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晶
(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193)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病症,给患者的身心造成较大的痛苦。针灸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这一突出症状。现将临床1则针灸治疗吞咽困难取得良好疗效的病案报道如下。
患者,男,65岁。于2011年8月12日上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晕,左侧口歪,左面部麻木,继而饮水咳呛,吞咽困难,遂就诊于当地医院,查颅脑核磁共振(MR)示:脑干梗死,予改善脑代谢、脑循环治疗,经治病情平稳,但遗留吞咽困难,饮水咳呛。为恢复吞咽功能,于2011年8月28日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现症:神清,精神可,语言流利,肢体活动正常,饮水咳呛、吞咽困难,左口喎,咳嗽,痰多,经胃管进食,寐安,二便调,舌淡红,苔黄腻,脉弦细。查体:神清,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口角略低:吞咽反射减弱,饮水试验不能进行;其余病理征未引出。西医诊断为脑梗死、假性球麻痹。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证属风痰阻络。
患者取坐位,嘱患者头部后仰,充分暴露天突穴,选用1.5 寸毫针,沿胸骨柄后缘向下刺入 1.0~1.2 寸(同身寸),采用捻转强刺激呼吸泻法,行针1~2 min将针取下不留针;配以廉泉、人迎、风池、完骨、天柱、翳风等穴,留针30 min,每日1次。
针刺当天即感咽部畅快,3 d后能小口饮水,伴咳呛,6 d后能服入稀粥15 mL,10 d后可进食切碎馄饨4个及数口汤汁,15 d后,每日3餐可进食半流食物共约460 mL,20 d后饮食均由口入,可进质软普食,缓慢饮水,偶有咳呛。27 d后拔出胃管,缓慢饮水无明显咳呛,能自行进食。
本病属于中医学“中风”“喉痹”范畴,多因肝肾不足,气血虚弱,不能濡养于舌,加之气血逆乱,痰瘀阻闭,致舌咽气机闭塞不通而为病。治当调理髓海,活血通窍,开关启闭。天突穴为任脉与阴维脉之会,治胸中气噎,舌下急,可直通咽部。风池穴乃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故针刺之可调理气机,养血健脑,豁痰利咽。翳风为手足少阳经交会穴,善治口咽部疾患,能调节三焦气机。人迎是足阳明胃经穴,阳明经多气多血,且该穴深处有交感神经经过,针之能调理气血,促进损伤的脑神经功能恢复。廉泉有舒筋活络利咽的作用,为主治吞咽困难之要穴。另外,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翳风、完骨、大柱、大突穴周围分别布有迷走、舌咽神经,刺激此区域可使相应神经及大脑皮质得以调节,反射性刺激延髓麻痹部位。故诸穴共奏调理髓海,活血通窍之功,使中风后吞咽功能得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