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龙雨(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安徽 241000)
课堂心理因素指的是在人的认知过程中不直接参与的,但对认知活动起到强化和推动作用的各种因素,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个性、意志等。这些因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其中兴趣是最活跃和直接的课堂教学心理因素,剩下的因素往往是通过转化为兴趣的形式来对认知过程发挥作用。
⑴激励作用
动机、兴趣、意志等心理因素能够为学生提供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对学习任务有着明确的认识,并向学习目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激励学生在已有的能力和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的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把全部的潜能都发挥出来,以良好的学习状态去投入学习当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⑵弥补智力的不足
课堂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学生的智力缺陷和不足。良好的课堂心理因素,往往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自我约束等性格特点,以及踏实肯干、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等学习品质,学生具体这些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有着巨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学生在智力水平和学习基础上的不足。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能实现“勤能补拙”、“笨鸟先飞”,这在体育学习中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学生只要勤于练习,就能在自身基础上取得突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习好,首先就必须有足够的兴趣。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极为重要。因此,必须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听课状态,而教师的课堂语言和授课气氛,这些都会极大的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气氛。因此,体育课堂教学工作的重点就是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授课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学习。体育课教学中,很容易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影响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的内容,在上课后,先让学生进行课前热身,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练习,并配上口令,这样可以很好的让学生集中精力上课。在学生完成规定的任务后,教师还可以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去自由发挥。
帮助学生对学习体育有着清晰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可以使学生在日后的体育学习调动其积极性。很多高中学生因为面临高考的压力,不愿意上体育课,或者认为上体育课目的是出来放松一下,也不认真上课,这种心态会严重的影响课堂教学。在新学期开始后,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和帮助人实现全面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体育的目的。让学生明白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对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直接的帮助,健康的体魄是生活的基础。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简要的介绍给学生,并分析学习这些知识,对于学生平时的锻炼有什么帮助,经常参加锻炼可以改善学生的哪些体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教师除了帮助学生认识到学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也会面临个人极限的挑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熟练的运用各种技巧,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信心,在体育课堂上积极参加各项运动,促进坚强意志的培养。
课堂练习的内容要有层次性,不仅要考虑到全体学生,还要兼顾个别,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训练要求都能满足。例如,在学习“前滚翻”时,当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后,教师可以把难度较大的连续前滚翻动作教给学生,这样就可以启发学习较好的学生,使其掌握更高的运动技巧,让他们用于尝试,不断探索。
综上,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在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基础上,尝试各种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课堂上,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体育活动的无限快乐,使学生自愿的去参与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1]聂唏.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
[2]姜铁汉.体育教学中学生情绪的变化与调节[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10).
[3]姜铁汉.素质教育下体育隐性课程的开发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