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2012-08-15 00:49:14
中国商论 2012年15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决策财务管理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向纵深推进,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这些外部的条件都直接影响着我国民营企业现阶段的发展。而在内部,由于我国的社会体制原因,民营企业在国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还不是很足,而且在国家投资方面也正亟待加强。

1 新形势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相对缺乏

由于民营企业不像国有企业或者外资大型企业,大多数不具备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民营企业投资人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无论在财务人事管理以及资产管理方面,都缺乏合理有效的实施体制。而且大部分民营企业都是安排亲属掌管相关部门,这样容易造成管理职责混乱,如财务出纳由一人承担等现象。而且由于民营企业领导者主观性占主要地位,这样的随意性容易造成企业的决策失误以及难以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的加入,如此恶性循环,阻碍企业的发展。这样的现象在企业发展到中期时尤其明显。

1.2 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缺乏科学的正确引导

财务管理中的资金的走向对于企业而言尤其重要。据统计,中国每年破产中的大中小型民营企业有70%左右都是由于决策失误导致资金链混乱导致。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缺乏国有企业或者外资大型企业那样的科学的管理,缺乏正确合理的数据分析以及风险预测,而是有很大的主观意识,表现出很强的轻率性。这样的决策方式潜在的风险可能在竞争不大的市场中体现不出,但是当企业规模扩大之后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科学的数据支撑,往往容易在市场中被淘汰,最常见的风险如资金分散、资产流失、资金波动大等。

1.3 民营企业融资方式缺乏多元化

虽然企业的融资方式很多,但是民营企业由于其规模和企业性质的局限性,限制了其融资途径。不能通过银行贷款的企业往往会通过民间高利贷款的形式,不仅数额小、成本高,而且缺乏第三方合理的监管,往往在企业决策失误导致无法正常运营的情况,难以二次融资,最终导致破产。再者,虽然证券市场往往是企业的救命草,但是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进入证券市场的门槛高,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苛刻,诸如这些原因,导致大多数民营企业被处于“市”外。由于融资的受阻,导致企业的运营资金不足,最终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1.4 民营企业缺乏强大的后盾支持

民营企业区别于国有企业的或者外资企业的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其缺乏强大的后盾支持。国有企业有国家的财政扶持,外资企业有如商会等机构支持,而民营企业除少部分有明确的国家政策支持外,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家个人起家,不仅资金筹集难,而且从用地、人力等成本上花费较多,并且在企业经营不善的情况下,由于民营企业没有后续的外界的资金的补给,往往会导致企业的夭折。

1.5 民营企业财务体制不完善

民营企业由于其规模较小,往往从节约运营成本的角度看,不设置专门的财务机构,而委托会计事务所代理或者非专业人员兼职。如果是非专业人员管理财务的话,往往会导致财务管理混乱,这样容易导致企业的核算结算不清晰,财务不透明。这样容易导致民营企业的财务黑洞增大,资金走向不明,或者浪费严重。更甚至严重影响企业在银行中的形象,最终导致企业被认为是风险企业。而且这样的财务管理模式,容易造成黑账坏账的形成。另外,由于民营企业大多数是家族企业,多数重要职务都是亲属担任,混乱的财务制度容易导致企业分配到每个员工的收益不均衡,很难留住人才。企业没有优秀的人才作为支撑,很难维持企业的良好发展。

2 新形势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民营企业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民营企业的用人机制和决策机制都存在严重的缺陷。从用人机制来看,因为民营企业大多数都是家族式管理方式,很难使高技术及管理人才进入真正的管理层,而且由于亲属的参与,很多制度措施很难公平或者真正实施。一些有能力的人才往往因为这些原因而离开企业,最终导致企业无法留住或者吸引来人才。这样对企业的发展很不利。从决策机制来看,民营企业的公司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持有者的主观意识,具有盲目性、随意性和局限性,这样容易形成决策风险,严重的制约了企业良性的发展。

2.2 财务方面的成本管理具有片面性

一些民营企业忽视了生产、经营、技术的成本管理,而看重扩大销售对提高利润的作用,在成本管理方面计算宽泛、随意。一些企业考核偏重于产销量和上交款项的完成程度,忽视了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人为地调整成本,使成本不能真正地反映企业耗费水平,导致投资决策失误。 而且民营企业在日常成本管理中, 没有对成本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制定计划后,企业应将具体费用落实到各个相关管理部门或个人,由其负责控制。 最终导致成本中的可控费用与非可控费用互相挪用这些不好的现象。

2.3 金融政策在民营企业层面相对淡漠

各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考虑,还是普遍把精力放在大客户身上而不愿向中小民营企业放贷,导致中小企业贷款不足,资金无法正常运转。除此之外,由于大多数民营企业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或者缺乏担保和经营的不稳定性,这些因素也造成民营企业的融资的阻力。

2.4 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不乐观

目前民营企业除了一些能够从银行体系融资的企业外,其他的大部分都是依靠民间融资的方式运行。很多民营企业在无法偿还巨额的亏损的情况下,不能像国有企业一样,有财政的支持而获得重生。我国的资本市场形势注定了私人的民营企业很难成功上市,因此导致民营企业很难做大做强。

3 新形势下加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3.1 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

首先,民营企业应在产权制度、责权分配和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实行科学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其次,企业要提高风险评估能力,积极开展风险评估活动。以免在遇到风险时,企业不能冷静的面对。再次,重视成本核算与控制,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减少盲目投资的冲动,建立和完善投资决策机制。

3.2 提高民营财务人员的专业化

企业需要人才,民营企业更是如此。民营企业应引进使用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强化财会人员的法纪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依法设置账簿,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财务人员依法履行岗位职责。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开展业务研讨和创新,组织学习最新的财经法规,培养和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理财意识,增强财务人员参与预测和决策的能力,提高核算的准确性。

3.3 民营企业需要更多的融资途径

民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不仅有利于民营企业内部产权结构的优化,规范企业行为,提高管理水平,而且有利于引导民营企业自觉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确定发展方向,克服盲目性投资倾向。政府要积极推动民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创造条件为更多优质民营企业从证券市场筹资提供便利。

民营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其自身规模较小、可控资源短缺等弱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对的风险往往比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大得多。要保证民营企业的健稳发展,加强财务管理是一个强有利的手段。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只有经过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适应市场的需求,我国的民营企业才能在当今日益竞争的经济环境中保持强有力的生命力。

[1] 李慧.探析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消费导刊,2009(7).

[2] 章登余.当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财会研究,2009(11).

[3] 刘娟.也谈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2).

[4] 王玲.浅谈民营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J].科技经济市场,2006(10).

[5] 李小安.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与创新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6] 龙均云.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J].财会月刊,2011(2).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决策财务管理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财务管理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9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5:58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58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20:44:06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
中国火炬(2010年6期)2010-07-25 11:23:55