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现实选择

2012-08-15 00:45汪秀梅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政治文明多党合作民主党派

汪秀梅

(酒泉市社会主义学院,甘肃 酒泉735000)

新形势下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现实选择

汪秀梅

(酒泉市社会主义学院,甘肃 酒泉73500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培育先进的政治文化,完善具体的政治制度,建设完备的党际监督体系,是保证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新世纪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简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从政治文明视角探寻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发展的路径,对于推进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多党合作;制度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尤其在当前社会加速转型期,中国社会发生着深刻而剧烈的变化,社会分化加剧,阶层结构复杂化;各种非主流文化思潮,主流价值逐渐被边缘化;公民社会逐渐成形,公众民主政治意识增强,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简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从政治文明视角探寻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发展的路径,对于推进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新形势下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现实环境的分析

多党合作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主要解决好两个问题:即认识与实践问题。认识问题就是要认识清楚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意义,有了清楚明确的认识,才可能有正确的思路和方法,也才有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这一工作的落实到位;实践问题就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即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有具体的行动才有良好的结果,认识问题解决之后,执行力就成为首要问题,再好的思路和措施,不付诸行动就会一钱不值,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将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意义放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上,放在政治文明建设的大视野下来认识,会更加清楚和明确。

(一)国际政治形势变化

当今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四化”趋势,即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文化世俗化和国际力量多极化,在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西方政治和文化渗透不是减弱了,而是加强了,西方某些国家的政治分化、政治瓦解和政治渗透更加隐蔽,形式更加多样,通过经济、文化、政治合作等途径,掩盖其渗透的企图,隐蔽性更强,更难以防范。

(二)国内形势新变化

我国当前正处在全面的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内形势总体是好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政治民主稳步推进,社会全面稳定和谐,文化繁荣发达。但是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如社会阶层分化加剧,阶层间的差距持续扩大,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冲突加大,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凸显,社会突发事件增多,社会整合难度加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观念和思路,重新审视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新特点,积极应对各种因素的变化,努力做好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二、新形势下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政协这一实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的建立,也标志着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确定。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在深刻总结中国政治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起,创立、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具有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实现多党合作制度的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减少随意性和主观性内容

制度是客观的,不随某个人的好恶而转移,好的制度使坏人办好事,不好的制度好人也会办坏事。通过60年的发展与探索,我们党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健康发展,不能寄希望于一个或几个开明的领导人,而是应该寄希望于良好的制度和完备的法律,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必须减少主观随意性和个人主观意志。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和逐步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已经全面开始走向制度化、法制化和程序化,通过制度来保证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全面科学发展,减少主观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对这一制度建设的影响,避免个人主观因素对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阻碍和破坏。

(二)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是保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有效手段

民主党派的职责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要保障他们能够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保证,而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通过制度建设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权利得到落实和保障,拓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渠道,确保他们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自由行使自己的权利。

(三)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和集中体现

政党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最显著的特点,政党制度也是政治文明程度的集中反映。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就是民主、法制和科学,就是用法律和制度保证全民的政治权利,保证公民能够自由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作为执政党自觉推动并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无疑是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是执政党政治自觉的最好诠释。

(四)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重要内涵

纵观当今世界的政党制度有四种模式,即一党制,如朝鲜;两党制,如美国;多党制如日本、泰国等;多党合作制。中国的政党制度不是一党制,也不是两党,更不是多党制,而是多党合作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各民主党派作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推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

三、新形势下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

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是现在阶段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60年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的发展和实践,我们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路子。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制度的最高原则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它的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确立的,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也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并发展而来的,多党合作制度也是经受了历史考验的。多党合作的前提是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进行合作,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必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核心,也是最高准则,是不能动摇和不容置疑的。

(二)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是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核心

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就必须保证各党派的健康发展,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掌控和支配着最多的优势资源,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发展壮大自己的队伍,才能保证他们更好地参政议政。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自觉地加强并支持各民主党派的发展壮大,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政党制度建设,并不会影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三)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是确定国家发挥职能的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而不是事无巨细全盘干预。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改善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的领导,改进领导方式,创新领导理念,更新领导手段,拓展领导途径,以适应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四)培养和选拔民主党派干部是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民主党派要正确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就必须聚集选拔一批有战略眼光的人才,进入各级政权组织中,并且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话语权”。这些人应当具有很强的时代精神和前瞻性,具有高度的理性精神和人文素质,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真正做到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中国共产党大力培养和选拔民主党派干部,不仅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2007年万钢入主科技部,陈竺入主卫生部,是自1972年傅作义卸任水利部部长35年来,民主党派人士首次担任正部级领导,它的政治信号意义远远大于事件本身,向全社会表明中国共产党开始以全新的理念审视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审视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执政党自觉选拔和培养民主党派干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政议政,既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更是中国共产党高度政治自觉的体现。

(五)完善多党合作机制是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根本手段

一项制度要想永葆活力和生机,就必须做到与时俱进,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和不断完善,探索适合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合作机制,完善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中国式政党模式,通过法律和制度保证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落实,真正关心民主党派的发展,做到持续、健康、有序、科学,促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8.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42.

[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3.

[4]崔利宏.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现实必然性[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4).

[5]陈惠丰.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完善与人民政协[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4).

[6]尹霞靖.我国转型期利益分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

[7]杨文娟.新形势下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应进一步明确四个方面的关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D627

A

1099-6566(2012)05-0072-03

2012-08-26

汪秀梅(1974—),女,甘肃张家川人,酒泉市社会主义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政治文明多党合作民主党派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年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70年的三维认识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研究的力作——《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研究》评介
政治文明视域下的农民政治行为现状及反思——基于江苏省农村地区的调查与分析
再议民主党派的界别趋同
论多党合作视角下的“同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