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 卢丽丽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和方式正在慢慢改变,为适应时代的潮流,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图书馆界逐渐兴起构建IC服务模式的趋势,随即得到广大读者用户的普遍欢迎。我国图书馆界也于本世纪初先后从台湾、香港到大陆内地开始关注并尝试IC的构建,虽然困难重重,但总体上正在稳步前进。
信息共享空间的英文名称是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目前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但较公认的基本观点是:图书馆整合多媒体通讯互联网、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和内容丰富的信息库(包括印刷型、数字化和多媒体等各种类型的资源),在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共同支持下,为读者(包括个人、小组或学术团队)的学习、讨论和研究等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培育读者的信息素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透过国外IC的发展实践,我们发现IC的发展模式一般分为初级阶段、过度阶段和高级阶段。目前大多国外高校图书馆的IC基本已经完成初级阶段正向过渡阶段发展,而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则刚步入IC的初级阶段。
信息共享空间是提供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场所;使用和检索信息的场所;在新的学术环境中测试软件和硬件的场所;促进学术发展和创造合作机会的场所以及支持交叉学科研究的场所。[1]可以肯定,IC是图书馆发展的一个契机,也是大势所趋。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差异,我国高校图书馆IC的构建不能完全模仿国外。同理,高职院校图书馆IC的建设也不能完全照搬其他本科重点院校的模式。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针对具体的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IC。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积累了一些发展初级阶段IC的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比较充足的馆舍空间。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大多高职院校正在筹建或已经完成新校区的建设,同时新校区的新图书馆也得以落实。新馆内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大小会议室、读者教育培训室、书吧和便利超市应有尽有,已经具备了发展初级阶段IC的空间需求。其次,硬软件设备不断完善。近年来数字教育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不断加快,学校(主要集中在图书馆)的多媒体系统和电脑设备数量不断增长。据调查如今一般新馆都拥有配置100台电脑左右的电子阅览室和两间大容量的多媒体教室,并配置各种图文处理软件。再次,不断增长的信息资源。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和政府图书采购招标政策的实行,大大促进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发展。据悉目前一般高职院校每年的各种类型资源的实洋采购计划多则百万少则也有二三十万。经过连续多年的积累,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量基本能满足初级阶段IC的需求。最后,人力资源的素质不断提高。目前一般高职院校正式引进的人才都需要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包括图书馆人才的引进,为构建IC准备了必要的人力资源。
目前我国各本科重点院校图书馆基本都在积极构建IC,特别是发达地区的上海和北京部分院校图书馆,甚至已经初步完成了初级阶段的IC构建。然而大多高职院校目前还不能立即实现IC的构想,主要有以下几个瓶颈亟待解决。首先,思想观念急需转变。一直以来,高职院校上至学院领导,下至广大师生读者甚至图书馆人,都忽视了图书馆除了是教学工作的辅助部门外,还应该是科研与实践的重要参与者。思想观念的固化使图书馆的藏借、研讨和实践发生脱节,造成了构建IC目标的迷茫。其次,资金不足久未解决。由于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作用长期得不到重视,导致图书馆资金投入不足。据了解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图书馆领导没有经费使用权,甚至连日常的办公经费都严重不足,造成图书馆无法正常开展教学科研辅助工作,更不必说启动构建IC所需的大量资金。再次,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据笔者调查,目前一般本科重点院校图书馆70%左右的员工都拥有研究生以上的学历,而高职院校图书馆一直被视为“养老院”、“博士后站”。人力资源方面长期存在学历不高和专业不对口等缺陷,同时由于自身体制不健全,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即便是最近几年的人才陆续引进也远不能在质与量上与其他本科重点院校图书馆相比,尚未达到构建IC的水平。最后,信息资源结构不合理。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在逐步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量”上去了,但“质”并未得到显著改观。种种原因导致图书质量不能保证,电子数据库涉及的长度和宽度不理想。要想构建IC,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模式,信息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和挖掘迫在眉睫。
IC的建设理念是一种集成化、一站式的服务,它有三个构成要素(物理层、虚拟层和支持层,也就是空间、资源和服务)。[2]高职院校在构建IC过程中一方面要了解自身的现实条件,一方面也要认识到与其他本科重点院校之间的差距;既要因地制宜地打造适合自身水平的IC模式,同时也要充分借鉴本科重点院校构建IC的经验。所以,笔者以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构建信息共享空间。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IC环境下建设的信息资源,不仅要满足集成化、一站式和借藏阅一体化等特点,还应根据自身特点,构建特色IC信息资源。(1)合理布置信息空间。针对高职院校读者信息资源的需求与本科重点院校有所不同的现实,应尽量把文学科普类资源放置在图书馆前沿,方便读者利用。例如: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活动较频繁,在布置信息空间时不仅要妥善解决学习、科研讨论这种个体与合作空间之间的资源配置矛盾,还要解决实践操作这方面的信息资源空间的需求。(2)整合不同层次的信息资源。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的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因此信息整合和挖掘不必过度追究高度与深度,但是考虑到一般高职院校都有几个特色专业为支撑点,而满足这些专业的读者信息需求,就必须考虑其专业信息需求的特点和深度。(3)加强兄弟院校之间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虽然最近几年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发展迅速,但由于底子薄,与本科重点院校图书馆的信息量仍无法比拟。所以要充分利用OA资源和高校联合信息数据库,建立简单易用的检索平台和全面系统的导航库,将兄弟院校的资源集中于统一的检索平台,构建指向明确,结构合理的导航系统,方便用户浏览使用。(4)加强特色专业信息资源建设。高职教育就是要立足于特色专业的建设,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因此资源建设的策略应该要经典、实用,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例如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的IC强调数字学习元素,因此在数字学习资源的建置方面不遗余力,着重整合信息检索、多媒体、参考咨询、休闲与数字学习五大服务之特色服务。[3]
高水平的人力资源是IC良好运作的基本保障,人力资源工作包括人员构成、招聘与培训、道德文化和反馈评价等环节。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力资源薄弱普遍存在,笔者认为在构建IC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决:
(1)采取合作管理型模式。从IC的人员来源角度出发,将组织结构模型划分为独立管理、合作管理和合并管理三种模型。[4]各个学校视不同情况而定。高职院校图书馆一方面人力资源薄弱,短期内招聘大量高素质的馆员也不切实际;另一方面IC的正常运作又需要大量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和指导教师。为实现目标,由图书馆、信息中心与相关部门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在馆长的协调下合作管理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这些年“图文信息中心”正在慢慢地取代“图书馆”,给合作模式提供了现实条件和思想基础。同时高职院校建设特色专业的现实,也迫切需要我们吸收相关教师作为长期兼职指导老师。
(2)强化人力资源建设。IC的一站式特点对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方面要求很高,这与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不合理等特点构成显著矛盾。所以在构建IC人力资源时应面向图情档、信息技术及其他相关专业人才,采取全职和兼职两种工作形式,全职人员以图书馆员和信息技术人员为主,兼职人员以各系指导教师和学生助理为主,同时要更加注重兼职人员的比例,必要时可占工作人员总数的大半,这样既解决了人力资源的不足,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金短缺的问题。由于信息共享空间服务强调知识构建和知识服务,而知识的不断更新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积极提高自己。同时大量的兼职人员也必须予及时地参加培训以适合岗位需求。培训内容应包括参考咨询服务、信息技术、心理咨询以及管理制度等内容。
(3)重视部门文化和反馈系统的建设。高职院校一般都是几个中专学校合并而成,虽然名为高校,但实质上很多中专的影子仍继续存在,学校许多部门包括图书馆在观念和机制上尚不能与高校完全匹配。图书馆每天都在高呼“读者至上,服务为本”,然而大多只是停留在口头上,高职院校图书馆长期被动消极的服务模式和机构设置并不符合IC理念。要构建IC首先必须从思想上进行改革,主要体现在团队协作精神、职业道德规范、核心价值观念等组织文化上,它是IC的动力轴和方向盘。
反馈评价是IC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用户评价和自我评价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弊端。高职院校图书馆长期游离于独立和非独立的二级机构之间,很多管理机制不够科学,反馈系统的建设严重落后。建立完善准确的评价人力资源体系,对完善和调整人力资源工作甚为重要。
近十多年,既是信息共享空间的迅速发展期,也是高职院校的快速成熟期。IC作为图书馆服务功能整合的成果,为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提供了助推学校发展和拓展自身功能的机遇。高职院校图书馆虽然基础比较薄弱,但发展迅速,要以新馆建设为契机,精心研究,长期规划信息共享空间。高职院校图书馆人要以积极饱满的精神,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因时因地制宜,建设适合自身特点的IC服务机制,最大限度地适应和满足读者的需求。
[1]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7-10.
[2]过言之.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5):33-34,42.
[3]刘青,刘勤.信息共享空间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9,(6):23-27.
[4]任树怀,盛兴军.信息共享空间理论模型建构与动力机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4):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