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衰竭”,指从业者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心理反映,是伴随着长时间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疲倦和衰竭状态。美国学者马勒诗认为,职业倦怠是由“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低落”等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工作情绪的冷漠感、倦怠,经常性的低成就感,常伴疲劳、烦躁易怒、紧张无助等,是其主要表现。
随着几年来扩招积累,民办高校和普通国立大学相比,学生来源相对复杂多样,层次更是参差不齐,需要诉求多元化,行为意识相对自由。辅导员工作的属性属于人的管理工作,而且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立机制刚刚起步。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与国立院校的辅导员相比,民办高校的辅导员经常面临更为复杂多样的对象和事件,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教育部2005年特别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肯定了高校包括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意义,辅导员队伍职业倦怠问题值得长期关注。
角色冲突就是指因角色期望不一致而产生的客观需求矛盾和主观认同冲突,表现为角色冲突和角色间冲突两种形式。随着民办高校扩招范围升级,入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民办学校的行政功能日趋复杂,作为行政人员主干力量的辅导员的角色愈加多能化,尤其是服务化倾向非常明显。辅导员不仅是学生安全和生活的代理者,还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知识的传授者、知心朋友、心理疏导员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员等。辅导员劳动的特殊性在于全面育人,对个人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因此造成的角色冲突乃至角色模糊使多数辅导员感到疲劳和压力,是导致其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
1.内在角色冲突
由于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有不合理之处,辅导员处在高校管理体系的共管位置,来自领导、教师和学生的不同期望值各有其不同指向,不同角色期望值引起了内在角色的冲突。
顶着神圣的“光环”,教师的职业是受人尊敬的,但是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过于琐碎,繁重的工作所得的成果却是无形的,工作业绩不可明确度量,高投入高付出与高回报的比例不相称,进而导致工作缺乏创造性,工作能力提升速度慢,反而逐渐迷失在反复的工作中,难以为自己搭建职业发展的良好平台,与长远的个人事业发展目标相悖。
同时,随着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日增,其思维和行为的叛逆性使得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难见成效,这导致辅导员的权威呈日趋减弱的趋势,个人自足感的缺失所引发的内在角色冲突在所难免。
2.外在角色冲突
民办高校辅导员在管理上占据主导地位,总体处在学校责任维护与学生敬而远之的对立层中,在维护学校管理秩序的同时,还需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服务者,提供学习、生活等全方位的帮助;同时,辅导员的角色要求与学生的心理诉求时常相悖,既要维护社会和学校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又必须宽容和接纳学生的独特观念,而两种价值观的融合程度较小。协调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所带来的困难,造成了工作上外在角色的冲突。
1.工作内容和方式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常常是按照工作对象划分的,并不是职能,其工作时间和空间都没有明确的界限,并伴有工作状态的应激性;且辅导员实际上作为高校与学生间的纽带,是各级职能部门工作的执行者,由于各个部门都有自身的工作惯例和要求,都要求辅导员按其标准严格完成工作任务,其工作内容上交织冗杂,工作多元性和客观责任的多重性还会带来工作重点的离散。
2.工作方式存在挑战
民办高校辅导员在面临学校硬性管理任务时,要求具备雷厉风行的管理能力;同时又面临广大学生的教育感化、关心扶助任务,需要有和风细雨的软性管理方式。但是一个人的个性风格往往是有惰性的,两者兼备则有一定的现实困难。
民办高校辅导员同时需要向多个部门负责,承受着上级部门间权益冲突的压力,同时面对学生群体,还需要调节学生间如选干部、评优、补助等多元化权益的冲突。多头的事务和责任重担疲于应付,难出成绩易生事故,不仅致使成就感不足,浮躁和紧张感很难避免,很多辅导员无暇专注思政教育的本职研究。
随着就业门槛的增高,一般辅导员在个人学历、能力素质上普遍较高,但身处事业编外的聘任制岗位体制下,个人收入相对较低,一部分甚至成了“生存型”教师,自我成就感的心理落差非常大;另外,在自身发展方面,也面临着评职称难、行政管理序列名额紧、职业技术序列开始行不通、思政教育序列专业不对口、学校不支持进修等多方面的障碍;历史沿袭上,辅导员岗位流动性大,虽然也是教师,但现实地位低于任课教师,仅担任保姆或者救火员的角色;最后,在日常管理体系中,辅导员个人权益也常常随工作的需要而损失,尤其在突发事件、举办活动、招生就业等工作上,常要牺牲个人的法定休息时间、金钱等利益来满足工作的需要。
1.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有序,职责明晰,减轻工作压力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础在于改变长期的轻视学生工作的思想,转变辅导员的边缘化身份,把学生工作的重要性等同于教学科研工作,把学生工作学科化、学分化;同时,明确辅导员的职责要求,避免事务性的工作过多重复和交叉,完善辅导员岗位管理的责任和绩效考核机制是减轻工作压力最直接的措施。
目前而言,民办高校凡涉及学生的工作均由辅导员负责,包括学生思想教育、生活、心理、实践活动、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学籍、预警等诸多方面;而根据教育部对辅导员岗位有关规定的精神,民办高校应配齐专职辅导员,不同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将庞大的学生工作系统化、条块化,并且应保证配给辅导员的学生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领导层面应给予待遇和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关心和照顾,并提供培训提升的平台
组织的关怀是减轻心理边缘化群体的职业倦怠感的有效途径,高校层面拿出具体扶助于学生工作的政策尤为必要。在具体的待遇、福利、职称评审、表彰奖励等政策方面适当倾斜,有助于消除差异感,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凝聚力。
此外,美国教育学者费斯勒认为,教师行业要想吸引好的教师并留住他们,非常紧要的是通过入职培训项目帮助新任教师。提高职业化水平,完善入职培训,定期开展辅导员论坛、讲座、研讨会、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给予辅导员更多的在职学习和进修的便利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辅导员职业素养和管理效率,提升个人成就感。
3.强化组织公平管理机制,引入竞争和流动机制,激发工作热情
职业倦怠最根本的对策是激发工作热情,公平民主的管理机制是前提。根据教育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首先应该加强人事管理体制的完善,增加公开、公平和竞争的人事制度,杜绝人情关系因素干扰,没有流动就没有稳定,没有竞赛就没有危机感和效率观,应加快“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体制改革。严格公正、精简高效的考核指标是学生工作的基本保证。考核重点应放在工作实效、工作态度、同事和学生的评价等方面,减少一些重复性、务虚性的考核指标,考核的过程应该放在平时工作和即时材料的统计,而不是年终疲于做考核材料,甚至材料造假情况,避免形成学生工作的浮躁氛围。
[1]孟勇.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与职业倦怠[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
[2]冯刚等.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金忠明,林炊利.走出职业倦怠的误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王晓春,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5).
[5]刘祥亚.职业倦怠自治手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