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立群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科学部,江苏泰州225300)
中国的教育和社会习俗一直存在着一个不可理喻的悖论和偏见,对研究型人才的仰视和对技能型人才的歧视,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技能型人才紧缺和优秀拔尖技能型人才奇缺的社会现状。纵观世界近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横看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在教育上的具体举措,我们不难发现对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注和重视。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社会的重要转型期,没有一大批优秀拔尖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和发达的高等职业教育作支撑,中国要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结果是难以想象的。
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泰职院党委围绕新时期高职教育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工作,从学院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高度,对开展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基础科学部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学院有关拔尖人才培养的会议精神,统一全体教师对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的认识,准确把握院党委推进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的战略意图。同时布置各下属教研室以多种形式,结合各自课程特点,深入研讨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并制定具体的计划方案。要求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用实际行动探索创新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措施和操作路径,为提高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作出积极的贡献。实事求是地说,在研讨优秀拔尖人才培养问题和相关工作落实过程中,部分的教师对此问题有疑虑、有困惑,有观念和观点上的偏差。甚至有的教师认为高端技能型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是专业教师的事,与基础课教师没有多少关系。
针对这一认识,我们做了认真系统地分析思考,寻找导致这种认识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分析思考形成的判断是:不能准确理解把握公共基础课程功能和把基础课程功能的庸俗化是问题的实质所在。严格而言,公共基础课程在优秀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特别的作用,只有重新正确认识公共基础课程的功能,公共基础课程才能真正有效服务于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工作。目前我院基础科学部负责教学的公共基础课程有高等数学、实用英语和体育,文章就如何重新正确、充分认识这三门公共基础课程的教育功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由于教学过程中的因循沿袭、更因为应试教育的后遗症,我们对数学教育的印象,不外乎是教点公式、定理和一些解题技巧等。这是对数学教育的庸俗化的理解。
从学科特点而言,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科学。它是学习、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必备的工具,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和方法。马克思说过:“一门科学,只有当它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思想家、数学家笛卡儿说:“数学是人类知识活动留下来最具威力的知识工具。”学习和研究数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观察一下数学的学科特点,我们不难发现,数学的基本要素体现在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中。数学家拉普拉斯说:“在数学这门科学里,我们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是归纳和类比。”归纳、类比和推理是我们认识表象世界的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数学通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手段的运用,在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分析中演绎万事万物表象下内在的逻辑联系。
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数学能力是人类一种极其重要的认知能力。数学教育拓展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训练了我们的思维逻辑。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加里宁说得极好:“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其要旨不难理解。
从人文的角度讲,数学是一种文化现象。一部数学史就是对数学文化的最感性的展示。它鲜活地告诉我们,千百年来数学家们在他们创造性的工作过程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弘扬科学精神、追求对客观世界的完美解读,凸显了人类积极进取的意志。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曾经说:“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世间的一切无不可以用数来表现。”
其实,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所展现的人文教育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回望历史,我们会看到很多思想家、大师级的文化名人本身就是数学家。如:泰勒尔、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阿基米德、哥白尼、伽利略、布鲁诺、达·芬奇、爱因斯坦、罗素和冯·诺依曼等,不一而足。他们都是人类文明星空中耀眼的明星,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他们集数学家和思想家、文化名人于一身,这难道是巧合或偶然吗?数学与文化、数学与思想关系十分密切,数学对思想、文化的发展作用甚大。这个结论既不能证伪,也不能证明,但是无法否定。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决定了数学教育重要的人文价值。
数学到底教什么?教公式?教定理?解题技巧?我想答案应该可以得出。前北大校长、著名数学教育家丁石孙说:“一个人,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民族,对待数学,重要的不是公式,不是定理,而是它的方法。”如果我们合理地延展他的表述,那么数学既要教公式、定理,也要教方法,更要把数学当成一种文化去实现它的教育功能。他的另一段话可以作为印证:“我们长期以来,不仅没有意识到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甚至不了解数学是一种文化,这种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数学教育。”这给我们的数学教育打开了思路和眼界。
数学是充满人文精神的科学。数学文化比数学知识体系具有更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数学文化是对数学知识、素养和技能的高度概括。学数学,更重要的是学数学语言、数学方法、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曾这样说:“学生们不管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在他们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会随时随地发生作用,并使他们受益终身。”
在这层意义上,我们来重新认识高等数学的教育功能,我们的教研教改和课程建设就能够找准方向。培养优秀拔尖人才,我们就必须对他们进行严格的数理思维训练,让他们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教会他们数学语言、数学方法、数学精神、数学思想,为他们的未来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使他们“终身受益”。否则,就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大学英语教学,常常被理解为纯语言的训练,这种理解固然狭隘。更有甚者,由于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学英语以考证、考级为目的,教师教英语把提高学生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看成是教学的最高追求。这种认识局限导致的结果是:教习者辛辛苦苦,学习者兴味索然。效能低下,难以为继。即使应试、考级得高分者,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仅限于考题范围内。英语的实际沟通交流能力,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都令人不敢恭维。这是中国高校大学英语公共基础课程普遍面临的难题和窘境。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化解这个窘境?如何让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大学英语教学有效地为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服务?这就有必要重新审视这门公共基础课程的教育功能。从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角度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大学英语必须发挥下述四种教育功能:
(1) 提高语言交流技巧。学习一门外国语,此处特指英语,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学习一种沟通交流的技巧。这与我们学习母语的差别在于:我们学习的是一种跨文化沟通交流的技巧。如何掌握跨文化沟通交流的技巧,那就要把语言作为一个活的东西来学。在语言实践中,通过沟通交流的手段,不断提高沟通交流的能力。要在“游泳中学习游泳”。要让学生学会游泳,教师自己就要成为游泳高手,还要具备指导别人游泳的能力。这就需要英语教师更多专研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更多了解第二语言国的背景文化,不断提高自身在第二语言海洋中“游泳”的能力和水平。
面对一个经济已然全球化、社会日益国际化的世界,要培养优秀拔尖人才,就必须让优秀拔尖的学生学会进行有效的英语语言沟通交流,不然,他们就难以拔尖;即使他们在某一方面拔尖,他们未来的持续发展依然存在一种缺憾。
(2)拓宽信息获取途径。马克思说过:“学好一门外国语,打开一个新天地。”据可靠统计,互联网百分之七十的各类信息是英语发布的。学好英语,其实就是拓宽学生信息获取的途径,打开他们的文化视野,畅通他们的资源渠道。在网络化的生存状态下,信息就是资源;掌握信息资源,就是他们职场制胜的关键。而要让培养的优秀学生成为拔尖人才,英语教师在传习英语交流沟通技巧外,还应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络获取第一手信息资源,通过信息的获取固化他们已有的英语沟通交流能力基础。
(3) 增进人文教育素养。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通过语言材料原汁原味地接受异域文化的熏陶、影响,了解人类文明所积累的优秀文化遗产和普世价值观念。多元文化的碰撞,会极大地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站在文化的前沿,感受文化差异,会源源不断给优秀拔尖学生创新的灵感。这也是渗透教育的一种有效的资源渠道。只有具备世界眼光的学生才有可能成为这个国际化时代的优秀拔尖人才。
(4) 推动语言思维共进。语言和思维表面看,是互不相干的两码事。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的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是平行的,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是互相促进的。虽然语言并非思维的源头,但语言能力的发展对智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不难找到许多个例证明,思想大师几乎无一例外也是语言大师。让语言学习和思维发展共进,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让优秀学生更优秀,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如果每一位英语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大学英语的这四种教育功能,并且身体力行去做,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大学英语就一定会为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发挥重大的作用。
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教育功能的重要性着实不必赘述。毛泽东论述教育时为什么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其实一点也不难理解。他的论述既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主观臆断。因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脱离了体育就无从谈起。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躯体之中。”体育是基础的基础,要增进躯体的健全,舍体育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体”是“器”,“德”与“智”便是这“器”中之“物”。没有了“器”,我们的“物”置何处;如果“器”有残缺,我们的“物”就无法安放。一言以蔽之,体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
按照普遍接受的方式,体育课程的教育功能可以细分为下述四方面:
(1)增进身体健康成长。这是体育课程功能的第一个层面,也是最基础的层面。青年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这是体育课程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价值所在。阳光体育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其着眼点也不外乎于此。体育课程的这种价值在受教育者身上主要体现两种变化。一是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变化;二是体育意识和行为方式的变化。长期的运动实践和体验,逐步养成了受教育者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2)丰富知识提高技能。这是体育课程功能的第二个层面。作为运动科学的体育,其课程的特点主要是技能性,但它也有着自身的知识体系,较多的内容是不能够或不完全能够通过语言或其它符号系统传授学习的。一般来说,体育课程中的知识就其学习方式而言,有这样两个特点:首先,课程学习中的知识内容主要是操作性、技能性的知识,不同于其他课程中以认知、理解为特征的知识;其次,体育课程的知识学习,包括技能性知识和认知性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运动实践而实现的。技能性和实践性是其基本特征,在技能训练中丰富体育知识,在运动实践中不断提高技能。这对培养复合型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还存在可资借鉴的经验转移功能。
(3)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是体育课程的一个较高层面。在这一方面总体看来,做得不够充分。人是一个生物体,也是一个社会存在物。人的运动实践不仅积渐式地改变着人们身体机能,而且随时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的感受。由于体育运动过程是不断面对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反复体验挫折和困难。在这种反复的挫折和困难体验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会不断有效地提高,进而培养、增进他们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毛泽东在其《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谈道:体育之大效尤在“足以强意志”,“意志也者,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要成为优秀拔尖人才,就必须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拥有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具备突出的情绪调控能力。这就是优秀拔尖人才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学生的“情商”。有专家认为,决定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九十靠情商,百分之十靠智商。而意志品质和情趣调控能力是最为重要的情商因素。另外,学生在运动中会体验到进步或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客观评价自我的习惯和能力,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决定人生高度。态度决定一切,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透出的是真理的气息。体育之教育功能实在不能小视。在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体育课程大有可为。
(4)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这是体育课程的一个深刻层面。现代社会,尤其是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人们社会交往的范围扩大了,人们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了,具备不具备与社会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成为判断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能够获得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精神,以及自我调适、自我超越的能力等。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畅行,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人们对体育这一社会价值的认同。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互相理解、友谊长存、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这也是对体育培养社会适应力的最好诠释。总之,由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体育课程在增强学生重要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我们细加思索,便不难感受到:体育是发展身体、保障健康、增强体质、提高动作协调能力的过程,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对于优秀拔尖人才培养,体育课程意义重大,尤其是后两个层面的功能价值是其他任何学科难以比拟的。
综上所述,从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公共基础课程对学生综合素养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特殊作用。客观而言,优秀拔尖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和成熟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也由于拔尖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成熟必须面对社会环境的种种考验,公共基础课程打下的基础深度决定拔尖人才未来发展的高度。
我们希望通过深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强化课程建设,营造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大平台,提高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效率。通过强化学生社团建设,营造校园文化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因;通过抓技能竞赛,让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为优秀拔尖人才拓宽视野、提升品质做加法。通过优质公共素质选修课的开设,为优秀拔尖人才知识结构的优化、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多元素质支撑。
我们有理由相信,重新正确认识公共基础课程的教育功能,把课程建设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子,积极深入地进行基础课程的教研和教改,把基础课程的教学转变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基础,公共基础课程就一定能有效服务于优秀拔尖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1]丁石孙,张祖贵.数学与教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2]丁石孙.数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在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高校数学教学研讨会上的报告)[J].科技导报,2002,(2):6-10.
[3]顾沛.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