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形式发生了变化。电子商务为企业带来了便利,使得企业供应链管理逐步向协同化推进。原先供应链上的各个单位之间存在的是博弈的关系,各单位之间的权重不够明确。现如今,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供应链成员可以实现更加明确自身的责任及工作的流程,从而实现为共同目标进行更有效的合作。首先,从工作流程上看,供应链各个单位需要以满足终端顾客的需求为主导目标,进行有效的整合工作流程,达到高效、低耗的目标。其次,从信息交流角度看,由于电子商务的存在,使得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更加的便利,资源的共享可以使得供应链更好的运作。最后,依靠电子商务的便利,供应链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通力合作,才能使得供应链协同管理得以实现。
电子商务的兴起就如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一样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带给企业的是运作革命。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看,电子商务的涵义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第一,电子商务是一种现代信息技术。它在生产、流通领域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具体体现为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产品销售、市场信息收集等等进行自动处理。在企业管理中,IT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从而为电子商务得以确立自己的位置。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原本的供应链运作方式变得陈旧且不合时宜,原先落后的信息储存传递模式在现在的智能计算机处理技术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因此,我们可以说,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它的产生是技术发展的必然成果。
第二,电子商务是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电子商务在给企业与个人带来日常使用上的便利的同时,更使得企业的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这种变革的产生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当今世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必须保持或者超越市场的变革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的战略目标也必须跟着发生变化。因此,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企业各个工作环节中时,管理者有理由根据现有的变化而对企业的管理模型进行改革,从而使其适应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冲击。电子商务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出来企业全新的经营及管理模式,适应了时代的需求。
供应链协同,顾名思义是由供应链上的成员组成的协同联盟。供应链协同管理主要就是针对这些成员间的合作交流进行的管理。以供应链整体经营的目标位最终目的,将供应链中的所有资源,包括人员、信息、物资等进行有效的整合,将企业组织一个有效的战略同盟体。企业之间相互协作,并根据整体的目标将各个活动进行优化分配处理,做到统一、协调、高效。
根据管理主体的差异,供应链协同管理可以被划分为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相对而言,企业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供应链协同管理主要研究的是个体之间的关系,属于微观层面;政府则是从社会系统的角度出发,属于宏观层面。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内容。
企业的供应链协同管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从战略决策范围及时间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讲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战略层、战术层及实施层。
首先,战略是总体,是协同管理的最高层。只有战略上达到了协同,才能有效的进行战术及实施层的协同。战略层协同管理主要针对的是整个供应链中全局性、长期性及基础性的问题,它的制定直接规定着下属两个层次管理的范围及协同的程度,起到总纲的作用。
其次,战略层得以协同后,接着是战术层各个细节的协同。相对于战略层,战术层管理所针对的问题呈现出具体、局部及时间短等特点。对供应链战术层协同管理的情况,可以通过业务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考察。业务流程安排合理有效的说明协同管理成效明显。
最后,具体到操作实施层。虽说它处于协同管理的最底层,可正因为如此,才显示出它基础性的作用,战略层与战术层协同管理都需要依赖于实施协同,它是前提与基础,是整个供应链协同管理最终实现的实际保障。而且,电子技术的应用,实施层的协同管理已经逐步渗透到了上面两个层次中,使得实施层的协同直接参与到了战略与战术层的管理中。
由此可知,通过战略、战术、实施三个层次的协同管理,以供应链整体目标位基础,协同供应链系统中的各个成员,达到供应链高效、快速的运作,从而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是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的主要思想,也是其精髓所在。
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对大量繁琐的供应链信息进行快速的收集与整理,从而提高信息的时效性与逻辑性。通过这些数据资源,供应链上的各个成员(供应商、零售商等)就可以制定出一系列的计划,保证产品的生产、仓储、运输、销售各个环节精密联系,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工作的效率,从而促进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有序高效运转。再者,通过信息的共享,可以达到供应链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协同,增强供应链系统的协同能力。总体来说,电子商务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影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电子商务的介入,使得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的便捷。通过信息平台的共享,企业可以与消费者进行对话,第一时间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留住现有的客户资源。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的协同管理使得供应链系统中的企业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的紧密,增强了信息的利用率,提供工作效率,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使得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通过电子商务,可以使企业的业务延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使得企业了解全世界各个地区的消费者信息成为了可能。随着全球电子商务平台的普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便捷,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发布自己最新产品的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及时的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因此,电子商务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了更快,更便捷,更广泛的沟通渠道,这也就为供应链中的协同管理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供应链管理中最主要的是营销管理,也是与消费者最直接的接触。电子商务为供应链中的各个单位建立了订货与库存系统。通过系统可以及时获得有关产品的销售及库存信息,为及时的供货做准备,同时也能了解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变化。再者,通过这些信息,供应链系统可以对产品的库存与销售进行预测,通过加强生产企业与零售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一起改进营销渠道的效率,从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提升供应链系统的竞争力。
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供应链管理者在进行一系列变革时可以运用到大量的实效信息。使得变革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供应链系统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通过大量的信息,供应链管理者可以加强供应链的协同管理,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也能通过预判断以避免一些可能发生的困难。
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使得供应链系统中的信息共享,增强供应链的反应速度,提高工作的效率。供应链的管理者可以根据电子商务平台及时了解相关的信息,从而制定出相应的策略,提高供应链各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提高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高效性。
要通过电子商务来实现供应链的协同管理,硬件设施的建立必不可少。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是为供应链的协同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从而保证供应链系统的信息流、物流等的通畅。因此,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基础设施,跟上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节奏,实现同步前进,协同发展。
首先,最主要的基础设施为网络的构建,供应链必须要改善自身的网络基础设施,企业的内部需要建立内网,企业之间需要建立外网。内网与外网的建立,可以使供应链内部与外部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达到信息的同步共享,才能使得供应链系统中达到信息的协同,工作的协同。
其次,生产与物流方面的设施也必须跟得上电子商务的需求。比如,通过电子商务,供应链的集中库存管理得以实现,这就要求供应链中的企业仓储设备尽可能的集中,从而压缩成本,提高效益。再如,目前电子商务环境下,运输更趋向去第三方物流,那么供应链中原先保留的运输工作就需要加以改善,不必要的设备就可以省去,节约成本。由于电子商务的存在,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的设备必须保持同步,才能实现供应链的协同管理。
最后,有了基础设备的基础上,管理系统的建立也是必不可少。全新的管理系统的引进可以满足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需求,可以将各个模块结合到一起,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就目前而言,使用得最多的是ERP系统与CRM系统。这两种系统基本上涵盖了供应链的整个管理范畴,完全可以满足目前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协同管理需求。
硬件设施的建立满足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最基本条件,但是设备是死的,其本身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还需要各种管理制度的支持。以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为目标,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才能真正达到供应链的协同管理。一般而言,管理体制从信息、利益及危机处理机制三个方面展开。信息机制的建立是保证信息正常有序沟通的前提,利益的分配制度是维系供应链整体和谐的纽带,危机处理机制是保证供应链正常运转的最后保障。通过管理体系的建立,供应链协同管理才能得以实现。
上述两点策略主要是集中在硬性协同上,而文化上的协同相对而言可以称为是软协同。通过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使得供应链各成员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各个成员会自觉的以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为供应链的有序发展共同努力。这是精神层面的协同,是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为实现这一协同,一方面需要加强交流与沟通,另一方面需要明确各自的职责与义务,避免冲突,并对那些有助于供应链协同的行为加以奖励,提高各个成员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只有在基础设施、管理体制以及文化三个方面共同努力,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的协同有序发展才能实现。供应链的协同管理使得供应链内部达到和谐共进,发挥供应链整体的效益。
[1] 田新月,王铁宁,倪明仿.基于协同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物流科技,2009(1).
[2] 毛爱英,高鹏翔.电子商务下供应链物流协同的研究[J].物流技术,2007(2).
[3] 董毅.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协同管理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2011(9).
[4] 余洁.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协同管理[J].物流技术,2008(2).
[5] 余海.供应链中伙伴关系及其合作策略[J].商业时代,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