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双
(山东省陵县一中附中)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马玉双
(山东省陵县一中附中)
跟随新课改的步伐,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与时俱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型人才,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思品课的教学中更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由于焦躁、偏执、自卑、痴迷网络、早恋等心理障碍造成离家出走、自杀等事故的比例有所增加,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1.承挫能力差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在“溺爱”中成长,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经历什么挫折,所以承挫能力较差。人生难免有挫折,不管是伟人还是普通人,一生都会遇到挫折。有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敢冒风险和战胜挫折,这才是人生应有的品格。然而,现在的青少年往往就是缺少这种品格。由于青少年学生特有的天真幼稚,使他们对复杂艰难的现实生活缺乏心理准备,一旦遇到挫折,心理堤防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产生失望感,甚至信念危机,更甚者自杀。陕西省蒲城县兴镇中学开学第一天,高一年级17岁学生赵×拿着学费高高兴兴去学校报到,却被班主任老师告知不能在原先的“火箭班”上课,而被调到了“重点班”。于是他径直回家,当晚在其家中服下剧毒农药,经抢救无效身亡。一个花季少年就这样离开了人世,让人倍感惋惜和痛心。
2.痴迷网络
网络是把双刃剑,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利用网络,反而痴迷网络游戏,在虚拟的环境中寻找刺激,寻找心理、生理上的满足。耽误了学业,耽误了大好前程,甚至有的葬送了大好的青春年华,酿成悲剧。这些同学通过鼠标与键盘,在网络世界游走徘徊。那些空气污浊、噪声震耳、光线昏暗的空间,竟然成为数百万青少年兴奋不已的“乐园”。他们身上青春的活力被冷冰冰的机器所凝固,他们蓬勃的朝气被逼仄的空间与混浊的空气所侵蚀。一群群少年在游戏里扮演着亡命之徒,在网吧里叫嚣笑骂。在这种网络下他们逐渐产生了网络心理障碍。有这种心理障碍的中学生往往表现为:情绪低落、精力不足、自我评价降低、思维迟缓或轻或重地表现出性格冷漠、精神抑郁、烦燥易怒甚至失去理智等心理病态。北京某县17岁的初中生李某,因拿不到钱去玩网络游戏,打算趁爷爷奶奶熟睡之时偷钱,被爷爷发现,结果,他将爷爷砍成重伤,而奶奶则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四川省某市,3个嗜好上网玩“杀人游戏“的中学生竟然丧心病狂地杀害了一个露宿街头,长期流浪求乞的无依无靠的孤儿。触目惊心的血泪现实赫然昭示,对中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了。
3.人际关系不协调
在中学生中有这样一部分人,因为自己是班里的学习尖子,常受老师、家长的表扬,从而自我中心意识强,不愿与后进生交往,人际交往能力下降。还有的学生日常安排就是“家”-“学校”,“家”是吃饭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最爱做的事就是“关在屋子里听音乐”,把自己封闭起来。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完全忽略了人际关系,就是与本班学生也很少有话说。就更不用说在社会中交往了。与陌生人一见面说话是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来。这些学生常常会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惧感。
4.早恋及性冲动
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意识的萌发和机体内部性激素的作用,容易对异性产生好奇及倾慕等性心理活动,加之少年期男女之间接触的机会日益增多以及电影、电视和文学作品中关于爱情描写的刺激日益增多,很容易造成了他们的早恋及性冲动。“书信”不断,约会吃饭日渐频繁,从而导致了学习成绩的下降,失去了远大的理想,歪曲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尽管陷入这种状态的中学生有时会认为自己对爱情是认真的、严肃的,但他们对什么叫真正的爱情以及爱情所包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却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以致情感一冲动就忘乎所以,造成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因此,中学生的盲目早恋和冲动性异性交往行为,恰是他们性心理发展很不成熟的反映,也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当深刻认识的一个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视学生分数,家长、学校、老师都在强调学生的智力教育,认为个人的智力高,将来就能成才。心理学家曾对3000名高智商儿童追踪研究30年,发现并非如此。当前,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形势下,校长和教师都要懂得心理健康教育对人一生的成就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爱因斯坦说过“只教人一种知识、技术是不行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要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就要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到首要位置,提高到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好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2.学校积极营造宽松、健康、和谐的育人氛围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是育人的重要基地,学校的优雅环境能给人一种良好的心理影响。如校园中名人名言,校风校训,广播宣传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用洁净的校园、美的文化去触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另外,学校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拔河比赛、运动会、演讲比赛、书画展、手工制作、跳绳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不愉快的心理得到宣泄,释放心理压力,从而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力。
3.培训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据调查,当前许多城市学校已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了兼职或专职的心理医生。但在农村中学中还没有这个意识,仍然是我行我素。我认为学校应专门培训一名或几名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开展咨询活动。通过咨询对学生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自闭等情绪问题,无法自制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在咨询活动中,咨询师要做到对学生给予指导自我调控、尊重学生、保护好学生的隐私。
4.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所以各科教师要不失时机地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运用每一教学步骤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样的课堂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得到相应发展。如在教学中确立情感目标,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教师有意识地把情和知统一于教学中,使学生的识记能力、欣赏能力、情感陶冶同时活跃起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以和蔼的态度、微笑的面容、幽默的语言、奋进的激情去感染熏陶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缓解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未来,承载着太多的希望。托起明天的“太阳”,教师责任重大,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