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雪 胡英允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该病的患病率为0.67% ~1.82%,且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2],房颤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3,4],发生脑卒中的机会较无心房纤颤者高出5~7倍,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脱垂合并房颤时,脑栓塞的发生率更高[5]。因此预防房颤引起的脑栓塞事件是心房纤颤治疗策略中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观察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旨在为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提高其抗栓治疗率,降低脑栓塞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新乡新华医院及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门诊就诊诊断为持续性房颤的患者96例,其中男68例,女28例,年龄36~80岁,平均(56±16.4)岁,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华法林组和对照组(因频繁检测INR拒绝应用华法林的患者)。华法林组58例,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38~78岁,平均(55±16.2)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6例,2型糖尿病14例,瓣膜性心脏病4例,冠心病10例,其他4例。对照组38例,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36~80岁,平均(54±16.8)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例,2型糖尿病10例,瓣膜性心脏病2例,冠心病6例,其他2例。所选病例有下列栓塞高危因素之一:①老年患者(年龄>65岁)。②栓塞史。③瓣膜性心脏病。④原发性高血压。⑤2型糖尿病。⑥左心房扩大。⑦冠心病。但除外:①急性心肌梗死。②不稳定性心绞痛。③急性脑卒中。④中、重度心力衰竭。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华法林组无抗凝禁忌证。
1.2 治疗方法 华法林组服药前查INR,每晚7点左右口服华法林2.5 mg(起始剂量),开始每周测2次INR,根据INR值调整剂量,使INR值保持在2~3之间,逐渐延长检测时间,待INR稳定后2周检测1次,最少INR两次稳定在2~3之间,以后可每月检测一次,每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记录随访结果,随访内容主要包括:脑栓塞、严重出血(脑出血、消化道大出血)、一般出血(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死亡例数。随访3年。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版本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华法林组1例、对照组4例并发脑栓塞,华法林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组并发出血6例(其中1例消化道出血),对照组无并发出血,出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组严重出血(消化道出血一例,复查INR>3,给予输血调整药物剂量后出血停止),对照组无严重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华法林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心房纤颤患者因左心房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极易在左心房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出心脏,堵塞脑、肾、肠系膜及四肢小动脉,造成该器官缺血缺氧坏死,甚至死亡、致残。因此预防血栓形成是预防栓塞并发症的主要手段。
华法林是一种双香豆素类衍生物,通过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还原酶的活性从而阻断维生素KH2的生成,进而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r-羧基化作用,使这些凝血因子无法活化,仅停留在前体阶段,而达到抗凝目的。心房颤动患者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血管壁因子、D-二聚体升高,导致血栓形成,而华法林可显著降低血循环中的D-二聚体水平,达到防治血栓的目的。
本组观察发现,持续性房颤患者,特别是栓塞高危患者,规范应用华法林明显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出血发生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多为皮下出血、牙龈出血,虽然有一例上消化道出血,对照组无严重出血,但对比无差异性,且出血患者复查INR>3,经输血、调整华法林剂量后出血停止,未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特别是栓塞高危患者,在密切监测INR的情况下,调整INR在2~3之间是安全有效的。但应注意的是,华法林治疗窗较窄,预防栓塞作用于出血并发症呈正相关,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选择一个合适的最小剂量的抗凝方案[6],使INR保持在2~3之间,既能达到最好的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同时又能将出血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
[1] 虞永忠,王运华,向恢利,等.湖北省阳新县心房纤颤的流行病学调查.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3):270-273.
[2] 王国泰,张双明.天水市305100例住院患者心房纤颤204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7(12):164.
[3] Wolf PA,Mitchell JB,Baker CS,et al.Impac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on mortality,stroke,and medical costs.Arch Intern Med,1998,158:229-234.
[4] Wolf PA,Abbott RD,Kannel WB.Atrial fibrillation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stroke:the Framinghanl Study.Stroke,1991,22:983-988.
[5]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5.
[6] 戴玲.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的健康教育.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7,3(4):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