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市广播主持人的采编技能培养

2012-08-15 00:47黄文源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广播主持人

黄文源

(铜陵市广播电视台,安徽 铜陵 244000)

浅析地市广播主持人的采编技能培养

黄文源

(铜陵市广播电视台,安徽 铜陵 244000)

随着现代广播的发展和受众审美层次的不断提高,地市电台需要更多综合素质高、采编能力强的节目主持人,这是一个关系到广播媒介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文章试从“主持人”职业发展、目前存在于直播节目中诸多问题剖析,探寻作为地市广播主持人核心竞争力的“采编技能”培养途径。

广播主持人;采编技能;培养途径

在传媒行业,传统媒体中一线专业人员的划分是很清晰的,记者、编辑、主持人各有不同的专业技术职称类别,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以主持人这个专业为例,随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内容和形式日趋丰富,主持人的风格也日趋多样,采编播合一的主持人应运而生,他们拉近了新闻采访报道与受众的距离,适应了新闻报道制作深度和节目播出多样化的需要,越来越受到受众的认可和青睐。作为地市一级的广播媒体,由于运作成本有限,更是在直播节目全面铺开之际,就积极探索采、编、播、主持合一的播出模式,让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编辑间进行不断的渗透、融汇、浸润和“换血”。本文试从地市广播媒体的角度,探寻广播主持人采编技能的培养。

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进步,主持人职业从“外形”到“内涵”、从“被动”到“主动”的转移,从说别人的话到开始说自己的话,从学会倾听,再到听懂后进行信息筛选、判断,并做出独立的评论,这是主持人职业特征发展的必然归宿。从近年各种评奖中获奖的主持人主持节目风格的多样化,可以窥见主持界的悄然变化:采编播全能型主持呼之欲出。

一、问题:职业困惑

当前,地市电台的各个专业频率都保持着小成本、低能耗的投入产出状态,一般来说,每个频率十来个直播节目,基本上都是采编播合一的主持人负责制,一个萝卜一个坑,“单干户”机制,这已经成为地市广播电台广泛采用的一种成熟的运作模式,但是成熟本身并不等同于高品质。近年来,主持人节目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突出的是“水”和“浅”,节目内容水分多,主持人漫无边际的胡吹乱侃,编排不得当,形式不般配,制作不精良,已经引起了广播界同仁和部分听众的不满。

1.缺少前期策划,节目信息量少、雷同,大多时间全靠报纸、网络、杂志、热线电话堆砌,“拼盘节目”充斥全天,导致广播资源的浪费。

2.缺乏案头准备,不重视节目编辑工作,内容平淡,结构松散,形式呆板,节奏混乱,有的文字量过大,让人听来不胜其累;有的内容不够音乐凑,比例失调——一切全凭直播现场随意操作,“捡到篮里都是菜”。

3.主持人综合素质欠缺,政治上较为稚嫩,思想上不够成熟,在判断是非、决定话题走向、材料取舍、深度挖掘时无所适从。

4.主持人整体上过于年轻化,没有在一线担任过记者、接触过各种生活现实的资深采编人员一样的阅历,脱离群众、脱离生活,普遍存在着浮躁和不成熟,致使节目主题开掘不深,思想内涵不广,文化品位不高。

二、策略:提升采编技能

1.现场连线报道提升采访技能

从理论上来说,学校教育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主持人;从实践来看,很多优秀的主持人是社会而不是播音主持专业培养出来的。纵观国内外一批著名的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经历,不难发现,他们走的几乎都是“记者——名记者——主持人——名主持人”的路子,并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辉煌的记者采访生涯。

当初我台不少主持人进入工作岗位,标准都局限在普通话水平等较低的层面上,但真正开始节目运作,采、编、播、控、导的机械分工就被打破,主持人进入了一个高消耗的状态。所以台里明确要求:新进主持人必须在新闻部跟班学习,所有主持人每月必须完成一定篇数的新闻采写任务。从采访开始学习新闻写作,目的是让地市台主持人深深扎根生活的土壤,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人士,熟悉当地事务,开拓视野,增广见识,从众多的与新闻事件接触而获取的感性经验中,提升自己的新闻敏感性。

广播的连线报道在以前一般是记者来做,但是随着媒体的发展,“主持人”与“记者”之间的壁垒已经打开,特别是在地市台,相比较记者以新闻写作见长,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优势就非常明显,所以在一些大型新闻直播节目中,主持人就被推向了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如2009“铜都鉴日”日全食观测盛典现场直播《相约古铜都 见证日全食》,铜陵台和安徽台联合直播,现场连线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四川、湖北、浙江、江苏等省的电台记者,及时报道了各地群众观看日全食的盛况和感受。当时,铜陵作为全国8个日全食指定观测点之首,很多人寄予了期待,但天公不作美,阴沉的天气吊足了人们的胃口,超出了节目的预设,不断变化的过程通过连续3个小时的直播,不间断的告诉听众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这件事意味着什么。分布在全市各个分观测点的主持人,以采访者、目击者、参与者等报道身份对环境、场面、气氛、情景以及细节进行挖掘和描述,“延伸”了听众的耳朵,满足了听众对于新闻事件、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权威性,参与性的进一步要求,把听众带进各个现场,一起看,一起听。

为完成这次特别节目,我们指导和要求连线主持人要做足功课。首先,要精心策划准备。因为现场报道不能走马观花,要重在挖掘现场,否则你的报道就只是让听众知道你到了现场,而没有完成“你告诉听众什么”这一根本任务。而且现场情况是相当复杂的,我们的主持人就是要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使其简单化,有序化,清晰化。(1)与报道有关的资料。(2)相关专业知识、现场人物的背景,还要尽可能熟悉你将在那里做报道的现场环境。(3)制定采访计划,设计采访提纲,对报道的结构、描述的内容心里大体上有个谱,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多设计几种方案,以保证临场不慌乱,有条不紊,取得好的效果。

其次,现场连线报道怎么说。说感触,主持人要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把看到、听到、闻到、摸到…… 在现场的感触说出来;问具体,提问要简洁、明确、小而具体,选取最能体现新闻主题的某件事、某个人进行采访;会筛选,这点对于平时节目“水”惯了的主持人要尤其注意,并非“看到什么说什么”嘴巴不把门儿,对获取的信息要迅速进行理性过滤,在有限的时间里传递最有效的信息。

采访能力是决定主持人素质高低的前提条件,它可以反映主持人的嗅觉、胆识、头脑、活动能力、判断分析能力以及知识修养程度,优秀的节目主持人的记者素质是不断培养锻炼出来的。

2.节目详稿要求凸显编辑技巧

针对广播直播节目中出现的结构松散,内容随意,语言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是主持人“编辑”能力的缺位。铜陵三套广播频率制定了严格的“详稿送审制度”,主持人深思熟虑的编辑过程,正是对节目深入“理解、感受”的过程。在我台,节目详稿编辑是主持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编辑能力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主持人整体素质和水平的重要方面。

不同的节目对文稿虽有一定的风格、细节规范,但总体上讲对主题的把握、思路的展现、语言的要求等方面是一致的:主题明确、脉络清晰、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口语化、个性化;语言风格要与节目对应,对象感强。具体做法是:

(1)严格执行:坚持节目送审制度,确保导向正确,主题突出,定位准确,避免内容同质。

(2)走出一个误区:“高水平节目主持人的即兴发挥是刹那间的灵感”。其实,真正成功的临场发挥往往是建立在厚积薄发的基础上,是“功夫在诗外”的积累和磨砺以及事先的充分准备。如果我们没有深厚的积累又毫无准备就匆忙上阵,其结果往往会张口结舌、语无伦次,或南辕北辙、说些风马牛不相及的话,甚至不合情理、不合逻辑、走板出格的话。

(3)三个环节的编辑技巧:加强开场、话题切入、编排方式。“开场设计”是我们一直重点强调的。它决定的是你今天这档节目的基调和气场,万事开头难,头开好了,新颖个性、简洁明了,主持人状态兴奋,后面的内容就顺汤顺水。

主持人节目大都以话题的方式进行。实践证明:主持人进入话题和结束话题的技巧对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实践中,主持人不善于对资料进行话题设计,话题的进入和结束形式单一、缺少变化、语言干巴枯燥,欠生动活泼。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节目的整体效果,影响了主持人个性色彩的魅力。因此,为了使传播更为有效,我们要求主持人一定要讲究话题的设计,讲究话题的进入和结束、走向乃至衔接的方式和技巧,使主持更为自然、生动与有感染力,使节目的传播达到整体的优化。

一成不变的节目编排,会让受众厌烦。主持人是广播连接受众的关键,对节目局部组合与编排过程要非常熟悉。节目的片花、歌曲、音效、采访录音、串联词等要有机组合,既要有规矩,又不能墨守成规,要出其不意,使节目段落的起伏体现出一定的节奏美。

目前不足:

(1)不能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主持文稿编辑存在忽认真忽散漫的问题,具体环节存在缺胳膊少腿现象。

(2)文稿设计策划不够,细节处理粗糙。

(3)节目用稿中还不能把书面语改成符合节目主持人个性语言风格。

(4)主持人动笔还不够,现在我们的播出稿件全部是打印出来的,虽然整齐、漂亮,但主持人在实际操作中似乎就不再有创新、有分析、有判断了。我们要求在备稿中,主持人要写写画画、圈圈点点,要在稿件最后播出之前,始终处于动态调整、完善的过程中,要让节目播出稿不断闪现主持人灵动的思维火花。

3.节目策划及写作打造“全能”素质

(1)主持人的工作范畴中一项不能忽视的工作就是节目策划,也可以说节目的“主持”是从策划开始的。2011年1月18日,铜陵持续降雪,面对突发冰雪灾害,铜陵广播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实施特殊编排和超常规播出,推出完全由主持人自主策划的长达10小时的《抗击冰雪 温暖铜都》特别节目,采编人员奔赴一线,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报道我市各部门和群众抗击冰雪保畅通的生动场景,充分发挥广播在灾难中的应急功能。第一次启动分组轮盘式直播方式,第一次以广播主持人为核心,集合铜陵广播、电视20多位采编播人员大兵团作战,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合力,充分体现了广播媒体快捷、敏锐、高效的特点和优势。

主持人作为节目的领衔者,从选择题材、确定主题、思考报道形式、具体策划步骤和技巧等都全面贯穿节目制作始终,才能在主持节目中既有全局观念,又有敏锐视角,提问客观、评点到位。试想,主持人如果没有这样对节目的思考和设计,如何能成为节目的组织者、驾驭者的。

(2)相对于主持人的语言能力来说,写作能力虽然处于隐性的位置,但却是反映主持人能力的根本。它不仅检验主持人对语法知识、逻辑规则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而且对主持人的洞察力、思辩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等是一个全方位的锻炼。对此,我台明确要求和鼓励主持人坚持多读和勤写,如节目策划、宣传计划、经验交流、节目点评等等,组织各种演讲比赛、征文评选、创意创新大赛等活动,每年的目标考核中都有外宣、创优任务等,提升主持人驾驭文字的能力。

在主持人节目“详稿”编辑的同时,我们更加重视直播主持人现场说话能力的培养,其实这就是写作能力在主持人身上的集中体现。有一定的写作基本功,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能得到了较好的锻炼,才不会“离了稿子不会说话”、不会词不达意、不会病句迭出;有一定的写作基本功,在文字语言向有声语言的转化中,往往对稿件理解感受更准确、更深刻、更精细、更独特,也更迅捷,因而有助于有声语言的表达。要让随时随地说合适的话成为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培养但并非一日之功。

在实战中学会打仗,多年来,铜陵市广播电视台对广播主持人的培养,贴近新闻宣传、时代发展、受众需求、地市实际,培育出了一批高品味、有新意、听众普遍认可的节目,《行风热线》、《快乐城堡》、《幸福方向盘》、《的士之声》等栏目多次荣获中央、省、市“十佳”栏目和优秀栏目等荣誉,主持人李国获全国生活类节目优秀主持人称号。仅去年一年,就有十多篇作品分获各类奖次,其中《别被广告忽悠了》获得中广协娱乐节目一等奖、另有多篇作品获省新闻、社教、文艺等创优一、二等奖。

广播节目主持人相比于其他媒体主持人,确实拥有在采编播方面较大的灵活性,但必须是以高素质作为必要条件的。本文试图说明的正是,主持人是一个非常丰富特殊的综合性的职业概念,不论是媒体环境的迫切需求,职业发展的应有之义,还是主持人内在的呼唤与需求,都亟待摸索出一种有共性意义与作用的培养模式,为地市广播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核心动力。

[1]吴郁.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李伶俐.中美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比较研究[J].传媒观察,2005,(5).

[3]郑红,何晓华.谈谈节目主持人的“记者素质”[J].视听界,2003,(2).

[4]颜泽玉.如何当好编辑记者型的新闻主持人[J].新闻与写作,2009,(1).

G229.27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1-752X(2012)01-0069-02

2011-11-12

黄文源(1968-),女,江苏江都人,铜陵市广播电视台文教中心主任。

刘忠义)

猜你喜欢
广播主持人
主持人语
小小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