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峰 董建琦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实验法,论证了枪的器形与技术的成熟发展过程,兼以雁门杨家家谱为线索对雁门杨家枪源流进行考证。结论:雁门杨家枪是战阵将卒使用的枪术体系,源于五代杨信枪法,宋代杨业之后成熟;元朝自杨山、杨友开始在雁门地区普及传播;明朝形成了雁门杨家枪枪术体系。明确雁门杨家枪的源流将为武术枪术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也为地区历史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枪 杨家枪 杨家谱 杨家将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839(2018) 9-0001-06
2017年5月27日,雁门杨家枪法被列入山西省文化厅公示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明代以来杨家枪素有“杨家枪之名惊天动地,人人振而矜之”的美誉,明代文献《筹海图编》载曰:“天下武功首推少林,其次为伏牛,再次为五台(与雁门地区属同一地区的不同称谓),五台之传始于杨氏,世传杨家枪是也。”武术学者周伟良认为“这可能是将杨家枪缘起对接山西杨家将门的最早史料”。杨家将、杨家枪、雁门关以及白草口长城、杨家祠堂、令公塔等一系列杨家将与战争文化的遗存,构成了当地有关杨家将战争文化的系列旅游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中,唯有杨家枪是活态遗存,是可以有效建立旅游参与、艺术表演、形象宣传的重要资源。对杨家枪的考证研究,将为当地旅游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历史中繁峙(古称坚州)、代县(古称代州)及雁门三地民众尚武成风,就连寺庙也以武成名,《资治通鉴》有载:会吕五年唐武宗灭佛“五台僧多逃往幽州,奏官谓日: ‘五台僧为将必不如幽州将,为卒必不如幽州卒,何为虚取容纳之名。”[1]在奏官言中五台僧虽不如幽州将卒,却表明五台僧“武”名在外,可为将卒。同一时期日本小说《平家物语》提到:“古时,唐朝会吕天子曾举军兵,图灭佛法,清凉山僧众与之交战,奋力防御”。[2]可见唐时五台山僧的武力强大,可与正规军交战厮杀。五台不仅僧众武艺出众,且因五台与雁门相连世代驻兵,唐时期实行府兵制,士兵作战每人配备长枪。所以当地民众势必会习练枪术,据此不难推断五台自唐就有练习枪术的尚武之风。明郑若曾在《江南经略》对五台武术有详细描述“五台之传本之杨氏,世所谓杨家枪是也[3]且在《明史兵志》中也再次提到:“僧兵,有少林、伏牛、五台。倭乱,少林僧应募者四十余人,战亦多胜。”[3]不难发现,五台自唐到明皆有枪,明时确切提出为“杨家枪”。期间宋元时期“杨家枪”是如何产生并命名?又何以传承至今?现有三份参考资料:一是《宋史·叛臣列传中·李全上》,南宋山东“李铁枪”李全之妻杨妙真,曾有“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之语,其后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长兵短用说篇·长枪总说》中第一句话就说:“夫长枪之法,始于杨氏,谓之日‘梨花,天下咸尚之”;二是繁峙县志载“五台杨家枪由北宋名将杨延昭所创”;三是民国蒋馨山有篇题为《宋代杨家奇枪考》提到“杨家枪出白杨老令公杨继业后裔杨再兴”。[4]今,杨家枪出自北宋杨家将是人民大众的心理趋向。然而《手臂录》中却提到“杨家枪、马家枪,其人不可考”。基于此,文章就枪器与“杨氏”枪术、五台杨家枪与北宋杨家将的关系做细致梳理。雁门杨家枪是雁门武术的核心部分,也是雁门地区战争文化的典型代表。对五台杨家枪进行系统梳理,将对中华枪术的历史传承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推进当地历史文化建设增添史料依据。
1 杨家枪的演变
1.1 杨妙真之杨
史书对杨妙真的记述只有一句“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但是从技术的角度讲,梨花枪开始了枪术的“轻虚”发展,使枪术更具威力。从形制上讲,轻虚的枪术必然要求合适的枪器,否则“头沉,不可举动,是弃枪也”[5]也就是说,此时杨氏的枪法兼具了重实与轻虚,而且枪器的重心不可能在前手之外,否则不可能使用轻虚的枪法。在器形上有可能是3米左有的“制枪”,也有可能是比3米更短的枪。从当时矟的流行和“天下称无敌者,惟杨氏梨花枪也。”[6]的情况看,可能杨氏之梨花枪枪要比矟杆长。从南宋至明代的一百多年里,研究者尚未发现有关梨花枪的文字记载。[7]
1.2 明代杨家枪之杨
在戚继光的“长枪总说”里,先说“长枪之法……谓之梨花,天下咸尚之”继而又讲“其用惟杨家之法。有奇正”最后再讲“故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信其然乎”我们不难发现:原先的“梨花”也被称为“杨家”,梨花枪改称杨家枪。可以说戚继光笔下的杨家是杨妙真之杨。同时何良臣《阵纪》也提到“天下称无敌者,惟杨氏梨花枪”
戚继光对杨氏的枪器与技法也做了详细的描述,在《短器长用解》中提到长枪的长度“藤牌、腰刀…皆短兵也,以之敌长枪,彼以一丈七八尺,我不过七八尺与二三尺”[8],可见杨氏长枪的枪器为一丈七八尺。从戚对倭刀长度描述为“刀长五尺”,以及我们对倭刀实物1.5米左有的对照,戚的尺为周尺,以此对照,长枪为5米左右。戚对杨家枪的技术评价为繁杂“缠枪、搁枪、破枪裙拦,以上诸法颇属繁杂,兵士愚下,岂能一一皆习”参考“施之于行阵,则又有不同者,何也?法欲简,立欲疏。非简无以解乱分纠,非疏无以腾挪进退。…”[9]这说明杨家枪技法是成体系的,但并不适合兵卒学习,要简化一些技法才能。同时戚感叹“行于世者,卒皆沙家、马家之法”[10],卒与将相对,这正好说明杨家枪法以前是将家之技,从戚开始简化实行于卒。在后来的手臂录中也做了评价“杨家枪,碑板诰敕之书也,正宜于将”。[11]明代的杨家枪指杨妙真之杨,枪术技法全面,适于为将使用,枪器较长,并在明代开始转化为士卒用枪。
1.3 清代杨家枪
吴殳在《手臂录·白序》中已明确记载:“杨家枪、马家枪其人不可考”。[12]虽然不知其源头,但详细记述了清代当下杨家枪形制、技术和发展趋势。一、形制。“杨家亦木枪,丈二至丈八皆有之,短者硬,长者软”。[13]“(杨家枪)从短枪而变,加长四尺,其法亦取短枪、杆子之法,以白成一家。”可见,杨家枪的形制介于短枪(九尺七寸)和长杆(二丈四尺)之间,并且存在不同的长度。“杨家长短软硬无定体,故腕、臂、身、足亦无定,丈二倚马家法,丈八倚沙家法,丈六倚丈八,丈四倚丈二”[14]文中描述杨家枪至少有丈二、丈四、丈六、丈八四个长度,都符合杨家枪的形制要求。在作者的自述中也提到三种形制:“余受师传,所用小杆,一号一丈八尺,重十二斤,二号一丈七尺,重九斤,三号长一丈六尺,重七斤”更有按照形制划分等级的记述:“若枪者,先使把有方,盘旋进退,乃以干(杆)之长短、大小、插赖深浅而为之等”[15]说明当时就有按照长短大小分等进行训练和应用的惯例。二,具体应用方法:继明代提出“其用唯楊家之法,手执枪根,出枪甚长”[16]之后,清明确提出具体的握枪位置“余谓枪根当在掌心中,与臂骨直对,则灵活而长”[17],而且说明了握枪的方法:“杨家阴阳互转与峨眉同”,以及应用战术:“杨家枪多半以退诱人,故粗疏。杨家枪破短枪用退,短枪破刀棍亦退,法固然也”。[18]此时,杨家枪兼具长且灵活的技术特点但并没有与棍法相杂“峨眉贱棍不屑杂,沙家体长不可杂,杨家不旁溢与棍,法勾(够)足用不须杂”[19],足见当时杨家枪傲视群兵的优势,以至于“(杨家枪)其名所以特著者,长则易于得胜,学之者必多”。[20]三、发展趋势。通过掌握技术的不同划分不同的行伍等级:“人能熟习大封大劈,必胜之兵也,能凤点头,选锋之兵也,精于提颠,临阵必胜之将也”。[21]可以看到,杨家枪法的兼具了将用与士卒之用。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到清时期,杨家枪已经适应了士卒的需求,彻底完成了从将用到士卒只用的转变。以至于得到“杨法学之易而用之利,大有益于行阵(士卒之用)”的评价。然,《考工记》云:“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而无己又以害人,则知人人身五尺,枪至丈五为正,杨沙非法也”。[22]这里忽略了两个条件:一是人身的差别,如果人身为五尺半,三其身为丈七,人身不到五尺,三其身为丈四。人的身高差距在半尺也符合现实。二是,大家忽略了枪的另一部分:枪鐏。《武经总要前集》“右枪九色,上刃下鐏”清代也有“枪长九尺,后手必尽錞,以虎口实压之”。而鳟的存在一来可以防止木柄开裂,二来可以平衡枪器的重心,使靠近使用者。所以,杨家枪不同长度加长的形制而枪圈加大(大封大劈),正好符合当时士卒的装备条件和现实条件。更符合当时的战阵现实状况,完全完成向“士卒”之技的转化。
综上所述,此时杨家枪只有其名,未见其人,技法上完成了将家之技向行阵士卒之技的转化,适应产生了不同长度的枪器。具体应用方法更加清晰,形成了区别于短枪和长杆的独特器形和杂而有之的技法。呈现出枪器较长且枪圈加大的特点。
1.4 民国杨家枪
民国记述杨家枪可考有二:一是万籁声《武术汇宗》详细介绍了杨家枪,二是王霄云《杨家奇枪真传》叙述了杨家将后人杨再兴传给杨镇,所流传的杨家枪法。其中《武术汇宗》“杨家枪乃铁头小杆,四两枪头,长九尺,二尺为柄,樱内有一逆勾,是为杨家枪特有枪式”[23]其中“樱内有一倒勾”是宋代骑枪的形制特点。所以,此杨家枪是马上所持,所以形制并不是加长四尺后的尺寸,还是变之前短枪形制:“九尺”。还有,在《武术汇宗》提到“终不如杨家枪兼枪带棒,长器短用,神出鬼没”[24]可以肯定的是此杨家枪已经兼有棍法。王霄云的通过连载详细叙述了杨家奇枪的对手八式、六合枪法以及具体的操练方法,但唯独没有提及奇枪的形制,只提到持枪时“枪鳟附于右足小指”,有枪鳟可能枪器较长。也没有具体说明持枪的方法,只是含混而言“两手握枪”。明显可见的是,此时的枪法,多杂有棍法。
1.5 五台杨家枪的特点
五台现存杨家武术主要有鹿蹄涧杨家枪短枪、代堡村长枪杨:家绝命枪和杨家二十四短枪,以及铁质马鞭状穗子鞭等,具有明显的战阵特点,其中有短枪两种,分别为阳手握杨家枪和阴手握杨家二十四式枪,还有阴手握长枪:杨家绝命枪。
阳手握杨家枪开枪后枪扎四面,扎枪时,后手在身体以外完成封闭动作,前手肘直,后肘弯曲,整个动作手部动作灵活多变。步法走位时先向外动外侧脚,转内侧脚,外侧脚上步至内侧脚脚尖所指方向,步法转向灵活多变。剪刀步后退诱敌,待敌深入,回身跳步回马一扎,再跟进刺一刺。也有手持枪头向后扎枪,但两手虎口均向枪把,仅后手用力,两脚前后互换位置,右手扎枪右侧脚撤退,左腿蹬直,右腿屈膝,左手扎枪时相反,此招式即枪的长兵短用。枪法演练中有枪根的劈打动作,劈完后接枪头插步下蹲扎敌小腿或足。
阴手握长枪:杨家绝命枪,前手阴把握枪,大拇指虎口食指夹住枪杆,虎口向后,其余三指附于枪杆,后手紧握,进退步法多以剪刀步为主,其中也配合跳跃步法。枪法演练中也有以枪根劈打的动作,能够尖把并用。阴手握杨家二十四枪也是阴手握枪,二者长兵短用时两套枪法的手法步法完全相同,并且还加入一个长兵短用的延伸动作,即在原有基础上当后手扎出拉回后前手继续将枪回拉往后送出,此招式在施展回马枪时非常实用。整套动作能兼顾上中下三个方向的进攻和防守,并且枪圈很大。杨门二十四枪各势名称与纪效新书记载的金枪二十四势名称有诸多相似之处,如杨门二十四枪中“马上射箭金钱穿(弓步上平扎枪)”和金枪二十四势中“指南针势”,指南针势为上平枪,该势步法为弓步;“巧女纫针显手段”和“美人纫针势”;“乌龙摆尾多变化”和“苍龙摆尾势”等,这些枪势在名称上都极为相似。
如果说明代杨家枪有长有短,有大有小的话,五台杨家枪是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阴有阳。而且阴手枪在第一次拦中力量更大,速度更快,更符合兵枪之教之易解、学之易用的特点。而且从杨家枪的发展来讲,五台杨家枪多含有明代杨家枪的技术特点。但不能确切五台杨家枪便是明代杨家枪。经过技法的转化后更不能确定是杨妙真之杨家枪,所以,更有可能的是五台杨家枪就是杨家将之将卒用枪的总称,其代表了冷兵器时代战阵武艺的具体形象,在五台地区以杨家人的代际传承保留至今。
2 五台杨家枪的起源与发展
2.1 五台杨家枪定型于北宋
五代以后,契丹向南扩张,到北宋时防线已经到河北霸县以及山西雁门关一线,杨家作为将门之后,白然承担保家卫国的重任,在五台地区训练士卒,积极布防。且北宋正式枪术技术体系形成阶段,杨家也有训练士卒和将家争胜的内在需求,加之这一地区早在唐时期就有舞刀弄枪的习俗。综合历史、技术、人物、事件等因素。此时在这个地区形成较为完善的枪术技术和武术体系大有可能。北宋杨家将之所以能在多年抗辽斗争中屡建奇功这与杨家军的英勇善战是分不开的,杨家军之所以善战,不仅有严明的军纪,更有高超的作战技术。枪作为士兵普遍使用的兵器,枪法技术在战场中的作用尤为重要。老令公杨业(也称杨继业)在世时就已成就了杨家军的勇武威名,所以当时的杨家军就已经受到了相当成熟的枪法训练,可知最初杨家枪法的形成必始于“金刀令公”杨继业或之前即杨继业之父。其父名讳杨信,正史中对杨信的记载仅是作为刺史掌管一方军政。而后世的多部小说和评书中曾提到杨家将先辈的一个传奇人物“火山王杨衮”,枪术精湛,名震中原,而杨衮正是以杨信为原型所塑造的人物形象[25],既然杨信的枪法如此高超,其子杨业带领的杨家军能受到系统完备、技术高超的枪法训练就有据可依了。杨家枪的起源就可以推至杨信的枪法。
杨业后,其子杨延昭是史料记载较多的传承代表人物。杨延昭子承父业,戌守边关。对五郎杨延浦五台山出家一说大部分来白戏曲小说,前文中提到五台山僧真宝和尚曾率众僧兵英勇抗金,《清涼山志》中记载真宝和尚是杨五郎的法传弟子[26],以及在现今五台山保留的杨五郎和杨家将的遗迹、遗物,同时,作为杨家家庙的龙泉寺就在五台山,五郎出家在家庙近处也不违祖,证明杨五郎出家之事基本予以认定确有其人其事。杨五郎作为杨家子嗣对白家枪法及各类杨家家传武术熟而精之,出家后在五台山寺内将杨家武术传于弟子,加上五台僧本有习武传统,才有了后来五台山僧兵多次出山抗金的事迹。明朝多部著作中曾提到的“五台之传本之杨氏,世传杨家枪是也”也就得到了更合理的解释。
2.2 五台杨家枪闻名于南宋时期
北宋杨家将白杨文广之后再无功绩卓越者,直至南宋岳飞麾下名将杨再兴的出现,才使得杨家将再现当年风范。宋史记载有农民起义军领袖侗民杨再兴,因与岳飞统制的杨再兴属于同一时代人物,所以后人在研究杨再兴的身世时常将两人混淆,以至于现在查到的许多关于杨再兴的早年身世多是侗民杨再兴的。[27]实际上岳飞统制的杨再兴当年以北宋名将杨业后裔白称也是有一定依据的,在代堡村世代流传的杨家家谱中(见图1)和《杨氏命脉回溯》中记述的杨家子嗣都写到了杨再兴,虽然正史中对杨再兴的记载仅言明他是逆贼曹成的一员猛将,后归顺岳飞,对他的身世并无介绍。但目前的研究表明,杨再兴早年对抗朝廷的劣迹使得史官回避了他的早年身世,只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提到杨再兴是北宋名将杨业的后裔。实际上家谱内所述内容的可信度较高。其一,家谱中所记载的人物、事件多为家族成员间代代传颂,对恪守孝道的古人来说对祖先的往事都是比较尊重的,不会随意改动;其二,杨家是一个讲究忠孝仁义拥有严格家规家训的名门,更不会把祖辈事迹胡乱篡改。杨再兴作为杨家将传人能够以杨家枪法在南宋抗金中打出一番名气,可见杨家枪法在家族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2.3 元朝五台杨家枪真正扎根坚、代二州
到了元朝初期,杨令公十四世孙杨山、杨友兄弟双双考中武状元,分别加授武节将军和龙虎卫上将军,并奉元世祖之命重建杨家军戍守坚、代二州。当今代县鹿蹄涧村的杨忠武祠中有碑文记载了杨家白元朝开始就定居坚、代二州,原碑文记为:“元世祖至元十六年,杨令公十四世孙山、友二公守坚、代,政优而猎,逐一鹿不见,留蹄石上,遂聚族于坚西代东之间,因名其庄为鹿蹄涧……”[28]。坚、代二州即今天山西忻州的繁峙、代县,杨山、杨友兄弟当年在此地重建杨家军。元代军队的主要兵器也是枪[29],兄弟二人以白家杨家枪法为基础训练士卒,加上杨家习武尚武的家风,这两地也正是如今杨家枪法盛习流传之地。
2.4 明时期五台杨家枪的技术改进与传承
2.4.1 五台杨家枪的技术改进
梨花枪源于南宋杨妙真一说并无争议。戚继光的枪法师从唐顺之,唐顺之又以“杨家枪”的后人“老杨”和“老樊”的枪术技术为基础创编六合枪,并冠以杨家枪之名。何良臣对“杨氏梨花枪”记述到“天下称无敌者,惟杨氏梨花枪也”, “此在学者白妙而通用之,惟山东樊氏深得其传”。唐顺之的《杨教师枪歌》中就对五台山寺院武术的风貌进行了些许描述,唐顺之口中老杨就有学者推测是来自五台山[30]技术为五台杨家枪。他还在自己的著作中描述了一段老杨与老樊交手的场景:“老杨封闭皆用阴阳滚手,老樊以为滚手迟一着,只两手心俱向下拿定杆子,就圈里枪,只前手略左旋一周打开为封救。圈外枪只前手略右转一周为闭手法”[31]正常用枪应该是阴阳互转的正手握枪,两手心俱向下便可知为阴把握枪,现在五台的枪法有部分为阴把枪。
笔者就阴把握枪与阴阳手握枪8人的技术进行了实验比较,使用12台红外高速摄像机(T40-S,Vicon Peak,Oxford,UK)对受试者的运动学参数进行采集,采集频率为100Hz。采用2块NOS-FVA200高速力值测量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拦、拿、扎时枪的力学参数,采样频率1000Hz。结果如下,
结果显示,阴手握枪的拦与拦扎的速度、力量明显高于阳手。说明阴手握把在第一时间具有优势,符合教之易解,学之易用的兵枪特点。证明阴把存在的优势,可以推测在明时期或更早的五台杨家枪就已经形成阴手握枪的技术特点。
2.4.2 明朝时期杨洪、杨镇对五台杨家枪的传承
明代杨家将的故事由于缺少民间小说评书的颂扬,不如宋代杨家将那般家喻户晓,但其忠勇爱国的精神和抵御外侮的功勋却毫不逊色于北宋杨家将。其中一个关键人物就是杨洪,杨洪从戌守开平卫到受命领兵镇宣府,在明朝“土木之变”时临危受命救主有功加封昌平候,古稀之年仍能挂帅领侄子儿子为明朝镇守北疆,开创一门一候三都督的盛况。作为戌边武将,他要对士兵进行枪术训练,作为杨家后人,他还要精通杨家枪法,这使得杨家枪的传承条件有了很好的保障。[32]正史中记载杨洪为太原人,据其神道碑载,杨洪祖籍可追溯到北宋杨业,为杨业第十九世孙,在代堡杨家谱中也确实查到明朝时期杨家子嗣杨洪任行营招讨使抗御外敌。
明朝时期,杨家将后人中还有另一位杰出人物杨镇,于明朝万历年间任山西巡抚兼兵备遣及大将,杨镇无后,晚年一心研究世传的杨家枪,晚年时曾将杨家奇枪传于麾下偏将王彤,王彤又在其家族内部代代相传,杨家枪便有了在外姓人中传承的记录。[33]同样在代堡村杨家谱中也记录有杨镇,按其所生年代及同时期杨家后人的为官者可推知杨镇存在的真实性。
2.5 清后五台杨家枪的传承
清朝时期,五台已不处于边境地带,相比之前的战乱年代已较为祥和,不再需要武将戌边镇守,但杨家子孙的习武门风仍在延续。这一时期,杨家子孙多是通过武举考试获得功名以保我中华安定。在清道光癸卯年间,繁峙县代堡村杨家枪教练杨伍元就高中武解元,光绪年间,杨家枪教练杨德春经过地方推荐和朝廷的严格考验成为武贡生效力大清。
民国时期,各地兴办国术馆弘扬我中华传统武术。山东泰安人王霄云(明王彤十一世孙[34]携祖传宋代杨家奇枪任教山东国术馆。从奇枪记录中的“见入分枪”[52]来看,王霄云应该是口传心记的整个枪法,枪术中“见肉分枪”已经是共识,而且从实践中快到靠近身体(肉)时做拦拿枪效果最好。以此考虑,杨家骑枪考,很可能是杨家“骑枪”考,是杨家骑兵作战的用的一种枪术。而且,在整个记述中有“枪樽”的记录“枪樽附于右足小指”。山西境內,叱咤民国武术界的著名武师杨正杰、师从前辈的杨家枪教练杨德春等人谨遵先辈们的教诲,让雁门当地百姓对杨家枪的练习热潮延续不断。
现代的雁门杨家枪习练者中,最为人称颂的就是代堡杨姓传人杨海保,他曾受邀在山西电视台“山西好风光”表演,受到武术界同仁高度赞扬,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体育报”中也曾报道杨海保的杨家枪法乃正宗杨家枪。
雁门一带白古以来为各朝代边境重地,多战乱,此地区的民风尚武崇武,并且杨家世代为官者武将居多,其家族内部对杨家枪代代相传,再加上五台山寺院武术的发展,武僧们宗奉杨家枪,雁门杨家枪经过多个内外部因素的推动保留下了如今雁门杨家枪白成体系的枪法。
3 结语
综上所述,雁门杨家枪共分为起源定型、技术改进和流传三个重要阶段,从枪器的形成与技术的发展看,五台杨家枪成型于北宋,起源于五代末杨信枪法;元朝时期杨家将后人杨山、杨友兄弟考中武状元被封将戌守坚、代二州并开基立业建立杨忠武祠,使得杨家枪真正扎根五台;雁门多战事且杨家后人为将居多,使杨家枪在五台代代相传。经过岁月洗礼的五台杨家枪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改进和传承,才有了如此完整的形态展示于世人。杨家枪是我国武术枪术的典型代表,其历史久远、传承有序、技术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历久弥新。明晰五台杨家枪的源流对当代武术枪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线装书局,2007:2094.
[2]周家明,申非译,日·无名氏.平家物语[Z]第四卷第七节《山门碟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一版.166.
[3]郑若曾.筹海图,编:11(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清]张廷玉.明史5[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440.
[5][明]戚繼光,纪效新书|M].盛冬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114-115.
[6]马力编.中国古典武学秘籍录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6-17.
[7]周伟良.梨花枪与杨家枪史迹考略——兼明代杨家枪的技术特点Ul历史研究,2012.
[8][明]戚继光,著戚继光兵法[M].赵海军评注.长沙:岳麓书社.
[9][明]戚继光,著.戚继光兵法[M].赵海军评注.长沙:岳麓书社,1997:47-48.
[10]汪国义,编.中国民间武术丛书戚家枪[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6-27.
[11]吴 殳手臂录[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54-155.
[12]吴 殳.手臂录[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40-241.
[13]吴 殳.手臂录.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76-177.
[14]吴 殳.手臂录[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77-178.
[15]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2,引自《中国兵书集成》第三期,解放军出版社、辽沈书社1988.
[16]戚继光.纪效新书·长兵短用说篇[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7]吴 殳.手臂录[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4-75.
[18]吴 殳.手臂录[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7-68.
[19]吴殳.手臂录[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5-36
[20]吴殳.手臂录[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5-36
[21]吴殳.手臂录[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45-146.
[22]关增建,(德)KonradHerrmann译注.考工记翻译与译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30-31.
[23]万籁声.武术汇宗上[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80-81
[24]万籁声.武术汇宗[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
[25]黄秉刚火山王杨滚[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26]王嘉元.宋金元代名僧[J]文史月刊,1994,(4):66-85
[27]袁乘风.农民起义领袖杨再兴考[J].吉首大学学报,1990(2):86-90.
[28]陈文新,余来明.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68-186.
[29]旷文楠.辽、金、西夏及元代武术的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1):17-22.
[30]何良臣.阵纪[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
[31]张卓,程大力.唐代僧人习武事迹考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101-104
[32]唐顺之.武编[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3]杨立.明代杨家将:昌平候杨洪[J]文史天地,2011(5):68-72.
[34]蒋馨山.宋代杨家奇枪考[J].国术统一月刊,1935(5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