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爱萍(南京市高淳县固城中心小学 江苏 南京 211300)
依据《新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学必须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倡导以人为本的小学体育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小学体育合作学习教学主要是以小组形式,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通过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体育成绩的一种合作学习方式。这种合作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由教师授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小学体育教学的主体发生了偏移,也使得小学体育教学效率不断下降。而合作学习重视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把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提出各自的观点,共享学习的成果,促进彼此的进步。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参与到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及总结的学习方式,了解体育知识,掌握体育学习技巧。在合作学习的讨论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集思广益,对体育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扩展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同时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传统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和形式较为单一,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新课标背景下,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给予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体育才能的平台,满足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学生在解决体育问题和讨论体育问题的时候,使得学生对体育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同时集体的荣誉感也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动力之一,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自主参与到体育学习中。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使得体育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逐渐确立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才是教学主体”的意识,从而明确体育教学的目的,依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等因素创新教学模式,并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形式的合作学习,一方面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另一方面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率,实现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的目的。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和潜能,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合作学习的时候,要从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出发,合理分配组员,以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当小组成员分配好后,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中选出小组组长,作为小组的指挥者,领导组员进行讨论和交流,并对每个组员的观点进行总结,以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所以小组组长的选择同样很重要。小组组长应该要有较好的学习自律性,并具有一定的威信力,才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良好的领导作用。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贪玩好动,必须有个威信的组长进行管理,以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维持课堂学习纪律,提高体育合作学习教学的效率。
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小组中有的可以组织讨论,有的可以汇报讨论结果,有的可以管理组内纪律等,通过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保证每个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不仅要转变体育教学的观念,同时要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合理分组,共同学习的方式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供分为三种:其一,两人合作小组。这种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主要应用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小游戏里,游戏需要两人合作完成。例如在篮球传球和接球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找到合作练习的伙伴,进行篮球传球和接球的练习。通过一定的练习后,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比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和体育竞技中掌握体育技能。其二,六人合作小组。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个性、能力、素质以及兴趣爱好进行合理分配,并在组内选出组长。小组成员可以通过讨论确立小组组名,例如喜欢跑步为刘翔组,喜欢篮球为姚明组,喜欢足球为贝克汉姆组,喜欢乒乓球为张继科组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小组合作的凝聚力提高,组员之间可以优势互补提高学生解决体育问题的效率和质量,使每个组员都能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其三,把全班分为两个组。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应用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大游戏里。例如在拔河比赛中,将全班分为两个组,并给两组取名为大力士组和勇士组。通过这种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这三种教学模式,并交叉运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教师在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讨论的时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开阔学生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到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要对体育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抓住小组讨论的时机,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在体育障碍赛跑的教学中,当每个障碍赛程都练习后,让学生自主创造障碍赛程,并进行障碍接力赛。这是教师要抓住小组讨论机会,让学生讨论障碍摆放的位置。当第一次比赛结束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调整接力的顺序后,在进行第二次比赛。比赛结束后,教师让学生表达对整个比赛的体会。有的小组说,我们小组创造的障碍赛程主要以先易后难为主;有的小组说,我们的作战技巧是先让跑步差一点的先跑,最后由跑步最快的人冲刺;还有的小组说,我们先将对跑步由影响的障碍放在前面,最后在进行冲刺。通过这样合作讨论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寻找解决体育问题的方法,开阔了学生学习体育的思维。
在小学体育合作学习中建立评价机制,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同时可以添加体育合作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信心,成为体育合作学习发展的催化剂。小学体育合作学习评价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营造小组竞争氛围。教师制作小组评比板块,并将小组名称写在画板上,学生可以在评比板上看到每个组的合作学习成绩,从而营造一种学习竞争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动力。其二,小组评比机制。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强调的是小组成员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并通过相互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体育成绩。教师可以给合作学习较为出色的小组适当的激励,在评比板上贴一朵红花,集中十朵红花的小组可以获得“最佳合作小组”的称号。其三,个人评价机制。当小组内的成员有出色表现的时候,教师和小组组员要给予其肯定和赞美,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自主参与到体育学习活动中。通过这种评比机制,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组员相互帮助,相互进步,以保证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稳定发展。
[1]陈锦枝.试析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J].科学时代,2009,12(02):89-90.
[2]陆建明.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11(02):67-68.
[3]杨丽.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科技信息,2011,9(0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