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现代社会诚信失范及教育*

2012-08-15 00:43
外语与翻译 2012年2期
关键词:诚信道德传统

苏 烨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71100)

试述现代社会诚信失范及教育*

苏 烨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71100)

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国家都把诚信作为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传统诚信观遭到遗失,现代诚信观尚未形成,各种失信现象不断涌现,现代诚信教育势在必行。在当前社会不但要传承和发展传统诚信伦理,学习西方诚信观,还应采用各种方式,开展诚信教育,提高自身修养,建立一个良性、和谐的诚信社会。

诚信;诚信失范;诚信教育

一、传统“诚信观”

(一)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处于动荡、变革之中,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就是在这个时期发端和成型。

要谈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首先要追溯到先秦时期,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中就已经出现了“诚”与“信”的概念。《尚书》中的“诚信”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层面上,在儒家思想中,信是真、诚、实的总和;信是立人之道、立政之本。老子认为“道”中有“信”;强调做人不应伪装,要保持纯洁的天性。同时,强调即使对不守信的人,也要信任他,这样才可以使人守信[1]。墨家推崇忠信之士。法家虽然主张以法治国,但却非常看重道德规范中“诚信”的功能,告诫君主治国要取信于人。各家思想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融合,“诚信”思想在中华大地上逐渐确立起来。

(二)秦汉

秦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统治思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诚信”思想被提到了一个相当权威的高度,与“仁、义、礼、智、信”并称为“五常”。自此,诚信思想在华夏民族中的地位得到了巩固。

(三)唐宋元明清

宋明理学家们把对“诚”的理解进行了延伸拓展。他们认为诚是天理的本然,是天人合一的基础,诚的意义超越了生命个体的约束。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经济的发展,中国迎来了资本主义萌芽,中国传统诚信观到明清时期表现出实用性的特征。

二、西方社会里的“信”

中西方关于“诚信”的定义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一致性:都将诚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基本内涵和要求也是相似的,都有尊重事实、信守承诺之意[2]。但是,随着西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诚信”成为一种具有市场经济和契约意义的诚信文化,具有普适性和平等性,并通过法律来维系。在西方法律中,诚实信用被称为“帝王条款”,如有违背,会受到法律制裁[3]。

三、我国目前诚信现状

(一)我国现代社会有关诚信的基本要求

随着人际交往、政治生活以及经济生活的新特点、新问题的出现,诚信的内容必然要有所变化,有所进步[4]。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现代社会诚信的基本要求。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明礼诚信”。

(二)我国目前存在的“诚信失范”

“诚信失范”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突出现象。利益化趋势日益加强,而对利益的追求又缺乏成熟的制度加以规范,造成了社会交往的紊乱[5]。

1、家庭诚信问题

家庭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夫妻关系;一个是父母与子女关系。目前,在这两类关系中都出现了诚信问题。

夫妻关系,尤其是年轻夫妻的诚信问题尤为突出。首先表现为对婚姻忠诚度的怀疑。比如,会偷看对方的通话记录和短信内容。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诚信问题主要表现在父母不守信用。很多家长把对孩子做出的承诺当作哄骗孩子完成某项任务的一种手段,事后往往不会信守诺言。

2、学校诚信问题

近几年,学术不端、科研诚信失范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各种学术造假现象让人瞠目结舌。

还有大学生对诚信产生困惑。事实上,对于诚信的困惑往往是一种对于善恶的困惑。做人要讲道理、讲诚信,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做人的基本信念。但在现实生活中做好人吃亏的事例,使大学生对善恶的标准产生了怀疑。并且,大学生诚信标准不一,采用双重标准[6]。

3、企业诚信问题

现在,企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尤其是目前沸沸扬扬的食品安全问题:从“三鹿奶粉”到现在的“染色馒头”,一时间,诚信问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4、政府诚信问题

在政府机关中,有些官员滥用职权,出尔反尔,欺上瞒下,贪污受贿等。这些直接损害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

四、出现“诚信危机”的原因

(一)传统诚信观逐渐丧失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各家思想都将诚信作为成人、为政的重要内容。在当时,传统的道德思想与政治是融为一体的,当人们在反对和推翻过去的政治体系时,也一并将传统的道德否定了[7]。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新的道德体系尚未被建立,同时西方思想的冲击,各种利己主义、金钱利益至上思潮渗入,人们渐渐迷失了方向,个人主义膨胀,利欲熏心。在利益最大化和传统道德的矛盾和博弈中,诚信就败下阵来。

(二)诚信教育落后

虽然,学校会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基础课程,但是,诚信教育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一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学习体系;另一方面,诚信教育流于形式,只有口号,没有行动。大家没有将诚信内化为一种对价值观的尊重,也没有外化为实践,其中包括教育者在内。再者,非在校人员缺乏诚信再教育。

(三)道德和伦理标准降低

所有人都知道讲诚信是好的,是正确的;但是,为什么人们还要去违反它呢?更有甚者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们的道德和伦理标准降低了,习惯了互相隐瞒。

(四)失信“利大于弊”

对于失信的惩戒一般有法律制裁和道德谴责两方面。然而,法律制裁所涉及的范围很小,道德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又是有限的。所以,人们进行利与弊的权衡后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五)失信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人与人的交往讲求互动性,中国人讲“来而不往非礼也”,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但是,一旦有人违反规则,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就像病毒一样,愈演愈烈。

五、建立诚信社会的措施

(一)汲取和发展传统诚信思想,寻求人性真善美的回归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人类宣告进入信息时代。然而,优秀传统诚信思想的继承却出现了断层。

首先,塑造理想的道德人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导思想。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把诚信作为为人之本,真善美是打造完美人格的永恒主题。虽然,传统思想中有一些不可取之处,但是,将其全盘否定也是片面的。我们应该弘扬其中积极的诚信观念,这对于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

其次,不仅要继承优良的传统诚信思想,还要对其进行改造和发展,扩大传统诚信思想的外延,传统的品德诚信可以衍生出责任诚信,使之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进而使诚信道德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氛围[8]。

(二)“取长补短”学习西方诚信观

1、西方社会的诚信是一种契约式的诚信。在契约关系中,大家都必须信守承诺,如果一方违约,对方就会取消他的利益实现的保证权利,并要受到惩罚[9]。而且,西方诚信不会局限于某个小圈子,是大众的、开放性的诚信。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熟人社会,在诚信思想方面也表现出亲缘性。因此,它局限于狭小的范围。我们需要借鉴西方的开放思想,把诚信思想推广为全社会都普遍认同和遵守的规范。

2、西方社会的诚信是靠法律来维系的,而我国的诚信约束很大程度上是靠道德。但是,单纯依靠德性而不依靠法律制度来建立一个诚信社会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应努力吸收西方社会将“诚信”上升为法律原则的成功经验,在打造“诚信社会”时,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

(三)家庭诚信教育

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人生的第一步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环境质量的优劣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如果生活在一个互相信任、真诚待人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会形成正确的诚信观。因此,夫妻之间相互信任,给孩子提供一个真诚的家庭环境,营造一种和谐的家庭氛围才是正确的选择。同时,父母与孩子要加强沟通和交流,淡化代沟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家庭内部要民主、开放,提高孩子的安全感,愿意说实话、真话。同时,家庭成员相互学习、相互批评指正,完善人格。

(四)学校诚信教育

我认为,诚信教育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要教育人们对人要真诚、守信用;另一方面,要信任他人;第三,要教育学生敢于揭露失信现象。

首先,在我国传统诚信伦理中,诚信是立人之本,在现代教育中,也秉承这一理念。各院校开设思修课程,教育大家要讲诚信,守信用;但是,这远远不够。将此理念内化为坚定的信仰,外化于实践才是重点。因此,学校不仅要担负传达信息的作用,还要引导学生将理论落实到行动上,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其次,勇于信任他人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这个利益至上、道德滑坡严重的社会中,大部分人都没有安全感,害怕受到伤害。基于这样的心理状况,人们可能会强迫自己不要去相信任何人。所以,引导大家走出思想的牢笼,相信他人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模拟试验的方式增强大家的安全感,消除防线。老子也强调即使对不守信的人,也要信任他,这样才可以使人守信。只有如此,才会形成人与人交往的良性循环。

第三,敢于揭露失信现象。中国人具有含蓄、隐忍的特质,但是,这样的性格特点往往会助长某些不良行为的膨胀。一个人的力量可能是脆弱的,但是大家联合起来,为正义形成一股合力,邪恶的气焰自然就会逐渐虚弱。因此,勇气也需要去培养,并使之成为一种本能。

(五)政府、企业诚信再教育

在古代,我国将诚信作为立政之本,这种传统诚信观我们不能丢失。我们的政府官员应当重新认识和理解诚信在政府执政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尚书》、《论语》中的诚信思想值得政府官员们学习。

企业失信是最近大家热议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靠再教育。企业在开展技能培训的同时融入道德、诚信教育。打造企业诚信思想光靠教育、自省、自觉是不现实的,还要靠国家的强制力,明确诚信标准,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失信成本。

(六)自我教育,提高自身修养,“修己以安人”

古语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是基础。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生活在一个群体性的社会中,群体意味着你要跟其他人交往。但是,这种交往不是没有界限的,一方面,它有个人的自由空间;另一方面,它建立在互相尊重对方的基础上。我们不但有自己独立的生存空间,也有独立的思想空间,不希望被其他人入侵;推己及人,其他人也有保守个人信息的权利。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逾越界限。

2、不要采用双重标准,不要降低自己的道德标准。社会的进程不是只有进步,也伴随着倒退,尤其表现在道德领域。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会不良现象有强烈的传染因子,但是,我们要克制自己,增强自律意识,不要降低自己的道德标准,保留对真善美的认知高度。

所以,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品性,才有权利和资格去要求他人。

[1]宋晶.老子德育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J].孝感学院学报,2009,(2).

[2][3]吴建华.中西诚信伦理比较及其启示[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2).

[4]罗成翼.简论传统诚信观与现代诚信伦理[J].南华大学学报,2006,(6).

[5]林平.大学生信用教育与信用评价体系的研究[J].伦理学研究,2011,(2).

[6]赵国军.大学生诚信伦理困惑解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5).

[7]何小青.诚信伦理与大学生人格完善[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6).

[8]计毅波.论我国当前诚信失常的原因及治理对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

[9]涂永珍.中西方“诚信”文化的差异及其现代整合[J].诚信研究,2004,(3).

2012-05-21

苏烨(1986-),女,山东莱芜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诚信道德传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