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杰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镇中心校)
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德育,简要地说,就是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德育一直被确立为五育(德、智、体、美、劳)之首。在各科教学中都可以渗透德育,而语文学科的性质却显示出语文教学独特的德育功能和德育优势。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德育的基本内容就是: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促使广大学生追求真理,伸张正义,养成健康、活泼、团结、进取的个性品格,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语文教学进行德育的内容还有很多,包括传统的、现代的所有正义、美好的东西,几乎都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得以体现和延伸。
(1)听
听,指能听懂别人的话,并能理解别人的意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解或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全神贯注去听,并且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在头脑里想象语言文字反映的人、景、物的图像。听后,让学生复述或谈感想,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对课文进行初步的感知。这种感知就包括课文中的思想、观点对学生产生的正面的心理影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有选择地给学生讲一些历史故事(如“孔融让梨”);革命故事(如红军长征中的一些故事);英雄人物(如郑成功);领袖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等。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和德育素材。通过讲故事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理解中国国情,从小树立“爱我中华,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精神。
(2)说
说,指自己能清楚明白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大方、通顺、连贯地叙述出来。说是一种言语表达,必然带有一定的思想、观念和立场,所以通过说的训练来渗透德育,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说的形式有多种,有一人说,如叙述或演讲,有二人说(如对话)、有多人说(如讨论或辩论)等都是很好的训练方式。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布置说话训练的任务,组织说话训练的活动。在训练中,教师既要让学生自由发言,又要加以恰到好处的总结和正确引导,使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立场。
(3)读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前人早已经证实了读书的重要性。朱熹曾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基于此,我们应训练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达到读有所思、读有所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仅言辞精美,而且都很有教育意义。如梁启超的名篇《少年中国说》中的几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每当学生铿锵有力地读到这些语句,就会感受到青少年一代肩负的重大责任与荣耀,进而奋发图强,立志报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一步理解它的深刻含义后,必然会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与鼓舞。此时,这种德育的功能就发挥作用了。
(4)写
写,最基本的一步是写字,然后才能谈到遣词、造句、写文章。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和文化瑰宝,写好汉字可以增加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而激发爱国情感。从低年级的写字教学中,我们便可以渗透德育。如通过写字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耐力。俗话说“文如其人”,就是指一个人的文章体现着作者的思想、观念、品格、气质等。从这一点来看,通过作文训练来渗透德育也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并勤于观察、记录和思考,促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在增加生活积累的同时,把作文看成一种乐趣。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把作文与做人统一起来。通过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从而形成高贵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真正寓德育于作文教学中。其实,语文德育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语文教学中,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进行德育渗透,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是有情感的,能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对实施德育很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党、对领袖、对社会主义的情感、对社会公德的正义感等。如在《黄继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中,让学生感知革命者为了祖国的解放,革命的胜利,宁可牺牲自己的崇高思想境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如,在学习《白毛女》剧本选段时,让学生扮演剧中不同人物的角色,在情感体验中认识到以黄世仁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的贪婪可恶和以杨白劳父女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自然识别了真善美和假恶丑,在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中,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更加珍惜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华夏文明,具有其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无穷的生命力。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悲壮诗句;鲁迅先生奋笔疾书为唤醒中国民众而呐喊。历史上的爱国志士是榜样,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献身的革命先烈是榜样,领袖人物、英模人物都是光辉的榜样。教师应多给学生讲述榜样的高贵品质、典型事例,让他们在榜样的感召下树雄心、立壮志,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一代新人。
在语文这门内容丰富的学科中,有很多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充分认识语文的性质、特点和规律,不断进行新的改革和探索,就能够使语文教学与德育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1]杨玉宝.中国的道德教育现代化.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2]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李杏保,陈钟梁.纵论语文教育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