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法常用方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2012-08-15 00:48肖汝杰
天津中医药 2012年3期
关键词:白芥子治疗法中医药

肖汝杰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190)

冬病夏治法常用方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肖汝杰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190)

冬病夏治;常用处方;药理研究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的重要特色,即对冬季好发及受寒易发的疾病,在三伏天或夏至至秋分的阶段,运用中医的治疗手段进行施治,以达到扶正固本的目的。现代医学及药理学研究也证实,此方法确能改善某些慢性疾病的症状,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现将冬病夏治法的历史渊源、常用处方及药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冬病夏治法的历史渊源

冬病夏治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1],是中医学中一种特色的治疗方法,其机制是对冬季气候寒冷时好发及感寒后易发的一些宿疾,在夏季气温高和机体阳气旺盛时,从根本上调整人体阴阳,使达到阴平阳秘,宿疾得以恢复[2]。自古以来冬病夏治都有着可循的经验和可喜的成效,具有鼓舞正气、祛除体内沉疴之寒邪、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作用[3-4]。

2冬病夏治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冬病夏治目前开展的病症有感冒、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以及老年畏寒症等。这些疾病发作多呈明显的季节性,并且在秋冬季发病率较高,时常反复发作[5]。需要注意的是,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咳血患者、孕妇禁用冬病夏治膏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瘢痕体质者、皮肤过敏者要慎用冬病夏治膏药[6]。

3 冬病夏治法的常用药方

3.1 咳喘病的冬病夏治药方 慢性支气管炎常引起慢性咳喘病,冬季或气温突变时较易发作或加重。根据中医学“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不常发病的夏季,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理论,对脾肾阳虚、夏缓冬剧的慢性咳喘,采用温补脾肾之治法,以扶正固本,提高人体抵抗力,使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每收良效。现代常用的验方为“冬病夏治咳喘膏”,此方为炙白芥子和延胡索各21 g,甘遂和细辛各12 g。4药共研细末在三伏天使用,每次用1/3的药末,加入生姜汁调制成膏状,然后分别将药膏放在6块直径为5 cm的油纸上,贴在背部双侧肺俞、心俞、膈俞6个穴位上,然后用胶布固定,约4~6 h后去掉。每年夏天于初伏、中伏、末伏共贴3次,连续治疗3个夏季。

3.2 肩周炎冬病夏治药方 此方以补气血、益肝肾、温经络、祛风湿为主。中药内服取独活、防风、川芎、牛膝各 10 g,桑寄生 18 g,杜仲、当归、茯苓、党参、桑枝各12 g,熟地黄、白芍各15 g,细辛 3 g,肉桂3 g,每日1剂,水煎服。6~9剂为1个疗程。另法用白芥子粉 10 g,生姜汁 150mL,醋 150mL,面粉 30 g,混合放入锅内加热,熬至极浓时,加入牛皮胶溶化,再加入面粉搅匀,略熬成膏,然后取8 cm见方的胶布数块,将药膏摊于胶布中央,分别贴肩髎、曲池、手三里等穴,每隔日贴敷5~6 h,5次为1个疗程[7]。

3.3 风湿性筋骨痛的冬病夏治药方 风湿性筋骨痛为中医“风寒湿痹”范畴,多发于颈肩腰背部、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等处,以酸痛为主要症状,痛有定处,治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中药取生川乌、生草乌、山奈各20 g,研成细末,包扎患处,胶布固定,并用热水袋在药垫外热熨。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关节灼热肿痛者忌用。

由于现代医学的借鉴而使得冬病夏治的治疗范围逐步的扩大,疗效也得到很大的提高,除上述的疾病外,还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精神分裂症等。烟建华等[8]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加重有明显的周期趋势,应在秋冬或冬末春初预防,春夏用药遏制。冬病夏治虽然属于传统的内病外治法,但不应拘泥于此,也有常规的药物内服法。王水林[9]以基本方(藿香、佩兰、苏叶、茯苓、白术、薏苡仁、杏仁、苏子、法半夏)加减,于伏天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均为内服,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1.2%。

4 冬病夏治法的药理学研究

4.1 贴敷疗法的现代研究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贴敷疗法的作用机制相对比较复杂,药物贴敷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状况。药物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中发挥明显药理效应[10],因而药物完全可以从皮肤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此外,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不仅可以减轻α受体的反应性,还可以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兴奋性,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和降低机体过敏状态,真正彻底改善体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11-12]。临床实验观察贴药后血浆皮质醇显著提高,说明贴药能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13]。此方法不经口服也可以避免胃肠道消化液及肝脏的首过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促使药物充分发挥药效[14]。

4.2 冬病夏治常用中药的药理学研究

4.2.1 白芥子 在咳喘病的冬病夏治中有显著疗效,因而简述一下其在祛痰镇咳方面的作用。张学梅等[15]的药理学实验表明,除了白芥子水提取物的大剂量组具有良好的祛痰作用外,炒白芥子石油醚提取物小剂量组具有平喘作用,炒白芥子醇提取物小剂量组还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据此推断白芥子镇咳平喘的有效成分集中于其极性小的成分中,脂溶性比较大;其祛痰的成分则集中在其极性大的成分中,水溶性较大。此外,徐月红等[16]利用微透析采样技术,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白芥子涂方贴敷给药后透析液的药物浓度,研究了白芥子涂方皮肤给药后皮肤局部药代动力学特征,为白芥子涂方贴敷预防和治疗哮喘的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4.2.2 细辛 细辛及其提取物单用或与其他中药制剂配伍使用,对于牙痛、神经性疼痛、头痛、跌打损伤痛等多种疼痛都有很好的疗效,其镇痛作用与吗啡比较,起效较慢,但作用时间长,对周围性疼痛具有更好的效果,而且细辛与钙拮抗剂配伍使用会显著加强其镇痛的疗效,但其确切镇痛机制尚不是很清楚。此外细辛具有解热、抗炎、强心、平喘祛痰、抗菌、抗惊厥、抗衰老、提高机体代谢、免疫抑制和局部麻醉等药理作用,在医疗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17],可以继续研究其在冬病夏治上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细辛的应用价值。

4.2.3 草乌 草乌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乌头碱等生物碱,能够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表现为先兴奋后麻痹的症状,而且对人体的迷走神经也有强烈的兴奋作用;另一方面,能够直接作用于心肌,引起早博、心动过速以及呼吸麻痹。虽然乌头碱具有上述毒性,但其仍有很好的药理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头类及其复方制剂具有抗炎、麻醉止痛、免疫抑制、抗肿瘤等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则表现为强心、降血压、扩张血管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痛症,如头痛、心痛、腹胁痛、痹痛等[18]。在风湿性筋骨痛的冬病夏治中常用并具有很好的疗效。

5 冬病夏治的展望

冬病夏治疗法因其疗效确切,已经得到专家的广泛认可,2010年首届全国“冬病夏治”高峰论坛通过了“支气管哮喘冬病夏治诊疗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冬病夏治内服外敷指南”、“小儿哮喘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指南”。将冬病夏治疗法规范化,统一化,更好的服务于临床[19]。进一步推进冬病夏治理论的继承创新要真正探索养生保健的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彰显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推进中医预防保健的可行性,使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优势[20]。

“冬病夏治疗法”不是“万金油”,更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之法。有其局限性和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不可以随意扩大其应用范围。“冬病夏治疗法”应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应用,才会使古老的传统中医“冬病夏治疗法”焕发青春,永葆旺盛的生命力,让“冬病夏治疗法”更好的造福于民[21]。总之,冬病夏治法集内治外治于一身,融药疗与理化为一体,多位点调节身体机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且无内服药的诸多弊端,经济安全,疗效显著,随着中医现代化的推进,冬病夏治将越来越显示其在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地位[22]。

[1]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6-17.

[2]孙必强,李果丽.浅论中医冬病夏治[J].中医民间疗法,2008,16(4):54.

[3]刘景峰.历久弥新的冬病夏治[N].医药经济报,2009-07-16(A02).

[4]孙伯青.浅谈“冬病夏治”[J].中医药导报,2010,16(10):68-69.

[5]郭彩云,陶功定.试析“冬病夏治”的医理与哲理[J].医学信息,2010,23(5):1453-1454.

[6]董 瑞.冬病夏治养“阳”防病[N].中国中医药报,2011-06-29(3).

[7]杨元德.冬病夏治有哪些适应症[N].卫生与生活报,2003-08-25(10).

[8]烟建华,苏 晶.精神分裂症的择时施治探讨[J].中医药学报,1996,11(1):7.

[9]王水林.13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冬病夏治的远期疗效观察[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1,8(2):38-39.

[10]段晨霞,张惠勇.浅谈冬病夏治[J].江西中医药,2009,40(2):70-73.

[11]史宇广,单书健.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咳喘专辑[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88:123.

[12]李 德,赵 霞.从体质学说论小儿哮喘的冬病夏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10(5):110-112.

[13]Aiber MK.Skin permeability:dermatologic aspects of transdermal drugdelivery[J].American Heart Journal,1984,108(1):200-206.

[14]Vyas SP,JyotiGogoiP,Jain SK.Development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seudolatex based transdermaldrug delivery system of diclofenac[J].Drug Dev and Ind Pharm,1991,17(8):1041-1058.

[15]张学梅,刘凡亮,梁文波,等.白芥子提取物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研究[J].中草药,2003,34(7):635-637.

[16]徐月红,叶 卉,郭秀彩.微透析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白芥子涂方皮肤药动学[J].中草药,DOI:CNKI:12-1108/R.20120113.1027.001.

[17]梁学清,李丹丹.细辛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9(4):318-320.

[18]凌 珊.草乌的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3):90-94.

[19]李永凤.冬病夏治的理论及临床应用概况[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2):1415-1416.

[20]冯 磊,王国强.推进冬病夏治理论创新[N].中国中医药报,2011-06-29(1).

[21]徐荣谦.冬病夏治外敷中药疗法治寒哮之我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6):1438-1440.

[22]李明辉.浅谈哮喘的冬病夏治[J].中医临床研究,2010,2(20):112-113.

R242

A

1672-1519(2012)03-0310-03

肖汝杰(1962-),男,主管中药师,主要从事中药的生产与经营管理工作。

2012-01-22)

猜你喜欢
白芥子治疗法中医药
白芥子(李源恒)《人间有味是清欢》《暂放尘心游物外》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不同根管治疗法应用于牙髓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辨证奇闻》中白芥子的运用规律探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改良森田治疗法对改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应对方式的成效
治咳嗽痰喘
前瞻性研究法和经验治疗法在改善妊娠贫血和分娩结果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