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 金姝华 唐春艳
80例亚硝酸盐中毒抢救措施
张晶 金姝华 唐春艳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2010年9月8日,对80例亚硝酸盐中毒患者的诊治经过。总结经验,为今后诊断治疗亚硝酸盐中毒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9月8日收治的同一工地80名亚硝酸盐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依据明确的亚硝酸盐接触史,及典型临床表现,可明确诊断,亚甲蓝治疗亚硝酸中毒。结论加强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防治、杜绝亚硝酸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急救;安全教育
亚硝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总称,主要以亚硝酸钠为主,亚硝酸钠均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外观和味道与食盐、面碱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广泛应用,肉类制品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食入0.3~0.5 g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食入2~3 g亚硝酸盐则可致死。
1.1 一般资料 本院急诊科2010年9月8日,收治群起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80例,均为同一建筑工地的工作人员,男72例,女8例,年龄为18~58岁,平均36.72岁,疗程1~7 d,平均用药治疗3 d,其中呼吸困难、抽搐、惊厥2例;腹胀、腹泻、腹痛32例;口唇手指紫黑色明显13例;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根据轻、中、重程度给予不同的抢救。
1.2 中毒机理 亚硝酸盐将血红蛋白的二价铁转为三价铁,使血红蛋白成为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能抑制正常的血红蛋白携带氧和释放氧的功能,造成机体缺氧。特别是中枢系统,尤其是血管舒缩中枢,对血管平滑肌有较强的松弛作用,并导致周围循环衰竭。
2.1 发病较急,一般潜伏期1~3 h,多在食后0.5~3 h发病,主要症状是缺氧、头晕、头痛、乏力、心悸、气促、嗜睡或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肺水肿,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惊厥、昏迷甚至呼吸衰竭。皮肤青紫,特别是口唇手指较为严重,几乎发病者均有此症状,严重者眼结膜充血,手指及全身皮肤呈紫黑色。
2.2 中毒原因 亚硝酸盐误作食盐面碱使用。掺杂造假以谋取暴利,商家不良,无序竞争,恶意投毒。食用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的蔬菜(不新鲜的叶类蔬菜)。
2.3 实验室检查
2.3.1 动脉血气分析:高铁血红蛋白含量超过50%。
2.3.2 取患者静脉血3~5 ml,血液呈蓝紫色,摇均后在空气中震荡15 min,若恢复鲜红色,则表明原蓝紫色是低氧血红蛋白被氧化所致。
3.1 吸氧,亚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可使正常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正常的输氧功能。面色发青,口唇紫黑,静脉呈蓝紫色都是缺氧表现,应立即给予吸氧(4~6 L/ min)[1]。
3.2 洗胃,早期中毒者立即洗胃,以便迅速清除胃肠内亚硝酸盐。
3.3 药物治疗:亚甲蓝(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特效药,亚甲蓝能还原高铁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输氧功能,每公斤体重1~2 mg计算,1~2 mg/kg+(25% ~50%葡萄糖)20~40 ml缓慢静脉推注10~15 min,一般治疗30 min后可明显好转,如注射2 h内症状不见缓解,可重复一次。病情好转后口服1%的亚甲蓝,每次3~5 mg/kg,同时静脉点滴高渗葡萄糖,提高血液渗透压,增强解毒功能并有短暂利尿功能。病情稳定后,给予能量合剂,维生素C支持治疗,可以输新鲜血200~400 ml,必要时换血疗法。
3.4 对症治疗 对抽搐者给予安定、苯巴比妥治疗。心肺功能受损,给予呼吸兴奋剂、抗心律失常药,补充上吐下泻而引起电解质紊乱(钾、钠、高糖)。对腹泻患者先别止泻,体内毒物排除后再咨询医生进行处置。饮食要清淡易消化。
4.1 蔬菜应低温保存,防止腐烂,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以减少蛋白质分解和亚硝酸盐形成。
4.2 误食暴腌菜,腌制品要新鲜,7 d之内不宜食用;7~14 d少用,20 d以后再用。
4.3 不要短时间内吃大量叶类蔬菜,隔夜菜不宜再用,以防中毒。叶类蔬菜食用时先用开水焯3~5 min,弃汤后再用,不食用隔夜火锅汤料。
4.4 勿用苦井水煮饭煮菜,不能长时间蒸煮的剩水,不喝隔夜茶。
4.5 卤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门规定,不可多加。
4.6 防止工业盐误用为食用盐和面碱,食堂、饭店、居家有亚硝酸盐要做好标记,加以区分。豆角不熟以中毒,炒豆角5 min以内毒性最强,25 min后毒性降至最低,方可食用。多食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等蔬菜水果等,以阻断亚硝基化合物合成。
[1] 孟昭泉,宋大庆,等.实用急性中毒急救.山东科技学术出版社,2009,8.
130011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急诊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