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英
校园文化活动与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马克思曾说过:“一切创造都需要有一个表现这种力量的场合,需要从它所引起的反应中吸取新的创造的力量”。我院的校园文化活动正是为培养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这样的基础平台,也是培养优秀拔尖人才的有效载体。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营造和构建活跃、高雅、上进、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培养学生探索、实践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开展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工作,是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职院校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高职学生经过三年的学校培养和自身努力,都有可能成为未来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因此,学院实施的优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可以说是一项为大学生未来成为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的重要工作。
高职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它既是丰富校园生活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办学活力和效果的重要展示。实践证明,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对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而且还能在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及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1]。
校园文化活动在培养拔尖人才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发挥自身潜能,培养创新精神[1]。学生参加不同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深入认识自身价值,了解自己的个性潜能,并在各项活动中不断地挖掘和运用自身潜能,认识自我和发展自我。目前,学生社团已成为学院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展示自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二是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活动中从组织策划、事务处理,到困难应对、计划实施全程参与,在处事方法、组织领导、解决问题和应变等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三是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校园文化活动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落实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积极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可以使学生于无声处受到教育,陶冶情操,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学院决定“举全院之力,着力培养一批又一批思想品德优良、知识基础扎实、专业技能冒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备,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职优秀拔尖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各二级院系积极贯彻院党委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精神,围绕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明确学生未来就业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以外,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实践探索。
社团的建设工作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优秀拔尖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二级院系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整合和筹建了若干个社团。社团成立之初,注意选拔和培养思想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学生信赖、热心社团工作的学生,作为优秀拔尖人才的重点培养对象,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提高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以学院校园文化科技艺术节为契机,积极组织或参与学院的各项活动。如“书法大赛”、“辩论赛”、“营销大赛”、“创业大赛”、“礼仪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通过组织或参与各项活动,各社团不仅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社团负责人的领导能力、协调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社团成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成员之间的凝聚力有所增强,而且通过社团这个平台,也将学生的各种兴趣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使社团成为培养优秀拔尖人才的重要平台。
利用学院报告厅作为泰州百姓大学堂举办地的优势,积极组织学院优秀学生参加每期讲座。同时,邀请行业企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老总、能工巧匠来学院作报告;学院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亦纷纷开设学术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并要求同学们认真听取每一场报告。同时,尝试让优秀学生走上讲台作报告,收到较好效果。
学院高度重视技能竞赛,积极组织各专业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市级大学生技能竞赛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有利条件,利用课内实训和课余时间苦练技能,增强本领,不断提高专业理论应用的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2012年学院负责承办的“良帅杯”泰州市六所高校营销技能大赛,学院有多支学生队伍参赛并取得好成绩。
这些主题活动发挥了对学生思想教育、目标引领和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组织和引导学生立足实际,寻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努力向优秀学生看齐,在实践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着力开展“培优”工作,建立培优学生的成长档案,导师一对一培养,使学生增强敬业奉献精神,学习创业创新经验,掌握工作方式方法,学会待人处事的态度;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中开展“做同学的榜样”活动,促使他们自觉加强学习锻炼,不断完善自我、提升素质,为培养优秀拔尖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打下良好基础。
把学院的大会、主题教育活动、专题班会等作为校园文化的常规活动,把学生在校期间系部组织的各种活动[1],如专业教育、感恩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暑期社会实践等作为校园文化的延伸部分;把学院的校园文化科技艺术节等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从不同的侧面和层次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展示、提高自我的舞台,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创造了条件和机会。
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振奋了学生的精神,激发了学生的潜能、突显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强化了实践体验,提升了学生的竞争能力和组织能力,体现了校园文化活动锻炼人、培养人的活动宗旨,促进了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国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这一目标定位决定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后将到企业就业。大学生进入职场初期,也是他们成为真正优秀拔尖人才起步时期,能否顺利融入现代企业文化氛围是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教学应主动面向企业合作办学,同时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了解企业,了解企业文化,培养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活跃的组织文化,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学校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激发企业内在的原动力,促使企业自主参与校企合作。因此,校园文化活动亦需要进一步创新,不断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
邀请企业老总、行业劳模和本校的优秀毕业生到学院开设讲座,广泛宣传、介绍企业文化、管理理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2]。聘请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参与学院的专业教育、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毕业综合实习答辩等工作。同时,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训、顶岗实习,并使之常态化,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办学。通过以上途径,促进企业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并渗透到学生思想行为中去。
可邀请企业的管理精英、生产技术能手、营销大师等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3]。同时,,可以将毕业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情况、切实感受以及学生所在企业对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意见,作为一年一度的毕业生跟踪调查的重要内容。通过收集来自企业的反馈信息,研究分析并追踪校企文化融合对毕业生所产生的影响,进而不断优化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
通过各类活动载体,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院办学的各个环节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校企结合”。如将创新意识、科技信息、企业新的管理理念等优秀企业文化内涵有机融入到学生专业社团活动和大学生技能竞赛活动中;通过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学者、企业老总、能工巧匠到学校开设相关讲座,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形势和现实创新需求,提高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和科研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学院在与企业的合作办学中,可以将学生在校内实习的角色转换为企业的“未来员工”,完全按照企业的运营模式进行实践操作和管理,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接受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真正领悟企业的严格管理和文化内涵[4]。
通过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促进大学生由学生迈向社会角色的转变及培养优秀拔尖人才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企业来说,可以从学院毕业生中选择优秀毕业生,充实员工队伍,使学院成为企业优秀人才的储备库。对学院来说,可以通过了解企业对人才需要状况,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目标。
[1]侯丹丹.浅析高校校园文化活动[J].思想教育研究(增刊),2009,(6):90-91.
[2]王莉.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整合[J].科学咨询,2010,(5):24.
[3]葛树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4):37.
[4]徐天舒.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J].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