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东红
(天津市瑞景中学,天津 300134)
澳大利亚中小学共性的教育理念是“尊重个性,机会公平,遵循规律,开放包容”。相对应的办学理念就是“办包容性学校,做满足每一位学生个性需要的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健康成长”。这体现于学校教育处处凸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强调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差异,主张从人的内在的自然潜力出发,把培养人作为教育目标,而不是主张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来确定教育目标。澳大利亚教育部门极为重视学生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把个体潜能发挥、个性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
澳大利亚学校教育实践的理念:个体对人类社会并不是微不足道的,每个人都有权维护自我人格、拒绝成为他人模式的复制品,个体的发展既要符合社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又要做到自我潜能和个性的充分而自由的发挥,重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就是努力尊重学生,开发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因此,澳大利亚学校给学生创设的是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学生学得自由、轻松。
1.多元文化与价值观交织与碰撞,促进了澳大利亚以“尊重、理解、包容”为教育的首要宗旨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是移民国家,具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特点。多元的价值体系碰撞会更易造成社会问题,相互尊重、理解、包容,实用可行的价值理念,使澳大利亚形成了一个较为和谐的社会。
澳大利亚的教育中,把自我接受作为最重要的内容,并把自我接受作为合格公民的基础,强调“五自”:自尊、自爱、自信、自律、自我接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都重视培养孩子责任感及独立生活的能力。
2003年澳大利亚联邦教育部有关社会价值观念教育工作会议报告明确规定,以下十项社会价值观念为首要教学重点:(1)宽容并体谅他人。(2)尊重他人。(3)有责任感。(4)有正义感。(5)努力获得优异成就。(6)有爱心。(7)包容他人也接受他人的包容,相信他人的善意。(8)为人诚实。(9)崇尚民主自由。(10)遵守道德规范。
2.学校、社区、家庭评价学校办学质量不仅仅看学生成绩,还要看学校对学生的综合教育与培养
据统计,澳大利亚学校、社区、家庭更重视的六项教育成果中,有四项内容与建立健全的人格有关。即: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具有自律与自爱的品德;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能力——成年后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并富有自信的社会一员;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价值观。其中教育成果更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自身体验、自身价值。
澳大利亚的“重视教育陶冶情操的功能、重视和睦相处的价值观、切实可行的公德和社会价值观”的公民教育标准,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多元化的课程分类、多样化的科目和时代性的课程内容是澳大利亚中学课程最为显著的特点。课程种类多样,范围涉及广泛,内容极为丰富,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1.澳大利亚的中小学课程目标更突出“个体”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校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想学习什么课程,学校尽量满足,所以有的学校会开设80门课程。澳大利亚现阶段的中学课程主要围绕联邦教育部制定的八大重点学习领域设置,分为基础课程、扩展课程、职业技能课程和生活技能课程四类。
以初中为例,初中学生必修8个学科和不同课程:英语、数学、科学、技术、语言、美术、社会与环境、个人发展、卫生与体育,其中各学科包涵有不同课程,在不同年段授课,即:土著历史与文化、农业、商务、舞蹈、设计工艺、话剧、食品工艺、地理、环境历史、工业技术、信息软件与技术、音乐、纺织设计和美术等。
学校还会根据社区的需求、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研发校本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多元文化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2.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是当今澳大利亚课程的基本目标
澳大利亚强调“教学与就业的关联性,教学必须为就业服务”的教育方针和理念贯彻在学制和技能教学大纲内,形成了普通高中与职业技工课程相容的高中教育体制的特点。
主要体现如下:(1)在学校阶段就开始灌输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关系;(2)7~12年级均设有职业技工课程;(3)精英中学以及“贵族私校”也设家政课程,如食品工艺、服装制作、木工制作、电器基本维修等;(4)中学10年级以上配备职业辅导教师,可为高低班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提供咨询服务;(5)10年级学生必须到工作场所参加工作两周,并由工作单位和本人写出评估报告;(6)大学与社会服务团体也向青少年提供就业能力咨询服务。
为了保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的目标顺利开展,澳大利亚又实施如下措施:普高课程可在中学或在部分TAFE学院完成,职业与技工课程主要由TAFE授课,一些课程也在中学授课;学生可选择全普高课程,也可同时选择普高与职业技工课程;中学10年级毕业后,可直接进入TAFE学院,修读大学可接受的职业技工课程获得专科文凭(Diploma)后,可转入大学2~3年级继续攻读学位。
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优长去选择,促进了学生更加自信、快乐、阳光、积极。
“培养学生对学习具有强烈的兴趣、培养学生具有进一步升学的能力”则是学校、社区、家庭重视教育质量的另外两项内容。
澳大利亚中小学的教学更注重学生拥有自己的思想、主见和观点。以学生为中心、教与学之间平等的教育理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1.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澳大利亚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由“学识与你的理解”,“你的处世态度”,“技能”三个方面组成。“跨学科学识与实用能力”,“收集、分析、组织信息资料的能力”,“交流思想与信息的能力”,“应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尤其在组织内)合作的能力”,“评判分析与创新能力”,“应用数学概念和运算的能力”,“对自然、社会、知识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策划与组织活动的能力”等,已成为新州中小学教育理念,指导新州的教学行为,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澳大利亚学校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因学生水平不同而分组施教,同时设立了英才班与精英中学,增加教学深度和广度,为超常学生提供更多的兴趣小组活动机会。因材施教的特点也使教学方法呈现多元化,以注重实际应用为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澳大利亚中学采用了近似我国大学的授课方式——“走班制”。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选课到不同的教师那里去上课,这样的课程设置及授课方式使学生有很大的自主权,可根据自身能力和爱好灵活地调整所学各门功课的比重和进度,并向不同方向发展。
2.教与学之间的平等,激发了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澳大利亚的中小学教师坚持以启发学生智力、培养自学能力、注重实际应用为选用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在澳大利亚课堂上,多是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会充当学生知识的引领者,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学生是课堂上发言和参与讨论的主体,在教学中,课堂灌输极少。教师首先集中讲授学习的内容和要求,或讲授一些如何学习的方法,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路,大部分时间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或者提出学习任务、要求之后,即开始分组学习,教师分组指导或发现问题后集中解决。
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着力保证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由于教师更注重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注重知识的社会属性和实用性、注重基本技能(语言技能与数学技能)的教学与其在其他学科的应用、注重动手能力与技能培养,所以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开放式教学内容和方式。
在疾呼“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澳大利亚的教育、课堂、个性创造应该引起中国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澳大利亚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估与考试方法:注重四方面的结合,即平时教师观察、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复习考试与水平测试相结合;考试分数与评语报告相结合;校内考试与统考相结合。
依据《澳洲技能指标教学大纲》的要求,澳大利亚的考核更偏向于学识与技能水平测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内容测试;考核内容或题目以学识与技能的指标为参照;成绩报告提供分数,名次(与同班、同校、所有同龄的对比,百分比参数)与评语;成绩报告形式灵活多样,不局限于百分制;英文写作等标点符号出现多次错误等细节问题均出现在学生评估之中,使学生、家长更明白学生的差距及了解学生的优长,有针对性地学习,发展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1.灵活合理的升学途径,减轻学生考试压力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规定:澳大利亚高中可以在2~5年之间完成,所以将11年级称作高考预备年级,12年级称作高考年级。(1)英语为惟一的必修课。学生可以扬长避短,选择自己的强项课程,合理安排课程的单元数,争取获得好成绩。(2)学生可以选修一门职业课程,毕业时同时获得高中毕业证书与职业课程结业证书,为今后就业打下基础。(3)根据高中积分制度,有关部门可以保留考生的1~3门成绩,为期3年。如果学生重读毕业课程,可以免修1~3门保留考分的课程。这有利于考生获得更好成绩。(4)高考采用积分制度。学校成绩与会考成绩各以50%计算。若学生考试当天生病或遇到意外事件,经查核属实,即可将学校分数以100%计算。(5)大学招生主要依据学生的UAI百分比指数分数,因为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前基本上所有主要课程都修读过了。大学专业课程的某些课目如果学生高中时没有修读过,可以在入学前到Summer School补修。(6)学生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可以拒不接受,选择到TAFE修读自己的首选课程,或补习一年后再次高考。(7)如果考生高考成绩不理想,考分未达到报考专业/课程的录取线,可以与大学和招生中心联络,重新选报自己考分符合要求的专业/课程。(8)11年级功课不如意者(部分课程不及格),可以要求留级,或学校可以建议学生重读。(9)经学校推荐,有超前能力的学生可以提前参加个别课程的高考,逐年累积分数,获得优异成绩。(10)部分职业课程可在中学也可在TAFE修读;普通高中课程可在中学也可在TAFE修读。方便青少年与成年人的不同需要。
高考招生工作通常分四轮进行。考生须填写报考专业和大学,但第一轮之后,如果考分没达到原先报考志愿的要求,可以在下几轮重新报考大学和专业。各大学不歧视“非第一志愿考生”。大学为优秀考生提供双学历与“速成”学位课程,对所有成绩优异的单学位学生提供申请第二学位的机会。
2.公正、科学的考试评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优长
澳大利亚高考分两部分:50%来自考生12年级(高三)的平时成绩(通常包括平时专题作业、单元考试与期末考试成绩),50%则是高中会考成绩,较好地体现了科学性和公平性。有的州则以学生平时成绩的汇总评估分数作为大学录取标准。
虽然澳大利亚高考科目繁多,考试时间长达数月,但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选择考试科目,继续发展优长。除英语作为惟一的必修科目之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强项选择考试课程,合理安排课程的单元数,争取最好的成绩。11年级必须选修至少12单元课程(6门课程),12年级必须选修至少10单元课程(4门课程);最多可选修两门科学课程,可以全部选修文科课程;可以选修一门大学接受的职业技术课;12年级若选修课程超过10单元,以最优10单元计算总分成绩。
因正当理由不能参加统考者,学校评估分数以100%计算高中毕业成绩。因此,有人称该政策为“安全保险”。此外,学校还提供详细的文字,说明毕业生所具备的学识与技能。除了3、5、7、9年级采取全国统一英语语言技能和数学技能考核外,其余采取校内评估与统考相结合的模式。如高中12年级毕业考所有课程采取校内评估与统考相结合的模式。
因此,灵活合理的升学途径、公正与科学的考试评价,既减轻学生考试压力,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优长,使澳大利亚高考不像我国全民皆兵、举国紧张。
澳大利亚强调学生“生而平等”,不论出生贵贱,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澳大利亚对教育公平的解释为:同情弱势群体、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澳大利亚公立中小学实施的教育原则是帮助弱势群体提高,尽量靠近强势群体;促进个性发展,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服务。
1.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政府投入,创建公平的教育环境
“所有儿童应该享有优质教育的平等机会和学校应提供优质教育”的教育理念,促使新州州政府预算的30%投入教育,照顾弱势群体,每年政府投资达到170亿。公立校不得拒收学生。政府教育投入每人每年为大约1万3千澳元。公立学校不得拒绝残疾学生入学,每个残疾学生所用费用相当于2~3名正常学生,在照顾弱势群体是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下,政府会有更多的经费投入给弱势群体或家庭困难的学生。澳大利亚的公平理念不是平等,而是照顾弱势群体,不管他来自怎样的家庭,是怎样的学生,教师都要像父母一样爱他们,让每个孩子都感到快乐!
2.注重超常儿童培养,为学生创设提升的空间
精英教育是澳大利亚为满足学习能力较强的、智力超常的儿童的个性发展的举措,是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服务。精英教育包括英才教育、天赋教育。
澳大利亚中小学都有英才学校,这是政府的要求,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综合技能方面的训练。一般的公立中小学在小学三年级就设置英才班,学校会有专门的教师教授更有深度及广度的教学内容,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大学的教师任课,这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在新州,顶尖的精英学校都是公立学校(在澳的精英中学相当于在中国与大学有合作的那些附属中学)。进入精英学校也需要经过考试(州统一考试)。参加考试的学生中大约六分之一能够进入精英中学(只有想进入精英中学的那些学生参加此考试)。
新州学校办学效益报告表明:学校效益45%取决于学生素质与社会背景(即家庭教育)。
中国重视孩子教育的传统,使得报考精英中学的学生及考得最好的学生多是具有中国背景的孩子。在澳大利亚其他家庭,一般孩子放学回家,家长就会说你去玩吧,而中国家庭的孩子则不同,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中澳教育观念的不同,导致教育行为均有差别。
澳大利亚中小学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无论是对校长,还是对教师,从选拔培养、各级培训、考核注册都构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机制,有效保证了澳大利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多种形式培训,适合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为适合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澳大利亚的中小学教师一般要接受四种形式的培训:一是由政府资助的各学科协会进行的培训,协会的宗旨是以教育部颁布的课程与标准框架为依据,为教师进行专业发展提供渠道,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二是学校所在地区或学区组织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实际需要而举办的短期培训;三是以学校为基础的校本培训;四是到大学接受培训,可以是短期的专题研讨会,也可以是攻读研究生学位。这四种培训形式为各州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教师培训,更主要的职责在各州。各州政府依据教师专业标准结合国家教育变革与课程改革的要求,安排专项免费培训;或委托大学开发教师培训资源,为教师提供经常的支持性培训,培训课程经过教师教育局或注册局认证,在网络发布信息,供教师选择。
在州政府开展的教师培训中,新教师的入职培训特别受到政府的关注,州政府对新教师培训有明确的标准、要求和专业支持的建议与行动。
按照新教师的专业标准要求,入职培训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定向阶段,即新教师到学校任教开始的几周;二是确立阶段,即教学开始的几个月,是新教师在学校的立足和适应期;三是发展阶段,从确立阶段持续到整个教学的第二年,针对新教师进一步的专业发展。每个阶段都包括实施时的基本策略、重点及一些建议策略和还需要强调的方面。
教师校本培训也成为澳大利亚教师培训的主要措施。校本培训的内容依据《教师专业国家标准框架》及学校实际,在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情操、专业协调能力等方面进行探究。通过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及探究的课题,“讨论—研究—实践”。一般学校每年有3.5万澳元用于教师的学习与发展,在国内或国外学习,继续提高学历并学习相应课程。
2.以学生问题为基础,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
通过课程材料分析、教学录像等手段,培训的教师要针对学生管理、学生评估和实践、教师与同事积极合作等诸多教育教学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式探究。在澳大利亚,教师培训有一种理念,即“教师们一起学习、研讨、交流的同时,还要与学生一起共同学习”。他们认为“好学生也会塑造好老师”,学校鼓励学生每天问个好问题来促进教师的思考和学习,学生的进步与学业表现又为教师带来荣誉和成就感,这就是“以学生问题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应建立在“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和“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好”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
为更好地发挥教师潜能,新州中小学“技能指标教学大纲”指出:以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线,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特点选择不同教材。虽然教学技能大纲对教学内容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其中有指导教师如何用技能指标选择教学内容的案例。这给了教师最大的教学自主权和灵活的空间,教师可以依据自身优势及学生的特点,自选教学内容,采用问题讨论、分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既关注了不同的学生,又发挥了学生的潜能。
澳大利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很高,从教师的培养、聘任到管理,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和组织程序,每五年重新进行资格的审定、注册、登记,保障了教师专业的持续性发展。
澳大利亚教师培训从联邦政府到州、区、学校(包括大学)都非常重视教师培训方式的改革。培训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方式灵活,小班化,持续性强,主体性强,信息化程度高,多采取体验方式与互动方式。这是我国教师培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