鉴赏的客体、鉴赏的过程和鉴赏的终极目标三个方面探讨了音乐鉴赏的模糊性特征。正是由于这种模糊性特征,它启示音乐教育工作者在高校公共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以大胆和自由的气魄去欣赏音乐作品,不能一味强求某种明晰确定的概念,否则会把充满生命活力的鉴赏活动引入死胡同。
音乐鉴赏;音乐作品;模糊性;课程教学
音乐鉴赏是人们对音乐作品进行艺术审美的一种特殊精神活动,是以情感为核心内容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具有不可抗拒的模糊性。
音乐鉴赏的客体是指鉴赏者聆听的音乐作品。音乐作品的语言和其他语言如文学语言虽然都用声音来表达,但它们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却有着明显区别。文学语言是一种约定性的语义,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具有特定的含义,这种含义在运用该语言的范围内是被公认的,是约定俗成的。而音乐的声音却完全不同,它仅仅局限于音乐艺术的范围之内,任何音乐中的声音本身决不会有确定的含义,它是非语义性的,因此它无法表达确切的思想感情。德国美学家莱辛说:“音乐里的孤立的单音它们并不指什么,也不能表达什么;音乐是由能打动感情和表达情感的先后承续的音组组成的。这样的音组是作曲家表达内心丰富情感的依托,也是聆听者感受和鉴赏的凭借。”故音乐语言具有模糊性。音乐语言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其具有非语义性和非造型性。
从音乐的形象层面看,它是由鉴赏者在聆听音乐的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音乐形象不是直观的而是要凭借鉴赏者的想象,所以无论怎样清晰明确的形象,都会显得比较模糊黯淡。可以说,任何音乐形象都不能一览无遗地、完整地反映事物的一切属性和作曲家复杂曲折的思想感情。同时音乐又是以音响的形式存在,构成音乐本体的各听觉元素与绘画的线条、色彩、造型,舞蹈的形体、动作、造型等有着性质上的不同,音乐对实际生活的真实图景的记录和反映只能通过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来完成,有时虽然也能以拟声的方式表现诸如叹息、哭泣、呼喊、欢乐、愤怒以及喧闹、喜庆、击打等多种情绪和场景,但更多的是需要以迁移和通感的内心自我描述才能完成的一种虚化表达,如《彼特与狼》、《动物狂欢节》等音乐作品,无论是小鸭还是老狼,是大象还是天鹅,作者的描绘都只是一种拟声的意会,听众只能在音乐的前导下通过想象去感觉和把握形象,而音乐本身是无法以任何具体的感觉来显示真实物象和场景的。黑格尔说:“由于运用声音,音乐就放弃了外在形状这个因素,以及它的明显的可以眼见的性质。”它只能通过听觉由联想的方式调动大脑中原有生活图景中种种物象的库存。就以家喻户晓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例。作曲家从民间传说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化蝶”三个情节对应乐曲中的显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听众被感动了,但谁又能说他从中看的了环环相扣的完整的故事画面,因而只能是一种模糊的体验。
音乐作品最具模糊性的在于意境层面。所谓意境,是指在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潜藏在音乐作品中的这种深层意境,往往表现为只可意会难于言传的神韵和意味。它或者渗透于作品的形象之中,或者隐藏在作品的形象之后。例如德国伟大的理论家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呈现通过它本身而指引它本身以外,指引到它所要表现的某种心灵性的东西”,鉴赏者才能借助于这些模糊集合的意象,结合自己的身世、经历、遭遇去品味、体验感受其中的意境。音乐作品之意境,就像是流溢在水晶体里的光,它多姿多彩又难以把握,似无踪无影又无处不在。中国古曲《梅花三弄》流传至今,已由不少乐器对其进行过演奏,但最为常见的三种乐器为:梆笛、箫、古筝。它们通过演奏旋律表象梅花的形象,用这三种不同的乐器却能从不同的音色角度在鉴赏者面前展现梅花的特点:梆笛以其音色嘹亮、欢快、穿透力强的特点最擅表现梅花在风雪中轻舞的姿态,是一种动态美;箫以其音色深沉、浑厚最擅表现梅花深邃的思想,是一种静态美;古筝以其点性音乐及其独有的空灵的音色最擅表现梅花在风雪中的形象及风雪环境。同样的音乐作品用这三种不同的乐器来演奏,给鉴赏者带来不同的审美意境。
音乐鉴赏的过程是指鉴赏主体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得到精神愉悦和心灵境界提升的过程。作为音乐鉴赏主体的人既具有明晰思维的能力,也具有模糊思维的能力。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模糊观念比清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在模糊中能够产生知性和理性的各种活动”。模糊思维不仅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而且在音乐鉴赏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因为音乐鉴赏的主、客体之间不可能一次性达成完全契合,而只能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趋于“无限接近”。即使在某些方面鉴赏主体的审美认识与作品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契合,也只是相对而言的,更多的时候鉴赏活动表现为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模糊特征。
首先,音乐鉴赏活动的发生,离不开鉴赏主体的期待视野、接受动机和接受心境这三个条件,这些复杂的心理活动是无法用定量分析来计算和衡定的。期待视野是鉴赏者以往鉴赏中获得并积淀下来的对艺术作品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是一种生命经验视野,与人生经历、生活实践和文化教养等因素密切相关;接受动机则因期待视野的不同而多种多样,如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娱乐动机、借鉴动机等等,各种动机相互交织,彼此渗透,相互转化;聆听心境是影响鉴赏活动的情绪状态。所有这些心理内容都是客观存在而又无法捉摸的,并且常常处于开放和流动状态,因此,音乐鉴赏必然具有模糊性。《歌唱祖国》是一首明快雄壮、具有进行曲风格的歌曲,这首歌曲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上,张艺谋导演选用了纯真圣洁的童声来进行演唱,并通过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手段将该曲演绎成了抒情性的动人歌曲,跟人们所预期的歌曲风格形成极大反差,因而该曲成为欣赏这次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一个亮点。故音乐鉴赏具有模糊性。其次,从音乐鉴赏的实质性过程看,鉴赏主体以自己的期待视野为基础,对音乐作品进行富于个性色彩的解读与填充,交流与对话,这是一个对特定音乐作品既“入乎其内”又“超乎其外”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有感受体验,有分析综合,也有认识和判断。这里的感受和体验以情感内容为核心,这里的分析与综合也不同于数理逻辑上的分析与综合那样明晰精确,它是那种心领神会式的融合了明晰与模糊双重特征的审美理解、认识与判断。而且鉴赏主体的审美理解和判断事实上也不可能完全沿袭作曲家的原始思维活动进行,常常会因个体既有的文化观念、文化视野、艺术修养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与作曲家本人赋予的作品内涵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就产生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这正体现了音乐鉴赏过程的模糊性特点。对于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这样的经典之作,欣德米特就曾告诉我们:一部分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忧郁;一部分人觉得这是一首情绪压抑的田园曲;可怪的是还有一部分人以为它是一首骂人的诙谐曲!再次,从音乐鉴赏的心理影响看,音乐作品对鉴赏主体心理影响的强弱程度和延留的时间限度是不确定的,因作品和鉴赏者之间的契合情况而异,所以毫无疑问,音乐鉴赏所产生的心理影响是复杂多变的,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音乐鉴赏的终极目标是鉴赏者所获得精神情感方面的美感享受。这种享受可能是心灵的释放、情感的宣泄和抚慰,也可能是一种寄托,一种对精神家园的寻求,还可能是对生命的启迪等等。而且其享受的层次可深可浅,程度可简单可复杂。音乐鉴赏终极目标的实现,除受作曲家对音乐的文本规定性以外,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具有很强的自主自由和自觉性。正是由于美感享受的复杂多变和情感因素的始终渗透,使音乐鉴赏的终极目标也深深打上了模糊性烙印。当然,有的鉴赏者不会满足于这种模糊感受状态,还会用尽心思进一步去品味、咀嚼、揣摩,试图得到更丰富、更深刻、更明确的美感享受。但实际上,即使是得到的审美感受刻骨铭心,它也终究仅存于鉴赏者的内心,无法用语言复述或精确表达出来。人们喜爱某个作品往往首先是被其中那只可意会却难以言传的美妙所吸引,并且这种具有模糊性的美是无法穷究的。
归根到底,音乐鉴赏的终极目标就是探寻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感受音乐世界的艺术之美,按照文艺系统论的观点,文艺作品的艺术魅力是由作品功能结构在与鉴赏主体进行双向交流时而产生的美感效应,主要包括诱导效应、感染效应、震惊效应、证同效应、净化效应、启迪效应等。这些美感效应的产生,从其客观存在的功能结构而言,它们常常水乳交融地联系在一起,彼此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而且彼此过渡或交叉,任何人都不能分解出它们在音乐鉴赏中的数量比重和先后秩序,而只能笼而统之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所以人们体会到的艺术魅力都是具有模糊性的。
综上所述,无论是音乐鉴赏的客体、音乐鉴赏的过程,还是音乐鉴赏的终极目标都具有模糊性,因此,毫无疑问音乐鉴赏具有不可抗拒的模糊性。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为了实施素质教育而普遍开设了《音乐鉴赏》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对于帮助学生加强音乐修养,增加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和理解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并通过学习音乐对文化进行思考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校音乐鉴赏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学者应始终抓住音乐鉴赏的模糊性特征,才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音乐鉴赏教学往往是按照以下教学模式来进行,由教师给出所要鉴赏的曲目名称,然后介绍作者、创作背景,接着讲解作品曲式、内容、表现等,最后学生才聆听曲目。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只有教师的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只是观众而不是主角,教师成了绝对权威和课堂管理中心,因此传统的音乐鉴赏只是被动的教学过程,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也就很难达到音乐鉴赏课程应有的效果。
在传统音乐鉴赏教学中还常存在着以下的教法,那就是先分段讲解、即放一段音响就讲解一段,所有段落听完以后最后再完整听一遍。这种做法的弊端是不能给学生以一个完整的第一印象,整个理解过程就成了各时间片断的拼凑过程,还束缚了学生的想像力,鉴赏者只能按照所讲解的内容去理解和想像,绞尽脑汁地将音乐与讲解的内容组合在一起,试图将每一个音符都语言化和画面化,这样就违背了音乐鉴赏的本意了。当然还有的教师在学生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穿插几句讲解,更是干扰了学生的聆听,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反感。
音乐鉴赏的模糊性对我们的启示是:在音乐鉴赏活动中应尊重音乐作品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合理运用模糊思维,鼓励学生以大胆而自由的气魄去欣赏音乐作品,不一味强求某种明晰确定的概念,否则会把充满生命活力的音乐鉴赏活动引入死胡同。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要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感情,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即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我们的同学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老师的讲解中“学会音乐”转变为“会学音乐”。音乐欣赏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就要把握好尺度,因为讲解多了会影响学生音乐欣赏的效果,讲解少了,学生对作品的领会又不深刻,同时在何时讲解也需要教师充分把握好。笔者认为在课堂上采取先听后讲的方式既能保持音乐的完整性、审美内涵的不确定性,又能将音乐的内容讲解清楚。听的过程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提示,有时甚至标题音乐的标题也不要说。让音乐托举着欣赏者想像的翅膀尽情地畅游,然后让他们将自己的第一感受说出来或写出来,再将他们的感受与音乐作品提示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段讲解,这样就既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力,让他们得以更多地领会音乐的激情和情感,又保持了音乐的完整性。在教学中我们只有始终以音乐为本,遵循音乐鉴赏的模糊性规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创造性的活动,才能避免将“音乐鉴赏”课上成“音乐欣赏”课,从而真正的达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情操、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使音乐作品的美学潜质被充分挖掘,使鉴赏者的主体心灵在音乐作品丰富多彩的审美意蕴的熏染下得以升华。
[1]李云涛.音乐的模糊性原理[J].齐鲁艺苑,1998,(1).
[2]冯绍绣,李占红.谈音乐“模糊性”对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6,(23).
[3]和绍文.音乐“非语义性”对创新精神培养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9,(2).
[4]蒋婉求.音乐艺术的模糊性[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7,(1).
2012-04-14
陈玉(1978-),女,湖南永州人,硕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