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中的名量词

2012-08-15 00:44高育花
泰山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数词量词谓语

高育花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089)

《老乞大》《朴通事》同为朝鲜时代最重要、最权威的汉语会话教科书,被视为“学译者”之“津梁”[1][2]。两书均成书于高丽朝末期(约相当于中国的元末),为了便于学习,16世纪前半叶,由朝鲜著名语言学家崔世珍为两书作了谚解。显宗时期边暹、朴世华等又对此进行修改,1670年《老乞大谚解》(以下简称《老》)《朴通事谚解》(以下简称《朴》)刊行[3]。两书所叙述的内容多与商业活动及日常生活有关,所以量词尤其是名量词的使用十分频繁,种类也十分丰富。本文以两书中的名量词为研究对象,在穷尽式考察其种类和用法的基础上,比较两书在名量词使用上的差异。

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或类别,《老》、《朴》中共有名量词104个,其中两书共有的名量词有46个,《老》中独有名量词15个,《朴》中独有名量词43个。具体又可分为7个次类:个体量词,集合量词,部分量词,容器量词,度量量词,品类量词,不定量词①[4]。

一、个体量词

个体量词表示个体事物的单位。《老》、《朴》中共有的个体量词有19个:个、件、张、把1、条、只、根、叶、科、壮、颗、丸、匹、项、间、座、句、顿1、道。《老》中独有的量词有3个:枝、领、头;《朴》中独有的量词有15个:枚、眼、口1、员、尊、曲、轴、盘、局、路、着、遭1、周遭、流、脱。

1.个

“个”(字形上写作“箇”)是两书中出现次数最多、使用广泛的通用量词。《老》226例、《朴》297例,可以表示人或事物的称量。表人的称量时,可用在亲属称谓词、身份职业名词等前;表示事物的称量时,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例如“鬼、月、颜色、谜”等。“个”的用法主要是跟在数词后构成数量短语,然后或修饰名词,作定语,或作主语、同位语、谓语、兼语、宾语、状语、补语。处于宾语位置上的“数词+个+名词”,如果不强调数目,数词“一”则可以被省略;如果数词“一”为句中强调信息,则不能省略。例如:

(1)人家点个灯来,我整理睡处。(老)

“个”还跟指示代词“这”、“那”、疑问代词“那”、准量词“些”结合成代词“这个”、“那个”、“那(哪)个”、“这些个”、“那(哪)些个”,量词“些个”。“个”的重叠形式“个个”表示遍指,指所说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共2例,均出现在《朴》中。例如:

(2)家后一群羊,个个尾子长。(朴)

2.件

《老》2例,《朴》12例。用于称量刀具、衣服、首饰等具体物什,也用于称量事情例。句法上“件”大多跟在数词后构成数量短语,作句子的定语、主语、宾语。例如:

(3)主人家且休去,我又忘了一件勾当。(老)

仅有1例用于方位词后:

(4)今具状申告某官,伏乞详状,检验是实,着当该地分弓手人等,收捉上件贼人,赴官施行。(朴)

“上件贼人”是元代法律案牍用语,例中“件”称量的并不是“贼人”,而是上面所陈述的案件(事件)。

3.枚

仅《朴》1例。用于称量枣儿。即:

(5)贴儿上写与你引子,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朴)

4.张

《老》3例,《朴》11例。用于称量弓及纸、椅、琴等有平面的事物。均与数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作定语、谓语、宾语、补语。例如:

(6)你看这告子,半张纸上写着里。一张里写时全馈他,半张里写时与一半钱赎。(朴)

例(6)中“一张里”、“半张里”是“用一张(纸)”、“用半张(纸)”的意思,方位词“里”这里是工具格用法。

5.把1

《老》7例,《朴》4例。用于刀、镊、剪、扇子等有柄(或把)可持握的东西。与数词结合成数量短语,作谓语、定语。例如:

(7)我引着你买些零碎的货物:……镊儿一百把……双鞘刀子一十把,杂使刀子一十把,割纸细刀子一十把,裙刀子一十把……剃头刀子一百把,剪子一百把。(老)

6.条

《老》5例,《朴》6例。用于带子、绳子、弓弦、线、道路、毡子等长形、条状物,也用于男子。均与数词结合成数量短语,作定语、谓语、宾语。例如:

(8)咳,正是一条好汉。(朴)

7.只(枝)②

《老》1例,《朴》4例。用于箭、船、牛、脚、眼等。均见于“数词+量词+名词”格式,数量短语均作定语。例如:

(9)这弓和弦都买了也,再买几只箭。(老)

8.根

9例,均见于《朴》。用于草禾、毛发、箭、香等长状物。与数词构成数量短语,作定语、宾语。例如:

(10)我差使出去了,一夏里不曾好生收拾,把我的银鼠皮背子,貂鼠皮丢袖虫蛀的无一根儿风毛,怎的好?(朴)

9.叶

仅《朴》中1例。用于轻小的船。见于“数词+量词+名词”格式。例:

(11)我弃了这名利家筵,将一叶小渔艇,装载这酒、琴、鱼网,弹一曲流水高山,挽我这锦心绣腹,潜入这水国鱼邦,披着这箬笠蓑衣,一任交斜风细雨。(朴)

10.科

仅《朴》中1例,用于麻等植物。例:

(12)当路一科麻,下雨开花,刮风结子。(朴)

11.壮

2例,均见于《朴》,用于艾。见于“数词+量词+名词”和“数词+量词”两种格式:

(13)一个太医看我,小肚皮上使一针,脚内踝上灸了三壮艾来。(朴)

12.颗

《老》1例,《朴》7例。用于圆形之物。与数词组合成数量短语,作定语、谓语。例如:

(14)更有小孩儿们小铃儿一百个,马缨一百颗,减铁条环一百个。(老)

13.丸

《老》、《朴》各1例。用于小而圆的药丸。见于“数词+量词”格式,数量短语作谓语。例如:

(15)然后吃进食丸,每日三十丸,温酒送下。(朴)

14.匹

《老》25例,《朴》5例,字也写作“疋”。用于马和布、绢、绫、绵等织品。与数词组合使用,作定语、主语、谓语、宾语、补语。例如:

(16)鸦青四季花六两银子一匹,葱白膝襕四两银子一匹。(朴)

15.头

仅《老》中1例。用于称量驴。见于“数词+量词+名词”格式。即:

(17)年时又有一个客人,赶着一头驴,着两个荆笼子里盛着枣儿,驼行着。(老)

16.项

《老》1例,《朴》2例。用于事项。例如:

(18)这段疋绫绢纱罗等项,你都看了,你端的要买甚么段子?(老)

17.领

仅《老》中1例。用于藁荐(一种用稻草、麦秸等编成的垫褥)。见于“数词+量词”格式。即:

(19)这般精土炕上怎的睡?有甚么藁荐,将几领来。(老)

18.眼

仅《朴》中1例。用于井。见于“名词+数词+量词”格式。即:

(20)京都在城黄华坊住人朱玉,随问到本坊住人沈元处,赁到房子一所,正房几间,西房几间,……井一眼,空地几亩。(朴)

19.口1

《朴》中有3例。用于人口、刀具、房屋。与数词组合成数量短语,作定语、谓语、宾语。例如:

(21)这两口儿夫妻好爽利。(朴)

20.员

仅《朴》中2例。用于计量官员人数。见于“名词+疑问代词+量词”、“名词+数词+量词”两种格式,数量短语在句中作谓语。即:

(22)正官几员?随从几个?将关字来。——正官三员,六个伴当,分例支应。(朴)

21.尊

2例,均见于《朴》。用于佛像。均为“数词+量词+名词”格式。例如:

(23)长老的佛像铸了么?——铸了三尊佛,我待要上金来。(朴)

22.间

《老》1例,《朴》16例。用于房舍。与数词结合成数量短语,作定语、谓语、宾语。例如:

(24)那东边有一间空房子,你看去。(老)

23.座

《老》1例,《朴》5例。字也写作“坐”(1例)。用于桥梁、寺阁、房宅等建筑物。均见于“数词+量词+名词”格式。例如:

(25)我先番北京来时,你这店西约二十里来地,有一坐桥塌了来,例如今修起了不曾?(老)

24.句

《老》6例,《朴》1例。用于话语、诗句。均为“数词+量词+名词”格式。例如:

(26)试文书的之后,回家吃饭。却到学里上书念一会,做七言四句诗。(朴)

25.曲

仅《朴》中1例。用于乐曲。见于“数词+量词+名词”。即:

(27)我弃了这名利家筵,将一叶小渔艇,装载这酒、琴、鱼网,弹一曲流水高山。(朴)

26.轴

仅《朴》中1例。用于画。见于“数词+量词+名词”格式。即:

(28)一周遭放几张交椅,将几个磨果钉子来,钉在这壁子上,挂几轴画儿。(朴)

27.盘

2例,均见于《朴》,用于棋的一局。例如:

(29)来么兄弟,常言道:高棋输头盘。

28.局

仅《朴》中1例。用于棋的一盘。见于“动词+数词+量词”格式。即:

(30)今日下雨,正好下棋。咱们下一局赌输赢如何?(朴)

29.路、着

均只见于《朴》中,分别出现了1例,4例,用于称量围棋。例如:

(31)你说饶我四着,我却怎么赢了这三十路棋?(朴)

31.顿1

《老》1例,《朴》2例。用于饭食。见于“数词+量词”和“数词+量词+名词”两种格式。数量短语作定语、谓语。例如:

(32)一客不犯二主,怎么可怜见,粜与我一顿饭的米和马草料如何?(老)

30.道

《老》7例,《朴》9例。用于分工序的饭席。见于“(序)数词+量词”和“数词+量词+名词”两种格式,数量短语分别作主语和定语。例如:

(33)我也那一日递了手帕之后,吃几盏酒,过两道汤,便上马出来了。(朴)

31.遭1、周遭

“遭1”4例,“周遭”1例,均见于《朴》。用于围成一圈的事物。见于“数词+量词”格式,数量短语作主语。例如:

(34)一周遭放几张交椅,将几个磨果钉子来,钉在这壁子上,挂几轴画儿。(朴)

32.流

仅《朴》中1例。用于墙壁。见于“数词+量词+名词”格式。即:

(35)那西壁厢打一流儿短墙,上面画六鹤舞琴。(朴)

二、集合量词

集合量词用来称量成组、成群的事物,它把计量对象作为一个群体来计量。《老》、《朴》中共有的集合量词有7个:对、双、群、束、服、串、副。《老》中独有的集合量词有5个:包、卷、帖、连、部;《朴》中独有的集合量词有8个:火、行1、行2、簇、堆、套、筒、所。

1.对

《老》1例,《朴》16例。用于按性别、左右等配合的两个人、动物或事物。见于“数词+量词+名词”和“数词+量词”两种格式。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例如:

(1)一对靴上都有红绒雁爪。(老)

“对”也可以重叠,表示“很多”,例如:

(2)阁前水面上,自在快活的是对对儿鸳鸯,湖心中,浮上浮下的是双双儿鸭子。(朴)

2.双

仅《朴》中2例,用于成对的鸭子。为重叠形式,表示“许多”。例如:

(3)阁前水面上,自在快活的是对对儿鸳鸯;湖心中,浮上浮下的是双双儿鸭子。(朴)

3.群

《老》、《朴》中各1例。用于聚集成群的羊。见于“数词+量词+名词”格式,数量短语作定语。例如:

(4)到街上立地的其间,一个客人赶着一群羊过来。(老)

4.火

仅《朴》中2例,用于聚集在一起的人。例如:

(5)其中那一火儿强的,把别的打的四分五落里东走西散。(朴)

“一火儿”修饰名物化的“的”字结构,作定语。

5.行1、行2

《朴》中两词各1例。用于排列成行的许多人,或随行的若干人。见于“数词+量词”和“数词+量词+名词”两种格式,作状语或定语。即:

(6)顺天府官、司天台官、众官人们,街上两行摆着行,前面动细乐、大乐、吹角。(朴)

(7)车马、茶褐罗伞、银栲栳交椅、银盆、水罐、金瓜、古朵、金镫、钺斧、对对皂隶摆着四五里喝道,大小官员、一行部从,那气像是气像。(朴)

6.簇

仅《朴》中2例。用于聚居在一起的人家。见于“数词+量词+数词+量词+名词”格式,数词分别为“一”和“两”的两个数量短语连用,表示数量不多。即:

(8)有重重叠叠奇峰,有深深浅浅涧,有一簇两簇人家,有凹坡凸岭庵堂。(朴)

7.堆

仅《朴》中1例。用于成堆的灰烬,数量短语作定语。即:

(9)相着地脉,放一堆灰。(朴)

8.包

仅《老》中1例。用于成包的银两,数量短语作宾语。即:

(10)这一百两做一包,这的是一百一十八两。(老)

9.束

《老》6例,《朴》4例。用于成捆的草料。与数词或指代词结合成数量短语或指量短语,作定语、主语、谓语。例如:

(11)这六个马,每一个五升料一束草,通算过来,盘缠着二钱银子。(老)

量词“束”本身又可以用通用量词“个”来称量,例如:

(12)我来时节,黑豆一钱银子二斗,草一钱银子十一个家大束儿。(朴)

例(12)“束”同时还受形容词“大”的修饰。

10.卷

仅《老》中1例。用于成卷的纸。见于“数词+量词+名词”格式,数量短语作定语。即:

(13)有一个客人,缠带里装着一卷纸,腰里拴着,在路傍树底下歇凉睡。(老)

11.帖

3例,均见于《老》。用于成帖的针。见于“数词+量词”格式,数量短语作谓语。即:

(14)大针一百帖,小针一百帖……绣针一百帖。(老)

12.服

《老》、《朴》各2例。用于配合在一起的药。或与数词结合成数量短语,或与指示词“每”结合成指量短语,作定语、宾语、主语。例如:

(15)我如今先与你香苏饮子,熬两服吃,热炕上熰着出些汗。(朴)

13.串

《老》7例,《朴》2例。用于成串的珠子。见于“数词+量词”和“疑问代词+量词”两种格式。在句中作谓语、宾语。例如:

(16)红缨一百斤,烧珠儿五百串,玛瑙珠儿一百串,琥珀珠儿一百串,玉珠儿一百串,香串珠儿一百串,水精珠儿一百串,珊瑚珠儿一百串。(老)

14.副

《老》、《朴》各6例。用于成双、成套的物品。与数词组合成数量短语,作定语、谓语。例如:

(17)毡帽儿一百个,桃尖椶帽儿一百个,琥珀顶子一百副,结椶帽儿一百个……大小刀子共一百副,双鞘刀子一十把……五事儿十副,象棋十副,大棋十副,双六十副,茶褐栾带一百条。(老)

15.套

2例,均见于《朴》。用于成套的衣服。见于“数词+量词+名词”格式。数量短语作定语。例如:

(18)骑马的官人们,一套儿衣裳都污了泥。(朴)

16.连

2例。均见于《老》。用于成套的衡器。见于“数词+量词”格式,数量短语作谓语。即:

(19)秤三十连,等子十连,那秤、等子都是官做的,秤竿、秤锤、毫星、秤钩子都有。(老)

17.筒

仅《朴》中1例。用于成筒的布匹。见于“数词+量词+名词”格式。数量短语作定语。即:

(20)我来时节,五六个贼船,围着一个西京来的载黄豆的船,又高丽地面里来,载千余筒布子的大船,冲将去了。(朴)

18.部

2例,均见于《老》。用于成套或多卷的书籍。见于“数词+量词+名词”格式。即:

(21)更买些文书:一部《四书》,都是晦庵集注。又买一部《毛诗》。(老)

19.所

3例,均见于《朴》。用于包括若干间房间的一套房屋。见于“数词+量词+名词”和“数词+名词”格式,数量短语作定语和谓语。例如:

(22)我羊市里前头,砖塔衚衕里,赁一所房子来,嫌窄,今日早起表褙衚衕里赁一所。(朴)

三、部分量词

部分量词用来称量整体事物的一部分。《老》、《朴》中共有的部分量词有4个:块、分1、成、半。《老》中独有的部分量词有2个:层、分2。《朴》中独有的部分量词有3个:片、瓣、停。

1.片

仅《朴》中2例。用于切成片状的生姜,也用于心意。见于“数词+量词”和“数词+量词+名词”格式。数量短语作谓语、定语。即:

(1)你再寻思我这秋月纱窗一片心。(朴)

2.块

《老》2例,《朴》4例。用于砖头、冰块、泥土、沙石等块状物。均见于“数词+量词+名词”格式,数量短语作定语。例如:

(2)就那里拿起一块大石头,把那人头上打了一下,打出脑浆来死了。(老)

3.层

仅《老》中1例。用于分层的事物底部(鞋底)。见于“数词+量词+名词”格式,数量短语作定语。即:

(3)那靴底都是两层净底,上的线,蜡打了,锥儿细,线麤,上的分外的牢壮好看。(老)

4.瓣

仅《朴》中1例。用于瓣状的东西。见于“数词+量词+名词”格式。即:

(4)八瓣儿铺翠真言字妆金大帽上,指头来大紫鸦忽顶儿,傍边插孔雀翎儿。(朴)

5.分1

仅《老》中1例。用于整体分成的各部分。见于“数词+量词”格式,数量短语作宾语。即:

(5)这参做了五分儿分了,一个人二十斤家。(老)

6.分2

《老》5例,《朴》8例。将整体分为十部分,每一部分为一分。用于称量抽象事物。见于“数词+量词”和“数词+量词+名词/形容词”格式。数量短语作定语、宾语、状语。例如:

(6)若这般相看时,便有十分病也减了五分。(老)

“十分”用来称量抽象的事物时,开始时重在强调数量,例如上例(6)。后来计量功能弱化,重在强调事物的属性,“十分”便词汇化为程度副词。

7.停

3例,均见于《朴》。将整体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为一停。用于庄稼收成。见于“数词+量词”格式。即:

(7)到秋,他种来的稻子、蜀秫、黍子、大麦、小麦、荞麦、黄豆、小豆、绿豆、莞豆、黑豆、芝麻、苏子诸般的,都纳与了租税,另除了种子后头,三停里,官人上纳与二停外,除了一停儿,卖的卖了,落下些个养活他媳妇、孩儿。(朴)

8.成

《老》、《朴》各1例。将整体分为十份,一份为一成。用于银子的成色。见于“数词+量词+名词”格式。例如:

(8)大哥,与些好的银子,这银只有八成银,怎么使的!(老)

9.半

《老》6例,《朴》3例。把事物分成两份,其中一份为“一半”。用于可计数或不可计数的事物,见于“一+半+名词”、“一+半”、“中+半”三种格式,数量短语作定语、主语、宾语。例如:

(9)你那众学生内中,多少汉儿人?多少高丽人?——汉儿、高丽中半。(老)

此外,“半”还可以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前,表示性状的一半程度,作状语。例如:

(10)黄杏未有里,大水杏半黄半生的有。(朴)

四、容器量词

容器量词以容器或承载物所容纳的量为单位,来称量不可逐个计数的事物。需要说明,容器量词与某些借用名词的临时量词之间的界限有时并不很清楚,例如“碗”、“桶”、“筐”、“洒子”、“车”等等也可认为是临时量词,这里一并加以讨论。《老》、《朴》中共有的容器量词有2个:盏、口2。《老》中独有的容器量词有4个:杯、洒子、碗、匣;《朴》中独有的容器量词有8个:瓶、桶、壶、碟、筐、担1、车、捧。

1.用于称量“酒、水、香油”等液体的容器量词有:“杯(2)、盏(6、6)、瓶(4)、桶(5)、壶(1)、洒子(1)、碗(1)、担(1)”③等。例如:

(1)刷了锅着,烧的锅热时,着上半盏香油。(老)

(2)我恰才这槽儿里头拔上两洒子水也,着马吃。(老)

(3)且打将两担水来,把那麻刀一打里和的匀着。(朴)

2.用于称量“饭、食物、搽面的粉、草、米”等固体物质的容器量词有:“碗(2)、碟(3)、匣(1)、筐(1)、车(2)、口(1、3)、捧(1)”等。例如:

(4)兴儿,你另盛一碗饭,罐儿里将些汤,跟着客人去,与那个火伴。(老)

(5)切的草细着,为头儿只半筐儿草,着搅草棍拌馈他些料水吃。(朴)

(6)郎中,马只寄在这人家里,关出米来,拴马钱与他一捧儿米便是。(朴)

五、度量量词

度量量词表示度量衡及相关计量单位。《老》、《朴》中共有的度量量词有12个:里、丈、尺、板、托、斗、升、斤、两1、两2、钱、分3、锭。《老》中独有的容器量词有1个:程;《朴》中独有的容器量词有8个:寸、堵、围、把2、亩、担2、贯、文。

1.用来计量里程、距离的有“程(1)、里(11、8)”。例如:

(1)这里到京里有几程地?——这里到京里还有五百里之上。(老)

(2)你且休忙休心焦,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朴)

2.用来计量长度、高度、深度或面积的有:“丈(4、1)、尺(6、6)、寸(4)、堵(1)、板(3)、围(1)、托(4、6)、把2(1)、亩(1)”。例如:

(3)我家墙也倒了几堵。(朴)

(4)你身材大的人,一托比别人争多。(老)

3.容量单位,有:“斗(9、1)、升(2、3)”。例如:

(5)这六个马,每一个五升料一束草。(老)

4.称量单位,有:“担2(6)、斤(27、5)、两1(1、1)”。例如:

(6)你去更鼓楼北边王舍家里,买将一两疥药来搽一遍,便成疙滓,都吊了。(朴)

5.钱币计量单位有:“两2(56、52)、钱(29、29)④、分(8、4)、锭(1、2)、贯(2)、文(1)”。例如:

(7)八分银子一斗粳米,五分一斗小米,一钱银子十斤面,二分银子一斤羊肉。(老)

六、品类量词

品类量词用于事物的分类,它把计量对象作为一个类来计量。《老》、《朴》中的品类量词有“等、般、样、品”4个,其中,前三个量词为两书所共有,“品”为《朴》所独有。

1.等

《老》11例,《朴》5例。用于人、动物及布、药、弓弦等具体物品,也用于话语等抽象事理。见于“代词/数词+量词+名词”、“指示代词(+数词)+量词”两种格式。数量短语或指量短语作定语、主语。例如:

(1)我一等不惯的人根前多有欺瞒。(老)

2.般

用于计量具体或抽象的事物,《老》1例,《朴》14例,只见于“诸般”、“千般”和“百般”。例如:

(2)那官人是今年十九岁,好文章,诸般才艺,无计算的钱粮。

3.样

《老》1例,《朴》3例。用于各种具体事物。见于“指示代词/数词+量词+名词”,数量短语或指量短语作定语。例如:

(3)我这低银子都不要,你只馈我一样的好银子。(老)

4.品

仅《朴》中2例。用于官员的等级。即:

(4)各衙门官人们一品至九品,大小众官,知他是多多少少。(朴)

七、不定量词

不定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性状的不确定的量。《老》、《朴》中不定量词有“些”、“点”两个⑤。“些”还有“些个”、“些少”两种形式。“些”(些个)前的量词限于“一”,且均被省略,“点”前的数词限于“一”或“半”。

1.些(儿)

“些(儿)”《老》75例,《朴》60例;所称量的对象可以是不可计数的事物或动作、性状,也可以是可计数的事物[5]。例如:

(1)咱们买些烧饼,炒些肉吃了过去。(老)

(2)带忒长了,你馈我趱短些。(朴)

2.些个

《老》20例,《朴》12例;意义和用法与“些”基本相同。多表示不定的少量,也表示单纯的不定量。见于“些个+名词”、单用、“代词+些个(+名词)”、“动词/形容词+些个”等形式。例如:

(3)你与我做些个粥如何?(老)

(4)黄土少些个,拣着那乏煤,一打里和着干不的。(朴)

3.些少(小)

4例,均见于《老》。只表示事物的少量。见于“些少+名词”和单用两种格式。例如:

(5)我汉儿人上学文书,因此上些少汉儿言语省的。(老)

(6)今日些小淡薄礼,虚请亲眷。(老)

4.点

仅《朴》中3例。用于不可计数的动作行为的少量。见于“一/半+点+动词”格式,用于否定句中,“一/半+点”特言其少,作状语。例如:

(7)小人虚汗只是流水一般,夺脑疼的一宿不得半点睡,与我把脉息看一看。(朴)

八、小结

从总体上看,《老》、《朴》中的名量词已经非常成熟,和现代汉语中的名量词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从两书间的对比来看,两书虽然同在明代为汉语教材,所讲内容也有不少相同之处,但在名量词的使用上仍然表现为“大同”“小异”。相同之处在于两书的名量词都有6个次类,种类丰富、齐全,使用频率较高,有45个量词为两书所共有;另外个体量词“个”泛化程度已经比较高,所称量的事物有的没有专用量词;但也有不少有专用量词的,如“马”、“布”、“刀”、“箭”等,都有专用量词,但也都可用“个”来称量。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

1.从数量上来看,《朴》名量词更多,共有89个名量词,比《老》多了28个。从种类上看,即使同一事物,《朴》在名量词的使用上也表现得比较丰富,比如同是“箭”,《朴》中既可用“只”表示,也可用“根”表示;同样表示棋的一局,《朴》中既可用“盘”表示,也可用“局”表示;一般成对的动物用“对”,但成对的鸭子专用“双”。

2.表示同一事物,两书中所用的名词量词也不尽相同。比如同样用于称量“酒、水、香油”等液体,两书除了共有的“盏”外,《老》中还用了“杯、洒子、碗”,《朴》中用了“瓶、桶、壶、担”。

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和两书的内容有关。《老》记述的是几个高丽人与一个中国辽阳人结伴去北京做买卖的全过程,内容相对较为单一;而《朴》取材极为广泛,几乎涉及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名量词的使用上也要丰富很多。

[注 释]

①我们对名量词的分类主要依据吕叔湘先生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另外两书中还有两类量词,分别是“临时名量词”和“自主量词”。“临时名量词”是指借用相关的名词或动词来临时表示事物的计量单位;“自主量词”是一些具有量词性质的特殊名词,在同数词组合时,一般不用量词为介,或者说作为特殊量词,后面一般不跟名词,如“世、年、秋、冬”等。因为不是专用名量词,我们在这里不作讨论。

②《老乞大》中计量“箭”的也用“枝”(1例)。

③容器量词右下角括号中的阿拉伯数字为该容器量词出现次数,如果有两个数字,第一个数字代表《老》中出现的次数,第二个数字代表《朴》中出现的次数。

④两书中“钱”还可用作名词,指铜钱,用“个”来计量;"钱"用作量词时一般用在“数词+量词(+数词)+名词”、“数词+量词”、“量词+数词”三种格式。

⑤“些”用于表示不确定的量,通常表示少量,但也有单纯表示不确定的量,甚至表示许多量的。吕叔湘先生称之为“‘些’的中性化”。

[1]太田辰夫.汉语史通考[M].江蓝生,白维国,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2]朱德熙.《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书后[J].北京大学学报.1958,(2).

[3]汪维辉.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数词量词谓语
非谓语动词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量词大集合
短句—副词+谓语
量词歌
非谓语动词
对联中数词的艺术运用(下)
对联中数词的艺术运用(上)
英语数词顺口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