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巧玲,吴卓洁
(汕头市卫生学校,广东 汕头 515073)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
叶巧玲,吴卓洁
(汕头市卫生学校,广东 汕头 515073)
中职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为优化岗位人员培养,增强学校教学与岗位需求的一致性,从实习岗位角度进行调研,针对护理、助产两个主干专业学生在以下3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校内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知识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校内实验实训教学与现在岗位工作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的差距及校内实训仪器设备器材与现在岗位工作使用的仪器设备器材的差异,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临床实习;工作岗位;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岗位人才。为保证教育教学适应企业的需要,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学校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对我校护理、助产两个主干专业从实习岗位角度进行调研,收集两个专业在学校教学、实训、设备中与临床存在的差距,认真查找根源,制订行之有效的措施,尽可能实现教学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我校进入临床实习初期的2007级护理、助产两个专业的学生。实习医院是我市的6所综合性医院。
2.1 内容
(1)校内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知识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2)校内实验实训教学与现在岗位工作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的差距。(3)校内实训仪器设备器材与现在岗位工作使用的仪器设备器材的差异。
2.2 方法
(1)第一阶段:自拟问卷,问卷采用问答题题型,发放给2007级护理、助产专业的全体实习学生。共发放问卷278份,其中护理专业229份、助产专业49份。回收调查问卷202份,总回收率72.7%,其中护理专业166份(72.4%),助产专业36份(73.5%)。回收问卷分布涵盖两个实习专业和6个实习医院,具备分布的随机性。(2)第二阶段: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汇总,并对频数相对集中且能反映关注程度的问题,由护理教研室安排从事临床各科教学的教师到实习学生所在的大医院各科室进行调研核实,确保资料的可信度。
3.1 存在的问题
3.1.1 学校教学与工作岗位要求存在矛盾 进入临床实习以后,学生反馈一些在临床很常用或要求重点掌握的知识,如气管切口护理,胰岛素的分类(长中短效)和用法,新生儿配方奶的方法和小儿液体配置的计算,病人术前术后的访视以及院内感染的知识、职业防护、锐器伤紧急处理等,这些在学校理论教学中是相对比较欠缺的。还有一些数据资料与临床存在差异:如心脏复苏按压比例,教材上是1:15,临床是2:30;气囊导尿时尿管的插入长度,教材上是5~7 cm,临床是7~10 cm,还包括固定尿管时气囊注水量的不同、吸痰时插管的深度、血小板正常值等,诸如此类的差异使学生感到矛盾。
3.1.2 实训教学内容及设备条件与临床不相适应 在学校所学的操作中如铺床法、口腔护理、床上擦浴等比临床上实际操作要复杂和繁琐得多;有些仪器操作方法在临床已经少见或基本不用:如脚踏式吸痰器,氧气筒吸氧法,各种橡胶导管如尿管、吸痰管、胃管、玻璃输液瓶等;部分操作只限于理论教学或示教,而学生没有实际操作:如心电图描绘、测血糖仪、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小儿回流洗胃、小儿呼吸囊使用和新生儿保暖箱、蓝光箱的使用,手术器械的摆放,人工呼吸器、微量泵、电子血压计的使用等,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得学生进入临床后必须有个再学习适应的过程。
3.1.3 其他方面 进入临床实习以后,学生比较重视且能在短时间内熟悉各项技术操作,反而在以下几方面: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以及对各项操作涉及的外围工作流程和工作关系灵活应对训练等均表现较为薄弱或无所适从。
3.2 原因分析
3.2.1 学校的教学情况与教材的选择密切相关 目前,护理教材的编写与修改滞后于临床实际[1]。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新技术、新器材不断开发并应用于临床,使传统的理论与技术操作在某些方面与临床出现脱节现象。像心肺复苏标准的不断更改,职业暴露风险的认识,氧气吸入、电动吸痰逐渐被中心控制、管道化所取代等,这些必然使教学与工作岗位之间存在差距。此外,中职教材版本繁多,不同版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存在差异且数据资料没有统一,出现矛盾在所难免。
3.2.2 实训教学与教学设备密切相关 教学设备是实训教学的重要保证。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原有教学设备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部分设备因数量少且比较贵重而没有让学生实践,如心电监护、呼吸器,部分设备因陈旧或欠缺也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实施。
3.2.3 实训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需求及理论考试内容之间存在矛盾 学校的教学一方面要紧贴工作岗位需求,另一方面又要顾及理论考试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需要。如铺床法、床上擦浴等操作,课本上的教法已不适应于临床[1]。又如吸氧、吸痰、导尿、静脉抽血、灌肠等操作,教学中既要把临床出现的新技术、新设备教给学生,又不能丢弃传统的操作方法,这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就业单位不同因而设备条件不同。同时我们在授课时还要兼顾所授知识紧贴课本,这是因为课程的理论考试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仍以教材内容为标准,由此出现教学的矛盾及学生对临床工作的不相适应。
3.2.4 师资队伍不适应中职教育的需要 高原在《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指出:“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具有两年以上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并且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定期到企业、公司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永远保持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而学校的现任教师中,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不能及时了解临床工作的新动态;有些教师原本并非从事本专业的教务工作,难以把本专业的内涵建设深入渗透到教学中,这与中职教育的需要不相适应。
3.2.5 实训教学目标有所局限,技能考核标准片面 现代护理观要求护士以患者为中心,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传统的实训课教学采取“教师示教—学生回示—分组练习”的“三段式”模式,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无法将人际沟通内容融入操作教学中,实训教学目标只能定位于熟练掌握护理操作程序,这就制约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影响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校对学生的技能操作考核总体上还是突出技术的规范与否及熟练度。例如现行的《护理技术实训考核标准》基本上还是沿用功能制护理模式,85%的分值为技术操作,15%的分值为操作前的准备和操作后的用物整理,只注重学生护理技能掌握得是否熟练和规范,而忽视了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观察、健康教育等内容,忽视了患者的需要和感受,难以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2]。
4.1 加强教材建设
学校大胆进行教学改革,针对目前中职教学配套教材版本繁多及相对滞后的情况,在教材选用方面采取不同学科由各科教师集中探讨,反复对比论证后再选择的方式。同时鼓励教师从实用出发,本着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更鼓励教师自编讲义和参编中职教材。
4.2 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李艳菊等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临床使用现状及引发的思考》中指出,在调查的25项技术操作中,有23项涉及一次性医用物品,可见一次性医用物品使用的普遍性[3]。学校在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根据现有条件及教学需要进行详细规划,对在临床已经广泛使用的新技术、新设备,像静脉真空采血、输液泵、微量泵、电子血压计、静脉留置针、胰岛素泵等及时增购,投入较大资金更新和添购已经陈旧及欠缺的教学设备以及临床已普及使用的各种一次性医用物品应用于实训教学中,尽量实现学校教学与岗位需求“零距离”。
4.3 优化实训内容
中职教育以传授技术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教学的核心环节。根据杨新月对基础护理教学现状的调查,教学涉及的80项操作中有7项临床上基本不做,占8.75%;有25项由他人完成,占34.25%;护士独立完成的操作有48项,占65.25%[4]。李艳菊等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临床使用现状调查显示:静脉输液、生命体征测量、晨晚间护理、肌内注射及口服给药操作频率较高[3]。我校在深化教学改革中的举措之一就是优化实训内容。实训项目根据调研反映出的问题并参照当地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认真研究每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及题型等,以“够用、实用”为原则,敢于删除陈旧内容,及时增加新内容、新技术。
4.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中职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学校在师资建设机制上制订了《骨干教师培训实施方案》,针对专业课程骨干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制订长远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教师定期参与临床实践,了解先进的护理理念及学术动态,并及时融入到教学中;还制订了《新任教师培训实施方案》,对新教师认真落实“传、帮、带”工作;还积极引进和聘请“双师型”兼职教师任教,尽量保持教学和临床实践的统一。4.5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技能考核标准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我校针对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模式,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运用于护理实训课的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模拟临床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使教学更加贴近临床;操作训练中同样通过角色扮演加强模拟练习,在针对不同“患者”的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学生体验护士和患者的不同感受,加深其对患者的理解,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学校加大力度修订《实训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作为校本教材,大体上增加了实训物品的准备及整理、学生的实训态度、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健康教育方法等内容的评分权重,培训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情感和技能,充分体现职业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5]。
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办学模式。我们愿意在教育教学中继续实践,不断探索,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与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做出贡献。
[1]吴季卿.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教学滞后于临床实践问题的探讨[J].护理学报,2006(2):78-79.
[2]王桂荣,马英.护理技术课程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8(4):235-236.
[3]李艳菊,胡国瑾,杜闻媛,等.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临床使用现状及引发的思考[J].南方护理学报,2001,8(3):15-16.
[4]杨新月.基础护理教学与临床脱节问题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0,15(5):299-301.
[5]周朝霞,周晓敏.职业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教育研究,2006(6):90-93.
G420
A
1671-1246(2012)10-00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