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与方法综述

2012-08-15 00:50杨云蔡德军
铜陵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创新能力指标

杨云 蔡德军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6)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创新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主要源泉;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仅对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可以通过技术溢出和知识扩散而有效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科学有效地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政府正确制定技术创新政策,企业合理调整技术创新战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减少创新风险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引起国内外有关学者的广泛研究。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对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指导意义,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认知大体一致,基本观点主要有:

李荣平等[1]在确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强调必须遵循的从过程出发把握整体的原则,科学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等。卢怀宝等[2]强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陈晓慧等[3]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该遵循科学性、政策导向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董岗等[4]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目的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定性和定量结合原则、可比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任瑞、陈红等[5]指出在设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时必须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独立性以及数据可获取性等原则。

总而言之,专家学者们普遍重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而且在原则的要求上从原来相对简单的科学性、可操作性逐步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比如强调系统性、科学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等,这就在原则上要求指标更具客观性、系统性和现实意义。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相应建立并完善了各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指标体系构建出相应的评价模型。

(一)国外专家学者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近年来,欧盟已经开展了多次“欧盟技术创新调查(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在欧洲统计局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数据库,其技术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中。此外,国外专家学者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研究成果有:

Larry E.Westphal[6]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看成是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获取能力的综合。Steele[7]采用核对表(Check list)对R&D活动进行了评价。Barton[8]从企业主体视角,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由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科技意识和价值规范等组成。Rogers[9]以技术传递、技术交换、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来评价企业创新能力。Chiesa[10]建立了包括产品创新、产品发展、工艺创新、技术获取、创新的支持与保障程序等五个维度的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模型。Burgelman[11]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看成是可利用的资源、对竞争对手的理解、公司的组织结构和文化、开拓性战略等能力的组合,注重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Terziovski[12]基于创新的系统集成和网络模型从创新投入、创新流程、创新产品和创新战略四个方面来测评组织的创新能力。

Chun-Chu Liu等[13]对台湾高科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评价,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方面进行,产品创新采用专利、R&D强度、新产品、技术、研发人力资源密度、创新速度等指标来反映;工艺创新通过制造工艺、组装技术以及机械和设备的功能等指标来反映。Guido Capaldo等[14]基于特定资源与其技术创新能力有密切关系的假设下,建立相对应的可以定量分析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模型。Raoni Barros Bagno等[15]提出组织内部创新系统(IIS)的概念,并指出战略准备、外部环境、内部组织结构、外部结构的一体化、系统化组织的基本过程、人为因素等6个基本要素。Howard Rush等[16]提出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的意识与意愿、外部动力、核心竞争力、技术战略发展情况、技术创新的可行性研究能力、获得技术的能力、企业内部技术的实施吸收以及运作的能力、技术创新中的学习能力、与外部的合作与激励机制等。Jesus Perdomo-Ortiz等[17]在研究全面质量管理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时,提出技术创新的衡量尺度包括产品范围和推出频率、生产系统的技术新颖性、技术创新上的开支、专利等。

总体来看,外国专家学者关于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构成上各有独创之处,例如Steele采用核对表的形式,从不同的问题中反映与技术创新能力相关的主要因素,更具创造性和指导作用;Terziovski的测评更具有过程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特点,因而更具科学性和现实意义。但有的研究系统性不够,有的在影响因素的划分上存在交叉与混合,整体上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更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国内专家学者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我国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发布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提出的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包括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以及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在内的4个一级指标。此外,国内专家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可概括为以下三类:

1.从企业技术创新实现过程中所投入要素的量与质的角度评价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程涛[18]基于要素论提出了一个由“人员能力、设备能力、信息能力和组织能力”4个要素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察志敏等[19]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企业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组织、技术创新产出等四个方面,并设计了完整的指标体系。

此类指标体系通常过分强调要素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贡献,而忽略了整个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性和系统性。

2.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角度评价技术创新能力的阶段型评价指标体系。远德玉等[20]依据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和在不同阶段3类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状况,提出的“机会选择—技术开发—样品制造—批量生产—销售”五阶段模型思想。杨宏进等[21]提出的“决策—实施—实现”三阶段模型。郑春东等[22]提出的“需求分析—构思规划—研究开发—生产—价值实现”五阶段模型等。

此类指标体系一般建立于过程论之上,即技术创新是一个包含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各个阶段组成的完整过程,分别对这个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能力进行评价,从而获取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能力。虽然强调各个阶段的能力,但忽略了各个阶段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企业环境、资源要素等的影响,因此逐渐被更为全面的指标体系所取代。

3.综合了上述两类观点并考虑环境、资源要素等在内的比较系统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模型。这一类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在检索到的文献中占大多数,其核心指标大致包括“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傅家骥等[23]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资源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受到多数专家学者认可,对以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魏江等[24]提出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要素包括创新决策能力、R&D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方面。董岗等[4]将指标体系主要分为: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协同能力和经济社会效益等。韩超群等[25]提出的指标体系主要构成包括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等。孙细明等[26]提出的指标体系主要构成有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研究开发能力、产品生产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等。刘晓威[27]提出包含有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研发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创新产出能力、信息化能力等7个一级指标和37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李琪[28]提出的指标体系主要由创新倾向、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水平、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等构成。曹崇延等[29]提出了包括R&D能力、生产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投入能力、营销能力、财务能力和产出能力等7个指标类、40个分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骆珣等[30]构建了包括企业家综合能力、组织文化、员工综合水平、资源获取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研究开发能力以及营销能力在内的7个指标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高启杰[31]在评价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时强调了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指标、技术创新实施能力指标、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以及技术创新绩效指标等四个方面的指标。

此类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从过程上将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的能力进行系统评价,还将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这一系统活动的各个要素纳入评价范围,使得评价指标体系更具系统性与合理性,为更多学者所接受。

从国内外的总体研究情况来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不可否认其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开拓的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比如突出产品创新而忽略工艺技术创新;过分依赖研发投入、专利等数据;指标体系中体现企业在时间与环境等因素方面差异性的指标比较缺乏等等,因此仍需要在深刻理解技术创新本质的基础上继续加以完善。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功效系数法、综合指数法、密切值法和指标倍数法等方面;从方法的运用角度,可概括为以下两大类:

(一)单一的评价方法

单一评价方法即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时采用单个方法,国内外专家学者采取的方法主要有:美国运筹学家Saaty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HP法);陈福集等[32]采用应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模型并评估。Guido Capaldo等[14]提出了基于组织配置和资源基础理论的一个理论框架,利用基于模糊逻辑的方法来评估企业创新能力;Charnes Coopor提出的并被国内学者杜栋等[33]广泛采用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法)。杨善林等[34]针对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段婕[35]、吴永林等[36]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实证分析;李琪[28]、韩超群等[25]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常玉、刘显东等[37]使用模糊加权评判法;王小黎等[38]运用SVM分类模型对收集的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数据进行学习,再对需要判断的评价数据进行判断,确定被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任瑞[5]、刘蕾等[39]运用密切值法对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要素进行评价等;朱利民等[40]采用E-V模型法;郑春东等[22]采用综合指数法等。

上述相对单一的评价方法虽早期被很多学者采用,但其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比如往往造成数据主观性过强,缺乏检验操作,准确性相对较低等。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尝试用不同方法的结合使用来避免上述单一方法评价的弊端。

(二)相对综合的评价方法

相对综合的评价方法,即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是采用两种及以上方法相结合使用,取长补短、相互协调,达到更加准确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目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主要采取的方法有:张东亮等[41]在利用AHP法的同时,应用BP神经网络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卢怀宝等[2]采用二次相对评价法,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测算综合指数状态,再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中的BCC模型测算二次相对评价值,形成基于AHP和DEA的综合评价法,避免了直接应用AHP方法排序时判断矩阵的主观性,同时也避免了单纯运用DEA方法时无法排序的缺点。

模糊层次分析法也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常用的评价方法,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数据主观性太强的不足,为科学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企业有效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如孙良等[42]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数学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柳飞红、傅利平[43]采用不确定性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即采用三角模糊数构造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确定权重,最后通过简单的两两比较评判结果进行综合计算处理的方法。

田依林等[44]应用Delphi法通过集成多个专家意见设置评价指标集,运用AHP法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层次递阶图,引用Saaty 1-9标度法对指标进行量化,构造了判断矩阵并计算出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值,引用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建构起评价基本模型。李荣平等[5]采取德尔菲法确定指标的权数,并运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最终采用线性综合评价方法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Chunhsien Wang等[45]指出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性的概念,并考虑多个定量和定性标准,通过采用模糊测度和非可加模糊积分的方法,对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采用多种方法结合使用,避免了单一的评价方法的缺陷,使得不同评价方法之间取长补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被更多的专家学者所接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创造性地运用两种以上的方法综合性地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总而言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日趋丰富,但值得注意的问题仍很多,如不同类型的企业是否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在相互补充的同时是否会一定程度上制约各方法本身作用的实现等。

四、结束语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认识渐趋一致,科学性、系统性、现实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是核心;而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则各有侧重,整体上不断全面系统,但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性尚需进一步探讨,针对不同类型企业进行分类设计是必然趋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日趋丰富,与实践结合各有优势,但一些缺陷也不容忽视,针对指标体系、结合实际,多方法有效结合运用并不断创新,是更加合理地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方向。

[1]张惠茹,李荣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确定[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2(2):112-113.

[2]卢怀宝,冯英浚,曲世友,徐伯承,陈金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二次相对评价法[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2,26(1):90-93.

[3]陈晓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5):127-129.

[4]董岗,傅铅生.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4,(9):33-36.

[5]任瑞,陈红.基于密切值的山西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1):33-34.

[6]Larry E.Westphal,Yung W.Rhee and Garry Pursell.Sources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South Area[C].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the Third World,Edited by M.Fransman and K.King,1984.163-279.

[7]Steele,Lowell W.Evaluating the Technical Operation[J].Research Management,1988,(9-10).

[8]Barton.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St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13).

[9]ROGERS,D.M.The challenge of fifth generation R&D[J].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6,39(4):33-41.

[10]Chiesa,V.,Coughlan,P.,&Voss,C.A.Development of a technical innovation audit[J].Journal 0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6,13(2).

[11]Burgelman R.,Maidique M.A.,&Wheelwright S.C.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M].NewYork:Mc-Graw-Hill,2004.

[12]Mile Terziovski,Danny Samson and Linda Glassop.Creating core competence through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D].Copyright&Foundation for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2001.

[13]Chun-Chu Liu.A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Index and Weight for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J].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2004,4(3):444-448.

[14]Guido Capaldo,Luca Iandoli.The Evaluation of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n Small Software Firms: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3,21(4):343-354.

[15]Raoni Barros Bagno,L.C.Cheng.In Search of the Elements of An Intra-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for Brazilian Automotive Subsidiaries[C].Complex Systems Concurrent Engineering,2007,14:693-700.

[16]Howard Rush,John Bessant and Mike Hobday.Assessing the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of Firms:Developing A Policy Tool[J].R&D Management 37,3,pages 221-236.

[17]Jesus Perdomo-Ortiz,Javier Gonzalez-Benito and Jesus Galende.The Intervening Effect of Business Innovation Capabilit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09,47(8):2009,5087-5107.

[18]程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3,14(3):19-21.

[19]焦玉灿,罗亚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5,(7):88-91.

[20]远德玉,董中保,常向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和动态分析方法[J].科学管理研究,1994,12,(4):50-52.

[21]杨宏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1998,(1):93-98.

[22]郑春东,和金生.一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新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0,(3):41-44.

[23]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4]魏江,郭斌,许庆瑞.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1995,(5):33-38.

[25]韩超群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沈阳工业学院学报,2003,22(3):88-91.

[26]孙细明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三级模糊评价[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3,25(3):85-87.

[27]刘晓威.基于过程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创新,2010:164-165.

[28]李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8):96-100.

[29]曹崇延,王淮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预测,1998,(2):66-68.

[30]骆珣,张振伟.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现代管理科学,2007,(9).

[31]高启杰.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7):32-38.

[32]曹萍,陈福集.基于ANP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2):67-71.

[33]杜栋.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的DEA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1,10(1):81-83.

[34]柏昊,杨善林,钟金宏.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评价模型及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3):322-325.

[35]段婕,刘勇.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0):122-126.

[36]吴永林,赵佳菲.北京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分析[J].企业战略,2011,(3).

[37]常玉,刘显东.层次分析、模糊评价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中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9):125-127.

[38]王小黎.SVM模型在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1,(9):92-95.

[39]刘蕾,胡宏,刘芳.基于密切值法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J].经济问题探索,2011,(2):101-105.

[40]朱利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E-V模型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6):86-88.

[41]陈芝,张东亮,单汨源.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2):56-58.

[42]刘圣兰,孙良,李梅.基于模糊方法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93-95.

[43]柳飞红,傅利平.基于FAHP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2):24-28.

[44]田依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173-175.

[45]Chun-hsien Wang,Iuan-yuan Lu.Evaluating fir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under uncertainty[J].Technovation,2008,28(6),349-363.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创新能力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