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崧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200237)
教育部在2008年颁发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 (教高【2008】5号文)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众所共知,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应该由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两大部分组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内部保证,教育行政部门、中介机构等对高职院校教学活动及其质量所进行的监控、评估等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外部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了五个“必须”,其中之一就是“必须重视教育质量”。今天,“教育质量是衡量教育整体水平的主要指标,是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1],已形成共识。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
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大量高质量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而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说到底,只能依靠学校自己来保证。因此,建设校内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性举措。
(2)高职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引起政府和社会各方对其发展协调性的忧虑与关心。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可以强化学校的服务意识和效益意识,并在消除社会各方忧虑的同时,为高职教育争取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
(3)目前,下滑的生源数量、较高的收费标准、日见激烈的就业竞争,引起家长、学生、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和投入效益的深切关注,院校普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市场选择压力。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使得社会各方能够全面、深入、及时、准确地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并通过需求方理性的选择和到位的监督,促进良性竞争机制的形成,推动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4)在高等职业院校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可以进一步彰显学校在内涵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及时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经验总结和原因分析,明确改进、提高的方向,在激发学校自主发展活力的同时,产生自我约束的动力,从而逐步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5)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需要。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协作的范围、层次和水平,以拓展视野,提升办学水平。
可见,高等职业院校建立、健全校内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不是什么应时之作,而是一项事关高职教育健康、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2010年初,教育部高职与高专教育处提交了一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展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对建设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报告指出:经过十余年的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由两个体系(高职质量保障目标体系、高职教育评价体系)两个系统(高职质量保障评价系统、信息系统)组成的,富有中国高职教育特色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与此同时,报告也分析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提出了加快建设步伐的若干建议。
综合上述报告和各方的反馈信息,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总体状态不平衡,相当数量院校的内部质量保障还停留在组织随堂听课、安排教学常规检查的阶段,尚未真正形成体系。
(2) 一些院校存在质量保障目标不够明确、标准不够清晰的问题。或好高骛远、不着边际,或剑走偏锋、混同培训。
(3)普遍存在保障主体错位,未能很好发挥老师、学生,特别是用人方在质量保障中的主体作用,造成参与面不大,在时间上留有空白点,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
(4)部分院校对信息平台建设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信息采集的责任不落实、渠道不通畅、管理不规范。迄今为止,还有接近五分之一的院校采集信息的质量不高。
(5)对质量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措施不够有力。
因此,要进一步加大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力度,尽快形成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先进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以更加有效地指导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实践,更加有力地推动高职教育的建设、改革与发展。
(1)倡立现代质量意识。关于什么是现代质量意识,已有许多专著宏论,无需我赘述。需要强调的是,在今天,我们要从“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度来理解现代质量意识,要站在现代哲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基础平台上来诠释和发展现代质量意识。否则,就不会有国际水准、中国特色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出现。
(2)确立正确的质量目标。院校建设质量保障体系,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如果连所要保障的根本目标都不清楚,或者不正确,保障就迷失了方向。
关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教育部的有关文件中已有全面的阐述。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目标正日见清晰,并逐渐渗透到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树立符合时代要求,也就是“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又符合高职教育类型、层次定位的,跟得上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几种倾向值得警惕。一是重理论轻实践,似乎说到了也就做到了,目标的作用仅限于写文章、报项目。二是无个性,说不清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中职(专)、和职业性本科的区别。三是重技轻德,目标设定混同于岗位培训,忽视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不愿在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需求研究上下功夫。
正确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不断循环提升的过程,还是一个随着社会进步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和一蹴而就的想法都是有害的、不切实际的。
(3)设置科学的质量标准。确立了质量目标之后,还要设置相应的质量标准。没有标准的目标,难以捉摸,不可评价,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设置质量目标需要从分析影响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即KSF,Key Successful Factor)入手,找到反映主要因素性质优劣、作用强弱的表现指标(即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然后确定指标的衡量方法与手段。有了上述工作的基础,就不难根据发展目标设置实事求是的质量标准。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寻找影响因素和表现指标都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来说,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是非常多的,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而且,它们的作用点和作用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处于不同的维度相同的层面、有的处于相同的维度不同的层面,有的处于相同的维度相同的层面。但是,不管影响因素的数量有多少,所起的作用如何千差万别,因为它们所作用的是同一个对象,所以各个因素之间是必定存在关联的,只要能够抓住主要因素和关键指标,也就把握住了目标主体。
(4)明确质量保障的主体。不言而喻,一个产品质量的保障主体,首先是这个产品的用户,以及生产企业的股东、经营管理者、全体员工、其他合作方。一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主体,首先是社会用人单位,以及学生、家长、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往往容易产生只有监测、评价方是主体,甚至是唯一主体的误解。明确质量保障的主体,就是要让主体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并且真正负起质量保障的责任。
(5)认准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途径。人才培养质量既不是简单地设计、描绘出来的,也不是考出来、查出来的,而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一个个教学环节、校内外诸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经过参与其中的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而生成的、实现的。诚如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所说,“质量不是来源于检验,而是来源于改进生产过程”。由此可见,把保障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参与人才培养的师生和人员身上,把质量保障融入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过程之中,才是质量保障的根本途径。
回顾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认为,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1)导向性原则。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人终身发展需要为宗旨的一类高等教育,必定是以就业为导向,必然要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因此,成功的质量保障体系应当起引导院校坚持服务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满足终身学习需要的办学方向,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不断深化以工学结合为主要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开放性原则。开放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没有社会的深度参与,培养不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自然,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也一定要有社会各方,特别是用人单位、合作企事业单位的深度参与。
现在比较常见的问题不是不开放,而是开放得不够,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比如解决“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公开问题就颇有难度,有些学校总是显得顾虑重重。但是,如果人家连基本的状态数据都看不到,又怎么能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保障呢?归根结底,还是传统的关门办学观念在起作用。
(3)真实性原则。类似于企业产品的质量保障,首先要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问题。如果缺少科学、先进的检测手段,根本不知道质量生成过程中的真实状况,保障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坚持真实性原则,尽量采用科学、先进的监测手段,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可靠,是质量保障体系的命脉所在。
(4)关键性原则。前面已经讲到,寻找影响因素和表现指标都不是越多越好。院校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给人“看”的,因此,一定要善于抓住关键、抓住高职教育的个性需要。不仅如此,在系统日常运行的过程中,同样要坚持关键性原则,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抓关键、抓短板、抓瓶颈。
(5) 简易性原则。任何系统,越复杂艰涩,使用范围就越小,推广的难度就越大,这是常识。要让全院师生员工,甚至校外有关人员都参与质量保障,并形成常态,不在简便易行上下一番功夫,再好的体系也难以持久运行。因此,在设计、建设、运行过程中一定要努力追求“简易”,使得每个参与其中的人感觉方便、轻松。
(6)持续改进原则。在当今这样一个充满变数、高速运转、全球开放、竞争激烈的信息化时代,如果保障体系仅仅起保证质量的作用,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所要建设的质量保障体系必须要有激励学校和个人内在活力,持续提升学习力和创造力的作用,必须体现持续改进的时代精神。
学习借鉴国外、境外高职院校建设校内质量保障体系的成功经验,可以使我们从较高的起点出发,并且少走弯路。与此同时,尤其要注意学习借鉴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的理念和做法。因为,高职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培养热爱一线工作、熟悉一线环境、上手快、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学习借鉴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的理念和做法,有利于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也有利于真实职场环境的塑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教育部在提出“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时,似乎已经明确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但是,从建设实际来看,真正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并不容易。
现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政府的作用应当怎样发挥,以及发挥到什么程度。不要将政府引导误解为政府包揽,一切都由政府说了算,取代学校的核心地位,堵塞社会各方的参与之路。例如标准的设置,政府要管的应当是合格标准,是“底线”,而不应当越俎代庖,热衷于选优秀、评重点。二是如何保证社会各方的有效、正常参与。既不能以各种理由,或者点缀式的作秀排斥社会的参与,也不能放弃监管责任,不讲资质、饥不择食般地引入“第三方”。社会的参与要有制度管理、机制保证,还要解决参与途径、评价方法,做到常态化运作、有效保障质量、有益院校建设。
许多高职院校正在尝试建立“网络结构”的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即由纵向系统和横向层面(校、专业、课程、教师等)组成的体系,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应当继续这方面的探索。而且,在探索的过程中要把建设大大小小的“持续创新周期”作为核心目标,因为只有那样,才可能带来保障理念和体系的质的提升。
所谓“持续创新周期”指的是要让每一项工作形成由如下十个环节组成的循环周期:
如果把前五个环节称为完成设定任务的“前台”工作的话,那么,后五个环节就是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后台”修炼。从图中可以清楚地说明两点,一是对于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来说,仅仅做好“前台”是不够的,必须不断强化后台的修炼,否则,你就会被淘汰。二是“后台”是从对照目标、确立标准、考核评价开始的,质量保障是每一项工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质量保障是每个参与质量塑造者的应负责任。
质量管理的“三全”(全员参与、全过程覆盖、全方位保障)理念几乎人人皆知,可是,如果不从“持续创新周期”的高度来理解,就难以深入人心、落到实处。
高职教育在经过了七、八年摸索之后的今天,可以有底气地提出打造知识管理信息平台的目标。我们的探索是从建设“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开始的,个别院校开发CRP(Campus Resource Planning,校园资源计划)系统的成功经验,使得打造知识管理信息平台的目标大大地接近了。可以负责任地说,如果没有知识管理信息平台做支撑,上面所讲的“持续创新周期”的建立就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历史和现实都一再告诫我们,任何一项工作,不管目标多么高尚、设计多么完美、用心多么良苦,如果没有先进文化土壤的滋养,都摆脱不了昙花一现的命运。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同样需要先进文化的雨露滋润和“道德场”的有力支撑,来不得半点虚伪浮躁、急功近利之心。
令人欣喜的是,一些院校在建设CRP系统的过程中,还原了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教学与保障、成才与自律、管理与服务正在自然地融为“一张皮”。一种先进的、新颖的、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质量文化已经破土,正在顽强地积聚、成长。对此,我充满期待,也希望借此短文,发一声呼喊、注一滴清泉。
[1]新华社特约评论员.以20字方针统揽教育全局——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之二[N].新华每日电讯,2010-07-17(2).
[2]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研究课题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解读与问答[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陈柏春.知识管理—正确概念与企业实务(第二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埃贡·G·古贝,林肯.第四代评估[M].秦霖,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