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士勇
(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
Visual Basic 是一种面向对象和采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因其功能强大、易学易用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1]。《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在程序设计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其程序设计的思想及实际设计能力。所以,采取何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已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比传统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个创新突破,打破循序渐进和积累的套路,不再按照教学内容从易到难的顺序授课[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授课的新知识设计成一个一个的独立而又关联的任务;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想方设法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师生相互之间不断进行探讨,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并对完成的结果给予评价、归纳总结。整个教学实践中,教师不断提高自己设计问题、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学生既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训练。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任务、学生的积极互动。教学活动中有“三主五环节”的重要特征,“三主”指教师为主导、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五环节”指适当的情景、适当的任务、适当的讨论、适当的指导、适当的评价。就“三主”而言,第一,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他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布置教学任务(或项目)、提供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探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得以体现;第二,在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中,确定任务是关键,因为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这个任务展开的,任务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是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是以完成任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任务是整个教学的主线;第三,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由原来的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探求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使用任务驱动方法进行教学,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有利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任务驱动和传统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关键在于授课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此外,任务驱动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的学习过程,为此,教师应该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工具给学生,这样教师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也得到提高;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任务驱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任务的完成需要小组同学的共同努力,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第三,有利于院校加快教学改革的进程,提升综合实力。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在高职院校,对于加快教学改革的进程、推动学校的内涵建设、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试以《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中函数调用为例,采用“任务驱动”法,分五个环节具体实施。
在程序设计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是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但是程序设计本身就是很抽象的概念,为此,授课教师需要将抽象的概念转换为具体的实例,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创设适当的情景能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拓展应用,达到教学目标。
函数调用中的首个问题是为什么要采用函数调用,在什么情况下要采用函数调用。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一个情景让学生理解此问题:建造一座房子,需要很多原材料,对于像窗子、钢筋等这些材料建造者有没有必要自己来做?或者说,为了建造房屋有无必要再去建一个生产窗子或钢筋的厂?其实无须考虑编织答案。回到程序设计中,有些代码段需要使用多次时,可以将其写成函数的形式,如果需要时直接拿来就用,这就是程序调用的理解。
在理解函数调用相关概念的前提下,第二个环节就是给出适当的任务,例如计算1~10 阶乘之和。可以将该任务分解为:(1)阶乘,(2)求和。此外,在设计任务时可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基本任务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合理地分配不同的任务给不同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任务给出后,教师不要着急去讲解,而是要引导大家去讨论并分析,让学生去思考应该怎样完成以及运用什么样的知识去完成。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针对任务进行充分交流、探讨,进而以最佳的方案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在参与中获得成就感与充实感,为任务的完成奠定基础。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师要注意观察并及时予以引导、帮助,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通过多种渠道解决遇到的问题,比如图书、程序设计手册、网络等,提高自学能力。还要引导学生相互之间的协作,全面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总之,教师的指导应该以学生提高探索、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任务完成后,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要求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给出评价标准,促使学生认真反思,不断提高和发展。这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对教学效果的价值判断,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引导教学方向、检验教学效果,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3]。当然,教学评价是多方位、多角度的,只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可以进一步拓宽思路,多角度地进行积极探索。
实践证明,采用基于任务驱动法的《Visual Bais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更让学生学会了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开发基于Visual Basic 程序开发项目的基本能力。总之,任务驱动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4]。通过此类课程教学改革,可以加快整个教学改革的步伐,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1] 张荣华,殷士勇.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毛红春.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7.
[3] 臧建莲.任务驱动法在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0.
[4] 张萍.任务驱动法在DSP 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