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有中小企业约1000万家,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和部分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大多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中小企业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0%,同时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中小企业以其自身特点,在市场经济中与大型企业、跨国公司竞争抗衡,争取市场份额。但是,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中小企业在资金、融资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迫切需要得到政府资金的支持。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资金正是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央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以中小企业为使用对象,原则上重点用于支持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和进出口经营权的中小企业。
我国众多发展良好的中小企业拥有进出口经营权,而且出口数量达到了一定规模,但总的说来,其国际市场环境并不有利。中小企业出口商品价格偏低,出口数量扩展缓慢。目前,中小企业出口商品价格与国内市场商品价格大致相同,出口利润大多仅限于退税部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缺乏主动开拓市场的愿望。出口商品相似的中小企业并不具有品牌优势和产品价位优势,因此他们进入市场的条件是相似的。一个企业一旦开拓出新的国际市场,形成开拓国际市场一家开拓多家受益的局面。
(2)国际市场的开拓风险大。开拓市场的费用不仅仅包括培养市场所需的费用,还包括市场调查费用、人才培养费用等。这些费用的特点是每笔费用并不高,但要完成开拓市场的全部任务,其费用就相当高了。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各种活动,为中小外贸企业的市场开拓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方面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企业创新包含新技术的引入、新产品的开发、新兴市场的拓展和新管理机制的形成等多方面,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所支持的各类认证、开拓新兴市场、国际市场分析等国际市场拓展活动正是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使用方面,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该市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项目进行适度倾斜,2010年机电产品出口达6.8755亿美元,同比增长20.17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2.3012亿美元,同比增长达27.2 %,成为该市出口创汇新的增长点。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经营与管理是鸟之两冀、车之两轮,如同人的左右臂膀。经营是企业向外争取生存空间的手段,而管理则是企业向内成长壮大的基础。近10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利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对 532个认证项目支持资助717.23 万元人民币,使申请项目的中小企业获得各类国际管理体系认证和各类产品认证,为这些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品牌是企业占领市场的旗帜,是消费者选择的导向,是质量与信誉的保证,是企业利润的源泉。它是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最佳武器,是开拓新兴市场的一把利刃,更是与消费者建立起牢固关系的纽带。利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支持把企业品牌推向国际市场,注册自有商标,保护企业知识产权也是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一项重要内容。江苏省盐城创想贸易有限公司没有申报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时候,每年只参加国外一两个较大的展会,年销售只有200多万美元。现在每年至少要参加8个以上的国外展览,每年的销售额也在成倍的增长,短短的6年时间,年销售额达到了1200多万美元,拥有欧美、日本、韩国、南美、东南亚、中东、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客户2000多家、国内供货合作生产企业300多家。
市场经济时刻都离不开货币流通,所以说市场经济也被视为货币经济。资金如同企业的血液,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小企业由于经营历史短、注册资本低、融资渠道不畅等多种原因,更加表现出对资金的渴求,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设立正迎合了广大中小企业这方面的要求。2010年江苏省盐城市支持各类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活动项目420个支持资金673.1万元,为10年来的新高。这对于获得扶持的155家中小企业来说微不足道,平均1个企业支持不到3个项目,扶持金额平均在4万元左右,但它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实施以来,充分发挥了资金杠杆作用,提高了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得到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的认可,它用“四两拨千斤”的力量推动着中小企业发展的巨轮,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
从10年多的资金运作情况看,为了充分利用开拓资金实现开拓国际市场的任务,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虽然99%以上的出口企业都是年出口额在45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但是以这一个经济指标来界定企业是否属于中小企业似乎有些不太合理。这些企业对照国家划分大中型企业的标准却应属于大型企业;同时,也有部分出口企业为了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会刻意分立企业,拆小出口额。
因此,可以完善“申请企业条件”的第二条,即申请企业除了具有法人和进出口经营资格、上年出口额的海关统计数在4500万美元以下外,还应同时具备其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下,外销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的50%以上,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良好的财务记录。这样可以让真正意义上的中小企业都能获得实实在在有效的资金扶持。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成本很高,而单个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单打独斗,经营成本更高,成功机率更小。因此开拓国际市场不但需要企业自身不懈的积极努力和周密的策划安排,同时还需要市场开拓资金管理部门的指导、支持和服务,尤其是中小企业这个弱势群体更需要各方面的支撑。
(1)作为市场开拓资金的管理部门,应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确定本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和国际市场结构,提出资金重点支持的方向、重点支持的产业以及重点支持的市场,建立重点支持方向的事前告示制度,避免无序和盲目。这样既执行了市场开拓资金定向使用的原则,又可以指导企业进行有目的、有效果的市场开拓,政策的执行更加优化,更加公开透明。
(2)行业协会可以牵头构建本行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相关的技术和信息,组织产品相似的企业集体进行国际市场开拓,避免同类企业进行重复的市场调查、评估与策划工作。同时,建立国际化人才培训与交流的机制,建立专家库和人才库,充分利用本行业的外贸人才,促进企业内部的人员协作,使各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共同培强育大市场。
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由于总量太少,而符合支持条件的项目多,这样有的项目不仅得不到足额的扶持,还挫伤了部分申报企业的积极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要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根据中央对开拓国际市场重点支持的资金进行一定的配套,同时也可以适当扩大扶持政策的受益面。搞好中央和地方的资金配套使用,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市场开拓资金的支持,使市场开拓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和重复劳动,2010年开始国家已经取消计划申报和实施申请两个环节,同时每年可以申报2次,分上半年和下半年。但是从项目资金拨付申请到企业拿到支持资金还是需要1年的时间,跨度太长,而且有些项目客观上并不是以公历年度1月1日到12月31日来划分的,比如质量、环保认证项目,如果当年下半年实施,而获得认证证书和支付认证费用、取得发票可能是在第二年了。这就造成了实施在今年,项目结束在次年。
为进一步减少开支,可以推广申报材料的“电子化”。可以尝试要求企业仅准备一份申报纸质材料(以往申报均要求企业提供多份申报材料,便于各级资金审核部门审阅和存档),同时将此项材料扫描成图片格式上传(可在管理系统中增加附件上传功能)。这样各级部门初审时仅需企业准备一份纸质进行流转,其余均可在网上直接提取相关资料进行核对审核。这样不但节约了企业的成本,也便于各级资金管理部门随时调档、存档,响应无纸化办公的号召。
[1] 陈翊.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国际化动因分析——以温州锁具产业集群为例[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2] 李超.湖北汽车零配件中小企业国际化浅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