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人物考略

2012-08-15 00:50靳生禾谢鸿喜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太君杨家将

靳生禾,谢鸿喜

(1.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6;2.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12)

杨家将以宋名将杨业为代表的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以及女眷折太君、穆桂英等巾帼英雄及其部曲孟良、焦赞等,以收复此前被辽(契丹)占领的“燕云十六州”为己任,始终站在保卫中原各族人民生存的捍边御侮最前线,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其人其事,历史文献记载既多,小说戏曲渲染纷繁,民间传说遗迹更数不胜数①杨家将的遗迹:李裕民《杨家将史事新考》(《山西地方史论从》第一辑)称“山西、河北、陕西可以找到上百处”;《杨忠武祠》作者、《杨氏族谱》主编杨光亮先生见告“迄今北方各地发现杨家将遗迹逾二百处”;李爱军《飞狐上党天下脊·杨家将地名统计表》所列地名涉及18省市的345处。。

就早期有关记载杨家将的文献而言,当推宋人本朝《国史实录》、《续资治通鉴长编》、王偁《东都事略》、曾巩《隆平集》和元人徐大焯《烬余录》、脱脱主修《宋史》等。其中最原始最系统者,自是宋《国史实录》和《宋史》。惟宋《国史实录》固属残卷,尤《太宗实录》为甚,以至全不见有关杨业的记载。至若《宋史》,先有其主要所依据之宋《国史实录》,出于有宋一代惩于唐、五代藩镇之祸而重文抑武之风,是以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录失实”;后有元修《宋史》则草率其事,仓卒成书,漏略至夥,更撮取实录及诸家传记,随意删改,任所损益,是以辄相牴牾。相关小说、戏曲、民间传说实事求是,去伪存真,诚如前辈学者余嘉锡先生在《杨家将故事考信录》所说“杨家将虽小说……能与学者之作相表里”。[1]清代学界考据学鹊起,考杨家将者,迭有翟灏《通俗编》、[2]俞樾《小浮梅闲话》[3]、李慈铭《郇学斋日记》[4]等等。诸家之作,可谓开杨家将史事考证先河,功不可没。惟其考订,一般限于引据《宋史》,而对其诸如上述根本性缺憾,未能作出校订;其二尚限于就某些甚或个别问题的局部考证,是以辄因乖就舛,以讹致讹。

晚近考杨家将者,颇具代表性的有余嘉锡《杨家将故事考信录》[1]、常征《杨家将史事考》[5]、郝树侯《杨业传》[6]、李裕民《杨家将史事新考》[7]、《杨业考》[8]等。上述学界之作,大凡以唯物史观的视角来审视杨家将诸问题,取法史料记载,与小说戏曲、民间传说相表里,通过比对考证,力求还杨家将以本真历史面貌和历史地位。本文在诸家考证基础上,试图运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手段与方法,着重就当年杨家将史地及人物生平事迹进行考略,以期为地方相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之研究与开发推波助澜。所见不到不当之处,尚望读者、方家不吝指正。

1.杨家将起于麟州新秦

宋欧阳修《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说:“君讳琪,字宝臣,姓杨氏,麟州新秦(州治新秦,今陕西神木北)人也。新秦近胡,以战射为俗,而杨氏世以武力雄其一方。其曾祖讳弘信,为州刺史。……君之伯祖继业,太宗时为云州(今山西大同)观察使,与契丹战殁,赠太师中书令。继业有子延昭,真宗时为莫州(今河北任丘北)防御使。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杨氏初微自河西,弯弓驰马耀(一作躍)边陲”。[9]宋曾巩《隆平集》说“杨邺(业),或曰继邺(业),麟州人”。[10]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说:周广顺二年(952)十二月“初,麟州土豪杨信,自为刺史,受命于周”。[11]按:欧阳修、曾巩、司马光三人与杨业父子皆宋人,都是生平年代最近而最早记载杨家将身世的人,又都是为文字斟句酌以谨严著称的一代文坛领袖和史学家,其麟州新秦说,自是最可资征信的。

诚然,也有文献记载“杨业,并州太原人”[12,13],抑或山西保德、河曲人①以杨家将为题材的一些小说戏曲里所谓杨业之父杨袞(杨信)称“火山王”、“火山刺史”,以至乾隆《保德州志》卷6说杨信曾为“火山节度使”。火山即“河曲”,而河曲自金代以来长期隶属保德州。。“并州太原”说主要出于泛指泛称。显然,无论杨家世居的河西麟州新秦,还是杨信在与麟州新秦一河之隔的河东的火山(河曲)一带雄其一方,抑或杨业自从“弱冠事刘崇”,长期战守的太原,唐、五代、两宋以来在建制上都通统隶属于以太原(并州)为首府的河东道、河东路。是以所谓杨家出身“并州太原”,或者“河东”、“山西”,可谓太原与河东、山西同义,如此尽管不具体确切,却既概括而又不失实,并不影响他本籍为麟州新秦。杨业殉国后,宋太宗特地颁《杨业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制》,优诏褒扬其“俾塞上之威名,本山西之茂族”。[14]②《宋史·杨业传》作“挺陇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事同此理,此“山西”也涵盖河东路所领河西的麟、府诸州县。

“保德、河曲”说,或受小说戏曲影响,则仅凭明清以来晚近的一些传闻。诸如乾隆《保德州志》,就说杨业“通志云太原人,旧志谓即本州人”。[15]晚清李慈铭《郇学斋日记》所谓“今山西保德州折窝村,有大中祥符三年折太君碑,即杨业妻也”。[4]44近代代县籍学者张友桐《郝氏先茔酸枣记》所谓“宋并河东,代为岩邑。辽宋争疆,划分水岭为界。其时麟、府诸州,复界辽夏间,烽警时闻。富族有势力者,率迁于代,若鹿蹄涧之杨自火山,峨口之郝自榆林,咸足征焉”。[16]《保德州志》就杨业籍贯既引“通志”说“太原人”,又引“旧志”作“本州(保德州)人”,更将杨业列入“流寓”目,显然作者本就似是而非。《郇学斋日记》还说保德有宋代大中祥符年间所立折太君碑云云。按:折氏祖籍云州,现籍尽管属河东路,却毕竟是河西的府州,都不能说明杨业就是保德乃至河曲人。

张友桐既说辽宋、辽夏兵争时期麟、府诸州富族有势力者率迁于代,又说代县鹿蹄涧杨氏来“自火山(河曲)”,岂非失审而龃龉。其实,所谓杨业父杨信曾为“火山王”、“火山刺史”、“火山节度使”,以至保德县南折窝村有宋代的杨业妻折太君碑,只宜说明杨信乃至杨业、折太君曾在与麟、府诸州一河之隔的保德、河曲一带战守活动过,在传统习惯上可谓“流寓”于保德、河曲,正是上述欧阳修所说“杨氏初微自河西,弯弓驰马耀边陲”,即杨家起于麟州新秦,杨业战守于当时的边陲——宋辽对峙的西路最前线晋北,杨延昭战守于宋辽对峙的东路最前线冀中,杨文广战守于宋辽、宋夏对峙的最前线陕北与陇东。

2.杨业生平

《东都事略》说,杨业“父信,仕刘氏,为麟州刺史。业少任侠,善射,好田猎,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如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12]《隆平集》卷 17、《宋史》本传记载与此雷同,详略参差有差,以《宋史》本传最简略,似《东都事略》、《隆平集》取材于宋《国史实录》,《宋史》本传则在《太宗实录》残缺后取材于《东都事略》、《隆平集》等。这些记载,都说明出身“近胡”的麟州,“以武力雄其一方”世家的杨业,从少小就养成任侠、善骑射、好田猎的性格和本领外,步入青少年时期,就到太原在后汉太原尹、后建北汉称帝的刘崇麾下供职。他在太原三十余年间,先后参加后汉、北汉与后周之战以及与辽的有联合有斗争的战斗中,并且以骁勇闻名,卓著战功,是以很年轻时就任保卫指挥使,累迁建雄军(治今代县③五代建雄军初置于晋州(今临汾),后周攻占晋州后,北汉帝刘继元移置于代州(《读史方舆纪要》卷40)。)节度使,以至宋雍熙三年(986)战败被俘后,为辽将耶律斜轸面责“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17]然而,杨业在太原时期的战地战迹,由于宋平北汉后隳晋阳城,致使遗迹多湮灭无存;宋人文献忌记敌将勋绩,早期文献又都没有记载下来。

有宋一代抗辽的军事部署,东路以定州(今河北定州市)为重心,西路以代州(今山西代县)为重心。杨业于宋平北汉归宋后,宋太宗初以业为郑州观察使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东都事略》卷34。《宋史》本传作“刺史”。,惟未赴任,当属遥领,不久即“以杨业老于边事,洞晓敌情,……命业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18]卷20,314册,304直至其最后以身殉职。是以他的战地遗迹,主要在以山西代县——雁门关为中心的晋北地区。太平兴国四年(979)十一月,杨业受命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不日“岚州(今山西岚县)言‘三交口破契丹千余众。’辛丑(二十五日),忻州(今山西忻州)言‘破契丹数千众,斩首四十五级,获鞍马铠甲,并生禽十六人以献’。关南(关,石岭关②靳生禾、谢鸿喜《晋阳古战场考察报告》,《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又言‘破契丹数万众,斩首万余级,获橐驼五十三头’”,[18]卷20,314册,304而这些地方上奏的缺当事人的战功,非杨业莫属。

据《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八》记载,杨业于太平兴国四年至六年(979-781)间,在代州于辽军出入的各要道口构筑了要塞阳武寨、崞寨、西陉寨、茹越寨、胡谷寨、大石寨、楼板寨、土墱寨、石(砆)[硖]寨、雁门寨等10寨③李裕民《杨家将史实新考》,《山西地方史论丛》第1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太平兴国五年(980)三月二十日,辽军十万南犯代州。在天险雁门关,宋主将潘美正面防堵,杨业率领轻骑数百人绕道敌后,出其不意,突然袭击,予敌以毁灭性重创。据潘美奏报:“自三交口巡抚至代州,会敌十万众寇雁门。令杨业领麾下数百骑,自西陉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与美合击之,敌众大败……”[18]卷21,314册,308从此之后,辽军一俟望见杨业旌旗,即闻风丧胆而引退。太平兴国七年(982)四月,辽景宗耶律贤将兵南犯,史称“契丹三万骑,分道入寇,袭雁门,潘美击破之,斩首三千级,逐北至其境,破垒三十六……”[18]卷23,314册,336此事出于《宋实录》主将潘美所奏,自有掠美之嫌,时云州观察使仍知代州的杨业,首当其冲,鼎力参加。《辽史·耶律题子传》记载“统和四年(太平兴国七年),宋将杨继业陷山西城邑”;[17]1314-1315同书《耶律奴瓜传》也说“统和四年,宋将杨继业来侵”,[17]1316这都可资旁证。

雍熙三年(986)正月,宋太宗下令北伐,兵分四路,西路——雁门关一线,以潘美为云、应、朔等州都部署,杨业为副,北出雁门关。他们所向克捷,收复了寰州(今山西朔州市东北马邑)、朔州、应州(今山西应县)、云州。五月间,东路军在岐沟关(今河北涿州市西南)失利败北,伤亡惨重。宋太宗遂下令诸路撤军,令潘美、杨业掩护云、应、朔、寰四州吏民撤至雁门关内。是时,辽太后及其大将耶律汉宁④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杨家将故事考信录》以《辽史》无耶律汉宁,疑即耶律斜轸。等率十万大军来势汹汹,复陷寰州。杨业说“今寇锋益盛,不可与战。朝廷止令取数州之民,但领兵出大石路(今应县东南大石谷),先遣人密告云、朔守将,俟大军离代州日,令云州之众先出。我师次应州,契丹必悉众来拒,即令朔州吏民出城,直入石碣谷(今朔州南弹石山内)。遣强弩三千列于谷口,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保万全矣”。监军王侁等诈以纵敌甚至投敌罪名,强迫杨业径出雁门北川,鼓行而往。杨业无奈,只得率其部伍自石朱路(今朔州南)北上朔州。临行,对潘美等哭诉说: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今朔州南)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者,无余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今宁武阳方口西山)望之,以为敌败走。侁欲争其功,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仍缘灰河(今桑干河支流恢河)西南行一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日中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力士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敌所擒……乃不食三日而死”。[18]卷27,314册,397杨业壮烈殉国后,宋太宗痛惜而追赠太师大同军节度使;潘美降三秩,王侁、刘文裕除名流刑。《辽史·圣宗本纪》就是役还说到耶律斜轸奏:杨业“引兵南出朔州三十里,至狼牙村(今朔州西南狼儿村),……遇斜轸,伏四起,中流矢,堕马被擒”。[17]卷11,123-124

3.杨业与折太君

折家世居云州,至折太君⑤折太君,小说戏曲为便于虚构情节,行文取谐音作“佘太君”,类乎唐人《长恨歌》首句以“唐皇”故作“汉皇”。曾祖折嗣伦以来,世代一直驻守于府州,是以杨业妻折太君(名折赛花)为府州人。府州与麟州毗邻,都当抗辽、抗夏最前线。府州折家世袭军职,五代之世,折太君曾祖折嗣伦为麟州刺史,祖折从阮为后唐河东牙将、府州刺史、后晋府州团练使兼领朔州刺史、安北都护、振武军节度使、后汉永安军节度使、府州与胜州观察使、武胜军与静难军节度使,父折德扆为后汉府州团练使①《旧五代史·折从阮传》;《新五代史·折从阮传》。。宋代以降,折德扆为永安节度使,折太君兄弟折御勋为府州团练使权知府州。御勋辞世后,其兄弟御卿袭知府州,以战功擢府州观察使、永安军节度使。至道元年(995)五月,契丹大将韩德威侦知御卿病亟,麾重兵猛攻府州。御卿扶病出阵,两军相峙,值其母遣人命他权且回去就医,他说“世受国恩,敌国未灭,御卿之罪也。今临敌安可弃士卒?死于军中,分也”,[12]卷28,382-190直至翌日病逝阵前。由此可见,府州折家与麟州杨家,都是五代北宋时期英勇抗击外族侵犯,保卫中原各族人民生聚的爱国世家,其代表人物都是浴血捍边、视死如归的爱国将领。

折、杨两家既出身于紧相毗邻的麟、府二州,更门当户对,正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杨折联姻,自在情理之中。折太君出身在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地缘,对其生涯、行谊的影响,自然既深且巨。小说、戏曲里将她描绘为大义凛然、多智富谋、明断果敢的爱国女英雄。诚然,其中有文学艺术的虚构和渲染;旧史家却限于历史局限性——特别是鄙薄女性的偏见所导致的史籍缺乏记载;主要来自一方世代群众口碑的地方文献、地方志,还是留下来一些朴实的史实点滴。具有代表性者,诸如乾隆《保德州志》记载“折太君墓,在州南四十里折窝村北。《宋纪》说曰,‘杨业娶府州折氏,称太君’。……考《岢岚志》载,折氏系折德扆女,性警敏,尝佐业立战功……”。[15]16《晋乘搜略》引《通志》说“保德州南四十里折窝村有折太君墓,即杨业妻折德扆女也。乡里世传折太君善骑射。婢仆技勇,过于所部。用兵克敌,如蕲王夫人(韩世忠妻梁红玉)之亲援桴鼓然”。[19]45尽管保德并无折窝村,更未见有折太君墓和碑,惟从折太君“善骑射……尝佐业立战功”云云,其战地、遗迹,大凡是与杨业声行相随,即以代州为中心的晋北各地。

4.杨延昭与孟良、焦赞

杨延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2、《东都事略》卷34、《宋史》卷272均有“杨六郎”或“六郎”之称,在民间则更有多少人不知“杨延昭”,却无人不知“杨六郎”。论者或以延昭为杨业的第六个儿子,或以延昭智勇善战被誉为南国(宋)干城而喻以天上的星宿,所谓“南斗六星”或“北斗六星”。徐大焯《烬余录》说,“六子延昭从征朔州功加保州刺史”。[20]6

杨延昭,生于后周显德五年(958)。杨业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归宋后,长期驻守代州为中心的雁门关—宁武关一线,直至雍熙三年(986)战死朔州。这时杨延昭正值22—29岁青年时期,可谓杨业得力部从和先锋,《宋史·杨业传》说杨业“每征行,必以从……业攻应、朔,延昭为其军先锋”。[13]卷272,9306当时,他尚属其父杨业部从,非独当一面的将领,早期的历史文献还不可能对他作详细的记载。迄今晋北各地散布着许多以“杨六郎”命名的古城、寨、堡,或凭一方民间世代口碑流传下来,或出于地方志。诸如乾隆《代州志》就记载“宋都巡检使杨延昭守阳武峪,骁勇善战,辽人惮之”。[13]卷1,33②这类口碑与方志,历经千年沧桑之所以能流传下来,自然在于杨家将浴血奋战、前仆后继地抗击外敌侵略、压迫的抗辽事业是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同时也与杨延昭始终战守于抗辽最前线,针对胡骑来如骤雨、去若飘风的斗争形势,所到之处,辄筑城修寨,设防守险有关。

杨延昭一生站在抗辽最前线。其战功之烜赫名扬天下,是其步入中年以后于抗辽东路的保州(今河北保定)缘边都巡检使、莫州(今河北任丘)刺史、团练使、宁边军(今河北蠡县)部署、高阳关(今河北河间市瀛州镇)副都部署等任上,即转战当今冀中之时。

他在平生抗辽军事生涯中,与部属同甘苦,共患难,号令严明,自奉俭约,遇战必身先士卒,勇敢无比,更多谋善战,是以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说杨业、杨延昭“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朔州之役后,宋真宗以杨延昭出知景州(今河北东光),又徙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咸平二年(999)冬,契丹南侵,时杨延昭驻防定州北鄙前哨遂城(今河北徐水西),首当其冲。敌方由萧太后亲临督战,集中优势兵力猛攻。“延昭集城中丁壮护守,偶大寒,命汲水注城外,及旦,冰坚滑,城不可近,敌遂解去,迁知莫州。三年(1000),契丹复寇边。延昭伏锐兵于羊山(今徐水西杨山)之西,自北掩击,且战且退,及伏发,敌众败绩,获其明王(《东都事略》作“名王”),函首以献……景德初,胡马南寇,延昭领兵北地破古城,多所俘获。会修好,乃止,徙高阳关副都部署”。[10]卷17,371册,165-166①《东都事略》卷34记载雷同;《宋史》卷272记载略同。杨延昭也有失误和败绩,咸平五年(1002),“契丹侵保州,延昭与(杨)嗣提兵援之,未成列,为契丹所袭,军士多丧失”。[13]9307

在宋元话本和后来的小说戏曲里,与杨延昭形影不离的是偏将孟良、焦赞。民间世代流传有“包文正使的王朝、马汉,杨六郎使的孟良、焦赞”之谚。据《元史·焦德裕传》记载,“远祖赞,从宋丞相富弼镇瓦桥关(今河北雄县境),遂为雄州人”。[22]3617富弼(1004 - 1083)、焦赞和杨延昭(958-1014)既是参差同时人,又都站在抗辽第一线,焦赞在佐富弼镇瓦桥关前,即杨延昭生前转战晋北—冀中之时,或许焦赞在杨延昭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病逝于阵后,转投富弼部抗辽的,何况他前此就佐杨延昭曾守“三关”(高阳关、益津关、瓦桥关),本就熟悉一方地情。历史上实有焦赞其人。孟良不见于史传记载,惟当年杨延昭抗辽转战之晋北、冀中地区各州县,历代地方志乃至《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等,多有与杨延昭、焦赞驻守成犄角之势,特别是与焦赞比肩联属的孟良营、寨的记载及相应遗存,正如评话和戏曲乃至民间传说的“孟不离焦,焦不离孟”。这类记载和遗存固然有后世的演绎附会,但毕竟不宜一概视作演绎与附会,何况此中特别是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颇值得注意,正如常征先生所云:以孟良与焦赞命名的这类营寨,并非漫布于各地,而是恰恰集中于当年杨延昭抗辽长期驻守的以西路的代州和东路的定州为中心即当今晋北与冀中一带,这岂属偶然!其实,正说明孟良与焦赞一样,都是抗辽名将杨延昭最得力最默契的裨将。②《杨家将史事考·孟良、焦赞与王贵》。

5.杨文广与穆桂英

杨延昭的儿子辈,历史文献亦记载纷纭。《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杨延昭死后,宋真宗“官其三子”;[18]卷82,315册,293《隆平集》说“诏录其子传永、德政、文广有差”;[10]卷17,371册,166《宋史》则说“录其三子……官文广”。[20]9308明宋濂《杨氏家传》记载杨延昭犹有四子充广:“杨端,其先太原人,仕越之会稽,遂为其郡望族。……贵迁,太原人,与端为同族,其父充广,乃宋赠太师中书令业之曾孙,莫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延朗之子”。[23]卷31,315册,251-252③“其父充广,乃宋赠太师中书令业之曾孙……延朗之子”,显系相牴牾,“曾孙”当为“孙”之讹,似出于沿袭宋元话本致误。这说明:杨延昭有传永、德政、文广、充广四子,他死时除充广尚幼不得赠官外,余三人以三子文广事功最为著称。

杨文广,得父祖勋业荫庇,年青时就在东京(今河南开封)三班院禁军充武职。宋仁宗庆历年间,他以在陕西参与镇压张海农民起义战功授殿直;后来从狄青南征,以在广西平定广源州(治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军阀侬智高叛乱中战功,升广南西路(治桂州,今广西桂林)兵马钤辖、知宜(今广西宜州市)、邕(今广西南宁)二州,又历擢供备库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神宗熙宁年间,陕西路经略安抚招讨使韩琦,出于巩固西陲,遏止西夏入侵,命杨文广“筑筚篥城,文广声言城喷珠,率众急趋筚篥,比暮至其所,部分已定。迟明,敌骑大至,知不可犯而去,……文广遣将袭之,斩获甚众”。[13]9308筚篥之役后,杨文广知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镇戎军(今宁夏固原),为定州路(今河北定州)副都总管。临终,辽人侵代州,文广献出阵图并收复幽燕策,未报而卒,追赠同州观察使。

在杨家将中,杨文广正如常征先生所概括的——如果说杨业、杨延昭的事业在于抗辽,那么他的一生可谓南征北战——南伐侬智高,西征西夏,北御契丹④《杨家将史事考·杨文广南征北战》。。

他成为杨家将继杨业、杨延昭之后最具代表性最杰出的人物。

穆桂英,从小说戏曲的视角看,她在以折太君为代表的杨门女将中占据十分突出的位置。其勇气和善战,令人叹为观止,以至她的遗迹之普遍以及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地名数量,在整个杨家将中仅次于杨六郎。由于古来史家的历史局限性,在历代历史文献中杨门女将除了折太君略事记载外,其余皆不见于史传,是以学界一般视穆桂英为文学戏曲人物,不以历史人物看待。然而,穆桂英其名其事,尽管从史实视角看有失确切,却又不同于小说戏曲中杨门女将的七娘八姐乃至丫头杨排风多出于虚拟,她虽不足以为历史人物,却又有历史的影子。杨家将曾长期战守于黄河两岸的麟州、府州与保德地区,乾隆《保德州志》就说“延昭子文广,聚慕容氏,善战。今州南慕塔村,犹其故地云”。[15]卷2,16“慕容氏”,正如郝树侯先生所说“慕容二音相拼,可以发出‘穆’的声音。慕容转穆,正如折太君之转为佘太君”。[6]79其实,把原本明明的“折”、“慕容”偏偏写作“佘”“穆”,如同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故实,明明是唐皇,却偏偏作“汉皇重色思倾国”一样,不外还是出于便于某些情节的虚构和夸张,以达到文学效应。郝先生以为“把穆桂英说成是杨文广的妻子,倒有点理由”;常征先生更径以穆桂英即折太君“孙媳妇”、“杨文广的妻子”,[5]277以至从古来鲜卑族慕容氏土著与战守于今晋、冀北部和北京一带,正是后来宋辽对峙——杨家将世代抗辽一线作了持之有故的论列。惟其如此,迄今有关穆桂英的地名,集中分布于山西的雁北、河北的冀中和北京的密云、顺义等地。山东肥城、沂水也有穆柯寨、木(穆)山,乃至一方故老相传所谓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留下的“两营八庄十八哨”云云。这显然出于小说戏曲里所说穆氏占据“山东穆柯寨”,从而附会所出。其实,此“山东”固属郝树侯先生所指出的,则是当年宋辽紧张对峙的“恒山之东或者勾注山(雁门山)之东”,[6]79而不是后来才有的行政建制的“山东”。

[1]余嘉锡.杨家将故事考信录[J]//余嘉锡论学杂著.北京:中华书局,1963:418 -419.

[2]翟灏.通俗编[M]//丛书集成初编:卷20,1222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232-233.

[3]俞樾.小浮梅闲话[O]//春在堂全集.同治十年刻本:21-22.

[4]李慈铭.郇学斋日记[M]//越缦堂日记:第40册.北京:北京浙江公会,民国影印本,1920.

[5]常征.杨家将史事考[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6]郝树侯.杨业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7]李裕民.杨家将史事新考[J]//山西地方史论丛.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8]李裕民.杨业考[J]//宋史研究论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9]欧阳修.欧阳文忠全集[M]//四部备要本:卷29.北京:中华书局,1936:157.

[10]曾巩.隆平集[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卷17,37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1977:164.

[11]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9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020.

[12]王偁.东都事略[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卷34,22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1977:384.

[13]脱脱.宋史:卷 272[M].北京:中华书局,1985:9303.[14]宋大诏令集:卷 220[M].北京:中华书局,1962:844.[15]王秉韬.乾隆保德州志:卷6[O].乾隆五十年增刻本:53.

[16]张友桐.郝氏先茔酸枣记[G]//西陉草堂集:卷4.铅印本,1934:14.

[17]脱脱.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8]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1977.

[19]康基田.晋乘搜略[O].康氏霞荫堂刻本,嘉庆十六年.

[20]徐大焯.烬余录[O]//望炊楼丛书.清光绪间吴县谢氏刻1924年补刻本.

[21]吴重光.乾隆代州志[O].乾隆五十年刻本.

[22]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3]宋濂.宋学士文集[M]//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猜你喜欢
太君杨家将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颐养天年
壶中乾坤
元代杨家将杂剧中的部将形象
多元民族文化影响下的杨家将故事考察——以契丹射鬼箭仪式与杂剧《昊天塔》为中心
雁门杨家枪的历史考证与源流研究
满洲往事
难忘的一次表演
犬说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杨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